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帶魚直接看
評分是這樣的
下面做下簡單介紹
厚積方能薄發,歷經沉澱再度歸來的臺劇,驚豔了整個影視行業。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透過精神病患隨機殺人事件引發的一連串反應,深深刺進現實,成為不可多得的華語佳作,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討論;《俗女養成記》讓大眾看到,再普通的人也可以不違背內心感受,平凡且真實,有勇氣一路向前;《想見你》用奇幻的方式重新解構青春,既保留了臺灣偶像劇的內核,又拓展了其想像邊界。
三部作品豆瓣評分均超過9分,口碑流量兼收,成為名副其實的臺劇之光。因此,有人將2019年,稱之為臺劇的「文藝復興」之年。進入2020年,臺劇的表現同樣沒有讓人失望,懸疑犯罪劇《誰是被害者》、首部大型工地實景拍攝劇《做工的人》等高品質臺劇持續吸人眼球。可以說臺劇已經開啟了一段新的「旅程」,觀照現實、聚焦女性成為臺劇轉彎後的整體趨勢。
「難以忘記初次見你,一雙迷人的眼睛,在我腦海裡你的身影,揮散不去……」約20年前,一部《流星花園》,讓臺灣偶像劇在劇集市場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偶像巨浪,此後隨著《海豚灣戀人》《王子變青蛙》《終極一班》《放羊的星星》《公主小妹》《命中注定我愛你》《籃球火》等眾多臺灣優質偶像劇走向市場,臺灣偶像劇潮流席捲整個東亞、東南亞。一大批偶像劇演員被捧紅,F4、大S、張韶涵、許紹洋、霍建華、林志穎、明道、飛輪海等藝人在亞洲市場人氣迅速躥升,躍居一線。可以說當年的臺灣偶像劇盛況空前。
這些紅極一時的臺灣偶像劇,成為90後集體的青春記憶。在《我可能不會愛你》之後,風光10年的臺灣偶像劇,由於種種原因開始陷入了冷靜期。低谷時期,雖也偶有不錯的劇集產出,但無論熱度還是品質,都無法與曾經那個轟轟烈烈的年代相比。經過長時間的沉澱與探索,2019年臺劇高調回歸,從《我們與惡的距離》引爆市場開始,臺劇爆款頻出。與曾經風靡市場的偶像劇不同,沉澱過後,再度復興的臺劇多了一份深度與思考,憑藉照進現實的質感,直擊人心,俘獲受眾。可以說,洗盡鉛華、再度歸來,臺劇從偶像到現實,漂亮轉彎。而女性依然是臺劇關注的重要領域。
近年來,「她經濟」逐漸崛起,「她時代」到來,許多行業開始把目光聚焦到當代女性身上。在影視行業,越來越多表現當代「獨立女性」的作品出現在大眾眼前。《歡樂頌》《北京女子圖鑑》《上海女子圖鑑》《不完美的她》《誰說我結不了婚》等女性題材作品的成功,讓我們看到,多元女性的市場潛力,女人們不止可以家長裡短,更可以像男性一樣拼搏奮鬥,追求自己的事業。近日,我們發現一部名叫《她們創業的那些事兒》(簡稱《創業》),在臺灣未播先火,引來不少關注。烹小鮮(pengxx01)發現,這部作品在製作團隊、演員陣容和投資體量上,都是近年來臺劇難得一見的大手筆。「女性題材劇集永遠都是市場上的剛需。」《創業》總製片人賴聰筆表示。那麼,作為市場剛需向的《她們創業的那些事兒》究竟憑什麼未播先火,臺劇能不能再向前一步?
從盛極一時到風光不再,再到「文藝復興」,臺劇再度崛起,這一次能火多久,我們很難預知。但我們可以肯定,從內容到製作臺劇都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雖然囿於市場規模的限制,臺劇很難大踏步前進,不過走上精品化道路的臺劇也會更敢於嘗試。驚喜,往往在意料之外,但永遠在情理之中。無論何時,用心打造的作品都值得我們期待。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觀看完整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