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和古琴的區別!

2021-02-19 教你學古箏

 

古箏的聲音大,很動聽,彈奏的時候加持力很強。想要用它來醉人是再好不過了。
古琴聲音小,比較內向只有在某些特殊的環境下會特別感動人,而往往感動的也只是彈琴人自己。一些大師也曾彈出過加持力很強的曲子,讓人覺得如聽萬壑松,陶醉得不得了。但從古琴的結構和發展歷史來看,古琴真正的意義不在於技巧和感人,而在於心境和自然。天人合一是一個彈琴者最終的歸宿。 
所以古箏比較傾向於是彈給別人聽的,古琴則更傾向於彈給自己聽。 
古箏一彈,就會有許多人被吸引過來聽,而古琴的知音卻總是可遇不可求的。 
古箏---悅耳,古琴---悅心 

古箏如"花旦",古琴則是"青衣"!簡言之——古琴可定我意,古箏能醉我心;古琴看破紅塵,古箏看淡紅塵。 
箏和琴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琴是集中華傳統文學、美學、哲學、音樂精華之大成者,但因其深邃的思想意境不易為人理解,故而知音難覓。甚至不同的琴家之間也未必能形成共鳴。 
箏比較通俗化,雅俗共賞,她通過清脆委婉的音色與韻味以更直接的形式把中國傳統文化介紹給了人們,為人所喜愛。 
應該說,古箏在從古琴中吸取養份豐富自身的同時也把古琴介紹給了更多人。古琴也應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加快創新與發展的步伐,給自身注入新世紀的新內涵,奏出更美的韻律。 
聽琴讓我想到了孤崖上的傲梅,空谷中的幽蘭,浮雲下的竹海,清溪旁的水仙

箏是御園裡牡丹,晴日下的杜鵑,朝露中的石榴

.... 
聽箏,隨其音漂浮情海,心事蕩漾;聽琴,至則物我兩忘,至則清靜無心。」
古琴與古箏的區別其實標題有所欠缺,世界萬物,均不同。之所以特意來寫一篇文章來指出所謂的「區別」,是因為許多人對古琴及古琴文化的陌生。
以下我說幾個要點,然後網上摘一篇解釋比較精練的文章說明一下這二者的區別。
古琴與古箏是完完全全的兩種樂器。說起有什麼「不同」,其實本就沒什麼相同。古琴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代表。所謂「琴棋書畫」中之琴,就指古琴。在古代,一般文人雅士彈奏此琴。古琴有完整的三千多首曲譜保存完整。古箏在古代一般為藝人所彈,沒有曲譜保留。現在的古箏曲目都是後來編寫的。


相關焦點

  • 古箏與古琴的意境區別
    古箏的聲音大,很動聽,彈奏的時候加持力很強。想要用它來醉人是再好不過了。 古琴聲音小,比較內向。一些大師也曾彈出過加持力很強的曲子,讓人覺得如聽萬壑松,陶醉得不得了。但從古琴的結構和發展歷史來看,古琴真正的意義不在於技巧和感人,而在於心境和自然。天人合一是一個彈琴者最終的歸宿。所以古箏比較傾向於是彈給別人聽的,古琴則更傾向於彈給自己聽。
  • 古琴與古箏有什麼不同
    很多人分不清古箏和古琴的區別,常常將二者混淆,它們具體有哪些區別呢?  我們常說的「琴棋書畫」中的「琴」就是指古琴,它是世界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20世紀初才被稱作「古琴」。在2003年11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將古琴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古箏則晚得多,形成於秦代,所以箏也常稱為「秦箏」。
  • 為什麼古琴比古箏價格貴很多?
    古琴和古箏經常會被拿起來比較,比歷史、比文化、比外形等等。不過從價格這個方面說,始終是古琴貴,究其原因到底是為什麼呢?
  • 古箏、古琴,傻傻分不清楚
    古琴長約120cm,寬約20cm,有7根弦,故又名七弦琴。古箏長約163cm,寬約34cm,有21根弦。與古琴相比,古箏多了琴碼。古琴需要專業的琴桌,擺放時把琴軫放在桌子外側,這是為了方便用琴軫調弦。琴頭與雁足處都放有防滑墊。在彈奏古琴時,左右手都不需要戴義甲。
  • 同時掌握古琴和古箏兩門樂器有多「爽」?
    之前我們國琴網發布過一篇欣賞類的文章:聽說現在的古琴人都會彈古箏?
  • 以後別再說古箏是古琴演變過來的
    是指的古琴而不是指古箏,不過很多時候二者會被人所混淆。經常聽到有人問古琴和古箏的區別是什麼,甚至於不懂的人會把二者混為一談,在網上的搜索也會有人回答:古箏是古琴演變過來的,甚至於很多古箏老師也是這麼對學生說的,這是一種很嚴重的誤導,因為不論從歷史、形態或者演奏等等方面來說,古箏和古琴是一點血緣關係都沒有。那麼古箏是怎麼來的呢?
  • 【藝術普及】古箏如花旦,古琴似青衣!
    ,它是世界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20世紀初才被稱作「古琴」。在2003年11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將古琴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古箏則晚得多,形成於秦代,所以箏也常稱為「秦箏」。 古琴琴身以獨木所成,中間掏空形成一扁長形音箱,琴面系有七根弦,故古稱"七弦琴"。主要由弦與木質共鳴器發音,長約120~130釐米,寬約20釐米,厚約5釐米。
  • 古琴與古箏,千年相伴,千年相隨,你更喜歡哪一個
    那麼,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其實古琴與古箏之間的關係,有點像「倆兄妹」的關係,兩者同屬於彈撥類樂器,古琴是哥哥,大概誕生於3000多年以前,而妹妹古箏則大概誕生於2000多年以前。作為哥哥的古琴以「清和淡雅」的風格成為了「國樂之父」、「聖人之音」,而作為妹妹的古箏則是以「明快靈活」的風格成為了大眾百姓的最愛。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古琴在生活中沒有古箏多呢?
  • 對於學習古箏你要了解這些!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演奏古箏獨奏《禮樂--春江花月夜》1997年常靜有機會為香港雨果唱片公司做了自己的第一張唱片《箏美人》,那時就已經開始了讓民樂更有現代感更有意思的嘗試。當時常靜找來鄒航和文子兩個朋友,三人用一輛當年北京的「面的」,將所有的電腦和音源設備搬到了北京遠郊某個村裡的平房裡,用一臺386電腦,加上滿腔的熱情,開始了唱片的創作。
  • 古琴文化體驗日|聆古琴講座 品古韻留聲
    瀚聽團體課鄭崇文老師《古琴文化》的講座,帶領大家認識和了解古琴,走進古琴親切自然的天地。鄭老師先為大家普及了琴的概念,接著認識伏羲式古琴,從而了解到了古琴的形制。對於大家普遍存在的疑問,即古琴和古箏的區別,鄭老師也從外形、歷史和音色三個方面的不同做了細緻的講解。
  • 對於古琴,彈琴的你遇到過哪些路人的『尷尬誤解』
    由此可見,在歷代文人心中『古琴』有著它獨有的魅力和重要性!學琴至今,雖然琴技拙劣,偶爾還是會帶著琴出去和琴友聚聚。老師常說:要經常出去看看別人是怎麼彈琴的,多和別人交流。心裡一直記著,一有機會我就會出去和琴友聚聚,聊聊,實在是開心不能再開心的了!不過,流傳千年的古琴在當今社會並不被許多人所認識,哪怕是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當中!
  • 古琴有幾根弦?分別代表什麼?
    其次古箏音域較廣,分為幾個八度,古琴音域相比較要少第三古箏音色華麗,較為喧鬧,不比古琴的幽靜,因此古琴更能陶冶人的情操和安寧的心境第四,古箏可以考級,古琴現在還不曾有考級制度出來,算是個冷門俗話說「盛世聽箏聲」,古箏以其音色之美,外形之優雅,表達範圍之廣泛被譽為華夏正樂,深受人們的喜愛。根據史書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朝,文人雅士就十分喜愛彈奏欣賞古箏。
  • 古琴 | 馬常勝《行到水窮處》悠閒自在,灑脫淡定
    如果古箏讓我聽到的是飄逸,那麼聽到古琴的時候,那飄逸裡帶著凝重。古箏如絲,古琴如玉。古琴那種淡定從容像練太極一樣。馬常勝彈琴,不是在古樂裡找先人風骨,他是一個自由的行者,古琴弦動隨心而引,那有磁性的聲音,輕輕喚出幾句,與古琴灑脫淡定的氣質融為一體。好一個行雲流水的「漁樵問答」。
  • 中國十大古箏你認識幾個?
    敦煌二:龍鳳牌始於1986年,古箏十大品牌,極具規模的民族樂器產銷基地,推出楠木/紫檀/黃花梨雕刻/嵌銀絲等雙箱專利古箏精品。龍鳳三:雅韻牌古箏十大品牌,始於1982年,江蘇省著名商標,江蘇省名牌產品,專業生產古箏、古琴、二胡等民族樂器的現代化企業。
  • 蘭考古琴彈一曲脫貧致富曲,唱也
    電影英雄裡老者彈斷琴弦預示著生命的結束很長時間裡我是分不清古琴和古箏的區別的,後來才知道古琴明顯小許多,而且只有7弦,古箏有21弦,古琴因為小許多所以共鳴箱也小許多,琴聲音量也小好多了。>對於中國古琴知名的名琴我更是沒有機會接觸和認識,只能大致看見一般的古琴和古箏能分辨出來不會弄混了,其他完全是無知的。
  • 臺灣宏聲 宏聲古箏工藝小盤點
    中弦精品樂器挖箏目前主要有三種:挖面箏、整挖箏、古琴法挖箏。古琴法挖箏,不僅有接近古琴的音色,更可以像古琴一樣流傳!我們常說的這些木材都是指古箏外部的貼片,一般3毫米厚。鑲於琴頭、琴尾以及琴體兩側。對古箏的音色有一定的影響,與琴弦一起,對古箏音色的影響佔10%左右。敦煌和宏聲都主要以檀木類為主。
  • 張君:古琴與人生
    孔子六藝之一的樂,也是專指古琴,那麼古琴和人生,咱們先說一說現代人為什麼要學習古琴,也未必需要學會彈,而是要了解一下古琴的基本內容,作為咱們現代的社會精英,受教育的等級都不低,還有好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不知古琴,按照古代講,作為文人雅士不知古琴,雖然不能算是個罪,我覺得至少是人生的一大缺憾,你怎麼會做為一個文人雅士而不知琴,現在我去參加一些活動,有些朋友介紹,這是張君老師,彈古琴的,彈的非常好
  • 古箏譜 | 《青花瓷》(帶指法版)
    1、形成年代與名稱上:在古代「琴」就是指古琴,也稱「瑤琴」「七弦」,而「箏」就叫箏,也稱「秦箏」;古琴有文字可考的至少有四千多年歷史,據《史記》記載琴的出現不晚於堯舜時期。而箏的出現要晚於琴,約在春秋戰國時期,距今二千五百餘年。       2、體積上:琴更小方便攜帶,而箏要比琴大很多;比如長度:古琴一般長為1.2米,而古箏的統一規格為:1.63米。
  • 古琴乾貨 | 古琴有幾根弦
    春秋戰國時,著名古琴演奏家和琴曲已經很多。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戰國時期十弦琴和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漢墓七弦琴,都與現在的古琴構造相似。到了魏晉時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形制已基本穩定,一直流傳沿續到現在。      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徵著金、木、水、火、土。周文王為了悼念他死去的兒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紂時,為了增加士氣,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稱"文武七弦琴"。
  • 日本箏演奏《Shape of You》,網友熱議古箏與日本箏的區別!
    該視頻也引發了中國網友們的熱評在誇讚傳統和現代音樂的混合特點之外其中不乏探討關於古箏和日本箏的不同之處那麼,古箏和日本箏,到底有什麼不同呢?一、日本箏和中國古箏的介紹日本古箏:日本箏(koto),撥奏弦鳴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