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賈伯斯的iPod裡收藏的音樂有哪些嗎?書中有這樣一段對話,作者問「如果披頭四和滾石樂隊二選一,你會選哪個?」 他說:「如果地下室著火了,我只能救出一套碟片,我想我會拿披頭四的」這首Imagine就是來自「披頭四」樂隊的靈魂人物約翰列儂的經典歌曲。也是早早的最愛。想像一下如果有那麼一天該多好。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推薦書籍:《賈伯斯傳》
➤推薦人:小飛俠
1、看了1/5賈伯斯傳,史蒂夫這人可真心不是個好東西阿,甚至有點讓人初看噁心。拋棄初戀和長女、不顧同窗友誼、為人邋遢粗暴。不過確實商業能力過人,特別是能把工程師~營銷高手~廣告高手~其他公司他看得中的技術工程師挖過來。而他自己對技術其實懂得不多,只是有敏銳的嗅覺和獨到的眼光以及吸引八方的個人魅力,但其實他就像一個現代版宋江。
2、讀了賈伯斯2/5了,對賈伯斯最初不好的印象逐漸有了改變,他雖然是個控制欲極強、有習慣性說謊傾向、並善於誇大其詞、並伴有一定失控性歇斯底裡症狀的「現實扭曲力場」者,但平心而論,他的執著,善於尋找機會的精神更像一個笛福筆下的魯濱遜,一個勇於製造可能的人。他的專注和完美主義下的一絲不苟讓我佩服。縱觀這一部分內容,賈伯斯從對待MAC時項目時的如痴如醉,到面對百事營銷高管時「你是想一輩子賣糖水,還是抓住機會改變世界」的價值觀體現,再到出埃及記似的因為他的固執而被趕下神壇的窘迫,以及重新投入到一家小型公司NeXT進行創業的勇氣,這所有的一切都勾勒出他的靈魂不只是表面的乖張和喜怒無常,這是一個超人但不是神。ps:看了書才知道,原來蓋茨一開始公司市值1億的時候,賈伯斯已經10億了,而且原來他們他們兩個人同是1955生人,且人生之中一直延續著對峙和交鋒。
3、讀了賈伯斯3/5了,一方面,賈伯斯的生活方面的描寫開始增多,人的情感以及個性也更豐滿更細膩:種種方面包括與蒂娜的感情,與勞倫的婚姻,與麗薩的衝突,與辛普森的血濃於水,還有就是除了他生父以外,他對他的養父母和生母都是很有情誼的,而他對生父的仇怨也僅僅是因為他拋棄了他妹妹而不是拋棄自己,所以賈伯斯除了商戰以及公司內部權利鬥爭時的冷麵如霜外,生活中的一部分還是會講情誼的,因為他也是凡人。另一方面,賈伯斯在重新執掌蘋果的帥印後,開始施展一系列手段來穩定蘋果:先是增加技術工程師的股權分配挽留住人才,接著幾乎把除了董事會主席之外的所有董事掃地出門,隨後安排他在NeXT的心腹泰瓦尼安和喬恩分別負責蘋果的軟體和硬體部門掌控整個公司的技術網絡,最後把ceo阿梅裡奧請下寶座,整個過程詭異且充滿戲劇性,是的,賈伯斯又重新回來了,帶著所有人的期待,並嘗試把蘋果從瀕臨破產的邊緣拉回來,他這一系列人事變動的安排為之後重新勾勒蘋果的產品戰略奠定了基礎,也正因為如此,才會出現ipod~iphone~ipad。ps:斯卡利和阿梅裡奧兩任ceo都被喬幫主迷惑了,他們都天真的把老喬看作是另一個自己,一個曾經年輕叛逆的自己,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任何人都不可能替代賈伯斯。反而是皮克斯的動畫師拉塞特明白,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人會完全相同,沒有任何人具有相似的可比性,對於拉塞特而言,他懂動畫的藝術,賈伯斯懂商業的運轉,他們的趨同感來自於合作無縫條件下產生的化學物,而並非相似,所以賈伯斯視他為天才,而另兩位ceo只能當作是白痴。
4、讀了賈伯斯4/5了,回歸的賈伯斯,在完成一系列人事布局之後,開始把重心放回產品本身,他明白優秀企業的核心價值就是產品:他否決掉mac作業系統兼容策略~專注於面向需求端的四大核心產品~強化以設計為導向的組織架構,以細節和完美來塑造整體產品體驗。於是乎,imac橫空出世,曾經的蘋果元老沃茲、馬庫拉、斯科特都見證了這一刻,賈伯斯眼眶溼潤了,因為蘋果的旗幟再次由他扛起來了,所有回歸的人都會為這一刻而自豪。可以說,在當時的背景下,微軟做軟體,戴爾和康柏做硬體,索尼生產數字設備,Adobe開發應用程式。但是只有蘋果把這些整合到了一起,這也是它成功的主要原因。所以,ipod順勢而出,它代表的是一種創新,複雜的部分交給計算機,簡單與流暢交給ipod終端,把五大國際音樂公司的音樂匯入itunes,猶如白鯨般傲視其他企業,尤其戰勝了以walkman為優勢平臺的索尼公司,奠定了音樂市場的專業地位,當然這也是一種壟斷,但高興的人自然比不高興的人多,因為大家都有盈利,且這種模式可以防止盜版泛濫。總之,故事的節奏逐漸進入高潮,我尤其感興趣ipod這一部分有關賈伯斯喜歡的音樂類型的描寫,很有趣,推薦大家也可以讀讀,賈伯斯的ipod音樂列表表明了他就是個生活在20世紀70年代但心卻埋在60年代的人。
5、讀到賈伯斯接近尾聲了,這一部分主要講述了第一次癌症的經過和iphone的產生,以及第二次癌症復發和ipad的發展。史蒂夫的癌症,據他自己說是因為90年代末兼顧經營皮克斯和蘋果兩家企業引起的,但即便如此,因為他本人強烈的現場扭曲力場作祟,強烈渴望世界按照自己所設想的那樣運行,使得未能及時切除腫瘤致使癌細胞擴散,只是完成部分胰臟手術,暫時康復了,他知道這一切,但是他選擇付出,為了iphone。回歸後的史蒂夫,在ipod熱銷的盛況下,開始考慮一個問題「什麼會讓我們陷入困境」,最終思考結果是「能搶我們飯碗的設備是手機」,因為它具有潛在的市場,並且對手們的產品太爛,於是經過反覆論證,多點觸控、滑過打開、應用程式的橫向滾動選擇顯示了軟體的流行性可能,而金剛玻璃與不鏽鋼斜邊的無縫銜接則代表了蘋果追求的完美體驗,這是一個革命性的產品,把手機界的王者諾基亞趕下了神壇,顯然這個時代的消費者更認可創新性的產品,並且它比原來的手機更加的面向未來,一個app可以由用戶自己開發發布的未來,蘋果製造了一個大熔爐。
2008年,史蒂夫癌症復發,經過一些曲折,最終找到一個肝移植配對成功的年輕人,並成功完成手術,但術後,他又好了傷疤忘了痛,開始研發ipad,事實上,多點觸控最初是想用在平板上的,只是考慮到手機市場更重要,所以暫且擱置了,但這時,他想完成他事業中的最後一個完美作品,它可以瀏覽網頁、電子郵件、照片、視頻、音樂、遊戲和電子書等,很多人可能會說上網本也可以完成這一切,但是數據說明了一切,不到一個月,蘋果公司就售出了100萬臺iPad,iPhone花了兩倍的時間才達到這一銷量,而ipad成功的關鍵,是他端對端一體化概念植入後它不單單是一臺簡化版的imac,而變成了一款時尚的消費品,這就是史蒂夫的定位,這款作品成功了。
6、《史蒂夫·賈伯斯傳》完結 心情十分複雜,有一種被壓抑著的沉重感,又有一種感動的情懷隱匿在其中,而這種感覺必定是來自這篇傳記中的某種元素的,但我此刻不知道如何表達,一時半會也還說不出是什麼,我想我會慢慢去琢磨。但是,有一種感覺,很強烈,是一種非常非常榮幸的感覺,書中勾勒的1996到2011年這段時期,是賈伯斯大刀闊斧開創事業的時代,也是作為小人物的我和身邊的朋友一起成長的時代,很多回憶伴隨著蘋果發展的印記一路走來,讓我感悟到自己不能蹉跎歲月。尤其喜歡他對妻子的深情款款的那段話,我相信,如果他真的是一個完美主義者,這一塊的情感表達一定是真實的,而這種直白的情感流露讓我動容,因為面對20年結髮妻子能用情至此的男人一定是個好男人。
故事最後一部分還描述了他和蓋茨的一段對話,兩個老頭鬥了一輩子,到最後其實還是互相欣賞,甚至敬重的,雖然說到最後仍不忘俏皮的互損一番,但這種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氣概讓我看著書也很舒服,不需要解釋。最後,文末提到關於未來的幾個新概念我覺得也值得提一下,首先賈伯斯認為未來科技趨勢就是雲端代替設備成為一體化產品中樞,而下一個發展一體化的領域可以是教育,其次繼網際網路和pc之後,賈伯斯覺得下一個時代應該是屬於計算機技術和生物技術相結合的時代,這將成為21世紀的人類發展重點,最後賈伯斯認為對於微軟而言已然衰敗,但谷歌正在通過努力逐漸取代它的位置,他將是未來蘋果的競爭對手,雖然之前他認為施密特卑鄙無恥。其實,書中還有很多值得拿出來提的內容,我這裡就留下點自己的東西不一一細說,各位看觀有興趣自己去讀一下,必定有所收穫,反正我挺喜歡這書,一般書我不會寫這麼多感悟,這還第一次。最後用一段賈伯斯的話作為總結:「我有過很幸運的事業,有過很幸運的人生。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一切。」
更多好書推薦,請繼續關注本公眾號
編輯/聞不問
職場菜鳥晉升之路 831
職場菜鳥的華麗轉身 832
【推薦】侃侃大山,說說《金瓶梅》4
廣告在下面,各位靚仔靚女記得戳戳,O(∩_∩)O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