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雞」是什麼鬼?但是娃們一定喜歡!

2021-02-16 英國養娃那些事兒

最近小編沒事翻網頁玩兒,一不留神看到這樣一個標題,頓時覺得誒嘿!有點意思!歪果仁竟然覺得自己手藝能教中國菜了?

懷著萬分好奇往下拉,赫然發現這道菜的名字竟然叫做:

啥?General Tso's Chicken是個什麼鬼?這位「矬將軍」又是哪路大神?吃了這麼多年中國飯菜,真的從來不知道這道菜的存在啊!而且講真,它長得也挺逗的,看起來既像是一不小心勾了芡的辣子雞,又像是把幹辣椒當花生放的宮保雞丁,反正左右不沾邊,隔著屏幕都能感到一股尷尬的氣息:

經過一番研究,終於了解到這道General Tso's Chicken的中文大名叫做「左宗棠雞」!做法在這裡,你們隨便感受一下:

植物油     約2升
料酒      約250毫升
生抽      約60毫升
去骨無皮雞腿肉 約500克
麵粉      約120克
鹽       1湯匙

植物油      1湯匙
大蒜       2瓣
薑末       1茶匙
幹辣椒      約20顆 *
料酒、生抽、米醋 各約60毫升
糖        約50克
玉米澱粉     1茶匙

*兒童版可不加或酌情減少

第一步▼

雞腿肉切塊,250毫升料酒和60毫升生抽混合在一起,把雞塊放進去醃製半小時。

第二步▼

麵粉和鹽混合均勻,然後將醃製好的雞塊放進其中均勻裹上一層帶鹽麵粉,接著放進熱油中炸至表皮金黃酥脆。

第三步▼

熱鍋冷油,把大蒜剁成蒜泥後,跟薑末、幹辣椒一起倒進鍋裡,翻炒出香味後把醬汁部分的料酒、生抽、米醋和糖都倒進鍋裡,混勻燒開,再加入玉米澱粉勾芡。

第四步▼

炸好的雞塊倒進準備好的醬汁裡翻炒,直至均勻裹上一層醬汁,然後即可出鍋,撒上蔥花配米飯。

根據餵雞百科解釋,雖然這道「左宗棠雞」借著清末那位左將軍的大名掛了個招牌,但它其實是蔣經國隨從彭長貴70年代在臺灣「創造」的,表面上看應該算是湘菜菜系。對此湖(fú)南(lán)人民表示:

據說彭長貴做這菜完全是因為廚房食材不夠了(納尼?),「急中生智」邊角料隨手做出來之後,蔣經國問他這菜來歷,他竟然張口就說:清末左宗棠愛吃的!於是這道不知道哪來的雞從此就得名「左宗棠雞」,後來幾經輾轉,竟然還一躍成為了美國人認知中最著名的中國菜之一。

啊喂所以這菜的誕生,簡直是胡編亂造+移花接木+漂洋過海+在美國入鄉隨俗之後的過程啊,根本算不上什么正宗中國菜!不然為什麼說在歪國流行的中國菜真心不靠譜呢!

感覺這「左宗棠雞」真心也是可以和酸甜雞塊(sweet and sour chicken)、箴言餅(fortune cookies)這些成名已久的「偽中國菜」前輩們一較高下了呢!

至於某些看到標題就想歪了的胖友:


本文來自英倫圈(UKZone),編輯:Moo,食譜部分來自Tasty,其他部分圖片均來自網絡,「英國養娃那些事兒」綜合編輯作品,轉載請註明。

歡迎更多的美媽帥爸們投稿你們的信息資訊,需要哪些信息也可以及時聯繫我們!一句話,關注我們分享我們,資源共享,造福大家!

微信號:ukkids

相關焦點

  • 《花木蘭》被吐槽像一盤左宗棠雞,那到底是個什麼雞?
    到底是個什麼雞?一部電影和雞又有什麼關係?如果你問一個美國人左宗棠雞是什麼,他會告訴你左宗棠雞是中國菜的標誌,美國人吃中餐必點這道菜。你們是不是對中國菜有什麼誤解?>左宗棠雞也赫然在列。相信在未來,我們會看到左宗棠雞被更多人認可的一天。如果下次,你有幸去曲園,會不會願意嘗一口「左宗棠雞」呢?
  • 大名鼎鼎的「左宗棠雞」,為何如此受美國人歡迎?
    有些大陸媒體不察,以為「左宗棠雞」或稱「左公雞」是左宗棠喜歡吃的一種烹調菜式。每回左宗棠出徵回家,左宗棠夫人知道他喜歡吃這味雞,就會做給他及將士們吃,因此得名。此說法或許有可能,但絕非彭長貴的「左宗棠雞」烹調方式。
  • 湖南特色名菜「左宗棠雞」與左宗棠沒關係,與這個重要人物有關
    湖南特色名菜「左宗棠雞」與左宗棠沒關係,與這個重要人物有關湖南省特色名菜左宗棠雞,亦名左公雞、左家雞及左雞,是湘菜中的一道漢族名菜,主料為雞。彭長貴臨陣不慌,將雞腿去骨切丁,又將辣椒去籽切段,先炸熟雞塊瀝乾,然後以辣椒、雞塊、醬油、醋、蒜末、薑末拌炒均勻,最後勾芡並淋麻油,即成一道新菜色。蔣經國食後甚感美味可口,詢問菜名,彭長貴隨機反應,借用左宗棠之名為這道菜命名,於是此菜就稱「左宗棠雞」,並成為彭園的招牌菜。此後,彭長貴到美國發展,在紐約曼哈頓東44街開設彭園餐廳。
  • 左宗棠雞」發明人彭長貴病逝,享年97歲
    彭長貴曾創新研發出多道「新湘菜」,其中最為知名的便是「左宗棠雞」(General Tso's Chicken或Governor Tso's Chicken)。彭長貴的二兒子彭鐵誠曾透露,左宗棠雞一年可為美式中餐帶來上百億新臺幣(相當於二十幾億元人民幣)的產值。
  • 《花木蘭》,左宗棠雞一樣的影片
    左宗棠雞,是一道在美國揚名的中國菜,在全美絕大多數中餐館都有這道菜,這道菜是老外對中國菜的啟蒙,並且認為左宗棠雞是地道的中國菜。可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左宗棠雞很難下咽。這是文化差異,沒有對與錯,就好像你喜歡吃粥和饅頭,他們喜歡吃麵包和牛奶,你們倆都沒錯。對於《花木蘭》,我只能說是不倫不類,因為我是個中國人,這樣一個西式內核中式外表的故事打動不了我,甚至讓我全程疑問「難道我們在他們心裡就是這樣的?」。
  • 左宗棠雞、李鴻章雜碎,這裡有大把你沒吃過的中國菜……
    小廚娘無聊的時候就喜歡看美劇英劇什麼的。在這些劇中,經常看到主角們坐在電視機前捧著中國外賣,吃得津津有味。他們點的中國外賣一般是醬紫包裝的。其實這個外賣盒並不專屬於某家餐館,之所以出鏡率高是因為所有中餐廳統一使用這款外賣盒,而這款外賣盒的名字就叫做牡蠣桶。
  • 從抵制《花木蘭》到吃左宗棠雞:意識形態的夢囈
    當我們在紀念一個不敢忤逆港獨的花木蘭時,我們在紀念什麼?這種雙標正昭示了進步派對歷史的偽善與輕薄。《花木蘭》上映後另一個爭議的點是片末劇組感謝了新疆政府。可想而知,海外輿論大譁。這倒讓我想到最近一段關於左宗棠的趣事,姑且當做本篇結尾。我校有個自助餐廳,每天的特色菜 前往往排起長龍。
  • 美國華人IP頂流——左宗棠
    從小看美劇就特別好奇一件事,劇中出現的中餐盒子裡到底裝的是什麼菜?直到我從赴美留學的朋友嘴中聽到了 「左宗棠雞」 這個名字,又在李安的電影《喜宴》中見到真身,才頓悟過來。這種類似鍋包肉的雞肉褒漿油炸料理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在我的印象當中,國內的餐館裡好像沒有這道菜,而以人名命名的料理更是少之又少。
  • 不是酸就是甜,西蘭花炒一切...老美愛吃的中餐都什麼鬼?
    左宗棠雞、芝麻雞、陳皮雞、腰果雞。。你一定在想這都是什麼鬼?!但在大部分老美心中,這些可是絕對正宗的中餐代表。低脂高蛋白的雞肉現在逐漸取代牛肉在老美心中的地位,他們對於雞肉的狂愛也用在了中餐上,至於到底加的是芝麻腰果、辣椒還是橙皮屑,無所謂……反正只要和雞肉一起炒得就好!
  • 曾國藩被左宗棠咒罵,卻不以為意,離世後左宗棠反說自己不如他
    但是,曾國藩的成就卻超過很多聰明人,不得不說這得益於曾國藩的勤勞和堅持。曾國藩說「百種弊病,皆從懶生」。「笨人」要成就一番事業,要成為一個大人物,靠的不是別的東西,而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努力拼搏。曾國藩本人,從建湘軍到開辦洋務,就算是位居高官,曾國藩也在時刻努力著,時刻豐富著自己。
  • 美劇中出現的中國菜,都是什麼鬼東西?
    左宗棠雞General Tso's Chicken或Governor Tso's Chicken耳朵大愛的這道左宗棠雞,說實話英大表示沒吃過也沒聽過。實物麼~長這樣:貝聿銘請基辛格在彭園餐廳吃了這道「左宗棠雞」,後者由此愛上了這道菜,由於當時基辛格是美國國務卿,出於安全考慮,每次去吃都需要清場。這引起了美國媒體的關注,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的報導後,左宗棠雞就此在美國家喻戶曉,結果全美多家中餐館的菜單上都出現了左宗棠雞。
  • 老外最愛的中餐都是什麼鬼?澳洲華人爆笑大吐槽
    還有一個胖女生緊緊抱著我說:XX,你一定要教會我做這個!!! 哈哈哈哈可愛的同學們吃過左宗棠簡直心理陰影!而且為什麼喜歡酸甜各種肉類!!還有那個fortune cookie真心無語!!真心算明白為什麼外國牙醫這麼好賺!
  • 【快報·娛樂】老外最愛的中餐都是什麼鬼?澳洲華人爆笑大吐槽
    還有一個胖女生緊緊抱著我說:XX,你一定要教會我做這個!!! 哈哈哈哈可愛的同學們:在國內從來沒吃過左宗棠雞,可是真挺好吃的!@布魯布魯_ashley:前幾天一個同學說Mongolian beef 很好吃 但他不確定是中國菜還是韓國菜@吃桃紙的悟空醬:各種味道一樣但是做法稍微不同的雞,Mogolia Beef@ZzzzzzLzw:只有我覺得一段不吃那些lunch special 或者餓時候吃 真的超級好吃嗎哈哈@好吃勒三味線:我小哥喜歡鴨脖
  • 深受歪果仁津津樂道的「中國菜」都是什麼鬼?
    不過這料理是否正宗咱們今天得818了「美國的中餐館有4萬多家」這是個什麼概念呢?芝麻雞 左宗棠雞 陳皮雞這裡面沒有一道菜是你聽說過的對不對?這不就是雞肉版的咕咾肉麼,尤其中間那個,到底和左宗棠有什麼關係?然後幫哥隨手那麼一搜,發現還真的沒什麼關係:1970年臺灣某夜,蔣經國辦公餓了,上一家湘菜館吃夜宵,快打烊的後廚只剩下雞腿肉,掌勺的彭長貴即興發揮,沒成想蔣經國吃得甚歡,還問起菜名,彭大廚不敢說實話,就借了湖南名將左宗棠的名號來給這道菜「鍍金」。
  • 左宗棠雞、陳皮雞來了!全球最大中式快餐連鎖進入中國!
    但是,有網友和食客質疑,昆明的這家「熊貓餐廳」是山寨的。評分僅3.57分「裝修太簡單,像國內包子店」小編查詢大眾點評發現,確有一家「panda express熊貓餐廳」入駐了雲南省昆明市呈貢新區的吾悅廣場。
  • 左宗棠到底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對於左宗棠的評價褒大於貶,人民日報主管的《大地》雜誌這篇文章高度評價左宗棠。文章評述太多,遠多於歷史,但它相對完整、簡潔地總結了左宗棠的一生。「聰明投資者」隨文附上左宗棠的八句名言。左宗棠來了,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時任淥江書院山長。陶澍決定推遲歸期,與素昧平生的左宗棠徹夜長談,共議時政。左宗棠不失時機地提出要拜陶澍為師,畢生仿效。陶公愛才,欣然應允。於是,一個落魄的窮舉人,就這樣做了兩江總督府的四品幕僚。陶澍甚至以一代名人之尊,提出要與左家結秦晉之好,將年僅五歲的惟一兒子陶桄,許配給左宗棠為婿,表明他對左宗棠才學與人品的器重。
  • 那位被左宗棠罵的總兵後來怎麼樣了
    肅順也很欣賞左宗棠,對皇帝說人才難得。於是鹹豐皇帝下了決心,不僅沒有處罰左宗棠,反而賞給他四品京堂候補的官銜,讓他跟著曾國藩做事(襄辦軍務)。而樊總兵很不幸,被罰回家當老百姓了。樊總兵為啥回去當老百姓,這個原因後面再說,總之,他很恨左宗棠。但是恨歸恨,他拿左宗棠沒有辦法。俗話說得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他把希望寄托在他的兩個兒子身上。
  • 從「滌生」到「晚生」:左宗棠的瑜亮情結
    兩人年青時沒有什麼交集。直到鹹豐三年(1853)初,曾國藩到長沙辦理團練時,兩人相會於長沙城。此時,兩人都已過四十不惑之年,曾國藩已是二品侍郎大人,左宗棠呢,只能給湖南巡撫當幕僚,也就是舊時的「師爺」,體制外人物。左宗棠在給女婿陶桄的信中提到了兩人的關係:「曾滌生侍郎來此幫辦團防,其人正直而肯任事,但才具稍欠開展,與僕甚相得,惜其來之遲也。」
  • 我讀左宗棠
    為清廷考慮少,為國家民族考慮多,這是評價左宗棠一生功業應當注意的地方。此篇不是全面回顧左宗棠的歷史功績,而只截取歷史長河中的幾個片段,來領略一下這位偉人的精神風採。(六)考察歷史記載,大概左宗棠年輕時較為狂傲,喜歡說大話,如「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二十多歲結婚時在新房自寫對聯),視天下事若無不可為。出山後用兵必勝,頗為自負,常自比於諸葛亮,署號「葛亮」、「今亮」。
  • 左宗棠:一代名臣 耕讀傳家
    左宗棠耳濡目染,繼承了孝順、慈善的家風。左宗棠幼時隨祖父、父親外出施粥,別人逗他:「饑民吃掉你家的糧食,你要餓肚子了。」左宗棠回答:「祖父教我念過杜甫的詩『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我餓一兩頓不算什麼。」青年時期,左宗棠倡導興辦「義學公」,免費教育窮苦子弟。    22歲的左宗棠曾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