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河夕照花依稀,谷中悲鳥別故地,江山怎勝你嬌美,美德普照大地。
這首由陳少琪作詞、顧嘉輝作曲、馬浚偉演唱的歌曲《水中仙》,出自2002年TVB播出的電視劇《洛神》。
走流行古風元素的《水中仙》,作為《洛神》的主題曲,訴盡一代美人的美德與嘆息。僅是歌詞就如此優雅,那麼作為古裝、歷史劇的《洛神》,到底能夠驚豔到什麼程度?
由蔡少芬、馬浚偉以及陳豪主演的電視劇《洛神》,於2002年與觀眾見面。人美聲甜有才華的蔡少芬版甄宓,被觀眾譽為經典。
即便時隔多年後,觀眾對蔡少芬版《洛神》的負評為「服化道簡陋,場景棚拍單調」,卻也無法磨滅《洛神》作為優質經典的存在。
道盡美人的一生,《洛神》究竟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它的劇情整體呈現,到底有多優秀?今天我們不妨來聊聊,蔡少芬版《洛神》。
一代美人
電視劇《洛神》以女主角甄宓為題,刻畫出當世三大美人之一,外貌出眾、神採飄逸。讓蔡少芬來飾演甄宓,並沒有違和感,反而給觀眾一種自帶仙氣感。
無論是在言行舉止,又或者是神韻與氣質,蔡少芬都塑造出了觀眾心目中對於甄宓這個人物的構想。要展現出當世女性的德智體美,蔡少芬需要下不少苦功。
劇中蔡少芬的「水仙手帕半遮面」成為全劇之經典,這個舉動在劇中出現過三次,分別是曹植告白、七步成詩以及結局的水中少女,都有不同含義的呈現。
其中,以曹植的七步成詩,蔡少芬遮面激起曹植的才情最為經典,堪稱一絕。
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甄宓,在首集就展現了她的才情。
啟程回府路上,甄宓一家遇上曹軍。袁軍與曹軍是敵對,作為袁軍至親,甄宓以最華貴、最美的服飾見人。在面對夏侯將軍時訛稱卞夫人的外甥女,更以「見過一面」,當面說出見面時的場景作為證據,成功避過一劫。
從首集的表現來看,看似弱質女子的甄宓,面見將軍時毫無膽怯,反而能夠將謊言塑造得天衣無縫,躲過將軍的法眼,可見她的才情十分優秀。
再看第二集。
曹丕帶軍進入甄家,認定甄宓「美人誤國」,決定將她除之。
曹丕面對甄宓的美貌,先是震驚,再然後便表示,自古紅顏多禍水,美人只會誤國。面對此無理指控,甄宓霸氣回應:
「千百年來,戰場之上,你們所謂的驍勇大將,只會把我們女子編為失敗的藉口,又或是爭奪的戰利品。為何是美人誤國,而不是你們誤了美人的一生」。
面對曹丕的問題,甄宓沒有選擇避忌,而是直面問題說出痛點,如此思維確實符合作為一個「美貌與智慧並重」的美人角色。
也由此可見,甄宓的人物塑造不僅豐富,還非常有才情。
主角
《洛神》雖然是從甄宓的角度出發,去講述內容故事,但在主角的設定上,甄宓是圍繞曹操、曹丕以及曹植這三個角色,進行故事開展的。
作為當世美人,甄宓不僅被曹植當成傾慕的對象,就連認定「美人誤國」、擁有頑固思想的曹丕,也開始因為甄宓的美而更改心意。
最重要的是,視甄宓為上賓的曹操,也對甄宓有「娶妾」之心。
甄宓這個角色,被認為極具豐富性。前期的氣質美人,到經歷變故與磨難後,上位成為甄皇后的甄宓,都將嬌嫩與成熟轉換得恰到好處,沒有違和感。
作為主角,曹植的才華洋溢與傾慕之心,都在劇中揮灑得淋漓盡致。被認為「皇帝專業戶」的馬浚偉,要演繹一個有才華、飽腹詩書的角色,對馬浚偉來說,並非難事。
但要說更為出彩的,是曹丕的人設。
對於曹丕來說,甄宓是他心愛的女子。可甄宓卻選擇曹植,讓他不是滋味。關於曹丕的塑造,在劇中展現出了對弟兄有愛,卻也能夠為了權力與愛情,利用自己的手足。
在後續的不信任甄宓與多次懷疑,都體現出了曹丕人設的多疑與不擇手段。
很多觀眾都認為,《洛神》的主要角色描述在甄宓、曹植、曹丕這三個角色中。殊不知,擁有權力的曹操,在劇中佔據主要角色位置,而劉丹的表現,也同樣精彩。
作為一名老戲骨,劉丹將曹操的舉手投足間,以及內心的城府都展現在熒幕前,讓觀眾猜不透這個角色「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劉丹在詮釋這個角色時,將掌控霸權的欲望拿捏得十分精準,在戰敗之後的頹廢與前期的霸氣形成鮮明的對比,不僅如此,該角色還是甄宓、曹植、曹丕三人情感走向的重要核心。
在主角人設的構建上《洛神》的編劇顯然是用心的。
配角
作為一部經典劇,《洛神》在主角的構建上很出彩,在配角的人設上也建立得非常豐富。
本劇中有兩個角色,其人物設定是過於豐富,沒有臉譜化的。
其中一位,便是歌姬劉惜惜。
劉惜惜的人物設定,是被曹大夫人「買來」對付甄宓,用來討大人歡心。事實證明,曹大夫人買的很值,殊不知劉惜惜卻喪命在這司空府中。
劉惜惜的背景設定命途多舛,從小就顛沛流離過日子,卻擁有一把好嗓音與精湛的琴藝。但即便擁有好嗓音,卻因為哮喘疾病,導致劉惜惜想要隨時隨地歌唱並不容易。
正因如此,表面完美的劉惜惜屢次拒絕司空大人,最終因郭嬛的獻計與如夫人的安排,間接導致劉惜惜香消玉殞。
劉惜惜命運惋惜,卻能夠遇上曹操、甄宓這幫知己。在人物構建的道路上,劉惜惜的生命中多為暗淡,難得有一縷星光,最終還是悲慘死在甄宓懷裡,著實惋惜。
劉惜惜的結局,也成為了追劇群眾的「意難忘」。
另一個角色,則是曹大夫人。
從《洛神》剛開播的角度來看,曹大夫人是個臉譜化的角色,她的初期設定就是尋常的「反派」,討厭甄宓,萬分疼愛自己的外甥女。
隨著劇情開展,大夫人的表現越來越狠。可當曹植將要被親兄弟解決之時,大夫人與甄宓聯手,解救了不知情的曹植。
顯然,大夫人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壞人,在她的心目中,只有三個兒子是最為重要的。
大夫人與甄宓能夠和解,皆因甄宓能夠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看問題,去處理問題,能夠體諒一個為人母親的心思。
從後續的劇情來看,曹大夫人為自己的孩子奉獻太多。這個角色的人物設定也是豐富的。曹大夫人在背景上的設定並沒有太多跌宕起伏的色彩,但人設卻凸顯了作為一個母親所應有的顧慮與母愛的偉大。
《洛神》的整體狀態
作為一部經典劇集,《洛神》的優勢與劣勢,都體現在哪些地方?
人物設定豐富,劇情的主線與輔線合理交織在一起,相輔相成。隨著劇情的快節奏發展,沒有注水的劇情設定,是《洛神》成為經典的一大亮點。
劇情與人物設定的合理化,讓觀眾能夠迅速入戲,能夠以女主角甄宓的視角與上帝視角相結合,全面看待整個故事,這些都是《洛神》的優勢。
優勢是明顯的,但《洛神》也多少存在一定瑕疵。
以棚拍為主的TVB,在構建《洛神》的場景時,大多數時候都是室內,外景並不是特別多。重複的場景改頭換面,稍微觀察、注意的觀眾就不難發現,場景是重複利用的。
在人物交談的庭院、外景,花花草草的種植,倒是讓觀眾有些跳戲。
但這些劣勢,並沒有影響劇情發展,反而劇本的優秀與演員的入戲,帶動觀眾追劇,也就造就了《洛神》的經典。
結合優勢與劣勢來看,《洛神》屬於正劇、擁有強烈歷史感的電視劇,整體狀態還是比較平穩的。偏黃的色調與優質配樂,都讓整部劇都加了不少分。
雖劇情整體呈現不至於太輕鬆,但臺詞刻畫與演員演技到位,每個角色形象都有它獨特的優點。
少見的悲劇,造就經典
在打造電視劇結局的設定上,通常TVB都會採用大團圓結局作為收尾,以呈現出勵志的核心元素。
但在歷史劇、古裝劇的呈現上,往往出其不意。
蔡少芬版《洛神》是TVB少見的悲劇結局,但也因為結局的設定過於出彩而造就經典。甄宓對曹植的「半遮面含淚帶笑」也成為了全劇之經典。
在「甄宓之死」的場景中,甄宓喝下毒酒死在曹丕懷裡,最後一眼卻是看向曹植。這段三角關係的結局,既惋惜又是經典的存在。
如此優秀的《洛神》,其驚豔程度可想而知。
在臺詞、人物形象塑造以及配樂等多項細節的展現上,《洛神》都有高質量的水準。即便是放在今時今日,時隔接近二十年的《洛神》,也難以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