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的戰「疫」小故事——致敬這群可愛的科技館人

2020-11-22 騰訊網

四月的江城春暖花開,陽光和煦。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武漢正迎來全面「重啟」,復工復產也在有序進行。勝利在望,防控依舊,戰「疫」持續,武漢科技館人仍在堅守,用自己的行動踐行初心。

今天,我們走近這群可愛的人,聽聽他們平凡而又感人的戰「疫」小故事。

帶病戰「疫」不退縮

在黃陂區灄口鎮南湖村的村口,每天都能看到一名帶著口罩和紅袖章的志願者忙前忙後的身影。他就是武漢科技館的職工許東發。許東發年前曾因腹部主動脈夾層腫瘤做過手術,身體處於康復中。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按照市委提出的「應下盡下,就近就便」原則,2月中旬,許東發同志就近下沉到黃陂區灄口鎮南湖村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他到社區後,以疫情防控為己任,帶病堅持工作,前期在社區配合工作人員發放愛心蔬菜,在防疫物資簡陋的情況下,還承擔社區消殺工作。後期,因防控工作需要,每天在離村口不遠的地鐵站口查驗進村人員健康碼,測量體溫,一站就是8個小時。

在武漢科技館,還有多名像許東發這樣身患重疾卻仍然堅守在戰「疫」一線的同志,他們勇敢地站出來和大家一起戰鬥,共同守護著我們的城市。

養老院的「保護傘」

疫情防控期間,民政局聯合社區對養老院實行全封閉管理。武漢科技館第一黨支部書記丁燕和副書記施宏,主動申請加入了青山區鋼都122社區養老院防控點24小時輪流值守的隊伍。

考慮到養老院的老年人群體抵抗力低下、防控能力弱,她們每天都對養老院大門進行消毒處理並嚴格管控,做好來訪人員登記、測量體溫、嚴防進出等工作;平時她們留心向護理員了解老人的情況,當家屬因疫情防控無法入院探望時,她們耐心勸解並及時告知老人近況做好家屬的安撫工作。院裡的老人大多收入不高,細心的她們在為老人購買物品、藥品時都是主動多跑幾家店,儘可能選購性價比最高的。她們說:「將心比心,誰家沒有老人,現在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條件不允許,這些老人的兒女不能照顧父母,我們多為老人做點事,就算是替他們的孩子儘儘孝。」

她們還熱心照顧身邊的「戰友」。主動每天為值守夜班的同事晾曬被褥,避免他們夜裡受凍;為實習結束卻因疫情滯留養老院的護工小汪排憂解難,耐心疏解小汪的情緒問題並積極向社區和民政部門諮詢離漢政策、手續和聯繫工作人員,幫助小汪順利離漢回家;3月26日武漢突降暴雨,導致值守點篷屋突然倒塌,她們第一時間上報社區並繼續堅守管控養老院出入口,待雨停後立刻協助社區志願者搭建新篷屋,確保了人員和物資安全無損。

在武漢科技館,還有四十多名像丁燕、施宏這樣的黨員同志堅守在戰「疫」一線,以實際行動做人民群眾的「保護傘」。

兩地下沉 履職盡責

「特殊時期,大家請不要外出走親訪友,待在家裡就是給國家作貢獻」,「注意保持衛生,做到勤吸收,勤通風」這樣的話,武漢科技館的青年黨員周孌每天都要耐心地說上幾十遍甚至上百遍。2020年新春伊始,面對新冠病毒肺炎的快速蔓延,武漢科技館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全體職工就近下沉社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就是命令,周孌第一時間申請返漢,但由於武漢封城,於是她便向居住地——湖北鍾祥市南湖新區公議集社區申請就近下沉服務。到社區後,她跟隨社區工作人員一起為村民分發愛心物資,協助社區有效封控管理。3月份,她轉戰到了春耕的執勤點,協助社區做好春耕備耕工作。每天為下田春耕農民發放承諾書,測體溫、消毒、填寫春耕生產登記表。3月18日返漢後,周孌又第一時間向武漢居住地社區報到,經社區同意,從3月28日開始,她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沌口街觀瀾社區下沉服務,負責晚高峰時期的大門值守工作。周孌說,「武漢是我的第二個家鄉,作為全國最嚴重的疫區,這裡疫情重,壓力大,但因交通阻隔,沒能第一時間參與到武漢的一線戰疫中來,我深感遺憾與愧疚,但嚴冬已過,春暖花開,疫情防控形式不斷向好,勝利的曙光已然可見,只要我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我們一定能夠迎來這場防疫阻擊戰的全面勝利!」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方顯珍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後,武漢科技館有多名同志滯留外地,在外地就近下沉開展疫情防控。3月以後,按照上級要求,多名同志積極返漢後與所在社區報到,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無私奉獻 志願服務

為積極響應上級號召,武漢科技館職工錢琨於2020年2月20日從老家安徽銅陵返回武漢,返漢當天便向江岸區勞動街道苗慄社區報到。錢琨雖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入黨積極分子,卻時刻以一名正式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衝在社區防疫的前線。3月5日居家隔離結束,她就到社區服務。在社區工作期間,她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摸排特困群體,發放愛心物資、為老人代購生活物資和藥品。錢琨說,「社區工作人員積極踏實熱情的工作狀態感染了我,無私奉獻的志願者們也時刻影響著我,是無私的奉獻鑄就了病毒與居民之間的防護牆。這座我學習、工作、生活了10年的城市,我希望她快點好起來。」

武漢科技館裡有一群像錢琨一樣的青年人,他們既不是黨員也不是積極分子,但是他們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疫情防控需要之時,義無反顧地站出來,充當戰「疫」援兵。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互相幫助、助人為樂、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

在這場疫情中,這群可愛的科技館人立足小崗位,做好平凡事,堅守大情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氣概。

撰稿:譚琛 陳玉婷

編輯:數字科技館部

相關焦點

  • 陳琪方亮相央視感動中國 武漢科技館向戰「疫」一線醫護致敬!
    醫護工作者是這場人民戰爭的主力軍,奮戰在這場戰「疫」的一線。作為醫生家屬的陳琪方也想為這場戰「疫」做點什麼,於是她寫下了這篇致病人的公開信,鼓勵病人有白衣天使的守護一定能戰勝病魔。當疫情席捲而來的時候,我們武漢有無數個這樣的家庭,為抗擊疫情、為抵禦災害、為挽救生命而奮戰在一線。這個家庭除了陳琪方的媽媽和外公,她的爸爸同樣也活躍在戰「疫」的前沿。
  • 《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圓滿落幕 致敬時代英雄
    還有觀眾在觀看節目時就熱淚盈眶,表示「眼窩太淺,看得眼淚汪汪的」「這些可愛的中國人永遠是時代的榜樣」「生在華夏真的太幸福了」「山河無恙,幸得有你們」。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精神感動了每一個人,無數觀眾隔屏致敬,「都是我們的民族英雄,致敬」「歲月靜好,因為有人為你負重前行,致敬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 《在一起》:平凡人物的真實故事,致敬每一位平凡的英雄
    抗疫劇的曙光來了,豆瓣華語口碑劇集榜第一終於見到一部良心的抗疫作品了!《在一起》這部國產抗疫劇,講述在抗擊疫情期間各行各業平凡人物的真實故事。《生命的拐點》《擺渡人》《同行》《救護者》《搜索24小時》《火神山》《方艙》《我叫大連》《口罩》《武漢人》十個故事演繹大愛中國的抗疫之旅,致敬每一位白衣天使和各行各業逆行者。
  • 《在一起之方艙》將播 致敬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該單元由汪俊、程源海執導,六六擔任編劇,靳東、王自健、孫佳雨、毛曉慧等主演,毛曉慧飾演護士長鹿捷,在抗擊疫情中,毫不猶豫帶頭報名請求到抗疫前線支援,護士們爭先恐後報名的一幕觸動到不少人的心底,這群真實和敬業的醫護工作者們,就是時代最可愛的人。
  • 高考作文最新素材24:戰「疫」中那些平凡而溫暖的光亮等四篇
    「這輩子我為什麼,不就是為了病人嘛!」「我現在還幹得動!」……無論男女老少,無論身在何方,他們不懼不退,向著最危險的地方進發。哪怕口罩磨破了臉頰,汗水溼透了衣背,消毒水泡爛了雙手,都擋不住他們戰「疫」的腳步。為民戰「疫」,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他們以醫者仁心帶給我們震撼人心的光亮。(精評:具體分析「亮光」的內涵,表達「致敬」之意。分論點一:致敬,每一束救死扶傷的凡人之光。)
  • 毛曉慧《在一起之方艙》將播 致敬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該單元由汪俊、程源海執導,六六擔任編劇,靳東、毛曉慧等主演,毛曉慧飾演護士長鹿捷,在抗擊疫情中,毫不猶豫帶頭報名請求到抗疫前線支援,護士們爭先恐後報名的一幕觸動到不少人的心底,這群真實和敬業的醫護工作者們,就是時代最可愛的人。
  • 守望相助,堅忍不拔——致敬武漢戰「疫」中千千萬萬個平凡英雄
    新華社武漢2月28日電 題:守望相助,堅忍不拔——致敬武漢戰「疫」中千千萬萬個平凡英雄新華社記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無數個平凡的英雄挺身而出——平日裡,他們是你我的朋友、鄰居、同學;千千萬萬個平凡的人,在非常時期挺身而出,用不平凡的付出傳遞希望,匯集起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磅礴力量,點亮戰勝疫情的希望之光。在武漢市江岸區黃石路漢口大藥房,豐楓把為居民購買的藥掛在身上(2月24日攝)。
  • 致敬了不起的她|戰「疫」警花別樣紅!
    致敬了不起的她|戰「疫」警花別樣紅!在這個不平凡的婦女節,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身影,她們就是徐州警隊戰「疫」一線最美女神 致敬了不起的她王傑派出所王瓊浩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後,她主動請纓,放棄休息,一直奮戰在派出所抗疫工作的第一線
  • 「戰「疫」第一線」第90期│戰「疫」故事:森林警察的堅守
    戰「疫」期間,譚相來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舍小家、顧大家的真諦。他堅信,只要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這場戰「疫」的勝利必定屬於我們。編輯丨小開往期回顧:【戰「疫」第一線】第89期│外防輸入!刑警支隊快查快打顯成效【戰「疫」第一線】第68期│「90後」黨員綻放絢麗之花(一)【戰「疫」第一線】第67期│「五網一鏈條」,天河區分局決勝阻擊戰【戰「疫」第一線】第66期│致敬!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他們【戰「疫」第一線】第65期│引領!
  • 【戰「疫」小故事】小小警務群 抗擊疫情 守護百姓
    【戰「疫」小故事】小小警務群 抗擊疫情 守護百姓 2020-03-17 1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今晚精彩繼續,展現英雄群像,致敬時代榜樣
    銘記時代前行中的感人瞬間,致敬無私奉獻的可愛中國人,9月12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推出的特別節目《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將在CCTV3播出。五大篇章展現英雄群像,百餘位主持人相聚總臺一號演播大廳,集體致敬了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武警官兵、抗洪戰士等在和平年代守家衛國的「可愛英雄」。
  • 《在一起》14億平凡人的劇情,預告就看哭很多人,致敬那些平凡人
    抗疫劇《在一起》劇中用一個個小故事講述平凡人的挺身而出,《武漢人》《方艙》《我叫大連》《生命的拐點》《口罩》《救護者》《同行》《擺渡人》《決戰火神山》《搜索24小時》等這十個故事。從醫生發現病源到武漢封城,直面新冠疫情的第一戰場,再現醫務人員與病毒猝不及防的遭遇戰、阻擊戰。
  • 上海科技館奇妙夜致敬「生命守護人」
    記者 賴鑫琳 攝 「博物館之夜」昨晚在上海科技館啟動,許多參與抗疫的醫務人員及其家庭成員受邀夜遊科技館,體驗了4條精品親子線路。今晚,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也將推出「博物館奇妙夜」,邀上海醫務人員家庭參觀體驗。
  • 齊心抗疫!手語、詩歌、創意畫...這群威遠人太有才了
    緊張有序的抗」疫「戰場,牽動著大家的心,也有著幾道靚麗的風景線! 四川第四人民醫院的護士佘沙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倖存者,她見證了全國各地對災區人民的無私奉獻。當武漢發布援漢醫療隊的通知時,年僅24歲的她毅然地遞交了個人申請,兩度請戰,走向疫情陣地的最前沿,理由是「我和其他護士不同,我是汶川人」。
  • 《在一起》:平凡人物的真實故事,致敬每一位平凡的英雄
    《在一起》這部國產抗疫劇,講述在抗擊疫情期間各行各業平凡人物的真實故事。 二十集十個故事,一部真實的抗疫英雄圖鑑... 《生命的拐點》《擺渡人》《同行》《救護者》《搜索24小時》《火神山》《方艙》《我叫大連》《口罩》《武漢人》 十個故事演繹大愛中國的抗疫之旅,致敬每一位白衣天使和各行各業逆行者。
  •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平凡城陽人上演不平凡的戰「疫」故事
    疫情發生以來,城陽許許多多平凡個體都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而努力,有一分熱、發一分光,點點螢火匯聚成光,在這個冬天給人溫暖與善良的力量。陽光城陽,全民戰「疫」,這就是眾志成城的力量!黨員「突擊連」發揮了住建系統「工程兵」的本色,衝在戰「疫」一線,90餘個小時晝夜鏖戰,灰頭土臉已經成了工地現場每名戰士的形象,十萬火急的事情讓每一個人的神經都緊緊繃著,一個任務趕著一個任務,一個電話接著一個電話,顧不上喝水,累了靠牆眯一會,哪裡還顧得自己的形象,真正彰顯了危急關頭勇於擔當、忠誠勇敢的本色。一聲令下,重新集結,依然是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
  • 致敬平凡戰「疫」人|新溝橋街熱電社區網格員李悅:90後也是你們的...
    武漢市青山區這些熱血勇士的作為,也是全武漢,全湖北乃至全國防疫基層工作者的縮影,讓我們重溫了過去的70多天裡,那些刻骨銘心、震撼心靈的瞬間,向武漢社區一線的工作者和志願者致敬。4月13日《美麗青山》推出專欄致敬平凡戰「疫」人一起去認識那些熱血勇士第三期人物
  • 董卿新節目《戰「疫」故事》致敬英雄,變升級版《朗讀者》
    而2019年底播出的《故事裡的中國》,也是董卿全程參與策劃的文化類綜藝。,重溫影視劇中的故事,更是將影視劇背後的故事講述出來。董沁擔任策劃的新節目《戰「疫」故事》,這檔節目其實是升級版《朗讀者》。通過朗誦的方式,來講述這場疫情背後的故事,同時也向參與這場疫情的所有人致敬。
  • 《最美逆行者》令人百感交集,局面來之不易,致敬戰疫中的平凡人
    第一篇,沒有你想像中的緊張、慌亂、繁忙、恐懼、絕望等那種有心無力,甚至是無力回天的感覺,沒有觸動,節奏不算快,甚至是平淡,缺乏感染力,但在這平平凡凡中卻令人感受到我們這些平常如鄰居般的人。只知道,疫情就是集結號,第一批軍隊醫療隊從請戰到集結出發抵達武漢平均不超二十四小時。
  • 上外英文版《只要平凡》MV,致敬每一位抗「疫」戰士!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帶給了我們許多思考和感動。我們每個人都「生而平凡」,在平凡的生活中積累著平凡的小確幸。但面對疫情時,我們也都有「活著的勇敢」:同心戰疫,我們並不懼怕;守望相助,我們共克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