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大決戰和高山下的花環

2020-09-23 老Talk消息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laotalk

作者:老編輯


80年代拍攝的《高山下的花環》,開場就把矛頭指向「高幹子弟」和「莊稼漢」的差別。作為紈絝子弟的趙蒙生(唐國強飾演),從宣傳幹事調到基層當指導員鍍金,準備曲線回機關總部。沒想到遇到南疆戰事,老母親一個電話打到軍部,要把寶貝兒子要回來。

雖然結局強行大團圓,讓當年參加過淮海戰役支前的玉秀媽說,「軍長把自己的孩子送上前線,犧牲了,我哪怕看到只有這一個,我總算是看到了」。觀眾們都心有戚戚,還是能聽出明為諒解,實為控訴的意味。

30多年後的《芳華》,馮小剛就只敢說劉峰和何小萍善良,其中淡淡透出一點「好人沒有好報」的憂愁。

就這,馮小剛的兩部作品,另外一部是《集結號》,已經算得上本世紀僅有的兩部反映了共和國兩場戰爭的主流大銀幕作品。那句話說得好,「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從這個角度來看,國產戰爭片當然是在退化的。

最近幾年,《大決戰》三部曲被越來越多的軍迷影迷安利,林彪說「我不要他的傷亡數字,我只要塔山」是經典,黃維兵團兩分多鐘全實景拍攝的行進是經典。這是蘇式戰爭片沿襲下來的傳統,大場面,大手筆,統帥決策與群眾意志的閃回穿梭。也和內戰中國共雙方指揮官留下的豐富文字資料有很大關係。

然而大決戰登峰造極之後,統帥視角主旋律的看家本領就在不斷丟。特型演員們走了,八一廠空了,軍服越來越潮,武器卻越來越錯,小鮮肉們硬頂上也只能演少年的革命者。

國際戰爭片的潮流也很難跟得上。《1917》和《敦刻爾克》帶來了戰爭片視聽語言的一大進步,從上帝視覺回到了第一人稱視覺。這種沉浸式體驗戰爭的電影,其實要求本國的戰爭經驗不僅要豐富,戰爭的史料也必須是更個人化的,更多的參戰者日記,更微觀的紀錄片,還有更多允許拍攝的題材,更大的自由度。

八佰》最後成片的擰巴,就是由於導演的創作意圖無法有效發揮,甚至被認為有政治問題,刪刪減減之後就只剩一路催淚。觀眾看得很爽,檔期也撿到了一個大便宜,但是作品呢,談不上。

好的戰爭片,其內核只能是反戰。

但是在我們這兒,也要讓位於動員參戰的宣傳效果。《高山下的花環》裡面有一幕戲,戰前動員全體官兵看《英雄兒女》。新一代的戰爭片強調沉浸式體驗,強調個人感受之後,戰爭的正義非正義兩方的面目就模糊了。

歐美可以這麼做,是因為越南戰爭到伊拉克戰爭的正當性被推翻了,歐戰的對手們在歐盟的旗幟下諒解了。所以從《現代啟示錄》開始到《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導演們想怎麼虛無歷史就怎麼虛無歷史,想怎麼傷痕文學就怎麼傷痕文學。

但是東亞至今還在吵吵鬧鬧,不用我解釋你就知道此路不通!

所以到了最後,國產戰爭片就只有一點突破:全球最大的市場倒逼出來的影視工業化的成果。彈片橫飛,槍聲四起,搭起一比一的實景再把它炸掉的能力現在是有了。這也是《八佰》最讓人稱道,也是明年的《長津湖》、《金剛川》最讓人期待的。

影視工業化的潛力還可以挖。好萊塢做到了各個歷史時期都有傑出代表作,各個軍兵種都有自己的募兵大片,而且史匹柏,梅爾吉普森,伊斯特伍德們隔幾年還可以推陳出新。希望《八佰》開的這個頭,能夠增強投資方涉足戰爭片的信心,讓長江後浪能推前浪。

但是一個常識還是要說,《戰狼》和《紅海行動》不是戰爭片,是英雄片。《高山下的花環》才是如假包換的戰爭片,40年來我們拍過的最好的那種。

言不盡於此,完整版節目敬請收聽。

———————

本期節目已經同步上傳到podcast,喜馬拉雅,荔枝FM等各大平臺。

相關焦點

  • 8部經典國產戰爭片:《高山下的花環》排名第一,實至名歸
    《八佰》上映30多天,以29.20億(上映中)票房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同時超越《中國機長》的29.12億,躋身中國電影市場影史票房榜前十。《八佰》豆瓣評分7.7,口碑已經超過大部分國產片,不過我們今天不聊《八佰》,推薦一些評分較高的國產戰爭片,在口碑上它們都超越《八佰》。
  • 8部高分國產戰爭片:《三毛》排第4,《高山下的花環》實至名歸
    《八佰》上映30多天,以29.20億(上映中)票房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同時超越《中國機長》的29.12億,躋身中國電影市場影史票房榜前十。《八佰》豆瓣評分7.7,口碑已經超過大部分國產片,不過我們今天不聊《八佰》,推薦一些評分較高的國產戰爭片,在口碑上它們都超越《八佰》。
  • 8部高分國產戰爭片:《三毛》排第4,《高山下的花環》實至名歸
    《八佰》上映30多天,以29.20億(上映中)票房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同時超越《中國機長》的29.12億,躋身中國電影市場影史票房榜前十。《八佰》豆瓣評分7.7,口碑已經超過大部分國產片,不過我們今天不聊《八佰》,推薦一些評分較高的國產戰爭片,在口碑上它們都超越《八佰》。
  • 高山下的花環——史上最真實的戰爭題材影片
    近年來有不少能讓人熱血沸騰的戰爭題材片,早期的戰狼系列到最近的八佰,然而今天我們介紹的一部戰爭影片,拍攝於80年代,至今卻無人能夠超越,無論是劇情還是人物,都有血有肉,樸實有力!圖為豆瓣評分《高山下的花環》,由謝晉執導,拍攝於1984
  • 觀影:《高山下的花環》
    一個人的「戰」立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 《高山下的花環》給人一種乾淨、不拖沓的感覺。一場戰爭,戰爭的殘酷,隊友們的英勇犧牲,讓一個人真正的挺立起來了。
  • 《高山下的花環》:中國最好的戰爭片
    《高山下的花環》劇照《高山下的花環》是中國最好的戰爭片。謝晉鏡頭下的戰士不再是被抽離了個人情感的符號,而是有著悲喜、愛憎和缺點的有血有肉的人。影片中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他們是那個時代精神的代表。
  • 其實《八佰》沒有你們說得那麼好看
    《八佰》上映的消息一傳出,豆瓣和知乎兩大精英平臺,完全是不一樣的聲音。豆瓣網友如同過年,知乎網友一片罵聲。當然這一切都是電影上映前的猜想。如今電影上映後,朋友圈、豆瓣以及整個社交媒體的一致好評,讓我恍惚了。
  • 佳片有約:《高山下的花環》影評
    近日,在《江西公安》雜誌上登載了4篇影評文章,引起了觀眾和讀者對對越自衛反擊戰影片《高山下的花環》的懷舊和熱議。
  •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
    今天所介紹的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環》就是反思文學的代表作之一。 《高山下的花環》是軍事題材中篇小說,以對越自衛反擊戰為背景展開。作者李存葆是軍隊作家,1979年春,他以作家身份去雲南前線作戰部隊採訪。後來,又到廣西參戰部隊生活。在那裡,他和前線官兵一起生活了四個月,親眼目睹了很多豪情悲壯的故事。
  • 《高山下的花環》,一部從老山前線採訪回來的經典
    他和年輕的妻子感情極深,上戰場前,在寫給妻子的信中,他真誠地叮囑,如果自己戰死了,她要堅強地活下去,希望妻子和家人,要多想想國家的難處,不要向組織伸手,他欠的帳可用撫恤金來還…… 當時,部隊的同志還沒講完,李存葆就已淚流滿面。這就是後來小說及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梁三喜一家的原型。
  • 點映三天後,《八佰》口碑急劇下滑,這部主旋律電影要撲街了?
    《八佰》上映的消息一傳出,豆瓣和知乎兩大平臺,完全是不一樣的聲音。豆瓣網友如同過年,知乎網友一片罵聲,當然這一切都是電影上映前大家的反應。如今電影上映後,朋友圈、豆瓣以及整個社交媒體的一致好評,卻讓我恍惚了。
  • 重溫電影《高山下的花環》
    剛才又看了一遍謝晉導演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深為感動,淚流滿面,希望大家也去重溫一遍,這是一部蕩滌靈魂的電影,當然原著小說也是非常的傑作,李存葆的作品。為什麼會有戰爭,因為正義的戰爭其實就是為了和平安定。
  • 國內戰爭片巔峰,應該是《高山下的花環》,詮釋經典電影十要素
    可以說,《高山下的花環》這部電影的開頭非常經典,幾乎毫無廢話,直接將觀眾帶入劇情。 五、人物的蛻變 《高山下的花環》並不是描寫敵我矛盾的,因此即使是反面人物也是有轉化和蛻變的空間
  • 國內戰爭片巔峰,應該是《高山下的花環》,詮釋經典電影十要素
    可以說,《高山下的花環》這部電影的開頭非常經典,幾乎毫無廢話,直接將觀眾帶入劇情。《高山下的花環》最核心的主題不是戰爭場面,也不是梁三喜、趙蒙生、靳開來的命運,而是通過他們的故事展開反思,反思新時代的幹群關係和黨群關係,這正是該片的可貴之處。
  • 8部經典國產戰爭片,評分都比《八佰》高,第一名高達9.1
    《八佰》上映30多天,以29.20億(上映中)票房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同時超越《中國機長》的29.12億,躋身中國電影市場影史票房榜前十。 《八佰》豆瓣評分7.7,口碑已經超過大部分國產片,不過我們今天不聊《八佰》,推薦一些評分較高的國產戰爭片,在口碑上它們都超越《八佰》。
  • 36年了,豆瓣9.2的《高山下的花環》為何還是最好的國產戰爭片?
    可觸動人心的情感還是少了點,比如國慶前上映的《八佰》。十年磨一劍,全明星陣容出演,視聽出彩。儘管票房已破30億大關,但口碑並沒有預期的那麼好。 這讓我想起了已經三刷的一部老片:《高山下的花環》,豆瓣評分高達9.2。
  • 《高山下的花環》46年:有人59歲拿影帝,有人70靠輪椅出行
    1984年,有一部電影上映了,而這部電影在1985年的百花獎和金雞獎裡囊括了八個獎項,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等八個獎項都收入囊中,可謂是收穫頗豐,這部電影就是《高山下的花環》。《高山下的花環》《高山下的花環》這部電影是根據李存葆先生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的
  • 《高山下的花環》36年:有人59歲拿影帝,有人70靠輪椅出行
    1984年,有一部電影上映了,而這部電影在1985年的百花獎和金雞獎裡囊括了八個獎項,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等八個獎項都收入囊中,可謂是收穫頗豐,這部電影就是《高山下的花環》。《高山下的花環》《高山下的花環》這部電影是根據李存葆先生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的
  • 國產十佳戰爭片《八佰》無緣上榜,你看過幾部?
    1、《大捷》;一部十分優秀的電影,受限於資金和那時候的拍攝技術,戰爭場面有點小家子氣,但是在優秀的劇情年前,都無所謂了。一場反諷的生動描寫,段團長可以說已經是個不錯的團長了,知道自己沒有能力,就信任行家方參謀。從始至終沒有逃跑,跟難能可貴了。
  • 《高山下的花環》趙蒙生:我很後悔,上戰場的前一天差點當了逃兵
    文|胖寒 01 近兩年,愛國題材的電影開始小火了起來,前段時間在影院上映的《八佰》一經上映便廣受好評,而今天,我想帶給大家這部影片雖然年代久遠,但比起《八佰》所給我的感動,這部《高山下的花環》更讓我多的是震撼以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