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更輕、火力更猛:我新型12.7毫米機槍,成高原山地戰利器

2020-12-28 騰訊網

自史上第一支重機槍馬克沁誕生以來,這種大口徑的地面支援武器因其射程遠、火力猛、威力大成為步兵分隊手中的利刃。不過,凡事有利便有弊,強大火力帶來的是龐大、笨重的系統,並佔用更多的步兵編制。

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部隊機械化程度遠不及美軍的我軍,對大口徑機槍的減重需求非常強烈。縱觀我國大口徑機槍研製裝備歷程,同樣使用12.7x108毫米系列彈藥,54式的全重134公斤,54-1式減至84公斤,77式全槍重56.1公斤,85式進一步降低到41.5公斤。到了現役的QJZ89式,終於創造了全球大口徑機槍的最輕記錄,全槍重僅有26.5公斤,其中槍身僅17.5公斤。對比一下美軍M2重機槍,槍身就有38公斤,再算上三腳架全重超過58公斤,即便是身高馬大的歐美士兵,對這個重量也難以應付。

為了最大限度減重,QJZ89式大量使用了鋁合金部件,並採用了槍管短後座與導氣式混合的自動原理,這種結構使得諸多受力件可以共用,因而能夠達到減重的目的。同時,它還採用了結構簡單的鋼製彈性槍架,但弊端就是射擊時容易誘發形變振動,使得射擊散布偏大。

QJZ89式的設計總體上是成功的,但結構複雜、使用壽命較短、連續射擊時的精度下降等問題,長期受到基層部隊的詬病。因此,我軍在後續的大口徑機槍研製中,一直試圖改進和克服這些問題。

根據官媒發布的圖片顯示,我軍新一代12.7毫米輕量化山地大口徑機槍正在接受性能測試。這種新型機槍遵循一線作戰部隊的「輕量化」需求,但在技術上實現了集成創新,不再局限於槍身和槍架,而是在系統減重上取得了不少突破。

QJZ89式儘管全重僅26.5公斤,但這個重量並不包括攜行的彈藥和包裝箱。QJZ89採用金屬彈鏈供彈,50發子彈連同金屬彈鏈大約7公斤,如果機槍組攜帶6個彈箱300發子彈,整套槍彈全重約81.1公斤。按照5人制機槍組計算,人均負重16.2公斤。

據悉,新一代12.7毫米輕量化山地大口徑機槍配套新型12.7x108毫米輕質穿甲燃燒彈,彈殼使用新的合金材料,新型彈箱不僅容量增加到60發,材質也換用高強度工程塑料。總體算來,新一代大口徑機槍在同樣攜帶300發子彈的情況下,僅彈藥和彈箱部分就能減輕12公斤重量。另外,新一代12.7毫米大口徑機槍的三腳架改用高強度碳纖維複合材料,具備很高的強度和韌性,並成功的將重量降至6公斤。

而且,新槍還綜合運用了槍口制退器、槍身浮動結構等綜合技術,使得後坐力降低了八成,使得大量零部件有了更多的減重空間。在槍身材料上,更多的應用鈦合金,不僅強度高、重量輕,而且耐低溫、耐腐蝕性能好,從而提高了槍械的環境適應能力。

在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後,新一代12.7毫米大口徑機槍的槍身重量可能僅有12公斤。這樣算起來,攜帶300發子彈和彈箱的全系統重量,能夠控制在60公斤左右。同樣5人制的機槍組人均負重僅有12公斤。相比QJZ89式,人均負重降低1/4。

有人大概會說,美國新型的LWMMG輕量化中型機槍和300發子彈的全系統重量僅有36.7公斤,但不要忘記,美國LWMMG的口徑是.338,也就是8.58毫米,這個口徑的彈藥威力和火力壓制效果,與12.7毫米大口徑機槍相比顯然是天壤之別。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減重效果突出,不僅新一代12.7毫米大口徑機槍全系統組合(槍身+三腳架+1個滿彈箱)重量僅為25.8公斤,相比QJZ89式全系統組合的34.6公斤,更容易在戰場上抬行轉移陣位。由於該槍後坐力大幅降低,還在槍身上配置了摺疊式兩腳架和20發彈匣,機槍組完全可以隨步兵分隊進行短距離衝擊,為其提供更加迅速而猛烈的火力支援。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款12.7毫米輕量化山地大口徑機槍僅是我軍新一代單兵裝備更新項目--1224工程的成果之一,預計其他一系列新裝備也即將公開露面,這無疑將大大推高我軍步兵分隊的戰術能力和火力水平。可以想像一下: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山地,敵我雙方對峙之時,敵方費勁巴拉的架起7.62毫米通用機槍,而我軍戰士卻已將12.7毫米重機槍瞄向了對方~

相關焦點

  • 嚴重火力不足恐懼症?我軍真要像神劇裡人手一挺重機槍了?
    前幾天,傳說中的QJZ-171型12.7毫米重機槍在國防軍事頻道低調露臉,不過該制式編號尚未官宣,部隊暫將其稱為山地機槍。、碩大的槍口制退器等外形特徵判斷,山地機槍的口徑應該與89式重機槍相同,均為12.7毫米。
  • 高原戰鬥的利器,中國「兩用途」榴彈炮:105毫米山地輕型榴彈炮
    兩棲作戰會在灘頭受到火力超強壓制,但是可以得到遠程火力的不間斷透明打擊支援和直升機空運士兵。105毫米山地輕型榴彈炮而高原作戰要面對的,比以上兩種作戰都要艱苦,高原反應會讓士兵出現頭暈、嘔吐等現象,海拔4千米以上,人類不運動心跳也是在平地上跑馬拉松。高原的多雪、大風等氣候會對數位化設備及戰機都造成嚴重的影響。最重要的海拔4千米以上,的補給和地面大型攻擊武器的運輸問題等。
  • 中國公開12.7毫米新型轉管機槍,國產加特林,1500米內難有倖存者
    說起武器裝備,最津津樂道的就是航母,戰鬥機之類的,但是輕武器研製,基層火力提升同樣不容小覷,隨著單兵裝備的不斷普及,中國在輕武器研製領域越來越重視大口徑武器的研發。新型武器裝備前段時間,官方媒體公布了我國一款新型武器裝備,12.7毫米口徑轉管機槍。
  • 解放軍新型超輕重機槍曝光,海軍陸戰隊員單手拎著登陸奪控衝鋒
    東方網·演兵場12月24日報導:今早,@央視軍事發布一則海軍陸戰隊在粵西某岸灘組織登陸奪控演練的視頻,視頻中罕見曝光了我軍新型超輕重機槍。該機槍從外形看與89式重機槍相似,但比89式更輕便。演練現場,可以看到陸戰隊員單手拎著該機槍衝鋒。
  • 解放軍新型遙控機槍曝光!火力威猛
    這種設計俗稱車裝機槍,就是把機槍固定安裝在坦克、步兵戰鬥車、裝甲輸送車、裝甲偵察車和各種汽車上。比如,美國的7.62毫米M60E2車裝機槍和12.7毫米M85車裝機槍,比利時的7.62毫米MAG車裝機槍。
  • 邊防部隊裝備新款裝甲突擊車:可在高原馳騁,印軍輕武器無法打穿
    媒體認為,換裝新型車輛並不代表著山貓突擊車的能力受到了解放軍的質疑,而是解放軍這支部隊的狀態將得到改變。以前,裝備山貓突擊車的都是"山地打擊旅",而換裝CSK-181裝甲突擊車後,這支部隊將轉型成為"輕型高機動突擊部隊",僅僅只是載具的更換,卻代表了兩種發展方向。CSK-181裝甲突擊車是一款針對高原氣候環境而作出調整的新型作戰車。
  • 空降兵王牌部隊加速列裝新型戰車 30毫米機炮開火畫面曝光
    然而,和航展上的那輛戰車相比,當時列裝的新型輪式空降戰車顯然是「簡配版」。首先是原來的機炮炮塔不見了,變成了裝有正向防盾的機槍轉塔,配備了一挺88式12.7毫米車載機槍,而這種需要射手人工操作機槍轉塔,對射手的保護顯然不太夠。
  • 新型重機槍一人可輕鬆操作,奪島作戰新神器,美俄都不具備此能力
    根據此前公開資料顯示,新型機槍除了槍身材料和工藝改進之外,彈藥和彈藥箱也採用了新型材料,真正的做到全方位減輕重量。 重機槍作為步兵班組的直接支援火力,是此前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敢想像的事情。不管是在城市巷戰中還是在山地作戰中,大口徑重機槍的壓制和殺傷能力絕對是普通輕機槍所無法比擬的。
  • 印度將部署155毫米榴彈炮,射程36千米,曾是我們渴望的裝備
    和外界想像的不同,印軍在邊界部署的軍隊,裝備其實非常差,尤其是山地打擊部隊,缺乏班排級的火力打擊能力,連一級的部隊雖然裝備了無後坐力炮和迫擊炮,但是數量少,彈藥少,射程不遠,威力也不足。大口徑重機槍是印度步兵連火力支援的中堅力量,但是每連只有2挺,更多的還是突擊步槍和輕機槍,在山地高原環境下作戰時,無法構成火力投射密度的優勢。
  • 抗戰時中日兩軍的主力輕機槍,捷克式PK歪把子,哪款更有殺傷力?
    l李三萬摘要: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和日本軍隊裝備主力輕機槍分別是捷克式zb26和大正十一式歪把子,那麼這兩款輕機槍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到底哪款更有殺傷力?由於在中國戰場上,絕大多數都是步兵戰鬥,所以作為連以下分隊的火力骨幹輕機槍作用自然就很重要,那就把捷克式和歪把子進行一番對比,看看到底哪款更有殺傷力?答案是很明確的,肯定是捷克式。首先從口徑上對比:捷克式是7.92毫米,歪把子只有6.5毫米,已經差了一個級別。就是單從子彈上來比,7.92毫米也6.5毫米的殺傷力大了許多。
  • 國產155毫米卡車炮:又有新「貨」到位,重量輕火力猛
    【話說軍世】作為國產新型裝備,122毫米和155毫米卡車炮都已經亮相許久了,尤其是駐紮在重要地域的部隊已經完成換裝,最近,又有陸軍莫旅接收了新型155毫米車載加榴炮,滿滿一大片,看起來就很猛。
  • 外形就是一背包,機槍手背上它火力持續500發,中國沒裝備
    班用機槍作為現代戰爭中必不可少的武器,已經成為步兵戰鬥的核心火力武器,但是班用機槍也有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在作戰中彈藥消耗較快,長時間無補給作戰時,火力優勢無法持續發揮,從而影響戰鬥成果。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各國也是絞盡腦汁。
  • 【軍武漫畫】機槍的殺戮傳奇
    而抗日劇裡常見的「歪把子」輕機槍(大正十一式),其實就是1909式8毫米哈奇開斯輕機槍的原形。1930年至1935年中國國民政府也向法國購買了1,192 挺哈奇開斯重機槍,為此還要求改口徑為7.92 毫米以便發射7.92毫米口徑德式子彈,除了買原廠法國貨外,中國兵工廠也有仿製。
  • 詳解RPK-16輕機槍,新款「大盤雞」,一個彈鼓清掃一棟樓
    雖然俄軍新服役的AK-12和AK-15依然在炒AK系列的冷飯,但RPK-16的設計足以證明卡拉什尼科夫集團的誠意。這款被戲稱為新款大盤雞,或者俄式大菠蘿的新式輕機槍,會有什麼樣的看點呢?
  • 抗日神劇最侮辱軍事專家的橋段,機槍無限火力,還不用更換彈匣
    我在前段時間跟大家聊過抗日神劇裡面侮辱智商的一些橋段,但大家知道嗎?其實,在很多抗日神劇裡面,都有極其多侮辱軍事專家的橋段,而要說這最明顯的, 恐怕就是裡面的機槍了,在一些抗日神劇裡面,一把捷克式輕機槍能持續射擊幾百發不帶喘氣的,幾乎就是屬於原力彈匣,無限火力的那種。
  • M240B和M240G機槍型號演變
    在1990年代,美國陸軍正在試驗在一挺新型步兵中型機槍競標,以取代在當時已經使用了數十年的舊型號M60系列機槍。而M60E4(被美國海軍命名為Mk43)正是該競標之中作為(當時稱為)M240E4的競爭對手。1995年12月1日,M240E4中標並且擊敗M60E4成為取代M60系列機槍的美軍新式中型機槍,亦在當時被命名為M240B。
  • 中國該榴彈炮性能最棒,火力全球最猛,難怪中東「土豪」買買買
    全球第一種大規模採用了鈦鋁合金材料的火炮系統是美國的M777式155毫米榴彈炮,全炮重量僅有3.9噸,堪稱全球最輕。在這方面,中國的AH-4型155毫米超輕型榴彈炮也毫不遜色,論性能堪稱全球最棒,論火力也可以說是全球最猛。
  • 捷克式輕機槍有多少子彈?按照「抗日神劇」的敗家打法,夠打兩秒
    槍械設計師哈力克根據其他機槍的原理、造型、優缺點,最終設計出一種新型樣板槍(最初名字叫布拉格一式)。這把機槍具備伸縮槍託、雙腳支架、可拆卸槍管,所以很快就被捷克國防部選用。之後哈力克在捷克國家兵工廠協助完成了生產藍圖的繪製,從此ZB-26式輕機槍橫空出世。由於是捷克所產,中國一般稱呼為捷克式輕機槍。據捷克兵工廠的資料,中國一共仿製、購買10萬挺,可見這槍還是比較受我軍青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