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與古琴的意境區別

2021-02-19 子悅集


 

古箏的聲音大,很動聽,彈奏的時候加持力很強。想要用它來醉人是再好不過了。

古琴聲音小,比較內向。一些大師也曾彈出過加持力很強的曲子,讓人覺得如聽萬壑松,陶醉得不得了。


但從古琴的結構和發展歷史來看,古琴真正的意義不在於技巧和感人,而在於心境和自然。天人合一是一個彈琴者最終的歸宿。所以古箏比較傾向於是彈給別人聽的,古琴則更傾向於彈給自己聽。古箏一彈,就會有許多人被吸引過來聽,而古琴的知音卻總是可遇不可求的。

古箏---悅耳,古琴---悅心。

古箏如「花旦」,古琴則是「青衣」。簡言之——古琴可定我意,古箏能醉我心;古琴看破紅塵,古箏看淡紅塵。

箏和琴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琴是集中華傳統文學、美學、哲學、音樂精華之大成者,但因其深邃的思想意境不易為人理解,故而知音難覓。甚至不同的琴家之間也未必能形成共鳴。箏比較通俗化,雅俗共賞,她通過清脆委婉的音色與韻味以更直接的形式把中國傳統文化介紹給了人們,為人所喜愛。

應該說,古箏在從古琴中吸取養份豐富自身的同時也把古琴介紹給了更多人。古琴也應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加快創新與發展的步伐,給自身注入新世紀的新內涵,奏出更美的韻律。

聽琴讓我想到了孤崖上的傲梅,空谷中的幽蘭,浮雲下的竹海,清溪旁的水仙……

箏是御園裡牡丹,晴日下的杜鵑,朝露中的石榴……

聽琴,至則物我兩忘,至則清靜無心;聽箏,隨其音漂浮情海,心事蕩漾。


京東:ziyueji.jd.com

天貓:ziyueji.tmall.com

淘寶:ziyueji.taobao.com

實體會館:上海市楊浦區錦創路36號近大學路 預約:18616968089

▼ 點擊「閱讀原文」悅選與本文相關的禪悅生活佳品

相關焦點

  • 古箏和古琴的區別!
    所以古箏比較傾向於是彈給別人聽的,古琴則更傾向於彈給自己聽。 古箏一彈,就會有許多人被吸引過來聽,而古琴的知音卻總是可遇不可求的。 古箏---悅耳,古琴---悅心 古箏如"花旦",古琴則是"青衣"!簡言之——古琴可定我意,古箏能醉我心;古琴看破紅塵,古箏看淡紅塵。 箏和琴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琴是集中華傳統文學、美學、哲學、音樂精華之大成者,但因其深邃的思想意境不易為人理解,故而知音難覓。甚至不同的琴家之間也未必能形成共鳴。
  • 古琴與古箏有什麼不同
    很多人分不清古箏和古琴的區別,常常將二者混淆,它們具體有哪些區別呢?  我們常說的「琴棋書畫」中的「琴」就是指古琴,它是世界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20世紀初才被稱作「古琴」。在2003年11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將古琴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古箏則晚得多,形成於秦代,所以箏也常稱為「秦箏」。
  • 為什麼古琴比古箏價格貴很多?
    如果只是從成本考慮,古箏的成本和古琴成本儘管有高低不同,但是好像懸殊也不應該很大。不過從現在市場的運作情況來看,因為如古箏樂器的製作已經能做到流水線化,所以其人工成本反而是能大大降低的。當然,我們說樂器講究音色和手感,無論古箏還是古琴幾無可能在流水線上出精品。但即使是好的古箏在人工成本上仍然是無法和古琴相比的。
  • 古箏、古琴,傻傻分不清楚
    古琴長約120cm,寬約20cm,有7根弦,故又名七弦琴。古箏長約163cm,寬約34cm,有21根弦。與古琴相比,古箏多了琴碼。古琴需要專業的琴桌,擺放時把琴軫放在桌子外側,這是為了方便用琴軫調弦。琴頭與雁足處都放有防滑墊。在彈奏古琴時,左右手都不需要戴義甲。
  • 以後別再說古箏是古琴演變過來的
    是指的古琴而不是指古箏,不過很多時候二者會被人所混淆。經常聽到有人問古琴和古箏的區別是什麼,甚至於不懂的人會把二者混為一談,在網上的搜索也會有人回答:古箏是古琴演變過來的,甚至於很多古箏老師也是這麼對學生說的,這是一種很嚴重的誤導,因為不論從歷史、形態或者演奏等等方面來說,古箏和古琴是一點血緣關係都沒有。那麼古箏是怎麼來的呢?
  • 同時掌握古琴和古箏兩門樂器有多「爽」?
    之前我們國琴網發布過一篇欣賞類的文章:聽說現在的古琴人都會彈古箏?
  • 【藝術普及】古箏如花旦,古琴似青衣!
    ,它是世界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20世紀初才被稱作「古琴」。在2003年11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將古琴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古箏則晚得多,形成於秦代,所以箏也常稱為「秦箏」。 古琴琴身以獨木所成,中間掏空形成一扁長形音箱,琴面系有七根弦,故古稱"七弦琴"。主要由弦與木質共鳴器發音,長約120~130釐米,寬約20釐米,厚約5釐米。
  • 古琴與古箏,千年相伴,千年相隨,你更喜歡哪一個
    01前言前些日子,有一位朋友問我,古琴與古箏到底有什麼關係,為什麼現在古琴在生活中見到的沒有古箏多呢?確實,古琴與古箏在某些地方真的很相似,而且古琴,我們大多是在電視劇中能夠看到,而古箏,我們卻在現實生活中偶爾能看到。
  • 古琴 | 馬常勝《行到水窮處》悠閒自在,灑脫淡定
    如果古箏讓我聽到的是飄逸,那麼聽到古琴的時候,那飄逸裡帶著凝重。古箏如絲,古琴如玉。古琴那種淡定從容像練太極一樣。馬常勝彈琴,不是在古樂裡找先人風骨,他是一個自由的行者,古琴弦動隨心而引,那有磁性的聲音,輕輕喚出幾句,與古琴灑脫淡定的氣質融為一體。好一個行雲流水的「漁樵問答」。
  • 對於學習古箏你要了解這些!
    但是我們印象中古箏一般都是用來演奏古典曲目會多一些,不太經常聽到有用古箏彈奏的流行歌曲,乍一聽挺好聽的呢,有另一種風格感受,甚至有些歌曲將古箏的各種技法,如花指、搖指、刮奏等等融入到歌曲的演奏中,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然後自己也想嘗試一下,結果發現並沒有這首歌的古箏譜,以下便無從下手了,今天我們就來給小夥伴普及一下如何用古箏彈奏流行歌。
  • 【古箏】《印象西湖雨》,天上人間
    我們希望從專業角度來演繹古箏古琴,談談如何學習這些曲目。無論上課或是自學,大家都能快速上手,有所收穫。《印象西湖雨》是張靚穎演唱的國語歌曲。該曲作為杭州山水實景演出《印象·西湖》的主題曲,由王潮歌作詞,喜多郎作曲,收錄於喜多郎 2009 年發行的專輯《印象·西湖》。古箏版本由中藝琴社演奏完成。
  • 古琴文化體驗日|聆古琴講座 品古韻留聲
    瀚聽團體課鄭崇文老師《古琴文化》的講座,帶領大家認識和了解古琴,走進古琴親切自然的天地。鄭老師先為大家普及了琴的概念,接著認識伏羲式古琴,從而了解到了古琴的形制。對於大家普遍存在的疑問,即古琴和古箏的區別,鄭老師也從外形、歷史和音色三個方面的不同做了細緻的講解。
  • 對於古琴,彈琴的你遇到過哪些路人的『尷尬誤解』
    雖然是琴箱是很大……表面還是微笑著禮貌回應:這是古琴。大叔不知是沒聽清楚還是怎麼,冒出一句:古箏?我(繼續微笑著回答):古琴!不明白是我說話的音量較小還是他耳朵不好使或是我吐字不清,大叔:古箏?我(強裝微笑,聲音放大了些):不是,是古琴!大叔滿是疑惑看著我:古…琴?那是什麼哦?只知道古箏,什麼古琴哦,沒聽說過?
  • 任靜:洛陽走出去的古琴演奏家
    □記者張鴻飛文圖    琴音幻化,置身凌霜音韻中    7月5日9時許,龍門博物館大廳,任靜蘭竹畫展暨古琴演奏會現場,200多個椅子座無虛席。據了解,這是任靜赴京學習古琴藝術18載,第一次回家鄉舉辦古琴演奏會。
  • 古琴有幾根弦?分別代表什麼?
    據悉,古琴最早只有五根弦,後來才有七根弦。  答案是7根。 首先琴弦數不同,古箏21根,古琴7根。其次古箏音域較廣,分為幾個八度,古琴音域相比較要少第三古箏音色華麗,較為喧鬧,不比古琴的幽靜,因此古琴更能陶冶人的情操和安寧的心境第四,古箏可以考級,古琴現在還不曾有考級制度出來,算是個冷門俗話說「盛世聽箏聲」,古箏以其音色之美,外形之優雅,表達範圍之廣泛被譽為華夏正樂,深受人們的喜愛。根據史書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朝,文人雅士就十分喜愛彈奏欣賞古箏。
  • 中國十大古箏你認識幾個?
    敦煌二:龍鳳牌始於1986年,古箏十大品牌,極具規模的民族樂器產銷基地,推出楠木/紫檀/黃花梨雕刻/嵌銀絲等雙箱專利古箏精品。龍鳳三:雅韻牌古箏十大品牌,始於1982年,江蘇省著名商標,江蘇省名牌產品,專業生產古箏、古琴、二胡等民族樂器的現代化企業。
  • 100首古箏曲告訴你——彈古箏的女人,美到了骨子裡!
    古箏是中國傳統民族音樂的代表,具有充實之態。古箏音域廣,表現力更強,剛勁有力、雄渾激昂,更具張力。古箏的這種表現力更加顯而易見,它與民間藝術完美結合,形成不同的流派,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美學特徵。無論是秦漢時期的古韻古曲,還是唐代的歌舞藝術,還是明清後的西調、戲曲,古箏在這其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可以說在中華藝術文化的發展長河中,古箏一直與傳統文化有著難捨難分的歷史淵源。
  • 蘭考古琴彈一曲脫貧致富曲,唱也
    電影英雄裡老者彈斷琴弦預示著生命的結束很長時間裡我是分不清古琴和古箏的區別的,後來才知道古琴明顯小許多,而且只有7弦,古箏有21弦,古琴因為小許多所以共鳴箱也小許多,琴聲音量也小好多了。>對於中國古琴知名的名琴我更是沒有機會接觸和認識,只能大致看見一般的古琴和古箏能分辨出來不會弄混了,其他完全是無知的。
  • 臺灣宏聲 宏聲古箏工藝小盤點
    宏聲古箏作為古箏界的「白富美」,如今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作為古法整挖箏的代表,宏聲古箏到底有什麼優勢呢?
  • 日本NHK紀錄片專訪,她命運多舛卻一直堅守古琴傳承!
    惜古琴無用武之地,乃習古箏、琵琶,從浙派古箏大師王巽之。60年4月,再送北京古琴研究會之培訓班,求學於傅雪齋、查阜西、管平湖、楊乾齋、吳景略,乃得查阜西之琴曲《瀟湘水雲》,琴歌《胡笳十八拍》、《蘇武思君》、《陽關三疊》,九嶷派之七段《平沙落雁》,管平湖之《流水》、《春曉吟》,溥雪齋之《梅花三弄》、《漁樵問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