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作為木質樂器,經過長期有效正確的保養,可使其延長使用壽命,琴靠人養,古箏的保養是相當重要的。
一、使用環境
任何樂器,如保管和使用不當,均會使樂器受到損害。經常使用樂器,使樂器處於良好的振動狀態,有利樂器各結構之間進一步調合,所謂「琴靠人養」。古箏使用的場合對溫度沒有特別的要求,主要是溼度環境對古箏影響較大。一般情況下,相對溼度在50~70%之間的空間內使用古箏對樂器振動和發音都較有利。低於50%的溼度會引發箏體表面及箏底板的開裂,大於70%的溼度則易使面板吸潮,導致聲音發悶、餘音減短、音色發暗。
二、面板保養
1.面板被異物碰傷凹陷怎麼辦?箏碼印子的修復?
泡桐面板材質非常松,不小心被異物碰及而產生小的凹陷,千萬不要用化學膠水拌木粉貼平凹坑。這種做法對古箏音色會有影響,應該用清水滴入凹坑中,讓其慢慢吸溼,使癟陷的泡桐反彈上來,如恢復不到原來的位置,可用動物性膠水拌泡桐粉抹平,磨光後用蟲膠片液修色。動物性膠水幹後,固化膠水裡有自然的空隙,不會影響聲音的傳導。如果不太看重外表的小缺陷,一般無需修補,對音色無礙。
古箏使用久了後,箏碼在面板上留下印子,可全部拆下琴弦後,用砂紙輕輕打磨留印處,磨光後用蟲膠片液修色。整體靜置12小時以後,即可重新安裝琴弦,面板完成修復。
2.面板上的汙跡如何清除?
古箏在演奏時,面板朝上,空間中所飄落的灰塵極易吸附在面板上,特別是箏碼之間的灰塵難以清除。請不要用溼布擦面板,大面積的面板吸溼會使箏的聲音發悶。使用一軟擦棒,就能方便地清除灰塵。同時,也不要用臘類物品拋光面板表面,否則極易產生「移」碼、「跳」碼現象。
三、琴弦保養
1.琴弦是否到了斷損以後才換新弦?
初學古箏者,往往到了琴弦斷了以後,才換新弦,而有的初學者因彈奏力度較小,即使高音部位的琴弦也能用上幾年的時間。其實,古箏弦和其它弦一樣,均有一個最佳音質期,過了這一時期,由於金屬的疲勞程度日益加劇,音質會逐漸遜色。另外,由於演奏者的手汗等滲入至尼龍絲內層,弦中的絲弦層會發生變質,也會影響到古箏的音色,故彈琴前一定要保證手部清潔乾燥。一般高中音部位琴弦在累積使用100小時之後,當古箏弦單弦連續演奏達到200小時左右的時候,琴弦出現老化,根據琴弦的實際情況換上新弦。定期更換琴弦可使得古箏長期保持在最佳音質期。
1.新琴弦在調音時為什麼容易走音?
新裝的琴弦有一個張力趨向穩定的「過渡期」,也就是琴弦的「延伸期」。當琴弦的張力得到充分的伸張時,再調準音高,其音準就相對比較穩定。「正和」出產的古箏,都經過琴弦的壓顫調音,但因庫存時間、運輸過程和琴行的周轉時間等,都會使原校標準音高產生變化。再則因琴體受力後也會產生新的應力平衡,故購買新琴後再次在箏碼兩側壓顫琴弦,調準、調穩音高就顯的十分重要。
古箏也有著一個「開音」的過程,拿到新琴後,進行一段時間的定期按壓調試,會使得琴弦張力保證在一個良好充分的狀態,這也是對琴弦的一種正確的保養。
二、箏碼保養
1.琴碼發生開裂怎麼辦?
琴碼的紋理和箏碼高度為同一方向。箏碼開裂一般情況下是由材料乾燥和材料內損引發,這種開裂大多程度較輕,用502快幹膠粘合即可,但嚴重的要換琴碼。在運輸途中,「正和」古箏的琴碼都放置在琴碼保護盒內,並配有容易辨認的箏碼號,而且不易受擠壓損壞。
琴碼多為實木製品,可定期少量使用保溼膏,防止開裂,不可大量使用,以免造成對古箏音色傳導的影響。
2.移碼調音時應注意什麼?
具有古箏特色的轉調,往往是通過碼位的移動來取得。另外,微調音高也常用移碼來解決。在移動琴碼時,正確的方法是一手輕輕將弦提起,一手將碼往左或右移到適當位置後,再將提起的弦放至箏碼的弦槽內。這有幾大好處,一是琴弦表面尼龍纏弦不會被磨損,延長使用壽命,二是箏碼在面板上的移位自如、定位準確,面板不會被碼腳移出印痕。
三、箏體保養
1.如何有效預防箏體出現開裂情況?
在北方地區,配合房間溼度器和古箏內部溼度器共同增加房間和琴周圍的溼度,在房間準備一個溼度器,有條件的朋友最好在琴內部也準備一個溼度器,隨時檢測琴體溼度器保護下的溼度,注意古箏不要放在暖氣通風口旁邊;南方的溼度過大的區域,注意吸溼設備的準備。
2.如何正確保養古箏?
勤擦拭古箏,使用中會有灰塵落在面板以及箏體表面,可以購買琴罩以防止灰塵;灰塵可以用專用的毛刷,但絕對不能用溼抹布或者保溼膏擦拭面板和琴弦。
對於保溼膏的使用只需要一個月塗抹一次就可以了,我們只能將保溼膏塗抹於箏體大小頭與側板,可少量塗抹於實木箏碼,防止開裂,切忌不可塗抹面板與底板,影響桐木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