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硬核」已成為評價科幻電影的關鍵指標

2021-01-08 每日經濟新聞

張成

今年春節檔,中國科幻電影取得重要收穫。兩部分別根據劉慈欣中篇小說《鄉村教師》和《流浪地球》改編的科幻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和《流浪地球》大年初一全國公映。據初步統計,今年春節檔6天總票房達58億元人民幣,其中,《流浪地球》一路逆襲,仍在持續攀升,《瘋狂的外星人》緊隨其後。鑑於這兩部科幻電影的優異表現,特別是《流浪地球》在製作上取得的突破以及良好口碑,不少評論家稱「中國科幻電影元年」開啟。

早在1938年,我國便拍出科幻電影《六十年後上海灘》;1963年,王敏生編導科幻電影《小太陽》;改革開放後,1986年第五代導演黃建新拍了科幻電影《錯位》,既有其一貫對現實生活的觀照,又有對科技倫理和生物政治的思考。此後,還有關於大腦移植的《合成人》,以及「80後」的集體記憶《霹靂貝貝》。這幾部作品,如《小太陽》和《錯位》對科技可能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做出預測和推演,而其他幾部影片,更像現在所說的「軟科幻」。其落腳點不在「科」,而在「幻」,即人類基於幻想和想像,藉助科學設定對現實社會所作的某種改造。

因此,今天再談論科幻電影,為了與之前的國產電影區分,人們往往會加上一個限定詞「硬核」。夠不夠「硬核」,成為評價科幻電影的關鍵指標。「硬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基於科學發展和自然社會演進所做的背景設定;影片對科學觀、世界觀和生命觀做出深入思考;影片劇情走向符合科學邏輯;人物性格發展、人類社會關係和上層建築的變遷,不僅基於審美邏輯,還受制於科學條件的變化;影片要有強大的視效支撐,使上述幾個方面能夠落地。從這幾個方面考量,《流浪地球》堪稱一部「硬核」科幻電影,原著給予影片較為合理的科學設定,而其可以對標一線工業水準的「流浪地球」奇觀,更是國產電影視覺呈現的重要突破。

其實,「中國硬核電影科幻元年」的提出,並非簡單的噱頭和炒作,而是各方麵條件成熟後的呼之欲出。首先,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科技實力得到很大發展,過去很多看似幻想的點子和想法,在今天或將來都可能變成現實,如前段時間引發熱議的「人造月亮」「人造太陽」,早在劉慈欣的中篇科幻小說《中國太陽》中預演。

其次,隨著中國電影產業化的迅猛發展,過去引為笑談的簡陋特效逐漸成為歷史。而中國電影視效公司對視效資料庫的建設,製片體制中「後期前置」逐漸普及,中國電影工業已經具備攝製比肩準一線大片的硬實力和先進的攝製流程。

而從人文思想演變角度來看,一戰後,西方世界對技術進步所導致的對人類的「反噬」和傷害的思考一直貫穿於其科幻電影創作之中,「廢土」與「末世」構成很多科幻電影的主場景。但對於中國觀眾來說,新中國成立以來,不管是「兩彈一星」研製成功,還是「四個現代化」的提出,我們對科技進步主要持「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樂觀精神,因此,在以劉慈欣為代表的科幻作家的成功實踐基礎上,中國科幻電影創作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為世界科幻文藝創作提供中國經驗和中國故事。《鄉村教師》《中國太陽》裡對鄉村教師、擦玻璃的藍領「蜘蛛人」的人文觀照等,都使得現實主義創作煥發新的光彩,開啟新的「腦洞」。

中國科幻的成功實踐是改革開放40年中國科技巨大進步的體現,更源於一批對世界未來與人類命運充滿熱情想像的創作者的筆耕不輟,它為新時代現實主義創作提供了蒼穹與大地的想像資源,為書寫「環球同此涼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中國視角和中國經驗。

(原文載於《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蘭州造」科幻電影來了! 我省首部硬核科幻電影《重金屬獵人》殺青
    《重金屬獵人》在蘭殺青         李 超  攝29日,我省第一部硬核科幻電影《重金屬獵人》在蘭正式殺青。該片堪稱是我國首部全部採用自主開發視效技術拍攝製作的科幻電影,其成功拍攝不僅為該技術的產業化走出了堅實的第一步,也為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進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據悉,這部作品有望於明年6月正式與觀眾見面。《重金屬獵人》由未來新影董事長王語堂擔任總製片人,知名導演梁傑擔任導演,柳揚、蘇曉彤、吳春怡、陳菲、肖光奕等領銜出演。
  • 影院 |影院規劃的硬核指標之—鏡頭投射比
    想要賺得好口碑、高票房,除了作品本身過硬外,影院呈現的影片效果也十分關鍵。
  • 出海成績搶眼 硬核科幻《第二銀河》能否成為遊戲界的《流浪地球》?
    一直以來,「科幻」都是一個有著小眾、硬核標籤的特殊題材。
  • 《恐龍人》電影是中國第一部布局全球化發行的硬核科幻
    《恐龍人》電影是中國第一部布局全球化發行的硬核科幻 2020-12-25 15:50:10   來源:商業頻道
  • 國內首部自主技術硬核科幻電影《重金屬獵人》在蘭州殺青
    甘肅省第一部硬核科幻電影《重金屬獵人》於 11 月 29 日在蘭州殺青。作為我省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重金屬獵人》片選擇了人工智慧這一熱門題材,圍繞 " 機械之心 " 被盜、尋找、修復等一連串驚心動魄、詭譎疊生的傳奇經歷,展現了科技人員重拾自我、完成自我救贖的生命之旅。
  • 中國科幻電影新元年
    在電影中,「流浪地球計劃」預計耗費2500年,需要100代人共同努力,而且不知道結果如何。不過國產科幻電影的命運,應該不必如此艱辛曲折。科幻電影拯救了2019年春節檔2019年春節檔開始之前,人們一定不會想到,科幻電影竟會成為拯救春節檔的白衣騎士。
  • 中國科幻電影有救了
    其中最令人矚目的,還得說今年春節檔唯一一部硬核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月5日,大年初一,《流浪地球》將在全國院線上映。作為一名科幻迷,我也是期盼了很久。不客氣地說,在《流浪地球》出現之前,中國的科幻電影還停留在「基礎科幻的低質階段」。題材匱乏,故事乏味,對於科幻元素淺嘗輒止.諸多「疾病」纏身的國產科幻片,大多是掛著羊頭賣狗肉的「偽科幻」。
  • 科幻懸疑力作《滅絕》明日上映,曝硬核「逃離末日」版海報
    《降臨》編劇埃裡克·海瑟爾時隔兩年再度操刀的科幻懸疑力作《滅絕》,自曝光物料以來便備受科幻迷們的關注。今日片方發布了「逃離末日」版海報,手繪藝術風透出一種神秘末世感,主角一家人奔逃在陰影之中,黑暗下的倉皇逃離更是渲染了懸疑緊張的氛圍,引發觀眾遐想,一場驚險重重的末日求生就此展開!
  • 「蘭州造」科幻電影來了!
    29日,甘肅省第一部硬核科幻電影《重金屬獵人》在蘭正式殺青。該片堪稱是我國首部全部採用自主開發視效技術拍攝製作的科幻電影,其成功拍攝不僅為該技術的產業化走出了堅實的第一步,也為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進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據悉,這部作品有望於明年6月正式與觀眾見面。
  • 影評:《流浪地球》算是硬核科幻,但和我期待的仍有些距離
    影評:《流浪地球》算是硬核科幻,但和我期待的仍有些距離今年春節檔上映的電影裡,《流浪地球》無疑是流量最大的一部電影了,引起熱議。我也是奔著國產科幻和劉慈欣小說改編的這兩個賣點去看的。劉慈欣的《三體》小說曾獲得了雨果獎,這次的《流浪地球》電影的監製也是劉慈欣,所以感覺應該和以往的國內的科幻片不太一樣。說起硬核科幻,好萊塢有很多優秀的電影,比如諾蘭導演的《星際穿越》,這部電影的核心理念,是以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論為基礎,再加入劇情進行拍攝的。
  • 《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出爐 上海多項指標居全球第一
    「看電影已成為中國人民最重要的文化活動,相信隨著疫情的逐步消退,中國電影業將迎來新的發展巔峰。」在市場消費性指標上,上海的表現明顯提升,尤其是咖啡館和茶館總數已位居世界第一,餐館總數居世界第二,形成了獨特的海納百川的美食文化。從文化經濟發展層面看,上海的年度遊客人數排名全球第一。
  • 深觀察|從《流浪地球》看科幻電影的「硬核」在哪
    本文無意介入這些爭議,僅談論科幻作品(小說、電影)的存在意義或者科幻作品刷存在感的理由。應當肯定的是,《流浪地球》是迄今為止一部大場面大製作的國產科幻片,由於前無古人,說它是裡程碑式的作品也無妨。但如果從這個作品介入,並跳出科幻作品的框架,從總體上認識科幻作品,可能更能識得廬山真面目。
  • 《流浪地球》溫情感人,硬核女孩屈菁菁柔情動人
    毫無疑問,票房已破40億的《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跨越式的裡程碑。這部正在被無數國人追捧的國產科幻大片,除了媲美好萊塢的視覺特效、有口皆碑的故事設定、磅礡大氣的科幻背景,整部影片還流淌著濃濃的中國血液。
  • 豆瓣百萬高分科幻電影,全程無尿點,90萬人給五星!
    你好,我是西柚,長久以來,科幻電影一直在挑戰「人類想像力的邊界」,它所需要的就是以未來科技或科學進步為中心。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了大量的科幻電影,從特效炫酷到悄無聲息,應有盡有,西柚今天整理了四部比較知名的科幻電影,絕對值得重複刷好多遍。
  •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資源已備好,今年最燒錢的科幻大片!
    這部由呂克·貝松執導的科幻巨製,可能是今年最燒錢、最炫酷的科幻片了。電影的故事設定在28世紀,人類和眾多外星種族共同生活在一個名為「千星之城」阿爾法的繁華星際大都市。這裡擁有8000種全新外星生物,數百年來,他們在千星之城和平共處,使這裡成為繁榮昌盛的美妙天堂。
  • 「中國科幻元年」已到,《死在火星上》引爆科幻網文市場
    ,科幻題材已成為影視行業新風口。春節檔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成功,更是激發了觀眾對科幻這一小眾類型的興趣。前不久黑洞照片在朋友圈刷屏,也說明大眾對自然科學越來越感興趣。喊了這麼多年的「科幻元年」終於要來了嗎?科幻網文能否突出重圍,成為下一個影視改編的新方向?
  • 漫改《龍虎5世》能否成為國產科幻題材劇集的「關鍵先生」?
    同樣在2017年,網劇的版權市場規模高達220億元,幾乎打平電視劇市場,在2018年完成超越已成大概率事件。在愛騰優三巨頭強勢帶隊下,網絡劇的作品品相和市場規模不斷升級,同時題材邊際也在迅速拓寬,尤其是科幻題材,據2016年藝恩發布的《中國網絡自製劇市場白皮書》統計數據顯示,科幻題材的觀眾需求高達72%,市場隨即在觀眾呼聲中迅速給予反饋,著重體現在今年尚未過去科幻劇產量已超過去年全年,科幻類型正成為題材市場重要一極。
  • 【周末上映】科幻電影《滅絕》
    科幻電影《滅絕》發布定檔預告及海報宣布將於1月18日全國上映作為開年首部科幻懸疑大片,《滅絕》的「硬核」令人期待萬分。電影在劇情設定上大膽新奇,亦真亦假的懸念貫穿至最後一刻,視效上充滿強烈刺激的科幻元素,將滿足觀眾熱衷想像與探索的科幻情結。《滅絕》曾入選知名劇本網站The Black List「最佳劇本」榜單,業內人士對此項目十分看好。影片劇本最終由金牌編劇埃裡克·海瑟爾執筆,大開腦洞的同時,也延續了《降臨》中科幻與人文底蘊相融的敘事風格。
  • 2020中國大學排名評價指標體系正式發布
    1989年發布中國第1個綜合大學排行榜,自2003年起,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Cuaa.Net)連續18年發布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中國一流學科排名、中國一流專業排名和中國大學教學質量排名等榜單,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已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和公信力的大學評價領先品牌。
  • 中國首部硬核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Dolby Atmos音效點評!
    中國首部硬核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Dolby Atmos音效點評:1、透明度、質感和細節:無論是音樂還是電影,聲音的清晰、透明度和細節表現一定是最重要的。《流浪地球》中出現的各種場景都有非常好的透明度,大量不同材料的物體發出的聲音都有極強的質感,科幻片中出現最多的是金屬物體的碰撞聲,在觀看影片時我就留意不同金屬物體的撞擊所產生的不同質感的聲音。大家可以對剛子手提加特林機槍對木星「大紅斑」怒射的場景印象很深,連續的子彈出膛有非常好的瞬態速度,而且金屬質感的高頻也極為清晰,連續的爆炸對劇場裡的中置音箱是個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