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發布了幾篇關於青銅器如何做舊以及如何辨偽的文章,今天給大家講講關於青銅器的化學做舊方法,以及專業的識別真偽的方法。主要是針對這一做舊技術研究出來的辨偽方法,希望大家看了之後,有所幫助。
我們都知道文物仿製從古到今,技術不斷「改進」,手段年年翻新。下邊介紹幾種造假最新手法,供文物收藏者鑑別參考。
首先關於青銅器
很多文物書籍介紹了青銅器諸多造假手段,21世紀新「發明」的造假術,足讓過去那些造假「專家」小巫見大巫。現在的造假者有很多介紹珍貴文物的書籍圖片供參考,他們常常是對著錄像制蠟模,用蠟模翻成矽橡膠。再去市場上廉價收購古代的銅錢,熔鑄銅器。也有的按照書上介紹的銅鉛比例配製。銅器制好後用玉雕機打磨內殼,待很薄後手感象真物時才罷。然後用酸拌銅屑糊滿銅器全身,放在能加溫的泥窯裡熱烘,大約七天到半月內即成。做成的銅器鏽色堅固不漏底,連範線範痕都能仿出。這種銅器還要後加工,這後加工技術才是新發明的撒手鐧呢?
許多鑑定古董的專家都知道,青銅器上綠鏽好仿,紅斑難做,仿成的紅斑顏色淡,用硬物一戳即掉。真紅斑硬,不易掉。造假者就抓住人們看紅斑的心理,通過挖墓人購買有紅斑的不值錢的殘破銅器。然後取下紅斑,用玉雕機在仿製銅器上挖溝,再用軍用強力膠把紅斑「種」在仿製銅器上。這種軍用強力膠粘的牢固,不怕火燒。任你鑑定人用火燒用刀刮,這紅斑就是「長」在了銅器上,就像從銅器裡生出來的一樣。我所知道的一個銅器加工廠,用這種方法製造的幾十件銅器,竟然以高價銷售一空。那些買家,大多都是請了「專家」長眼的。有心收藏的同道人,再見了這些紅斑銅器,請觀察器物紋飾處是否有紅斑,若銅器遍身紅斑,單單紋飾處沒有,就請三思後行。因為有花紋處凸凸凹凹,不便栽種紅斑,而古銅器埋在土裡上千年,有沒有紅斑是根據接觸化學物的成分決定的。不會專挑無紋飾處長紅斑。
要想收藏真品,必須學會辨假。近幾年青銅器造假還有用電鍍仿黑創光的,書畫方面利用現代製版技術照相透影再加手描,書畫做舊用冷凍和紫外線照射的等等。新文物法允許民間收藏的條款激活了中國的古玩市場,許多懂行和不懂行的競相下海,許多人剛下海便讓浪嗆了。古玩市場上有假所以必須辨假才感到有意思,但是,那些嗆水的退回岸上也很可惜。
文物收藏者一定要多多學習關於辨偽方便的知識,提高警惕。方能收藏到滿意的作品。接下來,小編會整理一些關於玉器以及瓷器等的做舊和辨偽文章,有興趣的可以關注我。希望懂得更多的人踴躍發言,讓更多的文物愛好者學習辨偽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