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比愛因斯坦更好的理論」布萊恩·考克斯提出廣義相對論挑戰

2021-01-09 星辰自留地

相對論的一般理論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於一個多世紀前發布,以完善艾薩克·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該模型提供了對重力的統一描述,將其描述為時空或時空的幾何屬性,目前仍被科學家用作現代物理學中對重力的描述。愛因斯坦的理論具有重要的天體物理學意義,因為它暗示了黑洞的存在。黑洞是指空間和時間扭曲的空間區域,即使沒有光也無法逃脫。

然而,布萊恩·考克斯(Brian Cox)揭示了這些宇宙現象正在挑戰科學家認為他們知道的一切。

他在2019年告訴澳大利亞科學頻道:「黑洞很有趣,它們確實很奇怪。

「在過去的兩年中,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天文學時代,在那裡我們可以看到黑洞的行為

為了正確地描述它們並描述碰撞,您開始需要獲得對愛因斯坦理論的更好理解。

「我不認為我們知道,當銀河系和仙女座相撞時,黑洞是否會合併,但我們當然知道星系之間存在相互作用。

「我的猜測是它們最終可能會融合在一起,也許它們將不可避免地在數萬億年內合併,但是我們確實知道黑洞碰撞時會發生什麼,因為我們已經觀察到了。」

考克斯教授接著解釋了為什麼霍金輻射(由於量子效應而被黑洞釋放)可能是發展愛因斯坦理論的關鍵。

他補充說:「我們最新的檢測器,即所謂的重力波檢測器,令人難以置信地檢測到宇宙結構中的漣漪,黑洞等物體碰撞產生的時空漣漪。

「我們已經看到了宇宙中發生過多次黑洞相互碰撞並合併的事件

「所以我們知道的是,它們在碰撞時會失去一些能量,關於它們如何碰撞以及如何合併以及隨後得到的結果的預測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絕對吻合。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可能最著名的是霍金輻射(Hawking Radiation),這是黑洞具有一定溫度並因此而輻射的想法。

「它們可以將能量和粒子再次輻射回太空。」

考克斯教授聲稱,科學家們需要找到一種方法,將兩種傳奇模型轉化為一種新理論。

他繼續說:「這將量子力學定律與原子和分子如何與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相互作用的定律融合在一起。

「將這兩種理論融合在一起,可能是理論物理學中的最大挑戰。

「還沒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但是第一步是考慮黑洞。

「確實與描述宇宙起源,大爆炸或大爆炸之前發生的事情有關。

「最終,我們需要比愛因斯坦的理論更好的理論,而黑洞可能是目前這種理論的試驗場。」

相關焦點

  • 新理論摒棄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兩個教授摒棄了粒子或波這兩種物質的基本構成要素,而提出宇宙中所有的物理物質都是由 "能量碎片 "構成的。Larry Silverberg和Jeffrey Eischen的理論甚至可能會取代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後者已經被用來解釋物理現象超過一個世紀,最突出的是空間和時間的扭曲。該理論基於這樣一個基本理念,即能量在空間和時間中不斷流動,永無止境,永不交叉。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
    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基於空間的「彎曲」能力來解釋引力,或者更準確地說,它將引力與時空的幾何變化聯繫起來了。191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GRT),即這個「特殊」理論誕生十年之後,應用光速,並假設物理定律在任何給定的參照系中保持不變。
  • 對於引力的理解,牛頓理論和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區別在哪裡?
    《對於引力的理解,牛頓理論和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區別在哪裡?》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一切物理問題都是測量問題,就如一切生物問題都是進化問題一樣。萬有引力定律與廣義相對論的區別,就要從測量的角度去講述。
  • 提出廣義相對論30多年後,愛因斯坦仍在擔憂這件事
    來源:環球科學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理論之一,廣義相對論經過時間的檢驗,已經成為現代物理學的重要基石。但鮮為人知的是,即使到了20世紀50年代,由於缺乏實驗證據,對廣義相對論感興趣的人也並不多。因此,愛因斯坦試圖將廣義相對論推廣為新的理論。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愛因斯坦為《科學美國人》寫下了這篇文章。
  • 曼大「男神」布萊恩·考克斯科普力作中文版面世受熱捧
    相對論普及讀本:探索時空、質量之源與上帝粒子》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引進中國大陸,中文版於2016年3月出版。該書一經面世就受到了各界熱捧,剛一上市便榮登當當網科普類新書暢銷榜榜首。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這本充滿「魔力」的明星科普書吧。
  • 為什麼這個超大號的香橙甜甜圈可以證實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只是,一些對天文、物理不是很理解的同學來說,也許無法準確地理解為什麼黑洞照片就可以證實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了呢?那我們首先來看看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廣義相對論是描寫物質間引力相互作用的理論。相比較於狹義相對論適用於慣性系,廣義相對論則適用於包括非慣性系在內的一切參考系。
  • 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後,牛頓的定律是錯的嗎?
    愛因斯坦的革命引力跨越空間的秘密在200年後被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揭開,他的廣義相對論用一種全新的方式描述了引力。牛頓認為引力是一個力,而愛因斯坦把它看做空間本身的彎曲。帕內克說:「牛頓把引力描繪成在空間中發生的一種行為,但愛因斯坦認為這是物質和空間的相互作用。」
  • 廣義相對論比牛頓萬有引力理論更正確嗎?萬有引力理論是錯的嗎?
    關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哪個更正確,目前來看顯然是相對論更為正確。我經常看到大家都堅持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沒有推翻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依然是正確的。但我個人認為其實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只能有一個是正確的,因為它們的根基不一樣,不可能同時正確。牛頓的萬有引力是以平坦的絕對空間作為背景的,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以彎曲的時空作為背景的。
  • 既然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最後一項預言被證實,那再不懂相對論就真的out了
    引力波的發現具有其現實意義,霍金表示:「除了檢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我們可以期待透過宇宙史看到黑洞。我們甚至可以看到宇宙大爆炸時期初期宇宙的遺蹟、看到其一些最大的能量」。既然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最後一項預言被證實,那你真的了解相對論嗎?不懂也別急,安利相對論,童校長有一套自己的解釋體系。
  • 100年前的今天,他的實驗首次驗證了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從此走上「神壇」
    DAVIDSON)今天,是廣義相對論首次被實驗驗證的100周年紀念日。1919年5月29日,英國科學家愛丁頓領導的日全食實驗支持了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現在看來,當年愛丁頓力挺愛因斯坦,讓廣義相對論「一戰成名」,也使愛因斯坦獲得了世界性的影響力。但是,有輿論認為,這個實驗是為了緩和一戰後英國與德國的關係,但當時的實驗精度不足以證明廣義相對論是正確的。這種看法合理嗎?
  • 關於黑洞: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這回或錯了,對的是霍金
    Space網站刊文稱,通過對探測引力波的數據進行認真研究,兩名物理學家認為,他們發現可能存在一種新型黑洞的證據:不符合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推導出的光滑的黑洞模型。▲可能存在一種黑洞,違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但符合霍金的黑洞理論在廣義相對論中,黑洞是一種簡單的天體:被無限壓縮的奇點,四周是光滑的事件視界,光線、能量或物質都無法穿過事件視界而逃出黑洞的「魔爪」。
  • 看完這5個預言的檢驗,你還想推翻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嗎?
    1915年,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出來後,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但是,還有很多的科學家對他的理論持質疑態度,而真正看得懂的更是非常之少。愛因斯坦需要實驗來驗證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也許是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已經深入人心,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用時空彎曲來解釋引力,這個太難以讓人接受了,甚至許多人覺得簡直是謊謬。即便是,二戰結束後新的雷達和射電天文技術已經精確測量出,星光經過太陽時偏折角度和廣義相對論預言是一致的。可是還是有很多人不願相信這個理論。
  • 愛因斯坦不信的廣義相對論黑暗面,就在銀河系中心
    其中,彭羅斯因「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堅實預言」擁有一半貢獻,根澤爾和格茲則因「發現我們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緻密天體」而分享另一半。諾獎官網新聞稿用「黑洞和銀河系中最黑暗的秘密」來形容今年的獲獎成果。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大衛·哈維蘭(David Haviland)表示:「今年獲獎者們的發現為緻密和超大質量天體的研究開闢了新天地。
  • 愛因斯坦又一次正確!太陽光譜的精確測量驗證了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引入了時空的新概念,它表明大質量物體會引起附近時空的彎曲,而時空彎曲會引起時間變慢。但是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能明顯測得到相對論效應的天體就只有太陽。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測量時間延緩這一效應呢?
  • 愛因斯坦又對了!恆星繞銀河系黑洞的運動,符合廣義相對論的預測
    正如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那樣,它的軌道是玫瑰花形的,不像牛頓引力理論所預測的是橢圓狀。這是科學家們經過近30年來日益精確地測量,才終於揭開了隱藏在銀河系中心的龐然大物的神秘面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一個物體圍繞另一個物體的束縛軌道並不像牛頓引力那樣是閉合的,而是在平面上向前運動。這個著名的效應——首先在水星圍繞太陽的軌道上看到——是支持廣義相對論的第一個證據。
  • 廣義相對論—時空彎曲
    愛因斯坦的改變了人們對物理學的認識,廣義相對論的出現,顛覆了人們對經典力學的認識,廣義相對論中提出的「時空彎曲」徹底顛覆了過去人們對時空的認識。廣義相對論站在物理界關於引力理論的最頂端,代表了引力理論、時空研究的最高水平。
  • 愛因斯坦的第二個夢,從狹義相對論到廣義相對論
    這一步,愛因斯坦整整跨了10年,當他在1915年最終完成廣義相對論的所有內容後,愛因斯坦自己寫道:「讓我好好休息一陣子,我實在是太累了。」我們是該讓愛因斯坦好好休息一下了,如果說狹義相對論是他集各門各派武功之大成的話,那麼廣義相對論則是愛因斯坦傲視天下的獨門秘笈,他是當之無愧的孤膽英雄。
  • 通俗的解釋愛因斯坦相對論到底說的是什麼?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一個著名的物理理論,但人們對此知之甚少。相對論包含兩個不同的元素: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首先被介紹,後來被認為狹義相對論是更全面的廣義相對論的特例。廣義相對論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1907年至1915年間發展起來的一種引力理論,1915年之後,許多人為驗證廣義相對論做出了貢獻。
  • 丘成桐演講:時空幾何與廣義相對論中的質量
    如果愛因斯坦和Grossmann 信賴幾何的美, 並試圖根據其內在一致性完成方程式, 就不必等到1915 年才寫下正確的方程式。完成廣義相對論後, 愛因斯坦認為: 物理學最基本的部分應由思考實驗及數學的優雅來主導。在文章的最後, 他說: 在找到廣義相對論的方程之後, 一切都來得如此自然而簡單, 對有能力的學者來說輕而易舉。
  • 為什麼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無法統一?愛因斯坦自己也無法做到
    即使在廣義相對論中,質量和能量曲線空間,曲線空間也是連續的,就像其他場一樣。圖解:如果物質和反物質兩個物體處於靜止狀態湮滅,它們就會產生一種特殊能量的光子。如果它們在深入到引力曲率區域後產生這些光子,能量應該會更高。這意味著一定存在某種引力紅移/藍移,這是牛頓引力無法預測的,否則能量就不會守恆。在廣義相對論中,磁場以波的形式帶走能量:引力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