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清水繪幸福 生態武隆再出發

2021-01-09 人民網環保

  「蜀中山水奇,應推此第一」。武隆,伴靠烏江的山中小城,自古以來以山青水遠、生態資源豐富而秀麗。

  今天,武隆又以其護美綠水青山、推動綠色崛起的創新實踐,譜寫生態文明的時代新篇。

  昨天和今天,武隆一直是一個讓人留有飽滿印象的地方。

  作為重慶市的旅遊大縣,武隆森林覆蓋率達60%,旅遊業一直是武隆縣域經濟的「主心骨」,生態工業也交出了一張漂亮的「答卷」:全縣工業總產值首次邁上百億元臺階,實現工業總產值101億元,同比增長26%。初步形成了清潔能源、機械加工、新型材料等三大支撐產業。

  「武隆生態良好,有發展生態工業的基礎和沃土,我們要把發展生態工業作為落實市委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和推進生態保護發展的重要舉措來抓,把武隆建成生態工業經濟強縣。」武隆縣委書記何平表示。

  有水則靈。旅遊與生態工業的崛起,扮演武隆旅遊發展中「毛細血管」的水能資源,其「觸角」讓「新陳代謝」更為活躍,旅遊做到哪裡,水電開發的「觸角」就伸到哪裡。

  一江清水繪幸福,生態武隆再出發。

  烏江之上,漁人碼頭微瀾拍岸,湖畔棧道綿延。不遠處,方可聽聞過江速滑掠過的聲音。

  從高處俯瞰江口電站四周,掩映兩旁的道路宛如長龍蜿蜒,河岸大片的樹木鬱鬱蔥蔥,縱橫交錯的天然河道,綿延起伏的丘陵……遠方可見現代與傳統交相掩映的旅遊新老建築,可謂一湖山水滿城春。

  靠綠水青山吃「旅遊飯」的武隆,全縣水能蘊藏量達240萬千瓦,目前,已經開發水電裝機容量110萬千瓦,發電量48.44億千瓦時。固有豐沛水能資源,建設大小不一的水電站,豈不是砸自己的「金飯碗」。

  武隆人有自己的底線。

  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武隆突出強調水電開發要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前提,編制水電新農村電氣化實施方案,相關部門組織力量全面掌握全縣水資源分布現狀,對水能資源開發管理、規劃、設計、建設、技術進步、用電水平等方面建立了與新農村建設相適應的指標體系,形成了「生態優先、統籌考慮、適度開發、確保底線」等原則,明確水電開發環境管理的重點工作,實現全縣水能資源的合理利用,促進水電產業健康發展。

  除了嚴管規劃與開發,科學確定生態基流更是有利於水環境質量的改善。

  「通過兼顧生態環境與河壩環境的保護與修復,大溪河流域水電站以通過生態基流的技術和理念創新將其建成為一座座綠色環保水電站。」大溪河水電站負責人胡世華說,一座座綠色水電站的建成,不僅為全縣經濟發展提供電力電量保障,沿河兩岸的生態環境也得到有效保護,水生動物和水生植物得到恢復和提升。

  記者在距離水電站不遠的大溪河淡水魚養殖場看到,村民劉信揚正在自家的魚塘裡為前來買魚的客人不停的忙碌。之所以劉信揚的漁場水質好,得益於科學、合理確定生態基流。

  縣水務局工作人員徐學炳說,生態基流包括流量要求和不同水期的消長要求,其保障基本的徑流量是保障河流生態健康的基礎。「水體自淨能力的強弱與水量的大小有直接關係。」據徐學炳介紹,之所以選擇生態基流,就是要保障一定的水量,這也是河流或者湖泊維持生態平衡的前提條件。水體中的水生動物、植物以及河流底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甚至岸邊的蘆葦雜草等都是整個水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在保障水量的前提下,保證水量的變化性也十分必要。也就是說,不能保持河流裡的水量永遠沒有變化,尤其是在人為調配水資源過程中,要模擬自然狀態,洪水期水量應該增大,而枯水期的水量就應該減小。「不同水期水量的不同消長要求對於生態環境的意義,在生物繁殖方面體現得比較明顯。」

  青山綠水,修竹成蔭,如此生態屏障,早已讓山水間的水電站自成風景。

  水電資源的開發更是增效擴容與標準化創建工作提上日程,武隆縣充分發揮水電站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把電站與山水融為一體,努力建設成有山、有水、有靈氣的花園式電站。

  截至目前,全縣共有22座農村水電站實現增效擴容,新增發電量5651萬千瓦時,相當於節約6945噸標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890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66噸,能源利用率得到顯著提升,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取得三豐收。

  如今,漫步武隆的一個個標準化建設的農村水電站,映入眼帘的廠美、景美、人美引人讚嘆:設備得到更新維護,基礎設施得到修建完善,廠容廠貌得到根本改變;結合各類活動,開展電站潔化、綠化、美化行動,有力促進了「美麗鄉村」建設;通過標準化建設,電站廠房的噪音、溫度、溼度等得到了有效控制,工作環境的舒適度進一步提升,職工都配置了統一的工作服,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村莊作伴小舟蕩,碧水揚波映翠竹。

  這正是遊人置身武隆縣武隆芙蓉江的美好感受。

  作為全國旅遊大縣,武隆水資源的利用與保護不僅僅是一項造福子孫的民生工程,還是服務旅遊發展,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現縣域經濟快速增長和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幸福工程。

  生態要發力,基礎設施不完善會拖後腿。路不修好,誰來旅遊?電網不全,誰來投資?

  「今年景區內又新增了5個房地產開發項目,明年建成後,高峰期可能增加上萬人的遊客。」縣水務局工作人員謝懷斌指著不遠處正在建設的樓盤工地說,每年的5月到10月是武隆旅遊最旺的季節,縣域內的賓館、酒店、農家樂的入住率均超過90%,且居高不下。

  生態資源要轉化成競爭力,更需要一些先決條件的。近年來,武隆水電的能源網,更加清潔、堅強可靠。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縣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水電裝機容量從2010年46.1萬千瓦到2014年110.2萬千瓦,年發電量從2010年18.54億千瓦時到2014年48.44億千瓦時。其中:農村水電裝機容量從2010年16.1萬千瓦到2014年20.2萬千瓦,年發電量從2010年5.54億千瓦時到2014年8.44億千瓦時,實現戶通電率達100%。

  全縣水能蘊藏量達240萬千瓦,目前,已經開發110萬千瓦,正在開發建設的裝機容量12.5萬千瓦的芙蓉江浩口電站,由大唐集團投資100餘億元在烏江上建設的裝機容量達52.5萬千瓦的白馬電航樞紐也在前期準備中,建成後武隆生態電網將又添「新能源」。

  奔騰的烏江兩岸,一排排青瓦白牆的民居顯得格外惹眼,處處見綠,移步換景。

  一打聽,才得知這是為江口電站、銀盤電站移民建設的「新家」。最早搬到這裡的移民簡廷江告訴記者;「現在生活條件比以前好多了,幹啥都方便,好多移出來的村民都辦上了農家樂,吃上了旅遊飯。」

  1998年,作為重慶市重要能源項目的烏江銀盤電站動工建設,簡廷江的家鄉——江口鎮蔡家村瓦子坪小組的土地全被建設徵用,簡廷江三兄妹家庭及老人共11人的9畝多土地獲得國家移民補償款40萬元。從此,簡廷江成了眾多移民中的一員。

  走進簡廷江家的小院,客廳、臥室、廚房、餐廳、衛生間都進行了精裝修,院中小轎車候著隨時出發。簡廷江告訴記者,雖然現在離自家的土地遠了,但生活比以前方便了,原先看病需要走上好幾個小時,現在只用十多分鐘就能到衛生所。

  像簡廷江這樣喜遷新居的電站移民在武隆縣還有很多。

  基於「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移民搬遷思路,該縣還進一步加大庫區移民和周邊村民進行種植、養殖、電工、電焊等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探索致富的路子。

  如今,很多移民家裡搭乘「旅遊風」開上農家樂,掙上生態錢;有的買了大型自卸汽車,組成車隊在電站承擔運輸工作;有的在電站各項目部從事開挖、混凝土澆築等工作;有的在當地企業幹上了技工,有了穩定的經濟收入。

  光陰荏苒,「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回顧武隆旅遊的發展與水電資源開發的巨變,武隆人感念尤深。 

相關焦點

  • 留一江清水、繪兩岸美景 南京在行動
    從長遠計、為子孫謀;留一江清水、繪兩岸美景長江大保護,南京建設「四個帶」魚嘴溼地公園河西濱江風光帶風貌。本報記者崔曉攝5月23日,南京市長江大保護工作推進落實會議召開。有別於其他一些全市性大會的是,此次會議用了一整天的時間。上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市長藍紹敏率隊實地考察了南京沿江岸線保護及整治修復情況,下午召開了大會。
  • 巨野縣柳林鎮:清水工程繪就「水清岸綠景美」幸福圖景
    日期:[2018年09月18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2] 巨野縣柳林鎮:清水工程繪就「水清岸綠景美」幸福圖景
  • 四川新聞丨《對話綠色先鋒》瀘州篇:再繪生態長江圖
    復耕複種再添綠,生態發展更宜居。由省生態環境廳和四川廣播電視臺共同打造的大型訪談節目《對話綠色先鋒》第二季,今天(20日)在四川衛視《今日視點》欄目開播,首站打卡了甜城內江後,明天(21日),節目將帶你走進瀘州,看看這座因江而生、因江而興的城市如何再繪生態長江圖。
  • 武隆芙蓉江旅遊攻略來了!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高超歷時4年升級打造,作為武隆旅遊核心景區之一的芙蓉江正式面向遊客開放。到了芙蓉江應該怎麼玩?吃什麼?快來看看這份旅遊攻略吧!遊船經過,芙蓉江江面碧波蕩漾。那麼,到芙蓉江遊玩,該掌握哪些攻略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番。1.芙蓉江沿岸景點從芙蓉江逆流而上,沿岸的景點主要有:三河口、芙蓉仙女峰、盤古苗寨、玉兔望月峰、龍孔飛瀑、黑葉猴保護區、蝴蝶谷和百汊灘等等。
  • 江蘇這五年|修復長江生態環境 守護「一江清水、兩岸蔥綠」
    從長遠計、為子孫謀;留一江清水、兩岸蔥綠。這是江蘇「長江大保護」的「題中之義」,也是江蘇面對長江保護迎難而上、開拓創新的前行軌跡。大江巨變,無邊江景一時新。五年來,江蘇上下把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作為系統工程統籌謀劃,以改善長江水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突出問題導向,針對國家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所披露問題,推進整改不放鬆,咬定目標不放手,嚴格落實整改「責任制」和「銷號制」,緊盯整改要求和時間節點,有力有序推進問題整改銷號,打好問題整改的主動仗、進攻仗,在遏制增量、化解存量上下功夫、見成效。
  • 看,一江清水向東流!宜昌元素亮相央視(附視頻)
    一江清水向東流,是中國人幾千年的夢想和希望,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宏圖。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守護江河,守護人類共同的家園,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由之路。保護長江,保護長江母親河,讓一江清水注入浩瀚的海洋,也是中國對世界的承諾。
  • 《印象武隆》走進央視一臺 即將與全國觀眾見面
    為期8期的《中國民歌大會》不僅匯集了全國32組原聲歌者,朱軍、董卿、李思思、尼格買提等金牌主持匯聚一堂,田青、李松、王黎光、李谷一等重量級點評嘉賓更是盛況空前。  今年6月,央視主持花旦李思思曾赴重慶《印象武隆》劇場,尋訪「川江號子」第九代傳承人楊興勇,並力邀其參加節目。「川江號子」不僅僅是川江人民的勞動之歌,更代表一種文化,需要人記住欣賞並傳承。
  • 多次登上央視舞臺《印象武隆》究竟有何秘密?
    近日,重慶首部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武隆》再登央視,「重慶印象武隆藝術團」川江號子傳承人楊興勇一行5人,搭檔著名歌手譚維維在央視一套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共同演繹《踏歌千江》,歌唱古典情詩,原來川江硬漢也能柔情似水,究竟《印象武隆》背後有哪些公開「秘密」?
  • 雲川四縣檢察院:同飲一江清水 共守一域公益
    雲川四縣檢察院:同飲一江清水 共守一域公益 2020-12-26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只為一江清水向東流
    黃河源扎陵湖溼地景觀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中國西部有這麼一個地方:百姓們守著金礦而不採,有大湖而禁漁,碧草青青但仍在堅持劃區輪牧,境內每個牧民家庭都有一人擔任生態管護員……為什麼?只為源頭清水向東流。
  • 高質量發展確保一江清水綿延後世、惠澤人民
    5年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三次座談會,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謀篇布局,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5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沿江省市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 仙女山機場快來了,呈上最全武隆旅遊攻略,約嗎?
    今後去武隆旅遊更方便武隆被譽為「世界喀斯特生態博物館」是同時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國家5A級景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等名號圖源 | 圖蟲網張藝謀對武隆印象深刻2007年他的《印象》系列開始大火全國有135個城市邀他拍攝這一系列最後,武隆成功獲選《印象武隆》已成為重慶文化旅遊的一張名片
  • 脫下「黑外套」,穿上「生態裝」,株洲藍天、綠地、清水悄然歸來
    脫下「黑外套」,穿上「生態裝」的株洲,灰天、黑地、汙水漸行漸遠,藍天、綠地、清水悄然歸來,並朝著綠色、生態積極轉型。水質提檔,70+娭毑「合唱團」天天來這駐點高歌1月12日,在湖南省株洲市淥江飲用水源保護區,在陽光的照耀下,清澈翠綠的淥江像一條綬帶漂入湘江。江邊的遊步道上,居民悠閒自在,跑步、散心、閒聊,盡享閒暇時光。
  • 守護一江碧水,唱響生態綠色之歌
    5年來,湖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用實際行動擔負起「守護好一江碧水」的責任,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有力推動了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書寫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美麗答卷。「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環境保護關係到長江流域的社會長治久安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對這樣的國之大者,我們必須心中有數。
  • 兩岸四地聯合進行清江行動 共護一江清水
    近日,市水利局也開展了「雷霆行動護江水 安瀾長江爭先鋒」長江禁止採砂專項行動。南通水政監察支隊與上海崇明、蘇州、泰州兩岸四地的水政執法人員聯合巡查長江水域,共護一江清水。 當天,南通市水政監察支隊執法人員從皋張汽渡碼頭出發,沿江逆流而上巡查非法採砂船隻。
  • 桐嶼街道小稠村清水紅利繪就生態富民「畫卷」
    「再過一個月左右,枇杷就可以上市了。我們採用了有機肥、生物菌肥、種植綠肥、生草法等技術,預計枇杷畝產控制在600公斤至800公斤,優質果率達70%以上。」正在田間檢查的種植戶任建榮,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只有好水、好地,才能種出好枇杷。」
  • 【地評線】荔枝視評:守護「一江清水」,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長江,彰顯了黨中央守護「一江清水」的堅定決心,也必將激勵更多人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奔流不息的萬裡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讓中華民族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科學謀劃,部署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新發展理念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 超詳細武隆旅遊攻略,來一份?
    今年7月29日芙蓉江重新開放,在4年的提檔升級打造中,芙蓉江新增了9艘寓意「魚躍龍門,鯉魚化龍」的魚龍造型全新遊船,美感十足,讓遊客體驗更佳的遊船環境。 『白馬山』
  • 萬裡長江繪宏圖——習近平總書記滬蘇紀行
    今天看了一下,你們在這裡生活很幸福。這樣的幸福生活是你們親手建設出來的。」  「『上下同欲者勝』。我們幹事業,只要是為了老百姓的利益,就能得到老百姓的擁護,也就能夠最終辦成。」   (三)「一江清水向北流」  江蘇因其獨特的自然稟賦,河湖眾多、水網密布,長江橫穿東西400多公裡,大運河縱貫南北700多公裡。
  • 武隆特色美食:泉水豆花
    向上滾動瀏覽全文↑↑   一碗熱氣騰騰的豆花,一碟恰到好處的海椒蘸水,幾顆香蔥,再加上二兩清香米飯。作為一道美食,豆花的魅力對於武隆人來講無可阻擋,不僅在於其可口的美味,還在於它賦予武隆人的某種情懷。「民間有俗語說『滷水點豆花 一物降一物』,這滷水可是製作豆花的非常重要的『催化劑』。」譚建梅說著便取來一碗滷水,再兌上適當的清水,用一個大勺一次舀取少許,然後在豆漿表面緩緩移動勺子,讓滷水和豆漿慢慢均勻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