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 | 馬常勝《行到水窮處》悠閒自在,灑脫淡定

2021-02-19 音樂時光

《音樂時光》中國最美音樂微刊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音樂

馬常勝《行到水窮處》,唱的是王維,行的是莊子。

如果古箏讓我聽到的是飄逸,那麼聽到古琴的時候,那飄逸裡帶著凝重。古箏如絲,古琴如玉。古琴那種淡定從容像練太極一樣。

馬常勝彈琴,不是在古樂裡找先人風骨,他是一個自由的行者,古琴弦動隨心而引,那有磁性的聲音,輕輕喚出幾句,與古琴灑脫淡定的氣質融為一體。好一個行雲流水的「漁樵問答」。

這是一個真正快樂的人,柳暗花明出又見雲水頓開,人是悠閒的,雲水是自在的,淡然的人與景交織在一起,撥開身體的迷霧。胸中有過萬壑滄桑,而他從不驚擾,從不喧譁,留在雲水淡然的意境裡,天地之間獨一無二的我,享受生命佔據這塵世的純粹,自由自在徜徉在平靜的流韻裡。

弱水三千,我只飲一瓢。萬水千山,只倚一個靈魂沉醉。

古琴彈到一定的境界,是信手拈來,馬常勝在做這首音樂時是即興的,一遍一遍地吟唱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是李白式的古典「琴歌」隨性。

我曾經以為古琴,如果沒有一定的年齡閱歷,接觸它會有不夠深層的褻瀆。而馬常勝卻超乎我的意料,那麼的年輕,那麼的活力,他的古琴和古人的區別,不在於追求「仁」在於追求「隨」。

離開紛擾的塵世,卻聽不到一點逃避世事的弱,嚮往自由自在的灑脫,卻不用太刻意「曾經滄海」的深。這是難得的,與生俱來的隨性。


| 主編壹心說 | 

在此壹心感恩所有給我們打賞的有緣人,感恩你們!以後唯有分享更多美好的音樂,回饋給音樂療愈的所有粉絲朋友和老師們,感恩你們!

如何支持我們:

1、在您喜歡的文章後面評論、點讚、分享到朋友圈;

2、給喜歡文字和音樂讚賞,您的鼓勵是我們的動力;

3、如果您喜歡音樂和文字,歡迎給我們投稿;

4、投稿或點歌請加主編微信:yixin1846

展示你們風度的時候到了

因為音樂,我們相聚

隨心打賞就好…

長按二維碼3秒打賞主編

中醫音樂養生

微信號:yinyuesg

新世紀 | 治癒系 | 影視原聲 | 靈性音樂


長按二維碼3秒,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音樂時光官方微商城

↓↓

相關焦點

  • 馬常勝低調入川義演 聖水寺音樂會感動樂迷
    繼10月17日晚在成都文殊院成功舉辦個人古琴吟唱音樂會後,18日下午,馬常勝又將他的琴音帶到內江聖水寺,舉辦入川後的第二場「馬常勝古琴吟唱音樂會」,與當地近兩百名佛教信眾及音樂愛好者結緣。在聖水寺大禪堂,內江聖水寺方丈智海大和尚首先致辭,分享了他與馬常勝結識的因緣並希望內江人民獲得一次視聽的享受,聆聽心靈音樂,喚醒人生。稍後,馬常勝先生一襲白衣出現在舞臺,為樂迷現場演奏了《平沙落雁》、《酒狂》、《古風操》、《烏夜啼》、《普庵咒》等著名古琴曲,並以其獨特的嗓音吟唱了《蓮師心咒》、《行到水窮處》、《獨釣寒江雪》及《六字大明咒》。
  • 馬常勝:古琴加梵唱,慈父般的能量
    春天的某個清晨,我在蝦米網閒逛,聽到了馬常勝的古琴吟唱「釋迦牟尼佛心咒」。忽然間,我的世界下起了雨,音樂裹著清風和甘露撲面而來,每一個音符,每一聲呼喚,每一處琴音,都落在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那裡面有慈悲的光浮現,我看見歲月的最深處,佛陀禪定在菩提樹下。馬常勝老師 我很想知道,他就那樣禪定七天七夜,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 【古琴名家】馬常勝2張高品質專輯HDCD&DSD組合套裝
    專輯列表馬常勝、譚寶碩《春歸物外》古琴 簫 HI-FI珍藏限量版 HDCD馬常勝《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你真的明白嗎?
    我喜歡「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覺得比之更超脫的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出自王維的《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每當想到這句,就覺得無所謂前路,心中就飄然走出很多人,他們是老子、莊子、張良、鬼谷子、列子、李白……人生建功立業,一方面是個人努力,一方面要講機緣。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一種怎樣的心境?王維《終南別業》遐想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是一種怎樣的心境?最早見到的是這樣的一幅書法作品,驀然回首,竟也好幾年過去了,儼然是古人的處世哲學,儼然是一種大境界。如此佳作不入書法作品實屬可惜。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由於水平所限,關於譯文和賞析,不敢造次。只記錄一點淺顯的理解:想來這老王也很厲害了,仕途走得也算不錯,只是風雲變幻,萌生退意,恰逢近期心情舒暢,經常去山裡溜達,閒庭信步,自得其樂。逆水而上,到達源頭,沒路了,沒了就沒了吧,坐下來看一看雲捲雲舒,偶遇林間老頭,聊聊山水、人情,不如不回了。
  •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每次想到王維,便自然而然想到這兩句詩。我覺得,這兩句詩不僅是王維作品中的經典之語,更是他人生真實而深刻的寫照。在靜寂的山谷之中,循著一條河流行走,帶著好奇,帶著嚮往。水聲潺潺,鳥鳴嚶嚶,叢林幽幽,一切都清新、生動,充溢著活力。
  • 古琴 |《無塵》一首滌蕩內心的塵埃音樂
    《音樂療愈》中國最美音樂微刊© 點擊上方音樂,聆聽最美音樂馬常勝的古琴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一直都喜歡老人,喜歡安靜整潔笑容慈祥語氣平和思想深邃的老人。覺得他們是上蒼留給後人的珍貴財富,向人們昭示著成熟的智慧、寬廣的包容和通透的佛性。靜能觀心,而後覺慧,而後自我。
  • 孫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孫智,保險專家。現在從小城往大城市去的人多,從大城市到小城工作的人少,而一幹十幾年的人更少,楊亞先生卻做到了。這種為國家而舍小家的情懷,令人欽佩和感動。他長期從事三峽工程建設的財務管理與投資管理,三峽工程保險自然是他管理的範圍。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文 / 初釀人生不過是一場修行,在紅塵疾馳中漫漫醒悟,懂得去放下一些無用的情事,簡簡單單,放空心靈,才能品得世間清歡,悟到人生真諦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你以為的低谷,也許是另外一種綻放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是唐代詩佛王維的代表作之一《終南別業》中的名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詩的大意是:中年後比較喜歡自然之道,晚年直接住在南山來了。這首詩精華就在: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兩句使得遊山玩水成為表象,讓詩更具深邃廣闊的意象內涵,也體現了他的人生態度。其實這種心境,大部分人都有過,王維說出了大家的心聲。當我們遇到絕境的時候,看看這首詩,似乎從中找到了力量和重新站起來的方向。
  • 新聲 | 李依珊: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李依珊笑言,在面對尚處於平庸狀態的成績時,她只給自己預設了兩種選擇:「要麼繼續,要麼破罐子破摔——行到水窮處,那就坐看雲起時,有時候我們得自己逼自己一把,潛力往往都是在這時發現的。」言到行到,李依珊不停地探索著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並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當然,路途不可能一帆風順。
  • 「名句中的人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步入中年之後,無意中觀察到身邊年紀稍長於我而又已退休的親朋好友,他們有個共同點:怕寂寞又不甘於寂寞。只要見了面,立刻逮住機會聒噪不休,什麼話都一股腦兒的倒給對方,管你接不接受,似乎積存了一肚子的話,再不宣洩可能會爆炸!
  • 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有何禪意,蘊含什麼哲理?
    王維是盛唐的三大詩人之一,提起他可謂是老少皆知,王維現存的詩作有400多首,並且有很多都列入教科書作為必背詩歌,其中《終南別業》是王維最著名的詩歌之一,這首詩的禪意體現得非常充分,其背後的道理更加令人深思,僅僅「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便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學。
  • 詩詞大會4位嘉賓品「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僅蒙曼理解欠妥
    這個名句,大家應該都是聽說過的,它就是出自王維之手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先來看全詩:《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詩中最妙的一句便是「行雲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個千古名句寫得是頗有禪意的,對此句4位嘉賓也都在詩詞大會上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3首最靜古詩詞,致喧囂塵世中的你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3首最靜古詩詞,致喧囂塵世中的你都市繁華,難免紛紛擾擾;人群熙熙攘攘,最難得是鬧中取靜;生活不易,何以靜心安神?我們不妨從古詩詞中尋找片刻安寧,修身亦養性,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三首寧靜淡雅的小詩。
  • 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被學最妙一次,蘇軾稱可以擱筆了
    他學的不是王維別的詩,而是《終南別業》中那句經典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也是王維詩被學得最妙的一次。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臨江仙·信州作》北宋:晁補之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松間藥臼竹間衣。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幽禽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月斜西院愈聲悲。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寫這首詞時,晁補被貶新州,這是他人生最艱難時。
  • 古琴|《靜空燦爛》聞香聽琴,心遊物外
    今晚與大家分享一首古琴曲《靜空燦爛》,出自馬常勝老師的專輯《虛谷》。 古琴錚錚,聲聲慢,悠悠行。是功力深厚的畫家淡然揮灑,渲染出浸透紙背的詩意與安寧。
  • 一曲古琴《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全詞語言明淨、凝練、優美、清新,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悽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馬常勝老師個人簡介馬常勝,以靈魂歌唱的獨行者,探索內心、發掘生命本質感受的獨立音樂人。祖籍江蘇,生長於遼闊高遠的青海牧區,少年時遷至六朝故都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