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賺女人錢」的暴利行業卻沒資本玩的溜,業績下滑股價10天卻翻番

2021-01-18 新浪財經

來源:貓財經

11月16日,朗姿股份(002612)股價再度漲停,這也是最近9個交易日裡收穫的第6個漲停。截至發稿前公司股價已一度超過18元,距起漲點股價已翻番。

三季度業績承壓,

加碼醫美行業

10月29日晚間,朗姿股份發布2020年三季報,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收、歸屬淨利潤雙降,其中報告期內歸屬淨利潤降逾六成。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9.97億元,同比下滑6.21%;實現淨利潤4999萬元,同比下滑68.18%。第三季度實現營收7.68億元,同比增長5.02%;實現淨利潤5287萬元,同比下滑22.24%。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公司投資收益較去年同期下降62.28%,主要系年初至報告期末朗姿韓亞資管公司不再納入合併範圍所致。另外,資產處置收益較去年同期上升501.45%,主要系韓國阿卡邦報告期處置固定資產所致。

同日,朗姿股份公告擬出資3億元人民幣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設立成都朗姿商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和管理公司中西部地區的時尚醫美和女裝業務。

在醫美行業,成都算是「醫療美容行業的一線城市」。成都醫美行業起步早,發展速度快發展穩定,醫療美容行業醫療機構建設能力在全國各大城市中排在前列。

根據Frost&Sullivan的預測,預計私立醫療美容服務市場將於2022年達到2612億元。以醫療美容為核心的「顏值經濟」獲得了跨越式的發展,市場前景廣闊。

女裝不振押寶醫美,

都是「賺女人錢」的暴利行業

據了解,朗姿股份目前共有女裝、童裝、醫美三大業務板塊。據2019年年報,服裝業務佔總體營收近半,童裝和醫美分得剩餘的半壁江山。

公開資料顯示,公司原有業務為高端時裝,「朗姿」、「萊茵」這兩個高端女裝品牌均是出自朗姿股份。

在2014年,朗姿股份成為韓國知名童裝上市公司阿卡邦的第一大股東,將業務範圍拓展至童裝以及兒童用品領域。2016年公司進軍醫療美容服務業務,旗下主要運營「米蘭柏羽」、「晶膚醫美」和「高一生」三大品牌。

今年上半年,朗姿股份的主業女裝業務全線虧損。雖然公司早已開始多元化轉型,但布局多年的醫美和童裝業務並沒有將其帶出泥潭。

朗姿股份於2016年戰略投資韓國夢想集團挺進醫美市場;同年斥資3.3億元控股四川米蘭、四川晶膚等六家醫療美容機構;2017年12月末,以2.67億元收購西安市場最大醫美機構之一的「高一生」100%股權;2019年9月初,又擬斥資6300萬元收購處於虧損狀態的西安美立方60%股權。

今年疫情帶來了服裝業務萎縮,醫美在公司業務板塊中的佔比逐漸提升至了顯著地位。不過其賺錢能力依然很有限。

在今年上半年,朗姿股份在醫美業務方面實現營業收入35508.8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20%,佔總體營收比重提升至28.8%;實現營業利潤3519.31萬元,較上年同期降低20.06%,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盈利還靠投資

貓妹注意到,在服裝業務低迷的情況下,朗姿股份的業績一度依賴投資收益而非轉型的醫美或是童裝業務。

以2019年為例,朗姿股份投資收益1.6億元是淨利潤的近4倍之多,投資收益對淨利潤的貢獻不言而喻。

值得注意的是,朗姿股份上次在資本市場大漲進入大眾視野還是其持股20%的公司若羽臣上市。

自2014年,朗姿股份掌舵人申東日開始主推「泛時尚產業網際網路生態圈發展」戰略,發家於服飾的朗姿股份便開始向電商領域投資。

2015年5月27日,朗姿股份發布了《關於增資廣州若羽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告》,公告表示,朗姿股份將給若羽臣投資1.1億元,增資完成後,公司將持有若羽臣20%的股權。

若羽臣2011年成立,主要通過品牌和產品形象重塑以及精細化運營,為母嬰、個護、美妝等來自全球的消費品品牌客戶提供網際網路整合營銷、店鋪運營、客戶服務、倉儲配送等全方位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目前,若羽臣與海內外80多個優質品牌建立合作,其中不乏Swisse、美贊臣、ABC等知名國際品牌。

若羽臣2019年實現營收9.59億元,淨利潤8600萬元。今年上半年淨利潤4200萬元,同比增長18.4%,並未受到疫情影響。而反觀從朗姿股份,在盈利方面,朗姿股份已經淪落為若羽臣的影子股。

實控人股權騰挪,

資本運作風生水起

除了併購交易,朗姿股份還有一系列的關聯交易也堪稱精彩。特別是去年實控人導演的一場股權騰挪。

具體事件為朗姿醫療在成立後不久就被上市公司轉讓了部分股權,在時間過去僅一年多時間後,上市公司又準備以溢價方式收購回來。

據了解,朗姿醫療成立於2017年3月,當時註冊資本5億,以此作為其醫美板塊的持股平臺,通過自建和收購併行的模式加快醫美板塊的發展。

同年12月,為補充資金,申東日等股東受讓了朗姿醫療剩餘未實繳的註冊資本,並進行增資,用2.75億元取得了朗姿醫療41.19%的股份,交易價格為1.17元/註冊資本,較9個月前溢價17%。

到了2019年5月,朗姿股份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又向申東日、中韓基金等投資機構回購了其持有的朗姿醫療剩餘41.19%股權,,交易價格3.16億元,此時標的整體估值為7.68億元,與2017年12月增資相比,再溢價15%。

翻看朗姿醫療設立及歷次增資、股權轉讓的變動可以發現,這次朗姿股份擬發行股份購買的朗姿醫療41.19%股權,實際上是2017年12月由申東日、中韓晨暉、十月吳巽、合源融微、南山架橋通過受讓和增資以合計2.75億元取得的。依據這兩次核算標準的不一,僅看申東日一方,經由此次的資產重組帳面獲益超1800萬元。

如此一來,申東日以及中韓基金還順利將自己所持股權投資基金份額轉換為了上市公司股份。

雖然公司主要圍繞「專賺女人錢」的暴利行業布局,但不管被稱為服裝股還是醫美股,朗姿股份的主業至今還沒回過神來,反倒是股價暴漲,在資本市場風生水起。

相關焦點

  • 專賺女人錢,毛利超過茅臺:這個行業,到底有多暴利?
    要賺大錢,獲得超高的利潤,有兩個方法很關鍵:第一就是賺壟斷(稀缺)的錢。比如,茅臺酒生態環境特殊,產能有限,有些產品最近兩三年市場價格漲了兩倍左右,但2018年茅臺產量也才7萬噸出頭,仍然一瓶難求。2018年,茅臺利潤毛利率高達91.25%。不過,還有比茅臺更賺錢的生意。1.
  • 股價翻番 半月超10次漲停 究竟是誰在熱炒小康?|汽車預言家
    如果將視線周期放長,可以看到在過去的半個月時間內,小康股份收穫了超過10個漲停板(包括盤中漲停),股價從11月15日的9塊多元一路漲到今日收盤的20.9元,股價漲幅一倍還不止。相關行業人士對汽車預言家表示,在這一輪汽車行業的資本配置中,但凡與新能源有所聯繫的企業,都會成為資金炒作的對象。
  • 公布業績前30天 股價跌去50%的微貸網該何去何從?
    原標題:公布業績前30天,股價跌去50%的微貸網(WEI.US)該何去何從?   雖然微貸網的業績下滑速度相比於行業部分公司,比如和信貸(HX.US)要慢很多,但基於未來經營依然嚴峻,投資者也並不看好,公告次日該公司股價跌5.14%。實際上,自2019年2月份開始,該公司股價就一路向下,至今跌幅近八成,按上市以來算,股價跌幅也超過了七成。
  • 2019年度券商經營業績排名來了!全行業淨利翻番 中信證券四大指標...
    全行業淨利同比翻番,中信證券四大指標再度領跑,券業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趨勢進一步顯現 摘要 【2019年度券商經營業績排名來了!
  • 「窺業績」「虎虎生威」的股價背後,虎都能否穿越業績迷途?
    來源:港股一圖解碼在資本市場,有時只要你努力,即便業績不行,只要有「概念」,股價就有起死回生之法。近期,國內曾經中高端行業的龍頭企業虎都(02399-HK)就此借收購資產題材,股價如沐春風,漲勢節節攀升。股價從新低到新高,虎都有何「神丹妙藥」?
  • 影視行業:2020年遭遇股價、業績雙殺,新年期待雨過天晴
    2020年影視行業成疫情重災區,尤其是電影產業鏈可謂哀鴻遍野。行業公司不僅遭遇股價、業績雙殺,而且經歷2018年以來,政策對天價明星片酬、影視題材引導等嚴監管,行業發展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至暗時刻,定增、上市,影視公司依然不乏亮眼表現。尤其是自去年下半年復工以來,電影票房出現多個小高潮,跨年檔更是創下歷史最好成績,重現影視繁榮。
  • 業績下滑、減持不斷,股價卻狂飆超150% 江龍船艇收深交所關注函
    業績下滑、減持不斷,股價卻狂飆超150% 江龍船艇收深交所關注函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8 17:03
  • 銷量下滑股價大跌!格力鐵娘子備受質疑!
    格力電器持續回調,股價創逾1個月新低股市就是這麼一個神奇的地方,上周格力電器還創出新高,本周卻連續暴跌近10%。同期,美的集團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1.81%和0.74%。海爾智家的營業收入已經轉為增長2.78%,淨利潤下滑27.8%。格力電器業績下滑最大的原因在於其主業單一,空調佔整體業務比例較高。而美的集團和海爾智家都在產品多元化方面取得一定進展。於是乎,就有了5G手機等產品的出現。
  • 暴利的醫美行業:女人的錢,究竟有多好賺?
    來源:財經連環話最近幾年醫美大熱,誰沒做個美容微整啥的,都不敢自稱精緻豬豬女孩了!愛美女生們扛起了醫美消費一片天!這不最近「中國玻尿酸三巨頭」之一愛美客都要上市了!招股書顯示將發行3020萬股,發行價118.27元/股,募資19.35億元。
  • 影視寒冬業績下滑坎坷回A苦候1140天博納影業IPO大考
    博納資本市場之路命途多舛,在當前情境下,疫情將使得公司的財務數據比較難看,業績下滑、高管自殺、潛在訴訟風險等,加上IPO政策對影視傳媒行業的收緊,博納的上會還是存在不確定性。 苦候1140天,老牌影視公司博納影業終於要迎來IPO的最後大考。據證監會網站消息,11月5日,擬登陸深交所中小板的博納影業將接受發審委審核。
  • 業績股價全面領先,美的贏在哪裡?
    在價格戰+疫情影響下,白電行業銷量和業績明顯受到衝擊,尤其是安裝屬性強的空調首當其衝,在此期間美的、格力、海爾份額、業績和股價出現較大變化。股價方面,美的2020年累計上漲55%,海爾智家上漲40%,格力電器下跌3.71%。美的業績領先、份額反超、股價領漲,受影響最小;格力業績落後、份額下滑、股價低迷,似乎成為「最大輸家」。2019 年美的率先降價,與格力市場份額差據迅速縮小。
  • 貝恩資本的尷尬:瑞思學科英語業績持續下滑,遭轉型瓶頸
    更關鍵的是,造成這一系列後果的則同樣是貝恩資本。公開資料顯示,自從貝恩資本將曾在國美電器擔任過高管的孫一丁引入瑞思支行,在瑞思學科英語,孫一丁直接對其套用了家電行業的經營模式–「特許加盟模式」,簡單粗暴,曾給瑞思學科英語帶來了短暫的甜頭,但也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 世茂股價重挫10%,管理層釋放降速信號折射行業思變
    在調控不斷加強的趨勢下,主動降速的決策反映了房企的判斷力,也考驗著資本市場的耐心。12月4日晚間,世茂集團(00813.HK)發布了一項關於2021年合約銷售額的公告。公告稱,根據目前市場情況及本公司初步預期,世茂2021年物業合約銷售額將比2020年增長10%以上。和此前三年間逾50%的複合增長率相比,10%的銷售目標意味著明顯的「降檔減速」。
  • 沒人注意的暴利行業!
    又想賺得多,又不想太累,總想做一些沒人注意,但是又很暴利的項目。那麼,有哪些沒人注意的暴力行業可以推薦呢?今天,小編整理了10個不起眼的暴利小生意,一起來看看吧。有道是女人跟孩子的錢最好賺,開母嬰店也被稱之為「暴利行業」。2.手機貼膜是一個門檻非常低的職業,幾乎是最草根的職業了。不管男女老少,大爺大媽,只要你會貼膜,都可以在地鐵裡、公交站旁邊擺個小攤,坐等收錢。近年來,智慧型手機風靡街頭巷尾,貼膜這一職業便應運而生。貼一個手機20元,貼500個便是一萬元了,有說,貼膜師傅月入兩萬其實很容易。
  • 現代牧業盈利持續提升、股價翻番,計劃2025年存欄數超過50萬頭!
    盈利能力持續提升、股價翻番從散養到家庭牧場、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再到千頭牧場、萬頭牧場,中國奶牛養殖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實現了品質升級和模式蛻變。「從行業質疑、飽受爭議到獲得國內外認可、成為行業龍頭,靠的就是我們的初心、匠心、創新和信心。」高麗娜向《五穀財經》表示,十五年來,現代牧業堅持在「規模化」養殖道路上前行,以必勝的決心開創了萬頭牧場的先河,與行業共同成長。
  • 挖到一個高景氣行業!巨頭爭相提價 龍頭股價走勢驚人 業績最猛增長...
    原標題:挖到一個高景氣行業!巨頭爭相提價,龍頭股價走勢驚人,業績最猛增長超22倍 摘要 挖到一個高景氣行業!
  • 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
    與市面上動輒售價上百元的鏡片相比,明月鏡片出產的鏡片的生產成本只有幾塊錢,行業堪稱 「暴利」。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然而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與之相伴的是公司線上自營零售的成鏡毛利率為74.58%。
  • 蘇州龍傑194倍市盈率背後:7天股價腰斬 營收利潤同比銳減丨公司匯
    面對股價接連下滑,蘇州龍傑分別在12月18日和12月23日發布股價異常波動公告,表示「經公司自查並向控股股東、實控人書面發函問詢,截至本公告披露日,確認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重要信息」。
  • 賺女人錢真香?
    有粉絲在評論區留言,讓我分析一下另一個「暴利行業」醫美,看看剛上市的愛美客究竟什麼來路。 準確來說,整個醫美行業的毛利率都很高,出廠價20元的美容針到消費者手裡就需要500元,簡直就是暴利! 愛美客的業務聚焦於醫美領域,所以,醫美行業的天花板,就是愛美客的天花板。 今年在疫情影響下,醫美消費需求下降,愛美客的總體業績也受到了較大影響。 其次是行業風險。
  • 中融夢想二號10日淨值翻番 或為管理人注入資金所致
    □本報記者 陳光中融信託兩隻結構化產品10個交易日內淨值就實現翻番,在弱市中取得如此投資佳績讓人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