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關注 「老電影的那些事兒」
1982年,由作家李存葆創作的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在《十月》雜誌第6期發表後,立刻引起巨大轟動。全國各級報刊爭相轉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進行了連播,同時50多家專業劇團將小說改編成各劇種進行上演。
1983年,山東電視臺將小說改編成了3集電視劇。播出後頗受歡迎。
一年後的1984年,由著名導演謝晉執導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也與廣大觀眾見面了。該片同樣大獲成功,一舉拿下了當年金雞獎和百花獎的多個獎項。
如今雖然過去這麼多年了,但我們卻依然沒有忘記這兩部作品曾經給我們心靈帶來的震撼。
那麼大家還記得兩個版本的《高山下的花環》嗎?還記得兩個版本中的那些演員嗎?今天,我們想通過兩部作品的演員對比,來再次重溫一下兩個版本的《高山下的花環》,來感受一下它們的魅力吧。
周裡京(劇版)、唐國強(影版)扮演趙蒙生趙蒙生,九連指導員,高幹子弟。最初下連隊只是為了「曲線調動」,後來在戰場上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逐步轉變為了勇猛頑強的戰士,成了一名真正的戰鬥英雄。
劇版中的趙蒙生由周裡京扮演。影版中由唐國強扮演。兩位演員都是當時正走紅的影壇帥哥,演技也都不俗,在不同的版本中的表現也都各有千秋。不過相對來說唐國強的收穫可能更大一些,因為他通過這個角色,徹底改變了他留給觀眾的「奶油小生」的印象,使他的演藝之路變得愈發寬廣。
朱建民(劇版)、呂曉禾(影版)扮演梁三喜梁三喜,《高山下的花環》中最令人震撼的人物。九連連長,生於革命老區沂蒙山區。
他勤勞克己,敦厚善良,大公無私,深受下屬愛戴。他為人篤誠,謙和、寬容,更重要的是,身為軍人,他忠於職守,把祖國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戰鬥中他身先士卒,英勇獻身。
他壯烈犧牲時沒有任何豪言壯語,卻只留下一張血染的欠帳單,而且在遺言中還叮囑家人用撫恤金償還欠帳。
我記得當初無論是看電視劇還是看電影,這個人物都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劇版中扮演梁三喜的演員名叫朱建民,曾是八一廠演員並擔任過八一廠演員劇團副團長的職務。曾在《梅嶺星火》、《浴血太行山》等影視劇中扮演角色。
相對來說,在影版中扮演梁三喜的呂曉禾,大家更為熟悉一些,而且他憑藉精湛演技,還一舉拿下了當年金雞獎和百花獎雙料影帝的稱號。如今74歲的他仍在堅持演戲。
王同樂(劇版)、何偉(影版)扮演靳開來靳開來,九連炮排排長。看似愛開玩笑,愛發牢騷,實際上極富人情味。在戰場上,為了給饑渴的戰友們解渴,他冒險去砍敵人的甘蔗,結果不幸踩雷犧牲。十分悲壯。
劇版中扮演靳開來的王同樂也曾是大家很熟悉的演員。曾參演《開山的人》、《走在戰爭前面》、《閃光的箭》、《海神》等影視劇。而影版中的何偉,本是長春話劇院演員,後被謝晉選中,成功扮演了靳開來這個富有特色的角色。後來他又主演了《上海一家人》等劇,還擔任了《大上海計程車》、《張聞天》、《田教授的28個房客》等劇的導演。如今他63歲。
郭剛(劇版)、倪大紅(影版)扮演段雨國段雨國,在戰鬥中成長起來的九連戰士。
劇版中是由原八一廠演員郭剛扮演,他曾在《今夜星光燦爛》中扮演文書,在《遠方的星》中扮演男主角等,後成為了一名編劇。
而在影版中扮演段雨國的倪大紅,現在就是在太火了,尤其是主演了電視劇《都挺好》之後,更是有了「作精蘇大強」之稱。如今59歲的他已成為演藝圈最為著名的老戲骨之一,更有多部新作呈現給大家。
王尚信(劇版)、童超(影版)扮演雷軍長雷軍長,解放軍的高級將領,被稱為「雷神爺」。他治軍極嚴,並疾惡如仇。在戰場上,他雷厲風行,是鐵打的硬漢,在生活中,他教子有方,是稱職的父親。
在影視兩版中扮演這個角色的,是兩位老藝術家。一位是青藝的王尚信,出生於1931年,曾在《燎原》、重拍版《南徵北戰》等影片中出演角色。另一位是北京人藝的童超,出生於1925年。他樸實、深刻的表演曾令觀眾如痴如醉。這兩位藝術家都已經去世了。
李嵐(劇版)、蓋克(影版)扮演韓玉秀在《高山下的花環》中,韓玉秀這個角色,就是善與美的化身,是和《霓虹燈下的哨兵》中春妮一樣令人可親可敬的人物。
劇版中這一角色由八一廠的女演員李嵐扮演。影版中由曾參演過《戰地之星》等電影的蓋克扮演。
相對來說,蓋克的人物形象似乎更加深入人心,而李嵐因為氣質較洋氣,所以顯得不太符合韓玉秀農村媳婦的身份。不過兩位演員的表演都很到位,給觀眾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
王玉梅(劇版和影版)扮演梁大娘梁大娘,梁三喜的母親,趙蒙生的養母。她曾生下三個兒子,大兒子和二兒子都已光榮犧牲,梁三喜是最後的孩子,最終也倒在了保衛祖國的戰場上。這位無私而偉大的母親,把所有的悲痛都放在自己的心裡,並堅持按照三喜的遺囑,用三喜的烈士撫恤金還清了欠帳。
在影視兩版中,這個角色都是由著名演員王玉梅所扮演。而且我覺得她是兩個版本中表演最為動人和出色的演員。她的表演樸實、自然、而又生動鮮活,顯示了極高超的技巧,又飽含真情實感,令人由衷讚嘆。尤其在影版中有一個鏡頭,王玉梅所扮演的梁大娘在聽到兒子三喜犧牲的消息時,她坐在那裡,眼神呆滯,一動不動,唯有風吹亂著她的白髮……看到這裡,不知有多少觀眾留下了眼淚,無不為她「此處無聲勝有聲」的表演所感染。
其實在兩版《高山下的花環》中,還有很多的好演員,比如在劇版中扮演金小柱的侯華(後在87版《紅樓夢》中出演蔣玉菡),和在影版中扮演靳開來妻子的斯琴高娃,雖然戲份不多,但給觀眾的記憶也很深刻。
2018年9月27日,《高山下的花環》被評為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
而今天,當我們再次回味起兩個版本的《高山下的花環》時,不知是否喚起了各位當初的記憶呢?在大家的印象中,劇版和影版哪個版本的演員更難忘一些呢?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與更多朋友進行互動吧。我是雅清,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咱們明天同一時間,再會。
本文由DJ雅清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抄襲!違者必究!
看完右下角點個在看,謝謝哈。
好不好看,你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