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今年清明,奉節旅遊邀你一起「雲祭祀」,用指尖寄託哀思

2020-12-23 騰訊網

病毒的恐慌還未散盡

清明的哀思又上心頭

佳節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逝者已經離去

然而生者將用一生的時間將之銘記

4月4日,全國哀悼!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今天發布公告,決定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

在此期間,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4月4日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2020年,我們度過了一個特殊的春天。

新冠疫情感染者達8萬多人,被追蹤到密切接觸者70多萬人。嚴重影響到全國人民正常的生產、生活,幾乎每一個人都受到疫情影響。

從這個角度講,它比之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更為深重。

經過全國人民的艱苦努力,終於基本阻隔了疫情,社會生活正在回歸正常。

但是這次疫情奪去了3000多位同胞的生命,這其中包括很多為抗擊疫情而殉職的醫護人員、司機、基層工作者等。

今天,湖北十四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犧牲人員被定為首批烈士。他們用生命保護了我們,讓我們永遠銘記!

四月的清明節,全國人民都在祭奠先祖和逝去的親人。區別於以往的「上墳」追思,今年的清明節因為疫情的造訪,顯得格外不一樣。

以引導「網上祭掃」、避免現場祭掃聚集為導向,依託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戶網站、中華英烈網和重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微信公眾號設立的網上祭掃平臺,以清明節為重要時間節點,從2020年2月10日到4月10日集中進行網上祭掃。

▼ 網上雲祭祀入口 ▼

掃描上方二維碼 · 一起雲祭祀

清明,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人們慎終追遠、祭奠逝者、緬懷先烈的最重要的祭祀節日。

如今,清明被國家確定為法定節日,更賦予這個傳統節日以新意。

為了鞏固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效,同時滿足群眾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祭祀需求,奉節縣殯儀服務中心清明節期間暫停集中治喪服務,火葬場骨灰寄存堂暫停現場祭掃服務。

同時為避免現場祭掃聚集,將實行預約、限量、分時、錯峰祭掃與網上雲祭祀。

▼ 網上雲祭祀入口 ▼

掃描上方二維碼 · 一起雲祭祀

而這個特殊的清明小長假

除了雲掃墓祭祖

還可以帶上久別重逢的家人

一起來奉節賞花遊樂、踏青觀景

給「宅」家兩月的「枯竭」靈魂

吸吸氧、打打氣!

清明節

養肺之旅—登山

赤甲山登高

覽三峽無盡風光

品千年詩城文化

徒步走上長龍山的天仙觀

享受漫步雲端的愜意感

玩一次地心之旅

天坑地縫聆聽鳥語花香

深呼吸春天的味道

爬一次鳳凰山梯道

從高處俯瞰奉節縣城的復甦

清明節

養眼之旅—賞花

白帝城搭配嫵媚春花

營造著屬於春日的繁華與靜謐

去鶴峰、汾河看一個花花世界

做一個幸福的人

攝影:橙可傳媒小黃鴨、王傳貴

風吹甲高鎮油菜花

延綿起舞,濃濃的泥土味

你是否聞到了春天的味道

攝影:王傳貴

攝影:王傳貴

這個清明節,讓我們一起雲祭祀

一起安全踏青

一起期待更好的明天

相關焦點

  • 「雲祭祀」!今年清明,文成人這樣表達對故人的追思與悼念!
    受疫情影響,   今年我縣暫停清明現場祭掃
  • 清明「代祭」「網祭」 「新風」寄託哀思
    新華社濟南4月2日電題:清明「代祭」「網祭」 「新風」寄託哀思新華社記者潘林青、葉婧、楊文清明將至,山東省濟南市玉函山公墓安靜肅穆,沒有了往年的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我們用一枝枝菊花、一個個鞠躬,替他們表達哀思。」高玉珊說。濟南市玉函山公墓佔地300多畝,共有4萬餘個墓穴。4月1日起,濟南市殯儀館和玉函山公墓共同組織了代替群眾祭掃先人活動。
  • 讓哀思更有寄託,讓懷念更有意義 文明祭掃,「風」起清明
    又是一年清明至。每逢此時,人們都會通過祭掃緬懷親人,寄託哀思。眼下疫情尚未結束,為防止聚集引起疫情蔓延,江蘇多地發出通告,倡導文明有序、錯時錯峰預約祭掃,引導群眾通過居家追思、網絡祭掃等新方式踐行文明新風尚。當下,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文明祭掃的踐行者、生態殯葬的先行者,推動清明更「清明」。
  • 今年清明不用跑:雲祭掃、代祭掃、直播祭掃線上任你挑
    編 者 按清明將近,出門祭掃怕集聚,不去祭掃怕冒犯先人,有點兩難。不過這下不用困擾了,全國各地已經相繼發布通知,明確規定今年暫停清明現場祭掃活動,祭掃場所實行封閉式管理,鼓勵市民通過「雲祭掃」的方式寄情追遠。東莞市民也不例外。
  • 「栽綠植」、「雲追思」 山東倡導文明祭祀
    來源:經濟日報為防控疫情,杜絕各類火災隱患,山東各地通過多種形式倡導人們文明祭祀。各地群眾通過植樹掃墓、網上祭掃、代祭掃等特別方式,表達對逝去親人的哀思。沒有香燭,沒有紙錢,沒有鞭炮,金鄉縣魚山鎮村民李志勇清明節在父親的墓前種下了一顆蒼翠的柏樹,獻上一束鮮花寄託哀思。「在新時代,我們應該多用綠色、文明、低碳、簡約的祭奠方式追思老人,倡導文明祭奠新風尚。」在濱州市霑化區富國街道西楊村進村路兩側,一大片新栽苗木整齊排列,樹枝上還掛有小卡片,上面有的寫著對親人的追思,有的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換種方式寄託哀思!市民通過網絡祭掃、居家追思等方式緬懷逝者
    緬懷英烈、悼念先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今年清明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鞏固拓展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我市清明節期間暫停實地祭掃,大力倡導綠色、文明、簡約的祭祀新風尚。記者連日來採訪發現,我市市民通過網上敬獻鮮花、網絡祭掃、居家追思等簡約方式緬懷逝者,寄託思念,也有墓園推出代客獻鮮花服務,傳達哀思。
  • 社港鎮:植松柏添新綠,放魚苗寄哀思
    社港村黨員、網格聯絡員、志願者們在撈刀河畔植下松柏樹,再系上白絲帶,寄託哀思。記者羅方平瀏陽日報訊(記者羅方平通訊員林曉煒)又是一年清明時。為大力弘揚文明新風,推進移風易俗,倡導文明祭祀,連日來,社港鎮在全鎮範圍內開展文明祭祀系列活動,植樹、放流、鮮花兌換鞭炮等活動的開展,在寄託哀思的同時也為今年的清明增添了一抹綠色。上午9點,社港鎮撈刀河風光帶,社港村黨總支書記周永紅正帶領著大批黨員、網格聯絡員、志願者在此植樹。
  • 【評論】倡導清明「雲」祭祀
    【評論】倡導清明「雲」祭祀 2020-03-26 2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明節寄託哀思的句子 2020清明節掃墓思念親人朋友圈文案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作為中國傳統習俗,大家會帶上祭品掃墓,寄託對逝者的哀思。那麼清明節掃墓祭奠親人的話語有哪些呢?,為國家為民族犧牲的英烈們,永遠活在人民心中,那不朽的靈魂  清明節祭先人,傳人情寄哀思,莫鋪張不迷信,承遺志傳後人,祖先慰笑九泉  風和日麗,小草嫩,山青水秀,感覺新,荒郊野外一堆土,祖先在此當居民,清明時節風光好,陰陽兩界真奇妙,故人一去不復返,如煙往事莫忘了增良  民族的魂,感人的情,清明寄思感恩心,牢記先烈輝煌史,用心用情思先烈,民族文化要發揚,優秀傳統永記心
  • 平湖推出「雲祭掃」 清明節祭祀市民只需掃掃小程序
    為了讓市民可以在清明節向逝去的親人寄託哀思,3月25日,平湖市福陵園公墓將開通網上雲祭掃平臺。另外,清明期間,全市公墓、骨灰寄存堂等殯葬服務機構免費獻花代為祭掃。其中,為了更好滿足市民緬懷逝者、追思先人的情感需求,市民登入雲祭掃平臺後可通過輸入墓穴的相關信息直接搜索到相應墓穴,看到實景圖像,進行祭掃。那麼,普通市民如何進行雲祭掃?趕緊來看看。
  • 清明時節緬懷親人的詩句集錦 對親人寄託哀思寄語詩句句子
    清明節對親人寄託哀思寄語詩句句子  1、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園裡最傷情。  2、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  3、陰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 開封人,中元節來臨,請文明祭祀!
    在這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時節,為確保祭祀活動安全、文明、和諧、有序,開封市文明辦、開封市民政局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遵守規定,防控疫情。廣大市民朋友要嚴格遵守我市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配合各殯葬服務機構做好體溫測量、實名登記、健康碼查驗以及錯峰、限流措施。
  • 清明,天清心明 | 祭祀既是儀式更是精神告慰​
    清明,天清心明 | 祭祀既是儀式更是精神告慰​ 2020-03-26 15:5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清明節詩句古詩大全 清明節寄託哀思的詩句
    2020年的清明節比較特殊,因為疫情防控,很多人都不能返鄉祭祖,也不能去陵園掃墓。但是清明節這一天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清明詩句寄託哀思。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 今天,汨羅防空警報鳴響,追憶逝者寄託哀思
    該校教師何度以一首《菩薩蠻 清明》寄託哀思:驚天地,泣鬼神,舉國致哀悼英雄。疫寇猖獗難成行,雲上清明祭先人。傷心淚,溼衣襟,細雨輕寒透簾櫳。江南三月春光好,不知何日是歸程。上午10時,全市所有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全部降半旗,全市13個防空警報點同時鳴響,所有車輛鳴笛,所有行人駐足,表達對犧牲烈士的崇高敬意和逝世同胞的真摯懷念。
  • 子欲孝而親不在,生前的孝敬勝過身後哀思
    一次生前的孝敬,勝過身後百次掃墓;清明燒萬堆紙錢,不如在世端一碗飯。每年4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為「清明」節氣開始。「清明」含義是氣候暖和,草木萌發,杏桃開花,處處給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覺。此時節,我國南北氣溫普遍上升,南方霧氣減少,北方風沙消失,空氣清澈,景物明晰。
  • 今年清明祭掃 每個墓位限3人預約 入葬公墓可免費代祭掃
    蕭山日報訊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寄託哀思、緬懷先烈、追憶故人的傳統節日。清明節臨近,不少市民致電本報新聞熱線82654321詢問,今年能去現場祭掃嗎?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昨天發布通告:倡導居家追思、網絡祭掃等綠色祭掃方式。3月28日—4月7日,我區三大公墓實行先預約後祭掃,每個墓位限約3人、小型車一輛。鄉村公益性公墓按需祭掃。那麼,如何預約?
  • 疫情加速清明祭掃「觸網」:預約錯峰寄哀思 代祭「勿忘告乃翁」
    【來源:中國新聞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清明祭掃「觸網」:預約錯峰寄哀思 代祭「勿忘告乃翁」中新社成都4月1日電 (賀劭清 單鵬)將黃白色的菊花插在墓碑旁的灌木叢,白色塑料盤放滿糖果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中國多地祭掃加速「觸網」,預約錯峰祭掃、雲祭掃、代祭掃等成為「熱詞」。 「每年清明前都會來這裡和他們說說話,通過網絡預約入內還是第一次。」蘇子豪回憶,小時候父母會帶自己來磨盤山公墓為爺爺奶奶祭掃,現在自己也會帶著晚輩懷念長眠於這裡的父母、爺爺奶奶。
  • 鮮花祭祀家庭追思 移風易俗樹新風
    原標題:鮮花祭祀家庭追思 移風易俗樹新風本報訊(記者 劉偉平 通訊員 張浩 文/圖)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近日,二七區櫻桃溝管委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及轄區十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印製文明祭祀倡議書,組織志願者開展文明祭掃及森林禁燒防火宣傳活動,倡導轄區群眾以健康、文明、低碳、有序的形式進行祭祀,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過一個平安、綠色、生態的清明節。櫻桃溝景區作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域林地覆蓋。
  • 崑山慧聚寺舉辦中元節普渡會寄託哀思
    崑山慧聚寺舉辦中元節普渡會寄託哀思 (39/45) "←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