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首次成功用改裝客機空投發射火箭 場面如空射彈道飛彈

2021-01-19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據美國「太空新聞」網站1月17日報導,維珍軌道公司的「發射器一號」火箭在當天進行的第二次空射測試中成功點火飛行並將載荷送入軌道,展示了這項歷經多年研發的空中火箭發射系統的能力。

報導稱,維珍軌道公司的一架名為「宇宙女孩」的改裝波音747客機於當天下午1點38分從加利福尼亞州莫哈韋航空航天港起飛,該機攜帶著「發射器一號」火箭從南加州海岸飛至太平洋上空,並於2點39分左右發射了這枚火箭。

火箭一級發動機成功點火,3分鐘後一級二級火箭分離,二級火箭發動機也點火成功,並最終將有效載荷部署至大約500公裡高的軌道上。

「通往太空的新大門剛剛打開了,」維珍軌道公司創始人理察·布蘭森在聲明中說。「維珍軌道實現了許多人認為不能的事。」「這次宏偉的飛行是多年努力的頂峰,也將推動邁向太空軌道的新一代創新者的出現。」

這次發射可以追溯到2012年7月該項目立項,當時維珍銀河公司宣布,計劃開發一款小型運載火箭。該公司當時計劃使用「白騎士2號」雙體運輸機作為「發射器一號」火箭的發射平臺,但該公司後來決定購買一架波音747客機作為母機。2017年,維珍銀河公司將「發射器一號」項目單獨剝離出來,成立了維珍軌道公司。

此次發射任務的客戶是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這項發射合同早在2015年就已經授予。這項被NASA稱為「ELaNa 20」的任務是將來自8所大學和一個NASA中心的10顆衛星送上太空,以執行一系列科學技術演示任務。儘管在試射中攜帶了有效載荷,但維珍軌道公司在發射前強調,試射的主要目的是進行飛行器測試。

維珍銀河軌道公司曾於2020年5月進行了「發射器一號」的首次空中發射測試,但火箭的發動機在點火數秒後熄滅,發射最終失敗。調查顯示,是因為液氧供應管道破裂導致發動機停機。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空射彈道飛彈,被軍迷稱為天頂星科技,發射方式辣眼睛
    實際上,很多軍迷不知道的是,洲際彈道飛彈並非沒有空射模式,早在上世紀70年代,空射彈道飛彈就已經成功,但卻被美國一位非常重要的政治家叫停,而這位政治家就是亨利基辛格。2013年,美國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計劃重啟,對這項技術的研究。40多年後,又是什麼原因,促使洛馬公司要炒冷飯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 美艦首次成功攔截洲際彈道飛彈,那麼能攔截東風-41嗎?答案揭曉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報導,近日美國海軍首次從軍艦上發射了攔截彈並且還成功攔截了一枚洲際彈道飛彈。據報導稱美國軍方從位於馬紹爾群島誇賈林環礁的測試基地發射了一枚彈道飛彈,隨後停留在夏威夷東北部海域的「約翰芬」號飛彈驅逐艦,使用了「標準—3」反導系統發射攔截彈,將這枚彈道飛彈攔截並且進行了摧毀。標準3反導系統是美國設計的一種將用於艦載的一種飛彈系統,按照美軍的計劃它將是宙斯盾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一部分。
  • 空中巨獸直撲西太戰略要地,翼下掛有大號火箭,造型極為駭人
    值得一提的是,VOX Space公司所使用的運載火箭並非傳統意義上藉由陸基發射塔發射升空的,而是完全依靠運輸機提供初始速度和高度的空射模式。因此,充當火箭發射平臺的,即是一架被命名為「宇宙少女」,同時經過適應性改裝,從而具備在翼下掛載空射運載火箭的波音747大型客機。
  • 用飛彈發射衛星賺大錢:美國安塔瑞斯運載火箭的設計理念和技術分析
    從第1季到現在,小火箭和大家一起詳細探討了從彈道飛彈的鼻祖V-2《V-2飛彈:現代彈道飛彈和運載火箭的鼻祖》到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的最新版本Block 5《小火箭 | 剖析SpaceX公司的最新版獵鷹運載火箭》。
  • 好奇心:發射洲際彈道飛彈時,經過他國上空,為何不會被擊落?
    【話說軍世】現代的武器裝備中,戰略武器一般是大國必備的裝備,尤其是洲際彈道飛彈,基本是各國「平時用不到」,但是別國看到會忌憚的「閒散」裝備,也是一般都是多顆核彈頭,射程在8000到1萬公裡以上,那麼有網友就好奇了,射程如此遠,一般都會經過他國上空,為啥不會被擊落呢?
  • SpaceX 2021年首次獵鷹9號火箭發射成功
    打開APP SpaceX 2021年首次獵鷹9號火箭發射成功 宋際金 發表於 2021-01-08 16:16:28 雖然馬斯克已經成為地球上最富有的人
  • 美洲際彈道飛彈部隊配備休伊直升機,保衛核武器發射井絕對安全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非常簡單,美國空軍的主力武器是轟炸機、戰鬥機、運輸機、加油機和預警機,直升機的大部分作戰任務由美國陸軍航空兵負責,所以空軍只裝備2種不到200架直升機並不奇怪。下面,我們來看看美國空軍這2種直升機的主要技術戰術指標。
  • 從攔截飛機到攔截彈道飛彈:美國「標準」系列艦空飛彈發展史!
    1997年1月24日,美國海軍首次進行反彈道飛彈試驗,BlockⅣA型飛彈的「發展測試彈」(DTR-1)成功的攔截了彈道飛彈靶彈。經過改裝的F15發射ASM-135機載反衛星飛彈「標準」Ⅲ(SM-3)反彈道飛彈「標準」-3系列飛彈是「宙斯盾」系統的反彈道飛彈,該型沿用SM-2 BlockⅣ型的彈體和發動機;改裝了第3級發動機以及加裝全球定位/慣性導航系統,攔截方式則採用波音公司研製的
  • 現實版末日孤艦,冷戰時期美國的海上應急指揮系統
    R-7火箭的技術其實並不怎麼高明,蘇聯對於火箭推力不足的解決非常簡單,就是多加發動機上世紀50年代末,蘇聯研製出了R-7火箭,這種火箭能夠將人造衛星送上太空,但是它還有一個更加危險的作用,就是搭載核彈頭襲擊美國本土。
  • 美國首次認可東風21D:中國裝備反艦彈道飛彈,航母致命威脅
    在冷戰期間,為了能夠對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進行威懾和遠程精確打擊,蘇聯建立了一整套飽和打擊體系,其中蘇聯軍方就特意研發了一款中近程反艦彈道飛彈系統,利用神話衛星偵察系統來確定航母的位置和坐標,然後發射反艦彈道飛彈直接對航母戰鬥群進行精確飽和打擊,以保證在航母戰鬥群發揮其作戰性能之前將其全部殲滅
  • 中國第一款可以從本土攻擊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飛彈東風-5
    1971年,中國第一款可以從本土攻擊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飛彈東風-5,在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首次進行了短射程試驗並取得成功。此後十餘年又多次舉行短射程低彈道、高彈道飛行測試,終於在1979年1月取得成功,轉入全射程飛行試驗階段,一旦成功將使中國核力量的戰略威懾能力大幅提升。
  • 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50年,這些老照片首次集中展示
    1960年2月,在上海市南匯區簡易機場,研製人員正用自行車打氣筒作為壓力源,為我國第一枚液體燃料探空火箭T7M加注推進劑。2月19日T-7M探空火箭成功發射,開啟了我國飛向太空的第一步。長徵一號火箭從1965年開始研製,1970年4月24日成功將東方紅一號送入橢圓軌道,中國成為繼前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第五個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1970年初,科研人員正在廠房內測試東方紅一號衛星。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是我國航天事業的第一個裡程碑。衛星重173公斤,超前蘇聯、美國、法國、日本四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重量總和。
  • 中國首枚潛射彈道飛彈,並不是巨浪-1,而是神秘的1060飛彈
    蘇聯從上世紀40年代末開始著手研製潛艇發射的潛地彈道飛彈,一開始是直接採用蘇聯火箭科學家科羅廖夫主導研製的R-1/R-2飛彈,但這兩種飛彈使用危險的乙醇和液氧燃料,不能夠預先儲存,只能在作戰時加注燃料,不適合潛艇協定。後來蘇聯又試驗過可儲存液體燃料的R-101飛彈,最後才決定研製新型硝酸液體燃料的R-11飛彈。
  • 俄羅斯發射俄版的「長徵五號」大火箭,與胖五相比誰更強?
    圖為俄羅斯安加拉-A5火箭升空途中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最初的火箭就是由洲際彈道飛彈改造而來,從毀傷能力恐怖的飛彈變成了探索外太空的火箭,給人的落差那是相當大。據外媒12月15日的報導稱,在12月14日,俄羅斯成功將一枚安加拉-A5重型航天火箭從俄西北部的普列謝茨克的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俄總統普京表示該項目對於國家安全意義重大。
  • 美軍反導攔截實驗成功,新型飛彈性能出色值得重視
    反導攔截彈首次成功的洲際彈道飛彈靶彈攔截試驗。試驗是在美國夏威夷當地時間2020年11月16日晚19點50分進行的,也就是在美國東部標準時間11月17日的凌晨0點50分即北京時間的11月17日下午13點50分開展的,此次試驗以FTM-44作為其代號,其"標準3"IIA反導攔截彈是從配備了"基線9.C2"系統的美國海軍"約翰·芬恩"號驅逐艦上發射的。
  • 「鋼鐵俠」再創造人類歷史:SpaceX首次載人飛行發射成功!下一步...
    Space X載人火箭於北京時間3點22分發射升空,這是自2011年美國國會和白宮提前取消美國宇航局太空梭以來,美國首次在境內將本國太空人送入太空。這標誌著有史以來,第一次有商業航空航天公司將人類帶入地球軌道。美國宇航局和太空迷已經為這個裡程碑等待了將近十年。載人航天非常困難且昂貴。火箭必須可靠,車輛必須配備昂貴的生命支持系統,並具備一定程度的冗餘度。
  • 臺灣成功大學宣布歷經10年混合火箭發射成功
    環球網10月20日消息,位於臺南的成功大學昨天(19日)宣布,由成大航空太空科技中心混合火箭團隊研發的「成大II型1號」歷經10年,已於13日在屏東海邊發射成功。「成大II型1號」混合火箭成功升空的新紀錄。據香港「中評社」臺南報導,臺南的成功大學表示,「成大II型1號」混合火箭,單枚火箭總造價僅約30萬(新臺幣,下同)。
  • 韓國發射彈道飛彈 2017年飛彈概念股有哪些?
    韓國聯合參謀本部(聯參)表示,當地時間15日早上7點零3分,韓軍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2枚「玄武-2A」彈道飛彈。意外的是,被韓軍視為「殺傷鏈」(KillChain)核心戰略武器的「玄武-2A」卻在發射中出現異常。韓國發射彈道飛彈失敗:一枚飛彈飛行250公裡後命中目標,另一枚升空僅數秒後即墜向海面。
  • SpaceX年度衝頂第26發,首次動用高復用火箭發射國安機密任務
    要知道,這可是美國國偵局機密任務首次採用復用火箭,而且一用還是高復用火箭——一箭第五飛(這也是SpaceX發射美國政府部門任務動用的最高復用次數火箭),可見SpaceX有多自信,國偵局有多信任! 兩天前首次嘗試發射,T-1:53因第二級傳感器讀數異常而自動中止。一天前再度嘗試,在3小時發射窗口期結束前宣布取消。
  • 世界「三大真理」美國「民兵」洲際彈道飛彈,名不副實
    據外媒報導,10月29日美國空軍發射了一枚未攜載核彈頭的LGM-30「民兵」Ⅲ洲際彈道飛彈。這樣的新聞今年已經是第四次看到了,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對這個號稱世界「三大真理」之一的「民兵」洲際彈道飛彈產生了興趣。是否想知道它究竟能打多遠,精度如何?下面我們就好好盤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