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中的清明,健康安全祭掃是對逝者更加莊嚴的哀悼

2020-12-22 華聲在線

江聲

清明將至,受疫情影響,我省一些地區的室外公墓實行分時限流開放。應該說,這非常值得肯定。疫情當前,健康安全祭掃是對逝者更加莊嚴的哀悼。同時,這也是在向那些防疫抗疫中的犧牲者致敬,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從疫情防控形勢來看, 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局勢仍處於「堅持嚴防嚴控絲毫不可鬆懈」階段,「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仍是一場持久戰。清明祭掃,我們除了弘揚文明祭掃外,更要增添健康安全祭掃的自覺。換言之,清明節哀思要表達,但防疫不能懈怠。

比如有的疫情防控相對緊張地區,群眾可以參與「網上祭掃通道」,足不出戶,也能祭掃。有的疫情形勢已經緩解的地區,群眾可間隔奔赴墓地祭掃;一些公墓管理方也可以實施預約掃墓的措施,限流限行。祭掃不盲目扎堆,每個人的健康安全更有保障。

這個清明節,你不去墓地、殯儀館、骨灰堂祭掃,在家寄託哀思,在道德上並不比任何人低一等。選擇預約掃墓、錯峰掃墓,不跟隨大家盲目扎堆,也同樣是對逝者的一種尊敬。畢竟,我國本土新增病例多地多日雖已清零,但境外輸入病例仍不斷增加。

在嚴峻的防疫形勢下,換一種方式哀悼,並不影響人們的心意。只要誠心誠意,有沒有成群扎堆掃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中常有一份牽掛。無論我們每個人逝去的親人,還是防疫抗疫中的犧牲者們,他們共同的心願都是希望我們健康安全的生活。

再過幾天就要到祭掃高峰了,我們呼喚健康安全祭掃,希望這種祭掃新風俗能為大家所接受。這既是對所有人的健康安全負責,也是用實際行動來支持防疫抗疫。畢竟,一部分人的向死而生,很多人的艱辛付出,才換來了我們的歲月靜好。

相關焦點

  • 「地評線」飛天網評:舉國哀悼,向英烈感恩為逝者祈禱
    哀悼,是對逝者的深切緬懷。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國家的名義,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向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犧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表達哀悼,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
  • 山東十六市開通網絡祭掃服務,不一樣的祭掃方式一樣的緬懷深情
    根據疫情防控需要,今年我省明確暫停清明期間群體性祭掃。「不少公墓暫停了現場祭掃,為了滿足群眾追憶先人、寄託哀思的需要,我省大力倡導群眾開展網絡祭掃活動。」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處長紀德成說。打開「濟南貼心民政」微信公眾號,選擇「掌上服務」板塊,點擊「網上祭掃」的「雲家祭」選項,濟南市民張娜很快為父親建起了一間莊嚴古樸的網上祭奠廳。
  • 讓哀思更有寄託,讓懷念更有意義 文明祭掃,「風」起清明
    又是一年清明至。每逢此時,人們都會通過祭掃緬懷親人,寄託哀思。眼下疫情尚未結束,為防止聚集引起疫情蔓延,江蘇多地發出通告,倡導文明有序、錯時錯峰預約祭掃,引導群眾通過居家追思、網絡祭掃等新方式踐行文明新風尚。當下,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文明祭掃的踐行者、生態殯葬的先行者,推動清明更「清明」。
  • 我市文明有序開展清明期間安全祭掃工作
    建機制,助保障   建立市政府牽頭,民政、公安、交通運輸等11個單位參與的清明期間疫情防控和安全祭掃工作專班,並提前召開清明祭掃部署會議,節前對各地公墓進行疫情防控、安全祭掃工作指導檢查。各縣(區)均建立了相應工作專班,召開協調部署會。
  • 今年清明不用跑:雲祭掃、代祭掃、直播祭掃線上任你挑
    編 者 按清明將近,出門祭掃怕集聚,不去祭掃怕冒犯先人,有點兩難。不過這下不用困擾了,全國各地已經相繼發布通知,明確規定今年暫停清明現場祭掃活動,祭掃場所實行封閉式管理,鼓勵市民通過「雲祭掃」的方式寄情追遠。東莞市民也不例外。
  • 4月4日清明節全國哀悼 為疫情逝者哀悼句子
    4月4日清明節全國哀悼 為疫情逝者哀悼句子時間:2020-04-03 22: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4月4日清明節全國哀悼 為疫情逝者哀悼句子 綿延2500多年的清明節,是一個慎終追遠的日子。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清明節,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無疑具有特殊含義。
  • 市民通過網絡祭掃、居家追思等方式緬懷逝者
    原標題:網上寄思念 清明祭掃迎新風很多市民通過網絡祭掃、居家追思等方式緬懷逝者深圳特區報2020年4月3日訊 時值一年春草綠,又逢清明祭掃時。緬懷英烈、悼念先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今年清明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鞏固拓展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我市清明節期間暫停實地祭掃,大力倡導綠色、文明、簡約的祭祀新風尚。記者連日來採訪發現,我市市民通過網上敬獻鮮花、網絡祭掃、居家追思等簡約方式緬懷逝者,寄託思念,也有墓園推出代客獻鮮花服務,傳達哀思。
  • 清明特刊:哀悼逝者詩詞六篇
    01行香子庚子清明《哀悼逝者》警笛嘶鳴,氣裂長空。同降半旗半默,清明斟酒盈壺。>寫於清明日舉國哀悼後05《雲中追遠》暮春的小雨呀紛紛最可口的食材,算是祭品對先人的虔敬,滲透在每一寸毛髮肌膚裡別忘了,還有那些沒來得及告別至愛親朋披肝瀝膽逆行的英雄們別忘了還有那些來不及安葬的感染者們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
  • 清明上墳再度引發山火,「網上祭掃」只停留在口頭倡導上?
    清明將近,關於祭掃的話題,今年討論尤其熱烈。3月22日《新京報》報導:清明祭掃服務接待首日,北京全市223個祭掃點到現場祭掃總人數約1.8萬人,而選擇在「網上祭掃服務平臺」祭掃的人數僅超過1000人。其實,清明祭掃最早依附於寒食節誕生。清明節用以分別節氣,而寒食節則更注重祭掃與傳統民俗。直到宋元時期,清明節才逐漸取代了寒食節,冷食、禁火、祭祀掃墓成為清明節的慣例。因此說,與其說是清明祭掃,倒不如說是「寒食祭掃」來得準確與恰當。清明祭掃本身與煙火無關,也與香火、紙錢等物無關,而只與「雨紛紛」的清冷氣氛相關。
  • 清明假期首日北京市祭掃點接待7.8萬人,同比去年下降九成
    各區、各殯葬服務機構提前制訂清明祭掃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準備口罩、消毒液、測溫儀等防疫物品,明確關鍵崗位、重點時段和重要場所的防控責任,責任落實到人。此外,各殯葬機構還認真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工作,嚴格落實「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嚴防疫情感染等各類安全事故發生。
  • 2020年4月4日全國哀悼活動寄語 為疫情逝者哀悼句子
    4月4日全國哀悼日  全民哀悼,向在戰「疫」中犧牲的烈士們致敬。  全民哀悼,悼念的還包括在疫情中逝去的感染者。敬畏生命,寄託哀思。在這場世界級疫情中,個人或許渺小,但當全國乃至全世界團結起來,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時,終將戰勝共同的敵人。悼念活動是寄託我們的哀痛,擦乾眼淚後,繼續奮勇前行。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大自然將迎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清明,既是哀悼,也是走向新生的日子。我們帶著對逝者的思念,迎候生命的頑強不息。
  • 【地評線】大洋網評:平安是這個清明最凝重的紀念
    庚子清明,舉國哀悼。4月4日10時,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拉響,深切哀悼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犧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廣州全城誌哀,深切緬懷,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生當作人傑」,在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烈士們臨難忘身、不畏義死,衝鋒在前、雷霆不移,用熱血書寫擔當,以生命踐行使命,譜寫了一曲高義薄雲、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犧牲為了誰?
  • 一束鮮花寄哀思 蕪湖冬至文明祭掃蔚然成風
    「文明祭掃 平安冬至」、「倡導文明祭掃,保護生態環境」……走進陵園, 各種文明祭祀標語映入眼帘,進進出出的祭掃人群都滿懷莊嚴肅穆的心情,他們走上先人的陵墓前,獻上一束鮮花,輕輕拭去墓碑上的灰塵,面對著逝者輕聲細語、一訴衷腸。「今年清明受疫情影響,我們全家都沒來祭掃。
  • 瀘州:「樹葬」送別11位逝者 祭掃憑預約二維碼入園
    >袁瑋 攝四川在線消息(張耀仁 胡容 記者 魏馮 )4月2日上午,瀘州市南壽山墓園「生命之樹」特色生態墓區,沒有鼓樂喧天,沒燒鞭炮紙錢,沒留墳頭石碑,現場氣氛莊重肅穆,在親友們的目送下,一壇壇骨灰慢慢放下,一層黃土輕輕蓋上,一株株新植的花卉植物在山谷中靜默生長
  • 光明日報評論員:全國哀悼,為了更好地前行
    原標題:全國哀悼,為了更好地前行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在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時,我們迎來了追思懷遠的清明節。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4月3日發布公告,決定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
  • 清明期間天津殯儀館全部關閉 廣大市民不要到現場祭掃
    &nbsp&nbsp&nbsp&nbsp網絡中國節·清明&nbsp&nbsp&nbsp&nbsp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
  • 深網觀察 第117期|網上祭奠,避免傳播風險,是對逝者最好的安慰
    為了避免清明節期間因集中祭掃活動引發輸入性和聚集性疫情,今年清明節期間深圳全市暫停現場祭掃。3月30日起,市民可通過「i深圳」市民政局部門主頁的「網上祭奠」模塊在網際網路上進行祭奠。深圳並不是唯一在清明節來臨之前推出類似舉措的地區。
  • 所有人,今年清明,奉節旅遊邀你一起「雲祭祀」,用指尖寄託哀思
    逝者已經離去 然而生者將用一生的時間將之銘記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今天發布公告,決定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 在此期間,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4月4日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 我代TA來看你了:清明的代祭掃者們
    「我在這頭,墓園在那頭」是今年清明的真實寫照。為防止群眾集中祭掃引發輸入性和聚集性疫情,多地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清明節疫情防控和安全祭掃工作的通知》,要求暫停群體性祭掃活動並嚴格限制入園人數。對於那些像王先生的妻子一樣,無法親自祭掃的人來說,小澧是他們思念的傳遞者。正如小澧自己所說,她就是「那枚郵票」。
  • 清明節祭祖:我們緬懷先人,寄託哀思,只願逝者安息
    今年由於疫情,我們那是不允許祠堂宗族性祭拜等聚集性祭掃、聚餐等情況的。我沒有回家,家族群裡有祭掃的消息和照片,市區自駕而回的親人們,好生熟悉的面孔,即使是簡單的祭拜,也能充分體現我們後輩不忘祖先的恩德和對祖先的崇敬之情。今天,全國哀悼,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表達深切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