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雅麗:西街巷陌覓古典

2021-01-11 閩南網

  我們總是期待某些事物的消失,又害怕它真的與你永世隔絕。就如今日,我沐浴著一絲冬日淡淡的陽光,迴避著現世的紛擾,走進西街,走進老城區一條條古老的巷子裡。

  一腳踏進西街,恍若邁入古典。風吹過來,古城特有的溫雅、古樸悄無聲息地浸入你的每一個細胞裡。恍惚間,你從現世抽身,步入一個幽深緲遠的時空裡。

  西街的確很老了,老得像黑白電影的底片,老得像發黃的舊時光。走進去,如同走進一段古老的故事,一些褪色的情節裡。街臨的一間間店鋪門面窄小,簡陋而稍顯雜亂。無論是黑黝黝的小木樓,還是紅磚白灰的小洋樓,抑或是鏽跡斑斑的小屋,都蓄滿濃鬱的陳年舊味。

  西街的老店鋪絲毫不講究門面,招牌更是五花八門,或橫或豎、或高或低、或大或小,皆由著性子,不受拘約。店鋪裡,賣的是尋常百姓的日常用物——老泉州的各色糕點,禮佛用的「金紙香燭」,價格低廉的大路衫褲,熱氣騰騰的包子豆漿、面線糊。小飾品琳琅滿目的五元店、十元店,舊書攤、水果攤、雜貨鋪、釀酒鋪、布行、金石字畫、維修站混雜在一起,散發出濃得化不開的市井煙火氣。「手巾寮」店鋪隔成兩半,前邊的門面上擺貨物,後面是原始的手工作坊。尤其是新鮮出爐的各種糕點,端的是原汁原味,令人垂涎。主顧們當街或站或蹲,相中了價錢自是好說,看不上打趣拉呱幾句,或抓個餅呀果呀塞進嘴裡邊嚼著邊走開也沒啥不對勁。

  你信步閒逛,隨性玩賞,自是步步風景,處處動心。你不經意間從某一個巷口拐進去,就拐進一條條小巷深長的老故事裡。

  巷陌的天空被切成細細的線,陽光羞赧地在迂迴曲折的巷子邊緣彳亍。從巷子深處緩緩走來的老者的滄桑背影,正是古街的縮影。

  小巷的紅磚古厝最是令人痴醉。任憑多少風霜,紅磚依舊紅潤鮮亮,泛著古雅的光澤。屋頂上,是怎樣的春光乍洩啊!不知名的花樹在它身上纏綿縈繞,盤根錯節,小傘狀的綠羞赧地躲在綠葉間,不與葉片爭妍,卻自有一番難以抵擋的風情。

  古厝的小庭院足以讓你玩賞半天。花圃邊的一幀碑刻,粉牆上的一尊浮雕,楹柱上的一幅墨寶,翹脊上的一隻神獸,都彰顯著早時工匠們的精湛工藝及古早人內心的自我規範和精神膜拜,蘊含著古街獨特的文化意韻。你看,老宅牆根上的那一尊觀音,雖已損毀,卻無聲地傳遞出一種端莊、安詳的力量。

  市井的聲音是人間至美的音樂,塵世最繁華的迴響。小巷中過往的行人,仿佛也沾染了古意,說話輕聲細語,神情悠閒自在,頗有禪修者的淡然。深巷裡的微型店鋪,仿佛不是為了營生,而是特意為街坊鄰裡提供話仙的落腳地。

  走累了,坐在老宅油光可鑑的石階上,捧一冊泛黃的古籍,吟幾頁千秋美文,或誦幾句古城俚語,渾然忘卻世事變遷、光陰流逝。透過緊鎖的厚重木門的縫隙,依然可以窺見遠去時代的風華。你可以想像:深深庭院裡,那一個粉面含春的婀娜身姿,幾番地浮在少年的夢裡。啖一顆珠圓玉潤的荔枝,讀幾行古雅清詞,恰是彼時儂情我意的暗語。「郎騎青驄馬,妾乘油壁車。」那是怎樣的風流婉轉、欲罷不能啊!踏馬而過的翩翩少年,雲鬢低垂的敷脂少女。回眸一笑間,留下一段曠世傳奇。

  小巷迂迴曲折,迷宮般的。走著走著,渾然不覺,又拐進另一條巷子。似乎都一樣的細長狹窄,一樣的溫婉平和,一樣的古拙寧靜。都有著看盡世間繁華,歷盡浮生萬劫的淡定從容、內斂深沉。甲第巷尚存歐陽詹開溫陵甲第先河的榮耀,舊館驛達官貴人的車馬喧囂沒有飄遠,三朝巷依然流傳著留從效家族三朝為相的佳話,孝感巷閃射著蔡清先儒的光圈……行走中,我的眼前浮動著衣袂飄飄,儷影逶迤。每一條小巷都有自己的傳奇,演繹著古城的前世今生。一切古老的事物都有令人怦然心動的美,也瀰漫著揮之不去的悲傷。

  我在古巷裡兜轉了一圈,又特意折回西街買最具泉州風味的糕點。一包包的花生酥、花生糕、米糕、麻餈、寸棗、貢糖擺得挨挨擠擠的,引得人眼饞心動。主人家是個仁慈溫厚的大姐,她看我兩眼發亮,一雙手見了什麼都想抓一大把,就笑笑說不要買太多,一樣買一盒嘗嘗,路頭不遠,喜歡再來。還特意幫我套了兩個袋子,把我手上一路斬獲的楊桃、炮仗花、布偶、線裝書一併裝了進去,說這樣拎著方便、安全。樸實的言行和這老街一樣,不事修飾而令人安心踏實。

  夕陽西下,走出西街,匯入繁華的東街,融進滾滾的人流。那剛剛走過的古街巷恍若一個夢,在你睜開雙眼時,已無聲地消失了。隨之消失的是一種正在被遺忘的生活方式,某些與生命本真有關的物質。這消失的一切意味著什麼?是一個時代背影的漸漸模糊,還是一種文化的無聲蛻變?或是一種細水長流的生活方式的集體放棄?因為消失、放棄,我們的生活變成了別人生活的一種重複,一種複製,從而失去了獨具風韻的地域特色,此處的生活和別處的生活混為一體。我們知道:呵氣成冰時滿街吆喝的冰糖葫蘆是北方的標誌性語言,鶯啼燕轉時四處飄香的肉粽扁食則是泉州本土的飲食符號。裹挾著黃沙的蒼涼調子和流淌著靈秀的江南漁歌皆是絕唱,它們植根於南北迥異的文化土壤,從而以獨特的魅力蜚聲中外,並在藝術的長河裡熠熠生輝。

  是的,我們需要一種生生不息的傳承,一片可以培植屬於自己文化的土壤。我們需要一些可供回憶的詩章,就像西街這樣的系列經典,永遠地泊在心海裡波光瀲灩。一方歲月侵蝕的碑刻也好,一株根深葉茂的老樹也好,一座風雨飄搖的老宅也好,一條日暖生煙的老街也好。總之,必須有一片自己的土壤,讓每一棵樹,開出自己的花,結出自己的果,以古典的芳菲甜了你,醉了我……

姚雅麗

  作者:姚雅麗,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泉州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豐澤區作家協會主席。出版《雨夜的浪漫》《一個人的荒涼》《香水與愛情》《人間向暖》四部散文集。

責任編輯:連培煌

相關焦點

  • 「我是西街的囝仔」
    洪泓帶記者走訪西街小巷在西街舊館驛巷內的一間客棧內,洪泓向記者介紹泉州元素的工藝品。  核心提示「一條古街千年史,一日西街越千年。」這是閩南文化研究者、閩南語作家洪泓筆下的《西街》。近日,洪泓帶著記者漫步西街,講述尋常巷陌裡的陳年舊事和那些過往時光裡的古街風貌。  本報記者 許雅玲/文 戴涵琦/圖  在孝感巷 滾著鐵環長大「我是西街的囝仔(閩南方言"兒子"的意思)。」  洪泓出生在西街孝感巷,站在巷口,抬頭就可以看到東西塔。那是一個普通軍人家庭,父親、母親、洪泓三兄弟及一個妹妹,簡簡單單的六口之家,洪泓在家排行老二。
  • 閩南文化研究者寫下36萬字閩南語民俗散文:我是西街的囝仔
    「我是西街的囝仔」   據泉州網報導「一條古街千年史,一日西街越千年。」這是閩南文化研究者、閩南語作家洪泓筆下的《西街》。近日,洪泓帶著記者漫步西街,講述尋常巷陌裡的陳年舊事和那些過往時光裡的古街風貌。
  • 夜幕下的天柱山路何處覓聖堂
    夜幕下的天柱山路何處覓聖堂 2020-04-26 1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巷陌」飄出咖啡香
    溫州城對咖啡的接受程度,甚至高於「北上廣」,於是也發生了很多與咖啡有關的創業故事,給這個城市的時尚和文化帶來一些由頭。「巷陌」,4個小夥伴原創的咖啡品牌,從溫州街巷小店開始,到打造咖啡工廠,從售賣一杯兩杯咖啡,到出品文旅伴手禮,這些都源於他們對咖啡的超級熱愛。
  • 「尋常巷陌」是什麼樣的巷陌?古代的這些長度單位到底有多長?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孫權其中有一句「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大家一般的翻譯是:普通的街巷和小路,人們說,武帝劉裕曾在這個地方住。
  • 陽朔西街夜色
    西街東頭是灕江的重要口岸——灕江碼頭,旅客遊完灕江後均從此處上岸。這裡也是洋人聚集最多的地方,其中外國人在此開店就有20多家,被稱為洋人街,其特點充滿了異國情調,夜景更是風情萬種,風俗濃鬱。圖為12月24日晚陽朔西街夜景。工人日報客戶端 許之豐 攝影2020年12月24日晚,作者走進陽朔西街,這裡是廣西桂林陽朔縣的一條步行街。
  • 浙江湖州︱一片低調卻又不平凡的小西街文化創意街區
    座標:小西街文化創意街區#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小西街小西街,這一帶的老房子已經是舊城唯一的印跡,這裡承載了湖城數代人的記憶。現今,重點打造成為古典與現代融合的特色街區,將本土元素與文創、藝術、創意、商業等要素有機融合。
  • 「覓展」|住在長安快樂嗎?古典婚紗多漂亮? 這些大展正在@你
    覓展|住在長安快樂嗎?古典婚紗多漂亮?
  • 尹清瑤:因為也覓,所以美麗
    尹清瑤是一位溫文爾雅的窈窕淑女,脈脈眼中波,盈盈花盛處,古典,婉約,而又別有韻致。尹清瑤,創業20年,也覓創始人,現在專業從事也覓健康兩性私密品牌事業。 尹清瑤曾經在豆蔻年華的年齡,因為家庭貧困輟學走出校門,從16歲開始背井離鄉,外出打工多年。在一陌生城市,通過自己努力,省吃儉用積攢資金,奮發圖強,一年內開出當地最有影響力的酒店。
  • 西街可以聽丨來自南音世家的姑娘,她的聲音你不聽會後悔
    她笑起來眉黛彎彎,說,自己玩的閩南語圈子,好些朋友關注《西街記憶》,還常探討下哪些發音不地道。自己也想來嘗試一番,交流學習。   西街巷阿巷孫很多巷名,巷名如人名,一字、兩字的較多,四字的巷名比較稀罕。據文保部門統計,西街片區就擁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1處,歷史價值頗高且可供開發的古大厝34處,古街巷22條。老泉州人都會念即麼一首數字巷謠:一峰書、二郎廟、三教鋪、四腳亭、五塔巷、六井孔、七裡庵、八卦溝、九一路、十字街。一個個串聯起的老地名,凝結著最草根的民間智慧。
  • 原來,西街有這麼多古井
    泉州自唐代建城開始老百姓「因井為市」「市井」就成了最基本的群居形態從1300餘年前「列屋成街」泉州西街與水井結下了不解之緣🔼上世紀80年代,西街女子曾美英在西街的街面上打水這是泉州收藏愛好者黃強翻拍的照片,照片刊登於臺灣1989年的雜誌《漢聲》,照片中正在西街路面上打水的女子名為曾美英,20歲時從晉江嫁到西街
  • 西街又火了,100萬人圍觀!
    這天晚上,阿嬤像往常一樣,躺在床上刷著短視頻,就在一襲變裝視頻中,阿嬤發現了一股清流——監控下西街的慢直播。好奇心驅使阿嬤我點開了它,沒想到在凌晨時分, 居然還有3.9萬人在圍觀,評論區也很是熱鬧!第二天白天,阿嬤我再一次打開了短視頻,又刷到了西街的慢直播,街上熙熙攘攘,人潮湧動,點進去一看,觀看人數達到了23萬多人,評論區也更加熱鬧了!直播名也從「西街開元寺」改成了「西街十二時辰」。不知是不是因為快過年了,直播間日間的觀看量不斷水漲船高,正月初五時,觀看量達到頂峰,有100萬多人在線圍觀了西街!
  • 西街,顧名思義,西洋人的街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西街,顧名思義,西洋人的街。這是整個中國外國人密度最大的一條街,每年來這裡休閒、居住、gap year的外國人數不勝數,差不多是這裡本地人的三倍。同時,這裡也是全中國最大的外語角,涉外婚姻比例全國領先。大抵是西街的魅力和人情讓這些原本漂泊的異鄉人萌生了流連之意,才選擇了在此安頓,漫度餘生吧。
  • 橫縣西街找找看遊戲獲獎名單公布
    地點: 橫縣西街售樓部時間: 9月3日19:30—20:00遊戲排行榜前100名獲獎的朋友,如未留存手機號碼的,請打開西街找找看遊戲頁面▲西街·售樓部·戶型圖實拍▲西街·售樓部·內部實景▲西街·售樓部·內部實景西街A棟實景圖
  • 湖西街,不止閔記炸雞!
    安康村小燒餅,則藏在湖西街的一個柵欄鐵門後。老闆石良剛從父親那兒學了手藝,2004年從安徽滁州到南京發展,沒曾想一晃神過去了10多年的光陰。這麼多年,沒跨出過這一畝三分地,現在的年輕人恐怕沒幾個能吃得了這份苦了。
  • 【音樂推薦】尋尋覓覓-Christine Welch(古風)
    尋尋覓覓你在找什麼一點點 一滴滴此刻已過了爭分奪秒 畢竟人生如夢挺身跟我一起乘風沒什麼不可能 早春帶來暖度 溪急流波紋中一步步 水滲透已喝乾的酒壺 遠漂遊乍見早已涉渡 繼續走啊~~~啊~~~ 問你 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
  • 黃昏下的陽朔西街,仿佛增添了一些不一樣的異域情調!
    西街說到西街,可以說只要來過桂林到過陽朔的人,應該是不會太陌生的。西街是一條有著1400多年歷史,是陽朔最古老最繁華最有代表性的一條古街了!這裡曾留下150多位國家領導人的足跡,我們偉大的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曾在西街這裡演講過,這裡依然迴響著孫先生那平等、法制、自由、博愛之聲!偉大的藝術大師徐悲鴻也曾居住於此,所以說西街更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所以說在陽朔生活的人們是那麼的幸福,那麼在西街安居樂業的人們更是猶如在世間的樂園一般快樂!
  • 「品茗龍泉 月圓西街」庚子年龍泉中秋茶會在西街舉行
    10月1日,祖國華誕之時,恰逢中秋月圓之夜,龍泉古城西街168號(市文聯)這座古雅的小院裡,龍泉市農業農村局、龍泉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龍泉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龍泉市茶文化研究會攜手主辦「品茗龍泉 月圓西街」庚子年龍泉中秋茶會,以茶會友,以茶對月,寄託深切的中秋情。
  • 泉州千年西街重拾「煙火氣」 遊人漫步打撈非遺記憶
    5月1日,展示泉州「非遺」的2020「潤物無聲」新春展在泉州西街開幕,為假期裡出行的人們增添趣味。在有著千年歷史的泉州西街,穿著馬甲的志願者手舉「出門戴口罩,人員勿聚集」的牌子穿行在街頭。遊客走進非遺展廳之前,也有專門的工作人員為其監測體溫、進行登記。
  • 曲江新區:充滿生活百態的量子晨西街
    在曲江新區就有一條長度不過205米的小巷子 站在巷子口,抬頭是茂密梧桐樹 東望是電競玩家和文青們最愛的西安量子晨 前看是進進出出遛鳥的大爺和買菜歸來的阿姨 走到盡頭是太陽鍋巴廠家屬院 這就是充滿生活百態的量子晨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