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9成百強房企開啟線上看房收效甚微2月新房成交量仍環比降8成
本報記者 李未來見習記者 黃瓊深圳報導
2020年農曆新年伊始,因疫情影響,全國各地售樓處紛紛發出暫時關停售樓處的公告。在各大線下銷售端面臨巨大衝擊時,各房企紛紛把關注點轉向線上,通過自建平臺或與第三方平臺合作的形式搭建線上售樓處。2月中旬,「恆大75折賣房」的話題更是頻登上各大平臺熱搜榜。
房多多大數據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鍵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從短期來看,受疫情影響,線下業務暫時無法開展,開發商全面在線上開展營銷活動、經紀人全面在線上開展客戶服務,極大地促進了線上看房的普及。據CRIC統計,目前百強房企中已有92家房企發起線上售樓處,TOP100到TOP200之間房企有51家。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但對於買賣房產這類大型交易,新興的線上銷售模式帶來的成交並不客觀。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月份受監測的27個重點城市半數以上零供應,新房成交量環比下降幅度達到8成。
線上看房遍地開花
疫情之下,線下售樓處的關閉促使房企紛紛轉戰線上,通過自建平臺或與第三方平臺合作的形式搭建線上售樓處。
「從長期來看,隨著房地產市場走進買方時代,服務者價值將逐步凸顯,房地產經紀人需要提升自身能力、善用科技工具以滿足客戶日益多樣化、複雜化的服務需求。」張鍵表示:「當前的主流客戶已經從60後、70後轉為80後、90後、95後,這些新興客戶更注重服務體驗、更認可線上服務的價值。」
從線下轉向線上,VR(虛擬實境技術)看房、視頻看房以及直播看房等方式成為線上看房的重要途徑。線上銷售模式作為疫情期間樓盤銷售的唯一窗口,通過網絡認籌等方式先積累一波客戶,以此來緩解銷售壓力的做法被業內認可。
線上看房到最終成交似乎並不那麼簡單。易居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認為,要真正讓購房者認可線上模式,必須具備幾個條件。首先信息齊備,如果是現房、精裝修甚至還有房產證,購房者在線上看房就和購物一樣,這個時候購房的壓力會減少;另外,在目前交易中,預付款退款非常困難,如果可以引入反悔機制,購房者在線上交易的顧慮才能降低,如通過設立購房保險等機制;第三,線上看房只是簡單的二維或三維,體驗感還是不夠強,企業還需要通過科技方式來實現更高的體驗感。
張鍵認為,基於產業網際網路的傳統行業,線上線下銷售會更加深度融合,未來線上銷售應該與線下銷售進一步打通,無縫連接,形成更加方便消費者選房、購房的完整閉環。
2月新房成交量環比下降8成
即使有線上銷售助力,但受供應量及籤約備案無法線上等因素影響,2月份新房成交的數據並不樂觀。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因供應顯著縮量,疫情恐慌情緒蔓延,2月樓市成交依舊下行。27個重點城市新房整體成交240萬平方米,環比降幅高達83%,同比仍跌77%,顯著不及2019年月均。
克而瑞研究中心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多數房企到2月中下旬才陸續復工,故而新房供求持續走低,半數以上城市0供應。二手房市場概莫能外,核心城市都暫停房地產中介線下帶看業務,多數城市成交同樣近乎「放空」。
「此次疫情對公司影響最大的仍是是來自認購業績方面的壓力。」建發集團方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疫情給所有地產企業帶來最大的影響一是售樓處關閉,沒有開放就很難有認購,一季度的業績和指標基本都黃了。二是大難當前,人心惶惶,購房者需要時間來恢復看房、購房的心態。
受疫情影響,各行各業都延遲復工,不少中小企業直呼「活不下去」。為減輕購房者在疫情中受的影響,全國多地發布了房地產調控政策。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僅2月份,就有超過60個城市發布了不同程度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內容涵蓋放寬預售條件、減少企業資金壓力、延緩公積金月供以及下調公積金首付比例等。而在這之中,又以三四線城市居多。不過,以微調為主,而非大幅度放鬆。尤其是限購、限貸類政策的放鬆力度,會相對謹慎。
建發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行業的格局勢必會受影響,大魚吃小魚,資金流扛不住的小房企逐漸被淘汰。大房企也會面臨較大的壓力,價格優惠策略會競相出臺,各城市放鬆政策和信貸利好政策也會相應出臺。上半年樓市行情在5月或逐漸復甦,下半年至年末,購房需求估計會出現爆發式增長。」
而至於應對措施,建發集團表示,疫情期間公司所有的動作和措施都會調整。一是加強線上傳播、線上購房和直播、VR、視頻看房。二是促進回款,認購業績難保的情況下,至少要保住回款業績。促進回款的措施也會加大籌碼、豐富多樣,甚至一戶一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