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刷抖音時看到《李衛當官》這部老劇的片段,正好在家中工作,有一些調配的空閒時間,於是就重看了這部電視劇,並且是看上了癮,幾天就看完了第一部。
這應該是我很小時候看過的電視。小時候當然是不太懂其中深意,不過如今還能感受到兒時的幾個印象,其中之一就是恨極了最後幾集出現的那個閔靖元,原因是陳好飾演的嶽思盈似乎對他有意,甚至要為他背棄李衛。閔靖元是那麼「假」的一個人,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觀眾都知道他壞、不真誠、小人做派,但陳好並不知道,反倒還對他有意,這就是可恨之處,連兒時的自己都能知道,並且今天還能記起來。
這當然是一部很好的電視劇,故事情節人物都很飽滿,整部劇的觀賞性也很強。其中一些表演過於造作,但大體上還能接受。萬人迷陳好確實是一個美人兒,徐崢能夠紅到今天,成為「一哥」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今天再看時,突然覺得李衛和陳好之間似乎確實不是那麼般配。這也正是李衛的擔憂,是四爺的擔憂,是任先生的擔憂,是李衛老媽的擔憂。劇中李衛幾次說到,嶽姑娘是官宦家出身的大小姐,雖然父親遭了難,但仍然是一個官家大小姐,知書達理,他李衛自然配不上的。說這話時,似乎並沒有人反對,甚至無人寬慰李衛,即便他已經當了縣令、知府,是四爺的人,得到了皇上的賜婚。按今天的話說,那可是前途無量。想來這應該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
人貴有自知之明。李衛能夠清楚地感受到這種差距,從二人生活的角度來說,當然是很難得的。想起這世事,最怕的就是人不自知,無論是在愛情婚姻上,還是在政治上。人與人之間的階級感,其實是一個挺難跨越的東西,即便李衛已經當上了官,嶽思盈是沒了父親依靠、沒了家的落魄官小姐,這種差距依然是存在的。李衛之所以不在乎官位,大約是因為他沒有做官的包袱,本就不是官場之人。所以很多事情他做得出來,可以破壞規矩。不過,最重要的還在於他有靠山,任何人也都奈何不了他,所以有恃無恐,甚至得寵賣乖。換做一個旁的沒有背景的官員試試,自然是循規蹈矩。此劇皆戲說,其中的情節是較不得真,但透露出來的人生道理確實如此。
上次有個領導跟我說,一個人的起點低,如果他到了一個很好的位置,就會更加珍惜。這話說來很是真切。回顧自己的生活、工作,確實如此,很多人是能做到這樣的,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就不會任性自在,自然也是謹小慎微、安之如怡。最終取得的成就,也是那些懂得珍惜的人更好。工作如此,生活也是如此。懂得珍惜、懂得知足大約是任何事情的真諦。
李衛跟思盈之間的愛情婚姻,如果他能一直懂得珍惜,大約也是可以善終的。當然,戲說如此。李衛乃雍正一朝的頭號寵臣,官至直隸總督,在保定還修了蓮花書院,至今猶存,本人當年也曾親自觀賞過。只可惜,物是人非,當年觀景之人,已不知何在。這也與人與人之間不懂得自己的位置、不懂得珍惜有很大關係。
我常看網上一些的帖子,關於婚戀階級、門當戶對的討論總是能夠激起一大堆辯論。每次看這些討論,也忍不住感慨當今社會的差距與不平等。這似乎有一點李衛當官裡的感覺,說明千百年來中國尚未有本質的社會變革。
前段時間,我被人加入到一個「高端」的父母組成的相親群裡。所謂高端,大約就是不錯的中產階級群體。那個群的討論十分熱烈,有一些家長很是熱情,分享關於家庭的、孩子的以及社會情感方面的很多信息觀點,有空時我也會翻看一下。其中也有一些令人心酸的情節,比如有一位母親每天都會頻繁地在群裡發她那條件優越的女兒的徵婚信息,可見做母親的焦慮。也有一些父母會分享關於他們知道的一些狗血的家庭故事。如今社會更加多元,評價體系也有很大不同,但貧富分化、「階級感」的差距似乎從未消失。不敢說更甚於過往,但至少是令人感到無奈的。
透過這些,我們能夠看到的是這個世界的分化多麼具體、多麼現實。有一部小說叫做《北京摺疊》,非常深刻的富有想像力的思考,可惜無法翻拍成為電影,不然哪有「寄生蟲」這種電影什麼事情。李衛當了官,就能改變他的身份嗎?很長一段時間裡,仍然是改變不了的,好在他有靠山。這就是真實世界的運作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