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設想在零重力下表演星際協奏曲

2020-12-28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火星學會文俊

來源:火星學會(ID:marssociety)

別忘了G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未來的演出可能會在零重力下進行。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公司SpaceX正在製造一枚可同時在太空中運送多達100人的火箭,他對未來的太空活動抱有遠見。周三,該執行長與他的3100萬Twitter追隨者分享了一張圖片,設想在地球上方的一艘飛船上進行音樂表演。

馬斯克在圖片旁邊寫道:「零重力的星際飛船協奏曲」,指的是目前處於原型階段的不鏽鋼火箭的名稱。這不是太空中的首場音樂表演,加拿大太空人克裡斯·哈德菲爾德(Chris Hadfield)在國際空間站上演奏了大衛·鮑伊(David Bowie)的《太空奇想》(Star Oddity),義大利太空人盧卡·帕米塔諾(Luca Parmitano)在國際空間站的太空艙內給觀眾帶來一場絕無僅有的太空DJ音樂表演。但「星際飛船」可能代表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更多讓藝術家受到星空啟發的機會。

星際飛船已成為SpaceX未來最大計劃的關鍵方面。該飛船具有充分的可重複使用性,可以進行更雄心勃勃的飛行,例如將人類送往火星。它還利用液態氧和甲烷(可在其他行星上收集的資源)運行,使「星際飛船」能夠進一步探索太陽系並在途中發展一個行星跳躍網絡。馬斯克此前曾表示過要在 2050年之前在火星上建立城市的雄心。

在馬斯克的最新文章中,它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人們在太空中可能會做什麼。

馬斯克的Twitter帖子。

這不是Musk第一次在Starship上展示生活的願景。該圖像出現在SpaceX 2018年9月活動的演示前幻燈片放映中。馬斯克宣布,日本億萬富翁前澤友作(Yusaku Maezawa)將於2023年與星艦(Starship)一起繞月飛行。

該任務可以進一步了解人們如何在星際飛船上娛樂。作為「親愛的月亮」項目的一部分,前澤友作打算帶六到八位藝術家一起旅行,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經歷創作作品。前澤友作引用攝影師,畫家,音樂家,建築師,電影導演和時裝設計師為例,他希望可以帶著各領域的藝術家一起進行這場月球之旅。

這些乘客將有足夠的空間來伸展並獲得創造力。預計該星艦將提供100立方米的增壓機艙空間,類似於空客A380或國際空間站。馬斯克在2019年9月的一次活動中指出,由於重力為零,用戶可以利用房間的每個角落,從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間。

SpaceX針對火星城市的設計。

從那裡,SpaceX的未來乘客可以向各個方向分支。該公司已經宣布了其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和在火星上建立城市的目標。

儘管在月球和火星這兩個地方的頭幾年都可能致力於建立基本的生命支持系統,但未來的擴展可以支持所有形式的活動。馬斯克宣布,火星將需要各種業務,從比薩店到鑄鐵廠。這意味著各種各樣的人才來到紅色星球,建立了這些最初的據點。正如專家預測,火星可能有一天會形成自己的身份認同,與地球分離,這可能是進一步擴大火星創意產出並捕捉新城市生活經驗的契機。

馬斯克並不是唯一一個呼籲在太空進行創作的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的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希望在地球軌道上建設一系列浮動城市,他希望有一天能夠有更多的空間來支撐地球上及圍繞地球軌道上的多達1萬億的人類。他聲稱,這些城市可以支持「一千個莫扎特或一千個愛因斯坦」

也許未來的偉大協奏曲根本不會寫在地球上。

相關焦點

  • 火星移民計劃交給馬斯克,「零重力」太空睡眠體驗交給SIMBA
    早在2015年,馬斯克就對外透露了這項計劃,稱火星是一顆「大氣可以改造的行星」,直到2019年,馬斯克在網上發布了他的「核彈火星」計劃,並且公布了相關的宇宙移民計劃方案。目前,SpaceX公司正在製造一枚同時可在太空中運送多達100人的火箭,並對未來的太空活動做出更多設想與假設。
  • Spacex星際飛船的變遷史,馬斯克去火星的星艦是怎麼來的——完結篇
    馬斯克在推特上說,設計以「令人愉快地反直覺」的方式改變。 2018年11月19日,埃隆·馬斯克在一系列微博中宣布了火箭的第四個不同名稱。上面的階段將被改名為「星際飛船」,而助推器階段將被改名為「超重型」。馬斯克此前曾在2018年4月「獵鷹重型」首次飛行前使用過這個名字,當時他提到了獵鷹超重型的可能性。如果再加上兩個助推器的話,這會是一個很重的獵鷹。
  • 超級高鐵或星際飛船 馬斯克哪個創意將改變未來交通
    早在2013年,特斯拉、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就在長達58頁的演示文件中給了這個項目最初的動力。 2014年,馬斯克提出了「開源」的概念,允許其他人對這個概念進行開發。自那以後,大約有6家公司接受了這一挑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Hyperloop One。
  • 群雄逐鹿星際網際網路,馬斯克的星鏈,亞馬遜的庫珀,還有中國的!
    自從2015年,馬斯克對外宣布了「星鏈」計劃,準備發射4.2萬顆衛星組成星際網際網路以來, 迄今為止,該公司已經發射了595顆Starlink衛星,用來完成龐大的星座計劃,旨在為全球提供低成本的網際網路連接服務。
  • 天才,瘋子,夢想家,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下)
    2018年,埃隆馬斯克旗下勘探公司,打通了位於洛杉磯的首條隧道,同年12月第1條測試隧道揭幕,2019年在加利福尼亞州進行了一次特斯拉速度競賽,在1.14英裡(約1.83公裡)的路段進行,最後地下特斯拉輕鬆贏下,至2019年公司已融資1.2億美元,拿到一份4,860萬美元合同。
  • 馬斯克曬「星際飛船」新照:能像兔子一樣「跳」至萬米高空
    有鋼鐵俠之稱的馬斯克,今天又曬出了自己超級大玩具,沒錯就是「星際飛船」。今天早些時候,馬斯克在Twitter上發布了一張照片。照片中,SN8高高矗立在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的SpaceX開發設施的測試臺上。「在德克薩斯州南部的發射臺上,」馬斯克寫道。
  • 星際飛船壓力測試出奇招 「星蟲寶寶」橫空出世 馬斯克這次很省錢
    去年11月,星際飛船1號原型機在加注燃料時意外爆炸後,SpaceX很快進行了調整,關閉佛羅裡達州的製造廠,人員也大量向德克薩斯州的博卡奇卡基地轉移。以往在那些傳統的大型航天公司中,如此迅速又大規模的變動是不可思議的,但在馬斯克這裡,「敏捷開發」和「快速迭代」被利用的爐火純青。
  • 美星際飛船定於11月9日試飛,15公裡高度,馬斯克稱高風險
    自從美國星際飛船SN8面世以來,新穎的造型立刻吸引來不少觀眾,巨大尾翼和尖尖的鼻錐展示在人們眼前,馬斯克宣稱SN8計劃在2020年底前飛上15公裡高空,不少人對SN8非常期待,因此SN8的每次測試牽動著很多人的心,可能最想知道的是,低溫壓力測試有沒有通過,三臺猛禽引擎一起噴發的靜態點火測試有沒有成功,確定什麼時間試飛。
  • 馬斯克、陳天橋和拍《盜夢空間》的諾蘭
    ,或許就像強迫克里斯多福·諾蘭在自己的兩部作品——《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之間進行選擇一樣困難。這位導演的新片《信條》最近在影院上映,《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也在重映中。馬斯克再次提到了關於人腦發展的設想,甚至他唯一一次直接對馬雲的觀點表示反對,正是關於這個問題。
  • 美國科技大亨馬斯克詳解火星登陸探索計劃
    開闢貨運航線運設備馬斯克在專訪中說,前往火星長達數月的旅行「艱難、危險、難度極大」,但肯定會有人願意前往火星,「就像英國殖民地的建立一樣,有人願意冒險,他們希望成為先遣者」。不過,馬斯克表示,在這些先遣者登上飛船之前,貨運飛船要先將科學實驗設備和探測器運到火星上,而早期的飛行也將幫助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積累星際航行經驗並測試該公司火星探索計劃的安全性。「從根本上講,我們所說的是,建立一個火星貨運航線。這將是一個定期的貨運航線,你可以信賴它。貨運飛船每隔26個月發射一次,就像火車離站一樣(準時)。
  • 城市之窗|城市太空港:打開星際之門的鑰匙
    如果你願意,可以申請進行零重力體驗的太空飛行。據說,未來城市太空港可以實現「點對點太空飛行」,從香港飛往洛杉磯可能僅需要1個小時。雖然目前來看這項技術要真正實現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的努力,不過「天空飛行」的概念已經打破了人們現有的對空間和時間的看法。思維的轉變是技術提升的開始,相信未來技術的發展速度也一定不會讓人失望。
  • 馬斯克SpaceX火箭星艦首次試飛宣布失敗!
    馬斯克早在11月就透過推特帖文指出,星艦目前仍有許多程序需要正確處理,因此成功機會大致落在1/3的機會概率。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公告稱,SpaceX在12月10日與11日都還有全天進行發射的機會。星艦原先是設計來搭載衛星、人類以及100噸的貨物前進月球和火星,而此次SpaceX的次世代可重複使用發射載具,肩負馬斯克讓人類負擔得起太空旅行的重責大任。
  • 馬斯克的軍火生意:四星空軍上將做公關 威脅波音、洛馬
    獵鷹9號成為美軍方主要衛星運載火箭導語:馬斯克旗下SpaceX曾經被美國軍方排除在供應商之外,並為此起訴過美國空軍。幾周前,SpaceX與美國國防部籤署了一項協議,研究使用SpaceX計劃中的深空星際飛船最終實現在全球運輸貨物的可行性。星際飛船是一個巨大的太空艙,內置火箭發動機。按照SpaceX工程師的設想,星際飛船可在數分鐘內在各大洲之間運輸80噸貨物。
  • 「星艦」雖炸了,但馬斯克的回應卻亮了
    馬斯克其中的一個夢想就是要移民火星。這個夢想在2009年被馬斯克透露出來,那時候他就表示自己會制定一個長久的目標,希望把人類從地球移民到火星。「未來希望人們不需要節衣縮食在地球上買房,攢下的錢可以用於移居太空。」
  • 誰能幫忙牽線,為陳天橋和馬斯克安排一場對談
    讓馬斯克回答這個問題,或許就像強迫克里斯多福·諾蘭在自己的兩部作品——《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之間進行選擇一樣困難。這位導演的新片《信條》最近在影院上映,《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也在重映中。馬斯克的兩大宏願,與諾蘭的兩部作品之間,存在某種惹人遐想的共通之處:一個向外,探究浩瀚宇宙的邊界;一個向內,求索自我意識的隱秘角落。
  • 太空旅行時代到了:馬斯克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驚心動魄72小時回顧
    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實現 歷程一波三折2002年,航天愛好者馬斯克創辦了SpaceX太空探索公司——這也是全球首家民營的航天業務公司。SpaceX致力於研發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和飛船來降低成本,以實現人類星際旅行,以及移民其他星球的夢想。
  • 怪才馬斯克又有新玩法,要跟湯姆·克魯斯去太空拍片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湯姆克魯斯正在與埃隆馬斯克商討,他們計劃用馬斯克的火箭去太空拍電影。據悉,克魯斯和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正在與美國航天局合作,準備拍攝一部太空動作片,這部電影將是第一部在太空拍攝的故事片。
  • 馬斯克和比爾·蓋茨,為什麼互相「看不上」?
    馬斯克似乎一直站在銀河系的角度思考問題。他對走出地球充滿了執念。在採訪中,他說太陽會慢慢膨脹,然後吞噬地球,人類必須建立星際文明。馬斯克給出的時間表是:到 2050 年,將 100 萬人通過 SpaceX 研發的星際飛船送往火星,目標宏大。
  • 馬斯克發布腦機接口 Neuralink無損植入豬腦,下一步人腦!
    馬斯克講到,腦機接口最本質的就是「連線」問題(wiring)。這一次馬斯克打造的神奇設備只有硬幣大小。   這個新設備就像個大腦裡的Fitbit,可以用手機裡的APP控制,而且你看起來很正常,只是頭髮下面多了一個小創口。最新消息,Neuralink目前已經獲得FDA批准在人腦上實驗!
  • 這屆年輕人,原來想要「零重力」的公寓
    讓他們津津樂道的經典橋段之一,是夢境裡走廊上的「零重力大戰」: 由於處在失重狀態,男二號輕輕鬆鬆飄浮起來,跟敵人打成一片,相當帶感。 諾蘭想必有些蒙圈:為何「零重力」的飄浮橋段受到中國年輕人熱捧,「時空逆轉」的超強邏輯卻反響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