大衛·芬奇執導的《心靈獵人》強勢回歸,帶你直擊連環殺手的內心世界

2021-01-14 FIX字幕俠

最近幾年,有很多之前活躍在電影銀幕上的演員和大導,紛紛回歸電視螢屏,比如出演了美劇《大小謊言》的妮可·基德曼和梅姨梅麗爾·斯特裡普,以及導演大衛·芬奇。


我們都知道大衛·芬奇擅長懸疑犯罪題材影視的創作,他執導的《七宗罪》、《十二宮》、《搏擊俱樂部》、《龍紋身的女孩》、《消失的愛人》等電影,常年被影迷奉為經典神作。


2013年,他與網飛合作的美劇《紙牌屋》第一季,播出之後迅速成為火遍全球的爆款。這部美劇開創了一次性放出整季的全新播放模式,為網飛這個流媒體平臺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紙牌屋》第一季,讓大衛·芬奇收穫了電視劇權威獎項的肯定——艾美獎最佳導演。

大衛·芬奇後來又與網飛合作,陸續推出了《心靈獵人》與《愛、死亡和機器人》這兩部佳作。

最近回歸的《心靈獵人》第二季,依舊保持著良好的製作水準,截止目前豆瓣評分8.8。


時隔將近兩年的時間,《心靈獵人》這部備受期待的美劇終於回歸了!

第二季的前三集由大衛·芬奇親自執導,奠定了全劇的風格和基調。後邊六集則由《神槍手之死》導演安德魯·多米尼克和《紙牌屋》導演卡爾·弗蘭克林執導。

本劇改編自1996年由前FBI探員約翰·道格拉斯和馬克·歐夏克撰寫的書籍《心理神探:美國聯邦調查局系列犯罪破案揭秘》(又名《讀心神探:FBI心理側寫術》)。這本書同樣啟發了《漢尼拔》和《犯罪心理》等美劇的創作。


**********以下劇透預警**********

劇中的探員霍頓·福特、比爾·坦奇和溫迪·卡爾博士這三位主要人物,在FBI行為科學部門從事犯罪心理研究工作。


他們的工作日常是前往關押重刑犯的監獄,和那些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聊天,通過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分類歸納犯罪心理和行為動機。最終目的是要建立一個資料庫,用來預防和偵破犯罪活動。

他們創造出了「行為側寫」這個專業術語,根據犯罪現場及個人特徵去分析罪犯的心理狀態,大致推測出犯罪嫌疑人的年齡、性格、職業、外貌等特徵。

我們其實也見證著一門新興學科的誕生,畢竟在劇中所處的那個年代,行為側寫這個方法還沒有得到業內的一致認同,尚未廣泛應用到案件的偵破當中。


第二季一開始,福特、比爾和溫迪三人就迎來了新的上司。

這個新上司還是比較給力的,他為這項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對於行為科學部門而言,他們一方面需要大膽開闢全新的破案思路,另一方面又必須足夠謹慎,以免理論尚未實踐,就不幸中途夭折。


上季最後,探員福特驚恐發作的那幕讓人細思極恐。他與那些變態連環殺手接觸的同時,自身也在一步步走向黑暗。

出院之後的福特,這季重新調整自己,繼續從事研究工作。不過,他的精神狀態始終都是潛在的隱患,說不準什麼時候他會再次驚恐發作。

這裡歪個樓,雖然這季小喬已經肉眼可見的變成了月半喬,但還是要表白一下演員喬納森·格羅夫。

 

本季依舊圍繞三個主要內容:

一是行為科學部門的成員們在監獄裡和連環殺手尬聊,探索他們犯罪的真實原因和心理狀態;

二是展現行為科學部門的成員們是如何將他們的理論,應用到具體的實踐當中,從而協助案件的破獲?

三是講述他們各自的成長和轉變,由於工作的特殊性,他們的私人生活因此受到了怎樣的影響?

 

行為科學部門的成員們這季在監獄裡接觸到的罪犯依舊大名鼎鼎,其中包括「山姆之子」大衛·柏克威茲、小威廉·皮爾斯、查爾斯·曼森等人。

 

 

當然,還有福特探員的老朋友艾德蒙·肯培。

 

 

值得稱讚的是劇中關於這些連環殺手的選角,外貌特徵可謂神還原。

 

 

這些在現實中真實存在的連環殺手,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能讓你毛骨悚然。

 

最可怕的是他們在講述自己的作案感受之時,表現出了一種毫不在乎的態度。很多人甚至認為責任不在自己,否認部分犯罪事實。

 

不是所有的罪犯都會配合談話,能否讓罪犯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無疑考驗著每一個行為科學部門的成員。

 


本劇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寫實風格,雖然敘事節奏慢熱,大量的文戲對話看似平淡冷靜,卻給觀眾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埋下的最大伏筆,就是那位一直活在片頭的連環殺手BTK——丹尼斯·雷德。

 

BTK代表著他的作案手法,是「bind(捆綁)、torture(折磨)、kill(謀殺)」的縮寫。他從1974年開始犯罪,直到2005年才最終被抓獲,中間跨越了30多年的時間。

 

鑑於本劇的故事開始於70年代左右,而本季的時間線大概結束於80年代初期,還要再過20多年的時間,連環殺手BTK才能最終落網,所以下季他很可能繼續出現在片頭......


這位活躍在堪薩斯州的連環殺手,每集都會展現他工作生活上的細節,從中可以拼湊出他的性格特徵和特殊癖好。

 

 

第二季後半段講述的亞特蘭大兒童謀殺案,同樣來源於真實發生的案件。

1979年到1981年,亞特蘭大陸續發生多起黑人男孩遇害的事件,最終共有28位遇害者。

FBI行為科學部門的成員,參與到了這個案件當中,將理論運用到了實踐當中。


亞特蘭大兒童謀殺案背後涉及到的是政治層面的問題,當地政府為了利益並不願意承認連環殺手的存在。

案件最初發生的時候沒能得到足夠的重視,絕大部分辦案人員並不覺得案件之間存在關聯,有人甚至將過錯歸咎於受害者的父母,認為貧窮才是罪魁禍首......


本季存在爭議的地方,是用了大量篇幅展現比爾和溫迪私人生活的部分。

 

 

溫迪有了新的感情進展,比爾則需要面對家庭的變故。

 

 

上季的福特探員讓我們看到了與罪犯近距離對話,將會對身心產生怎樣的傷害。這季的比爾讓我們意識到這項研究工作的特殊性,也會影響到原本和諧的家庭生活。

 

原著作者約翰·道格拉斯,在書中最後一章《有時龍也會取勝》這樣寫道:

「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有時龍也會取勝。當暴徒殺害一個人時,受害的不僅是那個死者。在我們科裡,我不是因為壓力太大而吃盡苦頭的惟一的人,遠遠不是。家庭糾紛和婚姻衝突時有發生,你無法不為此操心。」

因此,對於罪犯心理的研究,無疑是一項艱苦的工作。


 

與那些窮兇極惡的連環殺手對話,或許會讓你放棄原本對於正直的信仰,否認自己此前對於人性的認知。

 

在深入探索他們內心世界的過程中,你在看到人性陰暗的同時,也承擔著自身被反噬的嚴重後果。

 

正如尼採所說的那樣:「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可下載觀看

相關焦點

  • 都在狂追美劇《心靈獵人》,但沒幾人知道:大衛·芬奇從小活在連環殺手陰影下
    《心靈獵人 Mindhunter》第一季這幾天由NETFLIX放出後,成了美劇迷熱捧的對象。這部劇的一大亮點就是導演——大衛·芬奇。儘管芬奇本人只導演了前兩集和最後兩集,但顯然他仍是整部劇的基調確定者,這部貼著芬奇標籤的懸疑犯罪劇,雖然沒有大腕擔綱主演,撲面而來的仍是十足的電影質感。
  • 大衛·芬奇最新美劇《心靈獵人》,好看,十集全
    今天安利一部新美劇,是一部個人風格濃鬱、很勁兒勁兒的罪案劇——大衛·芬奇最新美劇《心靈獵人》(Mindhunter,又譯作心理神探),Netflix上周五一口氣放出第一季共10集,我一口氣追完了。這部劇說的,是兩位FBI探員霍頓和比爾如何研究犯罪心理、成為「側寫」大神,從而破案的故事。
  • 這部電影版「心靈獵人」,讓你見識大衛·芬奇的懸疑與恐懼
    最近,大衛·芬奇的美劇《心靈獵人》(Mindhunter)太熱了。反類型,多線敘事,慢節奏的《心靈獵人》體現了美國影視劇製作的最高水準。看《心靈獵人》的時候,你其實在「看」自己。片名中的「獵人」極具隱喻性,其並非單向度的抓捕或逃竄,而是一個相互的過程,即所謂的正義一方可能也同時被邪惡的一方所感染。
  • 大衛·芬奇執導的這部燒腦,一口氣刷完全季簡直過癮
    看來第二季回歸也是遙遙無期了。不過,最近感到劇荒的朋友們別慌 ,迷妹給大家帶來一部新鮮出爐的美劇,堪稱年度最受期待的美劇也不為過,因為,它的導演是大衛·芬奇。這部劇就是由不消停的網飛爸爸出品的——《心靈獵人》好萊塢名導有很多,能拍出自己特色的卻沒有幾個,大衛·芬奇算一個。
  • 《心靈獵人》:大衛·芬奇說,你和變態殺手的區別,並不大!
    拍了《七宗罪》《搏擊俱樂部》《龍文身的女孩》和《消失的愛人》等一大批奧斯卡級電影的大衛·芬奇,好些年前就說過好萊塢最好的劇本早已經不在電影界,而是在電視界。他在執導電影之外,也身體力行地投身美劇界,再執導了好幾集《紙牌屋》之後,他最新的美劇作品是前不久播出的網劇《心靈獵人》。
  • FBI沒搞明白的連環殺手,大衛·芬奇拍明白了
    豆瓣:hzcneo編丨往事如煙在所有好萊塢的名導之中,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可能是那個對連環殺手最情有獨鐘的一個。《十二宮》(Zodiac)就在觀眾們焦急等待的關頭,網飛在2017年上線了了芬奇與它們合作的新項目《心靈獵手》(Mindhunter),一個光聽故事簡介就充滿了大衛·芬奇自己風格的劇集,更何況他還在親自執導其中的三集。
  • 年度最佳罪案劇《心靈獵人》:與智商145的連環殺手對話是什麼體驗(文末有福利)
    今天要聊的這部美劇《心靈獵人》,由《搏擊俱樂部》《七宗罪》《消失的女孩》導演大衛·芬奇製片並導演,正是講述了 FBI 探員使用「心理側寫」等行為科學方法,研究美國最臭名昭著的連環殺人犯,並且偵破最窮兇極惡的罪案,卻也不得不與惡魔共舞的故事。
  • 高分回歸!大衛·芬奇執導,用美國連環犯罪事件,解析犯罪心理學
    連環殺手一直是個恐怖又神秘的議題。他們殘暴、冷血、泯滅人性,犯下常人難以理解的罪行。但同時他們又乖張、自洽,常常和高智商犯罪掛上鉤。所以研究連環殺人犯心理,成了警方破獲連環殺人案的重要課題之一,而對這些人的分析,往往會成為許多疑難案件的關鍵破解手段。
  • 劇訊| Netflix續訂《怪奇物語》第三季 大衛·芬奇《心靈獵人》獲...
    劇照第二季播出後,該劇的製作人杜夫兄弟曾透露他們想用四季左右的篇幅講完整個故事,神秘的影子怪獸(shadow monster)會像「伏地魔一樣存在」,將定期回歸給霍金斯小鎮添堵。劇照製作方暫未公布第三季製作與播出時間,也並沒有明確表示過哪些角色會回歸第三季。
  • Netflix犯罪神劇《心靈獵人》第二季回歸,新變態殺手已上線!
    兩位FBI探員Holden Ford和Bill Tench跟蹤調查,試圖揭開連環殺手心態神秘面紗。《心靈獵人 Mindhunter》《心靈獵人》改編自前FBI行為科學組約翰·E·道格拉斯的同名回憶錄,劇中那些看似難以理解的案件,都在歷史上真切發生過。
  • 大衛·芬奇出手,果然又是一部狠劇!
    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剛剛在本周五新鮮上線的《心靈獵人》第二季。大衛·芬奇執導,查理茲·塞隆製片,這套Netflix犯罪美劇最初問世的時候,就得到了劇迷朋友們的超高關注,同時也收穫了不錯的口碑評價。《心靈獵人》第二季同樣聚焦美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這一次故事涉及到的罪犯,包括曾殺死6人、傷害7人的「山姆之子」大衛·柏克威茲、「曼森家族」領導者查爾斯·曼森、身背30條人命的亞特蘭大兒童殺手韋恩·威廉士,以及已經在第一季中現過身的BTK絞殺手丹尼斯·萊德。每一個人的犯罪經歷,都足以改編成一整部劇集,但《心靈獵人》顯然對還原他們的犯罪過程並不感興趣。
  • 【美劇】心靈獵人 Mindhunter
    心靈獵人 第一季的劇情簡介 · · · · · ·IMDb:8.6分。  在 1970 年代晚期,兩名聯邦調查局探員深入探究謀殺的心理層面,並在危險距離內接觸這些喪失人性的怪物,從而拓展犯罪科學。   《心靈獵人》由喬納森·格羅夫 (《尋》)、霍特·麥克卡蘭尼 (《薩利機長》)、安娜·託芙 (《危機邊緣》) 和漢娜·格羅斯 (《除非》) 主演,由 大衛·芬奇 (《消失的愛人》、《社交網絡》、《十二宮》)、阿斯弗·卡帕迪爾 (《艾米》、《永遠的車神》)、託比亞斯·林道赫姆 (《戰爭》、《怒海劫運》) 和安德魯·道格拉斯 (《鬼哭神嚎》、《你想我殺了他嗎?》)
  • 連環殺手的故事沒了,網友:爺青結
    10月24日,《心靈獵人》的導演大衛 芬奇接受了《Vulture》採訪。採訪中,《vulture》問道《心靈獵人》還是否會繼續時,他表示對此並不樂觀。某種程度上,你得實際一些,花出去的美刀得獲得相應的關注。"
  • 大衛·芬奇官宣:《心靈獵人》暫時完結擱置,只因劇集成本太高
    在美劇的影史上,有很多非常精彩的高分偵探類劇集,而顯然《心靈獵人》則是劍走偏鋒,走向了一個非常獨立的犯罪類劇集系統。
  • 8月美劇推薦,Netflix《心靈獵人》第二季預告片發布!
    Netflix的《心靈獵人》第二季預告片已經在7月30日正式發布,這預示著大家將會很快看到這部美劇。自2017年《心靈獵人》在Netflix上首播以來,已經過去了快兩年的時間。該劇由大衛·芬奇執導,第一部在網絡流媒體平臺上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 《心靈獵人》第2季前瞻:「Ed Kemper」回歸與否成疑問
    由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打造的Netflix罪案題材劇目《心靈獵人》(Mindhunter)第2季將於今年回歸,
  • 大衛·芬奇聯手《七宗罪》編劇拍新片
    據外媒報導,大衛·芬奇在《曼克》之後將回到犯罪片領域,他將執導漫改電影《殺手》,"萬磁王"麥可·法斯賓德正在商談主演。
  • 苦等三年,大衛·芬奇的新劇你不追?
    不過在《消失的愛人》之後,大衛·芬奇的幾個新項目一直不是很順,也讓這麼一個人氣導演,拖了好幾年沒有新作推出。一直到剛剛播出的這套《心靈獵人》,我們,終於又可以看到大衛·芬奇導演的新片了。不過,當初的《紙牌屋》,大衛·芬奇也只是執導了前兩集。而這次的《心靈獵人》,芬奇可是以導演的身份拍了4集,該劇的前兩集和最後兩集,都由大衛·芬奇親自執導,重視程度遠超《紙牌屋》。
  • 《心靈獵人》|年度最佳罪案劇
    要知道這劇的導演兼製片可是大衛·芬奇哎!而《心靈獵人》就是芬奇和Netflix合作的第二部劇。對於這樣一部劇,對於芬奇的死忠腦殘粉來說,這個分好像有點低了。但擼了之後,不得不說——《心靈獵人》對於沒有靜下心來細品的觀眾來說,的確不太友好。
  • 最會拍變態的大衛芬奇...這一次,又改了一部犯罪神劇..
    即便你對這個名字還有點陌生,但由他所執導作品相信總有一部你曾看過。而今年,他又回歸了自己最擅長的犯罪題材,貢獻出了又一部神劇:《心靈獵人》(又譯為《心理神探》)...在《心靈獵人》中,跟著鏡頭,你會跟著兩名探員在美國境內探訪各個地方的暴力罪犯,你會非常完整的了解到像心理分析、罪犯側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