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舜澤:讓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國之大者」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光明日報

圖集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納入國家發展總體布局。尤其是「十三五」期間,以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方面和全過程為標誌,生態文明建設從實踐到認識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取得了歷史性突破,成為名副其實的「國之大者」。「十三五」期間,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湧現出哪些亮點與成就?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究竟發揮著什麼作用?本報記者專訪了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舜澤。

記者:「十三五」期間,社會各界對生態環境的認識發生了哪些可喜的變化?

吳舜澤:在認識理念上,全黨、全國和全社會從未如此深刻地認識到生態環保的極端重要性。例如,我們確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告誡人們,人靠自然界生活,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要從改變自然、徵服自然轉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我們堅持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揭示了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生態環境變化直接影響文明興衰演替,生態文明建設關乎民族永續發展和國家偉大復興;我們開創性地提出了生態產品、生態環境需要、生態保護紅線等基礎概念,明確生態環境是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保護是發展題中應有之義,從科學內涵上把「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辯證統一起來。此外,我們還第一次從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的角度,闡明了生態環境的本質屬性,並將其納入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範疇,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新治理格局。這些都明顯改變了過去資源低價環境無價、僅僅把生態環境當作支撐發展的外部條件的傳統認知。可以說,全民環保意識和大環保格局的形成,是「十三五」期間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的關鍵因素。

記者:「十三五」期間,生態環境保護進展和治理成效如何?

吳舜澤:在實踐行動上,「十三五」舉措實、速度快、成效好,使得我國成為目前世界上汙染治理力度最大的國家。例如,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具體、重點突出、責任明確,穩準狠地落實為攻堅施工圖。所取得的重要經驗是建立了問題發現、拉條掛帳、清單管理、曝光約談、移交督辦、整改檢查、督察問責等全鏈條的工作方法,解決掉不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這5年來,社會公眾對生態環境需求高、參與度大、獲得感強。為此,《紐約時報》評論「中國短短4年時間實現了美國同期30年空氣品質改善的目標」,驚嘆中國空氣品質改善的「速度」和「剛性」。截至2019年年底,「十三五」規劃生態環保領域9項約束性指標中,8項已提前完成,預計經過收官階段的努力,全面小康的綠色底色將更加亮麗。

記者: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指引和制度遵循。在這方面,我國作出了哪些有益探索?

吳舜澤:在制度理論上,我們加強頂層設計,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處理人與自然、保護與發展、環境與民生等關係的制度體系,系統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其中,制度改革緊扣責任主線,環環相扣地推動明責、履責、考責、問責:一方面,上收環境監測事權,實施信息公開、質量排名、約談問責,推動生態環保督察向縱深發展,落實地方黨委和政府責任,改變了過去責任虛化弱化的被動局面;另一方面,落實排汙單位責任,實施嚴懲重罰,強化環境司法、排汙許可、損害賠償、社會監督聯動,營造有利於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這實際上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之嚴密法治觀的邏輯所在和落實之要。

思想理論、制度政策和實踐行動應是融會貫通的。為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理念,我們相應建立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與離任審計制,推行生態補償,實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此外,還形成了一整套協同增效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包括體制機制、法律法規、政策舉措,既體現了認識的深化和實踐的凝練,又為未來治理效能持續提升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制度遵循。

記者:生態文明建設「國之大者」的地位在「十三五」期間是如何確立的?其深遠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吳舜澤: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重要一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重要方略;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重要理念;在三大攻堅戰中,汙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堅戰。以上「四個一」,標誌著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國之大者」地位的確立。

以前生態環保較多地體現在部門工作和技術思維不同,現在更多地則是從大局、全局出發謀篇布局。「十三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最大的突破就是已經融入國家發展總體布局:融入政治建設,集中體現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融入經濟建設,集中體現在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融入文化建設,集中體現在生態價值觀;融入社會建設,集中體現在全民行動體系,探索找到適合中國國情和發展階段、能有效應對多重複雜問題的生態文明建設新路子。正因為如此,系統科學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富有成效的生態文明建設新路子、改革創新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深厚悠久的生態文化傳統,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加分項,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彰顯中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一個剪影。(本報記者 張蕾)

責任編輯: 索煒

相關焦點

  • 專訪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舜澤:生態環境保護要...
    為此,《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舜澤。今年生態環保督察方向:聚焦長江經濟帶等重點區域NBD:「十三五」生態環保督察取得哪些成效,「十四五」期間的重點和方向會不會有調整?吳舜澤: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是我國實施的一項生態文明領域的重大改革措施。
  • 吳舜澤:生態環境保護要為經濟發展讓路?平衡二者關係變得尤為重要
    推薦閱讀:  吳舜澤:從環境產業角度看近期環境與經濟形勢的變與不變  今年生態環保督察方向:聚焦長江經濟帶等重點區域  NBD:「十三五」生態環保督察取得哪些成效,「十四五」期間的重點和方向會不會有調整?  吳舜澤: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是我國實施的一項生態文明領域的重大改革措施。
  • 吳舜澤:謀劃好「十四五」汙染防治攻堅戰,該如何「對症下藥」?
    △ 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黨委書記吳舜澤。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是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調研時指出,「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調研時再次強調,「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繼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抓好生態環境保護」。
  • 吳舜澤任浙江衢州市委副書記,此前為生態環境部政研中心主任
    吳舜澤任浙江衢州市委副書記,此前為生態環境部政研中心主任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10-28 15:14 來源:澎湃新聞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在此進程中,一條重要的經驗就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 吳舜澤帶隊對平安建設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進行了暗訪檢查
    12月2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吳舜澤帶隊對平安建設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進行了暗訪檢查。吳舜澤強調,要守牢底線,緊盯重點,落實各方主體責任,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整改後的消防設施日常如何維護?」「街道轄區其他地方有無類似情況?」
  • 吳舜澤:推動綠色發展要正確處理好生態環保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黨委書記吳舜澤發言。 新華網 陳延特 攝  新華網北京12月28日電(郭香玉)28日,「第六屆綠色發展峰會暨《綠色中國典範案例彙編〔2019〕》發布儀式」在京舉辦。
  • 生態文明建設的「淺綠」與「深綠」
    生態文明建設的「淺綠」與「深綠」 ——基於環境經濟學和環境政治學的解讀 2016年01月23日 09:55 來源:《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15年06期 作者:李垣 字號 內容摘要:【摘要】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環境經濟學和環境政治學依據各自的學科背景
  • 國外高度評價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
    「中國在電動車以及公共運輸等方面發展很快,通過技術創新,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正在進一步做大,這一廣闊的市場也將成為未來的經濟增長點,從而促進生產力和社會的進步」。美國知名環保學者羅文博士指出,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努力和成果有目共睹,尤其是在保護野生動植物、提倡人與動物和諧共存等方面,中國權威機構和社會各界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 「十三五」期間雲南生態文明建設成績亮眼
    12月1日,記者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以來,雲南省創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是雲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5個歷史性突破之一,其成就主要概括為:完善一個體系、優化一個空間、築牢一方屏障
  • 理論解讀|怎樣理解習總書記所強調的「國之大者」?
    黨員幹部要「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黨中央圍繞應對世情國情黨情而提出的思想主張、確立的重大戰略、完善的重大制度、推進的重大工作,都是國之大者。國之大者,經邦濟世,但歸根結底都是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推進民族復興過程中,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國之大者,歸根結底是為滿足人民利益而創造物質基礎、政治保障、精神動力、社會氛圍和生態條件。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國之大者,歸根結底是為實現人民利益奠定經濟社會發展基礎,為實現人民利益破除體制機制弊端,為實現人民利益強化法治保障,為實現人民利益提供堅強政治領導力量。
  •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樹立什麼
    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七期的學習已經開始了,本期的學習主題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七期第2題的答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樹立什麼的生態文明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有需要的小夥伴們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正確的答案分享吧!
  • 吳舜澤任衢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
    來源:中國經濟網圖集 浙江衢州市政府網站「市委領導」欄目近日進行更新,據最新名單顯示,吳舜澤已任衢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正廳長級)。據中國經濟網地方黨政領導人物庫資料顯示,吳舜澤,1970年10月生,此前擔任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吳舜澤簡歷吳舜澤,男,漢族,1970年10月生,湖北雲夢人,200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2年7月參加工作,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行穩致遠(大家手筆)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綠色發展按下「快進鍵」,生態文明建設進入「快車道」,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在生態文明建設「快車道」上行穩致遠,要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為方向和動力,努力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景象不斷呈現在人們面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轉化,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日益增長。
  • 王夏暉: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十四五」怎麼做?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二〇三五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新目標新任務,為新時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 習近平一再告誡「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意指什麼?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強調,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強化責任擔當,不折不扣抓好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實。不久前,在陝西秦嶺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也曾指出:要自覺講政治,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叮囑、一再告誡「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對各級黨委、政府和黨員幹部提出了明確的政治要求。
  • 推動綠色發展(137)丨未來,雲南生態文明建設有新目標(雲南發布)
    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強化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香料之鄉」「天然花園」等桂冠這裡有名副其實好山好水好空氣……
  • 加強環保宣傳、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發揮協會作用,加強環保宣傳促進我縣生態文明建設益陽市環保協會駐安化辦事處主仼:夏嶽來2020年6月6日,在益陽市環境保護協會領導和支持下,安化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6個多月以來,益陽市環保協會駐安化辦事處在市協會和安化縣委、縣政府及益陽市環保局安化分局的領導和重視下,堅持以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還河流以清澈,還山河以綠色,還大地以生機,還天空以蔚藍」為宗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積極發揮協會引導作用,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凝心聚力守護安化的藍天、碧水、淨土,為我縣生態文明建設助一臂之力。
  • 王夏暉:綠色發展、生態文明成為時代最強音、主旋律
    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二〇三五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新目標新任務,為新時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 造紙之鄉變身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富陽是歷史悠久的「造紙之鄉」,造紙產業曾是當地重要的支柱產業。十幾年來,富陽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一屆接著一屆幹,實施7輪落後產能淘汰,推進產業整體轉型,走上了綠色發展之路。今年10月,富陽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11月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