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電影《高山下的花環》

2020-05-22 找尋歷史與未來的方向

剛才又看了一遍謝晉導演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深為感動,淚流滿面,希望大家也去重溫一遍,這是一部蕩滌靈魂的電影,當然原著小說也是非常的傑作,李存葆的作品。

為什麼會有戰爭,因為正義的戰爭其實就是為了和平安定。無論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還是對越自衛反擊戰都是為了祖國的統一和安寧,多少烈士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是偉大的,又是平凡的,關鍵時刻都靠得住,衝得上去,舍小家為大家,為國捐軀!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些戰士和他們的家屬,絕不辜負他們付出的犧牲,無論是從前還是將來!

祖國尚未統一,同志還需努力!

重溫電影《高山下的花環》


重溫電影《高山下的花環》


重溫電影《高山下的花環》


相關焦點

  • 中國人,中國人,中國人,剛看完電影《高山下的花環》的感想。
    今天休息,搜電影時重溫了電影《高山的下花環》,2個小時沒有高能戰爭場面,沒有特效,沒有現在商業片的痕跡,但是我一直熱淚盈眶看完的(之前看過,太小沒有感覺),感謝當時的導演,演員的真情表演我無限佩服。如果這部電影現在影院重新放影,我相信10億票房應該保底的,家國情懷,一個少爺蛻變成戰士,鋼鐵戰士的柔情,家人的堅毅和付出,無數的平凡的英雄,守護和造就當今國泰民安,中華盛世,我們不能忘記這些平凡的烈士們,用生命守護著我們。
  • 觀影:《高山下的花環》
    一個人的「戰」立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 《高山下的花環》給人一種乾淨、不拖沓的感覺。一場戰爭,戰爭的殘酷,隊友們的英勇犧牲,讓一個人真正的挺立起來了。
  • 《高山下的花環》:中國最好的戰爭片
    文|啼豆謝晉的電影創作生涯長達半個多世紀,他以悲天憫人的情懷,直面時代的勇氣和深刻的歷史思考譜寫著銀幕上的傳奇。謝晉是中國電影的「脊梁」,是銀幕中華精神的「魂魄」。《高山下的花環》劇照《高山下的花環》是中國最好的戰爭片。
  • 《高山下的花環》梁大娘,丈夫是名劇作家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148)——王玉梅】 No.1 說起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王玉梅,許多中老年朋友應該比較熟悉,因為她曾出演過許多經典角色,尤其是「母親」角色,如《高山下的花環》中的梁大娘、《喜盈門》中的仁文媽媽、《平鷹墳》中的胡大娘、《山菊花》中的母親等。 也因此,以飾演母親著稱的王玉梅被稱為「東方母親」。
  • 佳片有約:《高山下的花環》影評
    近日,在《江西公安》雜誌上登載了4篇影評文章,引起了觀眾和讀者對對越自衛反擊戰影片《高山下的花環》的懷舊和熱議。就是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部隊作家李存葆的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出版了,隨即在全國引起了巨大轟動。小說紅了以後,先是被改成同名話劇(據說當時全國一共有22個演出團體在同時排演這一齣戲)和電視劇,在央視播出後轟動一時。此後,《高山下的花環》被改編為話劇、舞劇、電視劇等藝術形式。1984年,由該作改編的同名電影《高山下的花環》公映後感動全國。
  • 他是《高山下的花環》梁三喜,與蓋克演銀幕情侶,試鏡李向陽被否
    No.1說起呂曉禾這個演員,許多人可能忘記了,但如果提一個醒,你應該能記起他:他曾因在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飾演梁三喜,而獲得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第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這回,你記起來了嗎?
  • 《高山下的花環》,一部從老山前線採訪回來的經典
    這就是後來小說及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梁三喜一家的原型。 直到1982年,在中國作協和總政文化部聯合召開的全國軍事題材座談會上,李存葆才將早已構思好的《高山下的花環》同《十月》編輯部編輯張守仁講了。會議結束後,他沒有回濟南部隊,而是在北京找了一處僻靜之地安下身來,火速趕寫,僅用半個多月就完成了全稿。
  • 國內戰爭片巔峰,應該是《高山下的花環》,詮釋經典電影十要素
    可以說,《高山下的花環》這部電影的開頭非常經典,幾乎毫無廢話,直接將觀眾帶入劇情。 《高山下的花環》最核心的主題不是戰爭場面,也不是梁三喜、趙蒙生、靳開來的命運,而是通過他們的故事展開反思,反思新時代的幹群關係和黨群關係,這正是該片的可貴之處。
  • 國內戰爭片巔峰,應該是《高山下的花環》,詮釋經典電影十要素
    可以說,《高山下的花環》這部電影的開頭非常經典,幾乎毫無廢話,直接將觀眾帶入劇情。《高山下的花環》最核心的主題不是戰爭場面,也不是梁三喜、趙蒙生、靳開來的命運,而是通過他們的故事展開反思,反思新時代的幹群關係和黨群關係,這正是該片的可貴之處。
  • 66歲周裡京:曾主演《人生》《高山下的花環》,與朱琳兩演情侶
    另一部奠定周裡京影視地位的作品是電視劇《高山下的花環 《人生》《高山下的花環》上映或播出後都引起了轟動,先後獲得百花獎最佳影片獎以及金鷹獎最佳男演員獎等獎項,《人生》中的高加林、《高山下的花環》中的趙蒙生,都讓他紅得發紫。 No.2 周裡京,1954年12月1日出生於北京,籍貫浙江省紹興市。
  •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
    今天所介紹的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環》就是反思文學的代表作之一。 《高山下的花環》是軍事題材中篇小說,以對越自衛反擊戰為背景展開。作者李存葆是軍隊作家,1979年春,他以作家身份去雲南前線作戰部隊採訪。後來,又到廣西參戰部隊生活。在那裡,他和前線官兵一起生活了四個月,親眼目睹了很多豪情悲壯的故事。
  • 高山下的花環——史上最真實的戰爭題材影片
    圖為豆瓣評分《高山下的花環》,由謝晉執導,拍攝於1984高山下的花環-趙蒙生高山下的花環-梁三喜最佳故事片(提名),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導演(提名)謝晉第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 《高山下的花環》,一部把家國情懷與角色性格結合得最完美的一部電影,無論是對人物性格的塑造,強烈的情感矛盾,還是對不正之風的批判,以及戰爭的反思等等,都有著強烈的衝擊力,大膽而真實。
  • 八佰、大決戰和高山下的花環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laotalk作者:老編輯80年代拍攝的《高山下的花環這種沉浸式體驗戰爭的電影,其實要求本國的戰爭經驗不僅要豐富,戰爭的史料也必須是更個人化的,更多的參戰者日記,更微觀的紀錄片,還有更多允許拍攝的題材,更大的自由度。《八佰》最後成片的擰巴,就是由於導演的創作意圖無法有效發揮,甚至被認為有政治問題,刪刪減減之後就只剩一路催淚。
  • 兩版《高山下的花環》演員對比,演技最佳不是帥氣的唐國強和周裡京,而是她
    由作家李存葆創作的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在《十月》雜誌第6期發表後,立刻引起巨大轟動。一年後的1984年,由著名導演謝晉執導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也與廣大觀眾見面了。該片同樣大獲成功,一舉拿下了當年金雞獎和百花獎的多個獎項。
  • 豆瓣9分的《高山下的花環》,當代中國青年都應看看的國產戰爭經典
    【豆瓣9分的《高山下的花環》,當代中國青年都應看一看的國產戰爭經典】 2020年,非常罕有的一段電影真空期,連續5個多月沒有新片上映了
  • 主演《高山下的花環》成名,兩次嫁人,婚姻坎坷,63歲近況怎樣
    蓋克則出生於1958年,比蓋麗麗大9歲,北京人,曾主演過《高山下的花環》中的韓玉秀、《戰地之星》中的白露、《草地狀元》中的陳乃華、《愛你沒商量》中的劉立英、《無人喝彩》中的肖科平、《離婚了,就別再來找我》中的師慧、《太陽的味道》中的洪冬梅、《家有九鳳》中的初二鳳、《北極雪》中的薛華、《老媽的三國時代》中的劉鳳仙等角色。
  • 《高山下的花環》:悲壯的軍旅忠魂,奶油小生唐國強詮釋知恥後勇
    時隔八一建軍節不久,再次重溫《高山下的花環》,已經不知道第幾次觀看這部影片,即使知道劇情,仍然不知不覺眼含熱淚。我反覆思考,認識到描寫戰鬥過程過多,缺少揭示人類心靈的東西,而這正是感人力量的源泉,為此我想要創作一部能深刻展示英雄人物心靈的作品,它便是《高山下的花環》」。謝晉導演在拍攝《秋瑾》時已經考慮要將《高山下的花環》改編,小說把國家民族的振興與個人命運巧妙關聯,講述了唐國強飾演的攝影幹事趙蒙生依靠母親關係,通過從軍區掛職鍛鍊「曲線」調回家鄉,與家人團聚。
  • 「中國第一大娘」王玉梅:《高山下的花環》感動國人,今年86歲了
    王玉梅在影壇一發不可收拾,此後相繼參演了《平鷹墳》《喜盈門》《山菊花》《高山下的花環《喜盈門》1983年,王玉梅在電視連續劇《高山下的花環1984年,王玉梅在電影《高山下的花環》再次飾演梁大娘,獲得了1985年第8屆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 66歲周裡京:曾主演《人生》《高山下的花環》,與朱琳兩演情侶
    一部是電影《人生》。該片由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攝,吳天明執導,周裡京、吳玉芳主演。周裡京飾演的農村「文化人」高加林高中畢業回鄉當了一名人人羨慕的小學民辦教師,然而,他很快被大隊書記的兒子頂替,正當他心灰意冷的時候,溫柔善良的村姑劉巧珍(吳玉芳飾)闖進了他的生活……電影中,最讓人心亂如麻的是加林的命運,最令人感慨萬千的是巧珍的愛情。
  • 從《高山下的花環》到《沂蒙》: 魯劇中的紅色文化與平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