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用一生懷念的男人,刷屏了

2020-09-07 其實是樸新啊

最近,這個男人刷屏了!



整個朋友圈都在「啊啊啊!我要為李龜年哥哥激情開麥!」「絕美偶像李龜年!第一歌手李龜年!」


這個李龜年,不是哪個選秀節目新出的小鮮肉,而是大唐王朝最頂級的宮廷樂師,李龜年!而他能刷屏,只因在動漫《天寶伏妖錄》中,帥得勾人心魄。


片中他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就讓迷妹們把持不住了。

春江花月夜文靖淵 - 春江花月夜


再看到他斜靠在椅子上,坐姿隨性,臉龐帥氣,迷妹們徹底喪失意識。

不過也是,會彈、會唱、會作曲、顏值高......若擱現在,絕對能作為vocal擔當,C位出道。


難怪,今天看到央視官宣的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時,網友腦洞:如果古人有選秀,最想pick李龜年......


我們都知道參加選秀,至少要滿足3個要求——


1、具備業務能力,如唱歌、跳舞、樂器演奏

2、有話題性/有故事/有個性/有特色

3、具備良好的觀眾緣


而這些,「唐朝樂聖」李龜年,統統滿足。但看完他的履歷,你會覺得:他不適合參加選秀!


玩過樂隊 唱跳演俱佳


作為大唐王朝最著名、最頂級的宮廷樂師,李龜年善歌,擅吹篳篥(bÌ lÌ),擅奏羯鼓,也長於作曲。


而他的兄弟李彭年、李鶴年也都是業界大佬,前者善舞,後者善歌,三人生於音樂世家,渾身的音樂細胞。


大哥李龜年唱歌好,在樂器上他就選擇篳篥(bÌ lÌ),這是一種管樂器,吹奏起來聲音很渾厚。

他還苦練羯鼓,把這鼓敲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他的二弟李彭年苦練胡舞,三弟李鶴年苦練聲樂。


於是,他們組建了樂隊:Three brothers。

李氏三兄弟共同創作的《渭川曲》,紅極一時,甚至得到了唐玄宗的賞識,尤其李龜年這樣的「五邊形選手」,大概是知音相遇,李龜年與唐玄宗關係甚好。

不久,這三兄弟便火遍長安,成為唐玄宗的御用歌手,王孫貴族的座上賓,更成為樂迷們的愛豆。此後,李龜年還出了一系列音樂代表作:《相思》、《清平調》、《伊川歌》等。

U1S1,如果李龜年活在當代,絕對屬於全能音樂製作人兼唱作藝人,這還要參加選秀嗎?直接可以當導師了,好嘛。

這裡歪個樓:出生在唐代,與李龜年而言,是幸運的。

唐朝的詩是主流載體,而歌曲在那個年代是容易被人忽略的。


按理說,李龜年的職業是低賤的,就是一介賣唱的伶人。

幸運的是!他生在了一個統治者重視音樂和音樂人才的年代。

唐玄宗是個有很高音樂素養的人,琵琶、羯鼓這類胡人常用的樂器,他是信手拈來,甚至還譜寫了傳世樂章《霓裳羽衣曲》。此外他還專門設立教坊培養音樂方面的人才。

也正是唐玄宗對對音樂的見解,以及對音樂人才的賞識,才成就了大唐人人喜愛的頂流音樂人李龜年。


自帶熱搜體質,話題討論度極強

李龜年,自己是大咖,身邊圍繞的也都是大咖。


唐玄宗、李白、王維、杜甫......都是他的圈中密友。

也就是說,李龜年出道,詞都不用管,這些人會主動給他寫!

王維的《相思》,都會背吧,寫給李龜年的。

但這首詩,並不是寫男女之情,而是寫友情的,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江上贈李龜年》

在古代,文人向君主、偶像或友人表達時,往往深情堪比戀人。

比如屈原的「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而這類送別詩,也是古代詩歌最重要的題材之一。


王維這首《相思》,便是借紅豆寄相思的送別詩

這首詩,是安史之亂後,王維寄給遠在南方的友人李龜年的。當時唐王朝由盛轉衰,開元、天寶年間的繁華如同一夜黃粱,昔日的御用樂工只能為尋常百姓助興。所以這句「願君多採擷」,是借女子之思勸慰老友。而這首詩,抒寫的就是王維眷念朋友的情緒,並非戀人的相思。

然後,讀完這首詩,話題就來了。


如果懂這是送別詩,那熱搜會是 ;如果誤認這是情詩,那熱搜會是 。

但無論哪一種,都會成為爆火的討論話題,誰讓李龜年自帶熱搜體質呢。

除了王維, ,隨便拎出一個,都能腦補出一出閱讀量可破億的古偶大戲。

在節目總決賽時,還可以邀請這些好友來助陣,哇哦,那話題絕對炸裂!



freestyle王者

李濬的《松窗雜錄》曾提到:玄宗與楊貴妃月下賞花之時,李龜年率樂隊助興。


當時,唐玄宗說: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為?大白話就是老歌聽膩了,你freestyle一段唄。

話畢,唐玄宗便宣李白進宮寫詞。李白進宮時,剛喝完酒,趁著酒勁兒,他大筆一揮,寫下了清平調詞三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一枝穠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有詞了,李龜年隨即用清平調定調,開始率樂師現場演奏。

一次大師與大師間的合作,順勢而出。


如今看,配合度如此高的合作,像極了周杰倫方文山。即便對歌曲沒興趣,但單聽這倆名字,也會下意識揮動小手點一點聽一聽。


所以,這樣的王者,去參加選秀節目?不玩兒鬧嘛!他還是更適合當導師,你們覺得呢?

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白這個男人,真的對杜甫那麼渣?
    >父親驚為天人逢人就誇我家杜甫7歲能做詩賞識教育就這點不好杜甫對自己的未來特別有信心闢謠:賀知章讀完李白的《蜀道難》,稱李白為謫仙人,兩人喝酒沒帶錢,老賀不惜用御賜的金龜子換酒,這也就是金龜換酒的美談。
  • BBC紀錄片推出《杜甫》刷屏,《指環王》甘道夫的扮演者傾情演繹
    這個片子,在國內外引發了熱議,而且恰逢這個時期推出,很吸引眼球(有興趣的話,可以去B站搜索相關視頻《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主持人、歷史學家麥可·伍德,重走了杜甫生前留下足跡的城市、山川、河流,從而回溯了詩人艱難困苦、顛沛流離的一生。這段行程從西安開始,幼年的杜甫由姑姑養大,後來輾轉北方、南方。
  • 杜甫的一生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家世背景杜甫出身於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遠祖為漢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審言 。杜甫與唐代另一大詩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為晉代大學者、名將杜預之後。不過兩支派甚遠,杜甫出自杜預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預少子杜尹。
  • BBC《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觀西方視角下杜甫的一生
    " 杜甫,在中國詩歌史上無疑是不朽的,代表了現實主義的高峰,被後世尊稱為"詩聖"。他的身上體現出的是標準的儒家知識分子形象,濟世救民,匡扶政治是他所追求的政治理想,成為後世文人士大夫精神的標杆。但是在西方,人們對杜甫可謂是知之甚少,如今,他被冠以"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並以紀錄片的方式走入西方人的視野,全面的展示了杜甫這一文學巨匠的一生。
  • 杜甫:一生都在飄零,我心永遠光明
    不久,杜甫又接到一個聊勝於無的任命:右衛率府兵曹參軍。從八品下,任務是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鑰匙。杜甫暫時用微薄的俸祿換得了生活的安穩。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長安很快失守,叛軍一路燒殺搶掠,城內百姓四處流離。玄宗逃到了四川,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永王李璘率兵東巡被太子剿殺。杜甫帶著家眷倉皇逃奔。
  • 一生潦倒不得志的杜甫,遍嘗人間苦難,寫實之風成就詩聖之名
    說到唐朝的現實主義詩歌,那就必須要說杜甫。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後,杜甫開始流落江湖,充分體會到了百姓生活的艱難,終於成為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人們尊稱他為詩聖,與詩仙李白齊名。而他之後的白居易、元稹、韓愈,也都是中國文學史上現實主義的主要倡導者,他們主張用詩歌來「補察時政」,也就是讓詩歌起到反映時事政治的作用。
  • 小鹿情感:男人更懷念哪種前女友?女人越果斷男人越懷念
    相信在我們的一生當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尤其是在談戀愛的時候,他們每個人的性格也都是各有千秋,那麼男人更懷念哪種前女友?一、男人更懷念哪種前女友1、要說男人更懷念那種前女友,那麼首先我們來講一下這種女友吧,她在生活中默默的關心著她,喜歡的這個男人,在事業上也是將自己的全部都去幫助她,即使對方現在身無分文,他也不在意,還會一如既往的對他好,但是就是因為這個男人不珍惜,所以才會徹底傷了這個女孩的心,才會讓她離她而去,相信這樣的女人,對於男人來講
  • 李白與杜甫,千古傳承的詩壇友誼,人散曲終後的餘音繞梁
    事實上,在當時,李白是久負盛名,才華橫溢,冠絕古今的一代文豪,杜甫不過一籍籍無名之人。不過,李白有著天生的親和力,不以恃才傲物,這也是李杜一見如故,成為至交的原因。李白愛喝酒,並與市井小民玩得其樂融融,用現代的話來說,李白真是十分親民了。雖然兩人咖位相差極大,但阻礙不了思想的契合,從備受玄宗賞識的翰林供奉,到後來被「賜金放還」,李白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 歷史上的李龜年,憑什麼能被唐玄宗寵愛,被杜甫懷念一輩子?
    最近,這個男人刷屏了!而他能刷屏,只因在動漫《天寶伏妖錄》中,帥得勾人心魄。片中他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就讓迷妹們把持不住了。唐玄宗、李白、王維、杜甫......都是他的圈中密友。也就是說,李龜年出道,詞都不用管,這些人會主動給他寫!王維的《相思》,都會背吧,寫給李龜年的。
  • 唐詩174《蜀相》(杜甫)
    可見,千百年來,人們習慣於用這警句一般的詩行對齎志而歿的仁人志士寄予痛惜與同情是不無道理的。《蜀相》是杜甫的名篇之一,對於壯志未酬者,它既是頌辭,又是輓歌。唐代詩人劉禹錫說:「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馳可以役萬裡,工於詩者能之。」《蜀相》一詩囊括歷史,融匯古今,語言凝鍊而內涵豐富。如果把劉禹錫的話用來評《蜀相》,杜甫是當之無愧的。
  • 杜甫:我的一生都在缺錢,可我不在乎
    盛唐詩歌花開兩朵,李白浪漫,杜甫深沉,二者皆豪氣幹雲,但李白的眼睛始終望著酒神,倒是杜甫凝視大地,保持著難得的悲憫。都說杜甫「集大成」,一點沒錯。大唐詩人群像裡如果少了杜甫,就等於少掉了半邊魂魄。清霜大澤凍,禽獸有餘哀說到杜甫,很多人會想到李白。
  • 壯志難酬的蘇軾,寫下千古佳作,化用杜甫名句,狂得無法無天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長安是漢代的都城,在這裡代指宋代的都城汴京。「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這幾句話,蘇軾化用了杜甫的《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名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 杜氏先賢--杜甫的一生豐功偉績你知多少?
    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裡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
  • 古詩:杜甫《詠懷古蹟五首·其三》
    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這是三峽西頭,地勢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處,東望三峽東口外的荊門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遠隔數百裡,本來是望不到的,但他發揮想像力,由近及遠,構想出群山萬壑隨著險急的江流,奔赴荊門山的雄奇壯麗的圖景。他就以這個圖景作為這首詩的首句,起勢很不平凡。杜甫寫三峽江流有「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長江二首》)的警句,用一個「爭」字,突出了三峽水勢之驚險。
  • 八首經典古詩,帶你讀懂詩聖杜甫的一生
    歷史上從沒有一個人像杜甫這樣,一生顛沛流離窮困潦倒卻心憂天下情系萬民;歷史上也從沒有一個詩人像杜甫這樣,一輩子受人冷落死後卻光焰萬丈。
  • 辛棄疾也「花心」:一首《憶李白》,道出他對李白和杜甫的感情
    因此,很多人追悼李白,都會用到「青山」二字,這辛棄疾自然也不例外。頸聯的前半句「不尋飯顆山頭伴」,說的是當年李白對於杜甫的調侃: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籤子日卓午。雖說這是民間戲言,但是辛棄疾借用這兩句,其實是表達了自己對於李白和杜甫懷念與崇敬。
  • 杜甫為什麼是一位集大成的詩人?
    歷史學家麥可伍德到訪中國,重走杜甫生前足跡,從西安到成都、長沙等等,還原了杜甫波瀾壯闊而又顛沛流離的一生,在收穫廣泛好評的同時,也有人批評其」歷史有餘,詩意不足「。近日,上海99讀書人推出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葉嘉瑩四部新作《好詩共欣賞》《清詞選講》《迦陵談詩》(二集)。
  • 杜甫(2)
    用杜甫自己的話來說,「窮年憂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濟時肯殺身」,是他的一貫精神。他拿這些來要求自己,也用以勉勵朋友。他表彰元結說,「道州憂黎庶,詞氣浩縱橫。」他對嚴武說,「公若登臺輔,臨危莫愛身。」他對裴虯也說,「致君堯舜付公等,早據要路思捐軀。」正是這些進步思想,形成了杜甫那種永不衰退的政治熱情、堅忍不拔的頑強性格,和胸懷開闊的樂觀精神,使他成為我國歷史上政治性最強的偉大詩人。當然,這和他的接近人民的生活實踐也是分不開的。
  • 為什麼說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火出圈的BBC紀錄片《杜甫》離不...
    今年4月,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講述「詩聖」杜甫跌宕起伏的一生。BBC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歷史學家麥可·伍德重走杜甫生前足跡,英國國寶級演員伊恩 麥克萊恩朗誦杜詩,這部疫情期間播出的紀錄片引發強烈關注。英國人何以了解中國詩人杜甫?
  • 杜甫蘇東坡等人一生的旅行足跡地圖,超乎你想像!
    那你真是想太多了,  最近有人總結了  這些詩人一生到過的地方。  看完你會發現,  古人去過的地方,  多到你無法想像!  最不情願「折騰」的詩人——杜甫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杜甫應該是詩人中,  最不想「折騰」卻偏偏最「折騰」的一個。  顛沛流離,鬱郁不得志,  相比很多詩人的悠遊自在,  真是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