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人IP頂流——左宗棠

2021-02-16 摩登天空ZERO

最近閒來無事,我竟然在家開始研究起做飯了。在做膩了家常菜之後,我開始回憶並重現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吃食。

從小看美劇就特別好奇一件事,劇中出現的中餐盒子裡到底裝的是什麼菜?

直到我從赴美留學的朋友嘴中聽到了 「左宗棠雞」 這個名字,又在李安的電影《喜宴》中見到真身,才頓悟過來。

這種類似鍋包肉的雞肉褒漿油炸料理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在我的印象當中,國內的餐館裡好像沒有這道菜,而以人名命名的料理更是少之又少。

是什麼讓中華英雄和一道四不像的菜品聯繫到一起?

一部《尋味左宗棠雞》的紀錄片解開了我的疑惑。

美國國菜——左宗棠雞

左宗棠雞用的是雞腿肉,因為雞腿肉最為鮮嫩。把雞腿肉切成3平方釐米的小方塊,用蛋清醃泡,裹上澱粉,進油鍋炸,淋上醬汁,一道左宗棠雞就做好了。

你在全美的任意一家中餐館都能嘗到左宗棠雞,有人說,左宗棠雞沒能成為美國最流行的一道菜,是因為還有披薩的存在。在喜歡左宗棠雞的美國人中,猶太人最有代表性,由於西方聖誕節,本地的餐館大多閉館休息,只有中餐廳還照常營業。到了聖誕節的時候,中餐館坐滿了猶太家庭,吃中餐,看電影已經成為猶太人的聖誕傳統。甚至有個玩笑,說猶太民族的歷史比中國還要早1500年,在這1500年裡,猶太人是在吃不上中餐的情況下生存的。中國人赴美移民的最大原因便是19世紀50年代的加州淘金熱,最早的一批中國移民大多是廣東人。那時,中國人在美國的處境十分惡劣,在美國人眼中,中國人長得就像外星人一樣,他們把中國人刻畫得十分醜陋,中餐也連帶著被醜化,沒人願意涉足唐人街。「Chinese must go」 成為了那時最盛行的口號,1882年,美國通過了《排華法案》,排華浪潮到達了頂峰。《排華法案》讓中國移民失去了工作,中國人不得不自己創業,他們開始遷移到美國各地,為了躲避最為嚴厲的西海岸排華政策。

大衛·梁在密蘇裡州的斯普林菲爾德有一家名叫梁氏亞洲餐館的中餐廳,餐館的 title 是 「中西碰撞」,他們家的招牌菜是腰果雞。中國人無論走到哪,都得受著區別待遇。當時梁氏亞洲餐廳的前身 「梁氏茶館」 剛開業的時候,餐館遭到了美國人的糾察和抗議,「滾回中國」 是老梁聽到的最多的話。想要獲得尊重,就得靠技術說話。老梁知道美國人喜歡吃 comfort food(類似快餐等油炸食品,能讓人得到安慰的食物),他將去骨雞肉油炸後放到醬油料裡翻炒,研製出了腰果雞,這道菜誕生之後,梁氏茶館獲得了美國人的歡迎,腰果雞隨後風靡中西部。現在,斯普林菲爾德有幾百家餐館在做這道菜。腰果雞的流行一度引來了快餐巨頭麥當勞的關注,他們曾派人到老梁的餐館考察,研究給雞塊上粉和炸制的工藝,隨後一年,麥樂雞問世了,你說巧不巧.紐約市的順利宮中餐館的老闆麥克·唐聲稱,他們家是全美第一個做出左宗棠雞的餐館。1972年,隨著順利宮的良好運營,麥克·唐又開了一家湖南菜館,左宗棠雞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出現在了他們家餐館的菜單上。70年代,《目擊者新聞》團隊決定開創一個美食新欄目,製作組每周會探訪一家紐約的餐廳,拍攝一道名菜的製作過程,他們聽說有一個特別厲害的臺灣廚師經營著彭家餐館,而彭家餐館就開在湖南菜館的附近。彭師傅在節目中向全美觀眾第一次展現了左宗棠雞的做法,節目播出之後,有超過1000名觀眾打電話向節目組諮詢這道菜的菜譜。但沒過多久,彭師傅就被大家遺忘,在1980年的時候他就離開了美國,也關閉了彭家餐館。
由於湖南菜館的火熱,大家都以為是彭師傅抄襲了隔壁的菜品,實際情況恰恰相反,但彭師傅從來沒有告訴大家他才是原創。紀錄片製作組為了探究事實真相,去到了臺灣,找到了當年在電視上做左宗棠雞的查克·彭師傅現經營的酒樓——彭園會館。
原來,祖籍湖南的彭師傅,在他發明了這道新菜之後,第一個想到的名字就是家鄉的英雄。
對於事情真相的描述,我相信下邊幾幅圖片更能說明問題。
當然,中餐館為了在美國生存,迎合美國人的口味無可厚非,湖南飯館在左宗棠雞的原基礎上進行改動,因為美國菜比中國菜的口味要甜一點,如今的左宗棠雞順勢而生。炸雞塊是美國的家常菜,你甚至可以買些雞塊,蘸上酸甜口味的醬汁,做自己的左宗棠雞。模仿最為容易,想在競爭激烈的美國餐飲市場尋求出路,就得找到人人都愛吃的菜,然後不斷供應,左宗棠雞幾乎成為了美國的國菜,可是美國人對左宗棠這個人是誰一點也不在乎。美國人甚至都不會念他的英文名發音,每家餐廳的菜單中關於左宗棠的英文也不一樣。有人說左宗棠是發明這道菜的人,也有人把他和毛澤東聯繫到了一起。

的確,左宗棠和毛主席頗有聯繫,同為湖南人的驕傲,左宗棠在湖南的地位也許僅次於辣椒和毛主席。製作組又跑到了湖南省,為了探尋左宗棠與左宗棠雞的淵源。可是,湖南除了沒有左宗棠雞,左宗棠的一切衍生品這裡都有。見到遠道而來的美國人,一頓接風酒是免不了的,製作組被帶到了左宗棠大酒店。貌似是酒店老闆一樣的中年人一邊倒著左宗棠白酒一邊介紹菜單上左將軍愛吃的菜,左宗棠在湖南人心中的地位不是隨便說說。當然,想要弘揚中國文化得從娃娃抓起,以英雄命名的左宗棠幼兒園必須得有。然而,歸根結底,湖南人為何對左宗棠雞提不起興趣,原因也很簡單。

從口味上講,雖然湖南人也喜甜食,但酸甜口味的左宗棠雞實在不合湖南人的胃口。甚至往大了說,左宗棠在大清被殖民的時期,曾極力抵抗過外國人的入侵,而他自己對中國的文化傳統有著很強的歸屬感。這道已經不能算是中國菜的左宗棠雞,用了他的名字不說,從為了迎合老外口味這個初衷來看,都不值得他的後代竊喜甚至驕傲。儘管如此,我還是在網絡上找到了左宗棠雞的做法,並試了一下。怎麼樣?我覺得看起來還挺有賣相的,感覺比美國的左宗棠雞要清爽、利索一些。不過,跟之前吃膩了的中國家常菜比起來,味道還是有不少差距。

策劃 | 摩登天空ZERO編輯部

監製 | 伍叄伍伍 王碩

編輯 | 赫裂島撇子


你還可以看看這些


用音樂獎賞時間,《摩登歷2020》發售!


Taylor Swift 才是當代的吉他英雄


本文由摩登天空ZERO原創,轉載請聯繫後臺


除了這個公眾號,我們還有實體雜誌

這是我們最新一期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各位摩登天空ZERO的讀者,大家好。從2月11日起,開始恢復除湖北外的全國快遞。

快遞抵達時間將會比平日慢一些,還望大家多多理解。武漢的讀者也請耐心等待快遞恢復,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同時再次叮嚀,疫情當前,請大家務必確保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安全,祝我們早日相見。

相關焦點

  • 大名鼎鼎的「左宗棠雞」,為何如此受美國人歡迎?
    「左宗棠雞」大名鼎鼎,是因為它是當時蔣經國先生、美國國務卿基辛格(Heinz A.「左宗棠雞」到底是誰發明的,眾說紛紜。為解此謎題,美國紀錄片導演伊恩· 錢尼(Ian Cheney)歷時3 年走遍全美餐廳,尋訪中餐名廚,甚至遠渡太平洋到上海、湖南等各大餐館探訪,皆無法解開「左宗棠雞」之謎,最後才發現原來是出自臺灣名廚彭長貴之手,為此特別製作一紀錄片《尋找左宗棠》(Search for General Tsao),並於2015 年6 月15 日在臺首映。
  • 湖南特色名菜「左宗棠雞」與左宗棠沒關係,與這個重要人物有關
    湖南特色名菜「左宗棠雞」與左宗棠沒關係,與這個重要人物有關湖南省特色名菜左宗棠雞,亦名左公雞、左家雞及左雞,是湘菜中的一道漢族名菜,主料為雞。這道菜雖然以湖南名將左宗棠的名字來命名,事實上與他本人沒有太大關聯,發明人是民國時期的彭長貴,卻與一個重要人物有關。1970年某日,時任臺灣地區「行政院長」的蔣經國下班晚了些時候,於是帶隨從到彭長貴開設的彭園餐廳用餐。餐廳正準備打烊,高檔食材已盡,只剩雞腿稍稱堪用。
  • 左宗棠到底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對於左宗棠的評價褒大於貶,人民日報主管的《大地》雜誌這篇文章高度評價左宗棠。文章評述太多,遠多於歷史,但它相對完整、簡潔地總結了左宗棠的一生。「聰明投資者」隨文附上左宗棠的八句名言。左宗棠一死,便群龍無首了。英國人鬆了一口氣。英國領事在上海租界豎有「華人與狗,不許入內」的牌子,左宗棠發現,下令侍衛將其立即搗毀並沒收公園,逮捕人犯。端坐在八人抬的綠呢大轎中的左宗棠,身穿黃馬褂,頭戴寶石頂戴,三眼花翎,手執鵝扇,面容飽滿,威嚴無比。只要他進入租界,租界當局立馬換上中國龍旗,外國兵警執鞭清道。
  • 左宗棠雞」發明人彭長貴病逝,享年97歲
    按照彭家人的說法,左宗棠雞始於1952年。當時臺灣當局設宴款待美國太平洋第七艦隊司令雷德福,彭長貴靈機一動,便發明了左宗棠雞這道創意湘菜。不過當時這道把大塊雞肉錘松後油炸,用西式甜醬調味的菜,並沒有正式菜名。左宗棠雞之所以託名左宗棠,起自1970年代,某日蔣經國辦公到深夜後,帶隨從到彭長貴開設的彭園餐廳用餐,但餐廳當日的高檔食材都已用盡,準備打烊,只剩雞腿稍稱堪用。
  • 左宗棠:一代名臣 耕讀傳家
    左宗棠家規家訓主要包括左宗棠家書和其題寫的楹聯匾額以及留下的警示勸誡名言等。現流傳下來的左宗棠家書有163封,是他在戎馬倥傯、政務繁忙之際寫給夫人、仲兄、兒女和侄兒們的信札。在國運衰竭之時,年近七旬的左宗棠力排眾議,率兵西徵,保住了中國六分之一的國土。梁啓超評價他是「五百年來第一偉人」。2000年美國《新聞周刊》評出「近一千年全世界40位智慧名人」,其中有3位中國人:毛澤東、成吉思汗、左宗棠。    人們常說,家是一個人的起點,也是決定一個人能飛多遠的地方。左宗棠能一飛沖天,成為一代名臣、千古儒將,與其家風有關。
  • 《花木蘭》被吐槽像一盤左宗棠雞,那到底是個什麼雞?
    如果你問一個美國人左宗棠雞是什麼,他會告訴你左宗棠雞是中國菜的標誌,美國人吃中餐必點這道菜。一開始,這道菜並不叫左宗棠雞,因美國太平洋第七艦隊司令雷德福特訪臺,臺灣負責接待的總司令請彭長貴掌廚,雷德福詢問菜名,彭長貴靈光一閃說出:「左宗棠雞」。
  • 我讀左宗棠
    為清廷考慮少,為國家民族考慮多,這是評價左宗棠一生功業應當注意的地方。此篇不是全面回顧左宗棠的歷史功績,而只截取歷史長河中的幾個片段,來領略一下這位偉人的精神風採。西北禁菸的壯舉(二)讀左景伊著《我的曾祖左宗棠》(此書作於二十多年前,雖為傳主後人所寫,但史料翔實、持論公正,文筆亦好,實為傳記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一書,知左宗棠有西北禁菸的壯舉。在汙濁不堪、泥沙俱下的晚清政壇,左宗棠是為數不多的、比較注重實幹且著力於改善民生的官員代表。
  • 二字男主神似肖戰,另二字頂流粉絲不服
    趙麗穎有沒有真的接倒也沒有官宣,畢竟《鳳隱天下》還沒有準備開拍,趙麗穎身上的行程也抽不出空來,但是網友們還是很期待趙麗穎做女主的,說不定這個不怎麼火的ip男主特徵神似肖戰《鳳隱天下》的女主都說是趙麗穎,但是男主特徵都沒有明確的表明,據說男主在談一個二字頂流
  • 「左宗棠雞」是什麼鬼?但是娃們一定喜歡!
    經過一番研究,終於了解到這道General Tso's Chicken的中文大名叫做「左宗棠雞」!做法在這裡,你們隨便感受一下:根據餵雞百科解釋,雖然這道「左宗棠雞」借著清末那位左將軍的大名掛了個招牌,但它其實是蔣經國隨從彭長貴70年代在臺灣「創造」的,表面上看應該算是湘菜菜系。對此湖(fú)南(lán)人民表示:
  • 從抵制《花木蘭》到吃左宗棠雞:意識形態的夢囈
    上面這位介紹了為何部分美國人抵制《花木蘭》,他認為首先是迪士尼在動畫改編上的問題讓美國人認為迪士尼為了中國市場魔改了他們的Mulan;然後才是香港問題的發酵。截圖中257贊這一段他提醒網友,雖然《花木蘭》是一部美國電影,但花木蘭的故事卻源自中國,因此指責迪士尼「為了獻媚中國市場扭曲《花木蘭》」這個說法有點荒唐(weird)。
  • 那位被左宗棠罵的總兵後來怎麼樣了
    鹹豐四年(1854年)4月,還是由於太平軍的威脅,湖南巡撫駱秉章力邀左宗棠出山當他的幕僚。這一次,左宗棠任職長達6年之久。當時湖南境內很不太平,左宗棠盡心竭力,輔佐駱秉章「內清四境」、「外援五省」,取得很大的成功。駱秉章對他言聽計從,「所行文書畫諾,概不檢校」。由於左宗棠工作實在出色,因此有「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宗棠。」的說法。
  • 晚清第一硬漢左宗棠之死
    對於左宗棠來說「大器晚成」絕非壞事,反而他有足夠的時間磨練性格,韜光養晦。左宗棠自小就展現出異於常人的才能,極有悟性,「少負大志」。可能有人會疑惑他自幼聰穎,心懷大志,為何他會沉浮半生,大器晚成呢?左宗棠出生於湖南長沙,在家排行老三,是家中幼子。左宗棠自小身體羸弱,母親對他千般愛護萬般疼愛。來自家庭的呵護和偏愛造就了一個「隨心所欲」、「自大傲慢」的左宗棠。
  • 朋友在關鍵時刻是用來「出賣」的,左宗棠好友沈葆楨的醜惡表演
    關鍵時刻好朋友也靠不住朝廷指派左宗棠的好友,時任兩江總督的沈葆楨具體辦理。沈葆楨字幼丹,福州人,比左宗棠小九歲。從私人關係上來講,二人屬於同一圈層。左宗棠的兒女親家陶澍是林則徐的頂頭上司,臨終向道光皇帝推薦的接班人。所以從私人關係來看,左宗棠與沈葆楨是一個圈層的。從政治上看。當年得知沈葆楨辦理船政缺錢,左宗棠從福建協餉中每月撥2萬兩給沈葆楨作經費。
  • 曾國藩與左宗棠的智慧——明鬥暗合
    歷朝歷代都有血淋淋的教訓,作為中興之臣的曾國藩與左宗棠又怎會不知。曾國藩比左宗棠年長1歲,作為湖南老鄉很早便已相識。二人走向巔峰都得從鎮壓太平天國,掌握兵權說起,並且也在太平天國覆滅之時交惡,走向對立。鹹豐元年正直太平天國初期,曾國藩回家為母奔喪,受朝廷命令與湖南巡撫一同辦理團練,至此名震中外的湘軍誕生了。
  • 晚清第一硬漢左宗棠輝煌的的一生
    「中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言猶在耳,可左宗棠走了。走了也好,這個漢人太強硬,太無拘束,甚至在萬壽聖節也不參加行禮。但態是要表的,要不然還會有誰去為朝廷賣命呢?於是詔諭立即派發各省:追贈左宗棠為太傅,恩諡「文襄」,賞治喪銀三千兩。
  • 曾國藩被左宗棠咒罵,卻不以為意,離世後左宗棠反說自己不如他
    所以在後來與左宗棠鬧掰了以後,左宗棠經常咒罵曾國藩,甚至還拉攏其他大臣彈劾曾國藩,但是無論左宗棠如何罵。曾國藩都是相逢一笑,只說了一句:「論兵戰,吾不如左宗棠,為國爭光,亦以季高為冠。國幸有左宗棠也。」曾國藩的大度,也讓左宗棠放下了心中的隔閡,當曾國藩離世時,人們紛紛猜測左宗棠可能不會致祭。
  • 從「滌生」到「晚生」:左宗棠的瑜亮情結
    晚清歷史上曾國藩和左宗棠的關係,就有點類似於周瑜和諸葛亮。,但結局卻完全不同。演義裡周瑜的「瑜亮情結」至死不悟,而歷史上左宗棠的「瑜亮情結」卻以一種特殊的形式化解。左宗棠是湖南湘陰人,曾國藩是湖南湘鄉人,三湘佔了二湘。兩人都出生於11月,左宗棠比曾國藩小一歲。世人都知道左宗棠要比曾國藩聰明,智商高。這個印象其實都來自二人的自以為。
  •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左宗棠落榜之後這樣自勉!
    在世紀之交的2000年,美國《新聞周刊》評選出全世界40位智慧名人。其中包括3位中國人:第一位是毛澤東,第二位是成吉思汗,第三位就是左宗棠。身為晚清重臣的左宗棠,軍功赫赫,治家有方。左氏一族,在清末亂世出了不少治國能臣,而後代良醫輩出,清白家風令後世稱道。美國《新聞周刊》評他為「一千年來全球40位伶俐名人」之一,連大文豪莎士比亞都排在他之後。這,就是左宗棠。
  • 如何辨別娛樂圈的真假頂流?
    如何辨別娛樂圈的真假頂流?——看ta夠不夠出圈。不過,娛樂圈之大,頂流也肯定不止以上,其他出圈的頂流們,我們留言區見!創意 | 你豆哥編輯 | 你豆哥插畫設計 | + +
  • 雪梨張大奕公開搶ip撕破臉,網紅界頂流的撕x比娛樂圈還精彩!
    第一個知識點,簡單來說,這次開撕全是因為倆人爭一個ip而起。這個ip叫做「芝麻街」,位列世界百大ip的行列。貼一個它的百度百科給大家看看,就蠻厲害的。以上呢,就是張大奕這邊對搶ip這件事來龍去脈的說明。張大奕用大號轉發,說自己用心做的聯名被這樣的方式官宣很難過。芝麻街官博也和她站在了統一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