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中的人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2020-12-22 動物萌寵I

步入中年之後,無意中觀察到身邊年紀稍長於我而又已退休的親朋好友,他們有個共同點:怕寂寞又不甘於寂寞。只要見了面,立刻逮住機會聒噪不休,什麼話都一股腦兒的倒給對方,管你接不接受,似乎積存了一肚子的話,再不宣洩可能會爆炸!最常上演這樣的場景:幾個老人圍桌而坐,除少數一二人靜聽之外,其餘的全都各說各話,比手畫腳,口沫橫飛,你談你的,我講我的,加上年齡大、聽力衰退,因此嗓門兒特別亮,給人的感覺像是在吵架似的。也因為有了幾個靜聽者,所以越說越來勁兒,沒完沒了,經常散夥之後才發覺正事根本沒辦!

碰上這種場合,我一定是那靜聽者之一。面對發言人,凝神諦聽,表情專注;適時點頭讚許、微笑同意;時而口中嗯嗯連聲……。可我其實根本就聽而不聞,同時心中暗暗叫苦,祈求這種酷刑早點兒結束,最多的感觸是覺得這些人真可憐!怎麼不懂得如何過日子?怎麼不培養點正當嗜好?怎麼體悟不到獨處之樂?怎麼領會不了自得之趣呢?其實只要你有心,有正確的認識,要改變這種狀態很簡單!趁現在手腳仍然俐落,,趁現在交通如此發達,買本住家附近的旅遊手冊,避開周休二日的人潮與車潮,按圖索驥,輕裝上路,搭個公車就能遊山攬勝,獨自領略天然佳趣。經常如此,就能從大自然中得到無限的禪機,也就能感受到獨處的樂趣!

一如這古代自然詩人——王維,他就深諳個中情趣: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興致一來,經常獨來獨往,面對那美好的景物,心中的快意只有自己能領會!有時順著溪流走去,直走到水源的盡頭,前面無路了,便平心靜氣的隨興坐下來,默默的觀賞眼前展開的另一番新景象——煙嵐雲霧自在翻湧、自由升沉,妙趣橫生。

大自然又給了我們另一種啟示:行到水窮處,往往是意興闌珊的時刻,這有形的水源盡頭截斷了尋幽訪勝的情趣,此時只要能放下心來,不執著於這視覺上的表象,從外在的窘境返回心靈,就能超越水源盡頭的局限,就能隨遇而安,轉而去欣賞周遭的一切。「行」不為何事而行,「坐」不為等待而坐。有路即行,無路即止。沒有目的,也沒有必然要走的路,更沒有必然不走的路!只是順著自然之勢,隨溪而行,溪盡,便又隨意坐下來,坐著也不是為了等待什麼,有雲升起,便看看雲也好,一切在不著意之間,隨緣而已!這時你會體驗到我心即是自然,自然即是我心,兩相冥合、超然物外之妙!

「獨」對他而言,只是不拘不礙的生活方式之一,他沒有要刻意去追求孤獨,也沒有用心去迴避孤獨,完全隨興所至,獨來獨往,把自己投入大自然的律動中,遊山玩水,悠然自得,適意之至,這份「勝事」的箇中滋味與喜悅,真的只有自己才知道。而他的這兩句深為後代詩家讚賞的名句,與陸遊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所點觸給我們的,何嘗不是一種生命歷程的拓展哪!其實大自然是一本書,時時接近它,日日徜徉其間,你會從中學到許多,你會從中領悟不少,但你得不害怕獨處,不厭惡獨處,你得習慣獨處,方能在大自然中,在心靈深處尋獲這種山林行訪的自得之趣!

相關焦點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你以為的低谷,也許是另外一種綻放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是唐代詩佛王維的代表作之一《終南別業》中的名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詩的大意是:中年後比較喜歡自然之道,晚年直接住在南山來了。這首詩精華就在: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兩句使得遊山玩水成為表象,讓詩更具深邃廣闊的意象內涵,也體現了他的人生態度。其實這種心境,大部分人都有過,王維說出了大家的心聲。當我們遇到絕境的時候,看看這首詩,似乎從中找到了力量和重新站起來的方向。
  • 詩詞大會4位嘉賓品「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僅蒙曼理解欠妥
    所以本期筆者就從前4位對一個千古名句的分析中,和大家聊一聊這個問題。因為楊雨對這個名句的解讀筆者暫時沒有找到,所以這次就先不提楊女神了,只說前4位。這個名句,大家應該都是聽說過的,它就是出自王維之手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先來看全詩:《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每次想到王維,便自然而然想到這兩句詩。我覺得,這兩句詩不僅是王維作品中的經典之語,更是他人生真實而深刻的寫照。在靜寂的山谷之中,循著一條河流行走,帶著好奇,帶著嚮往。水聲潺潺,鳥鳴嚶嚶,叢林幽幽,一切都清新、生動,充溢著活力。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你真的明白嗎?
    好的人生意境,值得反覆追憶,然而大部分人,等不來柳暗花明。我喜歡「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覺得比之更超脫的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出自王維的《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一直都喜歡老人,喜歡安靜整潔笑容慈祥語氣平和思想深邃的老人。覺得他們是上蒼留給後人的珍貴財富,向人們昭示著成熟的智慧、寬廣的包容和通透的佛性。靜能觀心,而後覺慧,而後自我。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悟到人生真諦,得以禪心佛緣。獨居輞川別墅,靜看花開花落,縱觀自然間陰晴日月,花木枯榮,看淡人世中悲歡離合,榮盛哀樂。莊子說:「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王維亦參悟其道,人生短暫,花落葉枯皆是自然,看淡就好,來年又是一片綺麗風光,不必感懷傷情。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3首最靜古詩詞,致喧囂塵世中的你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3首最靜古詩詞,致喧囂塵世中的你都市繁華,難免紛紛擾擾;人群熙熙攘攘,最難得是鬧中取靜;生活不易,何以靜心安神?我們不妨從古詩詞中尋找片刻安寧,修身亦養性,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三首寧靜淡雅的小詩。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一種怎樣的心境?王維《終南別業》遐想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是一種怎樣的心境?最早見到的是這樣的一幅書法作品,驀然回首,竟也好幾年過去了,儼然是古人的處世哲學,儼然是一種大境界。如此佳作不入書法作品實屬可惜。出處終南別業作者:王維 唐代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由於水平所限,關於譯文和賞析,不敢造次。
  • 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有何禪意,蘊含什麼哲理?
    王維是盛唐的三大詩人之一,提起他可謂是老少皆知,王維現存的詩作有400多首,並且有很多都列入教科書作為必背詩歌,其中《終南別業》是王維最著名的詩歌之一,這首詩的禪意體現得非常充分,其背後的道理更加令人深思,僅僅「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便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學。
  • 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被學最妙一次,蘇軾稱可以擱筆了
    首先王維一向惜字如金,實力詮釋了什麼是用最平凡的語句寫出最不凡的詩,這麼短的詩學起來的難度可想而知;其次是王維寫詩一向如作畫,「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中的詩畫合一,世間還有誰能寫得出來。可是就算這麼難,總還是有膽大的願意嘗試,比如今天小編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北宋詞晁補之。他學的不是王維別的詩,而是《終南別業》中那句經典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也是王維詩被學得最妙的一次。
  • 新聲 | 李依珊: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李依珊笑言,在面對尚處於平庸狀態的成績時,她只給自己預設了兩種選擇:「要麼繼續,要麼破罐子破摔——行到水窮處,那就坐看雲起時,有時候我們得自己逼自己一把,潛力往往都是在這時發現的。」言到行到,李依珊不停地探索著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並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當然,路途不可能一帆風順。
  • 孫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孫智,保險專家。就散文而言,我喜歡看那些道德修養深厚、知識淵博和社會歷練豐富的人寫的文字,那都是深刻的文字。他以敏銳的政治眼光、獨特的經濟視角、廣闊的文化視野、深厚的文字功底,記錄他的人生軌跡,或行旅、或悟道,為我們描繪出思想深刻、內容豐富、情景優美的畫卷,再配上他用手機拍攝的照片,更強化了現場感,使人如身臨其境,如同隨行,感同身受。《行旅有道》分為「遠遊」和「心影」兩本。從書名可以看出, 楊亞先生的文章多與遊歷有關,這樣的行旅不單是指旅遊觀光,多有人生之旅與工作之旅的內涵。
  • 懸崖邊的浪漫: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生活和餐飲區懸挑在海面上,居住者無論是在就餐時還是可以欣賞到海上日出和日落。建築底層是一個由粗糙的石牆建成的基座,就像懸崖的延伸部分。花瓶狀的泳池與建築線條相呼應,仿佛沐浴者手中捧起的瓷瓶。延伸出來的純白色房間,搭配落地窗,提供一覽無餘的視野,居住者仿佛漂浮在海洋表面。地板則採用原木製成,與白色牆體搭配,溫暖大方。
  • 【獨家】潘時七 | 行到水窮處,笑看雲起時
    她不畏懼觸碰表演上的疼痛與磨難,最初在北京籌備處見到惠楷棟導演時,對方就覺出她是個有想法、眼睛裡有內容的演員。沒想到試鏡階段,一圈角色試下來,導演卻覺得都不太貼合人物。她本以為沒戲了,可又不甘心地抱著搏一搏的心態再次大膽地嚮導演表態:自己可以挑戰任何角色,也會做十足的功課。導演想了想說:「行,你先回去吧,我記住你了,潘時七。」
  • 古琴 | 馬常勝《行到水窮處》悠閒自在,灑脫淡定
    《音樂時光》中國最美音樂微刊©點擊上方音頻收聽音樂馬常勝《行到水窮處》,唱的是王維
  • 坐看雲起時,閒看庭前花
    當我們走過人生的各個路口,從年輕氣盛,慢慢經風霜沉澱,逐漸步入中年、老年。人生在一個又一個的十年裡,發生了太多改變。生活讓我們在酸甜苦辣的人生裡,不斷前行。因為人生沒有回頭路可走,所以我們只能將對過去感到遺憾的事,轉變成另外一種動力。
  • 納維-斯託克斯方程: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蘇軾當年泛舟赤壁留下了這千古傳誦的名句。 在古人的眼裡,風水是美與醜、福與禍的象徵。風水寶地的區別就代表了古人樸素的世界觀。然而,面對來去無影、幻化無形的風,和柔弱無骨、利物不爭的水,人們賦予它們高尚的品格,卻也忌憚它們黑暗的力量。古時河水泛濫往往造成巨大的天災人禍,歷朝歷代為馴服水患而勞心勞力,卻成效甚微。
  • 禪詩裡的大智慧,經典裡的自在人生之:人生艱難處,浴火重生時!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王維《終南別業 》引文人生總是艱難的,如同《這個殺手不太冷》中那句經典的臺詞。」是不是人生總是如此艱難,還是只有童年如此?「  答案是:」總是如此!
  • 「聲入人心」男團的最新現場,我又被圈粉了!
    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 —— 王維《少年行》上周「聲入人心男團」阿雲嘎、鄭雲龍、高天鶴、鞠紅川共同現身《經典詠流傳》的舞臺。阿雲嘎則在中氣十足的演唱中,將「相逢意氣為君飲」唱的豪情萬丈。 廖永昌老師更是毫不掩飾對他們的喜歡,表示他們在表演四重唱時的氣場,已經充分體現了他們身上「一往無前的俠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