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時候,保定府吳村有一個吳員外,沒有兒子,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冬雪,小女兒叫夏雪。
吳村有一佃戶,是從外地搬遷來的,姓張,主人叫張農,妻子早亡,和兒子張相國相依為命,給吳員外家放牛。吳員外在北山的南面新買了塊兒墓地。有一次,吳員外從墓地經過,聽到墳墓中傳來呵斥聲:「你們趕快搬走,不要長期侵佔貴人的陰宅。」吳員外開始以為自己耳朵出了問題。事後,他經常夢到死去的老父親向他哭訴說:「咱家的墓地,是張農家的風水寶地,他兒子將來要做宰相,咱們這無福之人消受不起。」吳員外開始也沒當回事。但是他家不吉利的事開始接二連三發生。先是吳夫人突然得了重病,緊接著自己也病了。吳員外請來一個道士查看原因。道士勸他把墳遷走,這樣才可以逢兇化吉。吳員外只得把墳遷到了別處。說也奇怪,從此以後,他們夫妻的病竟漸漸好了。
這年夏天,張農又去放牛,在路過吳家廢棄的墓地時,突然天降暴雨,張農躲到吳家墓地去避雨,雨越下越大,暴雨泡塌了墳墓,張農被悶死在墓穴裡。那年,張農的兒子才八歲,他親自到吳員外家,想討一塊地方安葬自己的父親。吳員外見他聰明伶俐,有膽有識,想起夢中的情形和道士的話,大為驚異。
吳員外到張農死去的地方一看,正好是放置棺材的地方,更驚奇了,便拿出銀子,把張農在原先死去的地方重新安葬了。埋葬完自己的父親,張相國去道謝,吳員外十分高興,就把他收為義子,留在家裡,請私塾先生教他讀書,張相國非常聰明,過目不忘。轉眼幾年過去,張相國考中了秀才。
吳員外打算把大女兒冬雪嫁給他。但是冬雪死活不同意,她對父親發誓說:「我死也不會嫁給放牛人的兒子。」二女兒夏雪對姐姐嫌貧愛富的做法看不慣,說自己願意嫁給張相國做妻子。
張相國非常感激,他對夏雪說:「等我考中了狀元,再娶你為妻。」又過了兩年,張相國接連考中舉人、進士,又在殿試中被皇帝欽點為狀元,官授御史,他這才迎娶夏雪為妻。
張相國為官清廉,後來官至宰相,夏雪被皇帝恩賜為一品誥命夫人。冬雪後來嫁給一個官宦人家的子弟,但那個人吃喝嫖賭,沒幾年就死了。他聽說妹妹夏雪被封為一品誥命夫人,非常嫉妒和悔恨,沒幾年也抑鬱而死。
這真是: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嫌貧愛富終遭報,早知今日悔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