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照亮女性隱痛的創業劇,能否成為下一個「臺劇之光」?

2020-12-19 第一製片人

近年來,臺劇邁向了復甦時代。從2019年初挑戰人性底線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到聚焦都市男女情感灰色地帶的《我們不能是朋友》,講述大齡平凡女性面臨現實問題的臺灣鄉土劇《俗女養成記》,再到年末引發全民追劇熱潮的燒腦懸疑愛情劇《想見你》,在停滯多年後,臺劇又重新回歸到大眾視野。

進入2020年後,臺劇又將目光聚焦到鮮少有人關注的民工身上,以首部大型工地實景拍攝劇《做工的人》再次成功吸引了觀眾的眼球,該劇不僅觸及到男性,還從全劇視角下映射出臺灣女性生活群像,細膩的展現將臺劇又推向另一個小高潮,類型職業劇、聚焦女性也被大眾看作是臺劇的下一個風口。

近期,一部名為《她們創業的那些事兒》的臺劇,就因聚焦「女性創業」這個題材,在未播情況下便引起了大眾關注。與以往創業劇中高大全的創業者形象不同,《她們創業的那些事兒》將目光投向普通女性,講述了三個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女生因緣際會在一起創業的故事,多角度呈現在「她時代」中當代獨立女性職場的成長圖鑑。

從「偶像劇」到「寫實劇」,臺劇在悄然中已完成變革

曾幾何時,臺灣偶像劇作為電視劇市場的潮流引領者,伴隨了許許多多80後、90後一同成長,2000年《流星花園》播出,在臺灣創下了平均6.43的逆天收視率,一舉打破了當時日韓劇的壟斷局面,海外版權輸出二十多個國家,臺灣電視劇由此進入了「黃金十年」

從《流星花園》《王子變青蛙》到《惡作劇之吻》《命中注定我愛你》等等,就今天看來,每一部都是經典佳作,一時間,偶像劇似乎成為拯救收視率的靈丹妙藥。但霸道總裁與灰姑娘慣用套路,在巔峰過後開始慢慢失靈了,2011年《我可能不會愛你》的出現開始打破了人們對臺灣偶像劇的固有印象,愛情不再是灰姑娘與白馬王子的專屬,而是停留在了普通人的身上,但在這部劇播完之後,臺劇仿佛就進入了停滯期,一直沒有很出色的作品出現。

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臺劇這時開始改變路線,不在偶像劇領域掙扎,而是開始探索更高領域,去年《我們與惡的距離》僅播出2集就封神,拿下去年華語劇最高分9.5,這部「挑戰人性」的電視劇,憑藉照進現實的質感,直擊人心,看得人頭皮發麻。不禁讓人懷疑,這還是我們所認識的臺劇嗎?

接下來的臺灣鄉土劇《俗女養成記》以雙線敘事與女性題材扭轉了大眾對於臺灣鄉土劇的刻板印象,以寫實的手法描繪出大齡女性面臨的人生沉重的選擇,引發了熱議。緊接著《想見你》將愛情、懸疑、科幻結合,以反轉再反轉的劇情,既抓住了想看愛情劇的觀眾,又抓住了想看推理劇的觀眾,引發追劇熱潮。臺劇用高品質內容再次贏得大眾的青睞,在不知不覺中已完成變革。

臺劇也在這一部部優秀作品中悄然樹立起自己的獨特風格與氣質,保留了自身劇集的內容風味與辨識度。新劇《她們創業的那些事兒》也同樣如此,「女性+創業」是女性題材垂直方向的又一創新,三位女主均是生活中的普通女性,這種將細膩情感與事業發展融入現實,預計將會帶來新一波的關於女性對於社會意義的思考,也正因為如此,才能在未播出的前提下,引來關注。

真實刻畫女性創業群像,以寫實方式打動人心

優質的電視劇,能讓刻畫的人物群像反映出社會的不同剖面,而無數個剖面的交織,才能完整地拼湊出社會的圖景。在大多數創業劇中,女性角色往往是被遮蔽的,多依靠身邊的愛慕者或者父親為其解決問題,看不到角色的人物弧光,而觀眾期盼看到的則是接地氣的創業劇

在此之下,《她們創業的那些事兒》以寫實的手法,從三名不同女性身上探索女性在職場中更多的可能性,呈現出女性創業真實的場景,讓女性本身成為自己的超級英雄,同時也折射出社會更多面。

除了女性創業的主題外,情感部分的展現也延續了臺劇一貫的細膩表達,三位女主角也將會有多段不同的情感經歷,依靠對日常生活的構建,折射出不同階段的成長。劇中,三位女主角的每個選擇與努力,都與日後故事的發展息息相關,除了愛情外,友情、親情同樣也在接受著考驗,歷經千帆後,三位女主才逐漸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當下的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女性成為社會生活的中流砥柱,《她們創業的那些事兒》不同於以往女性題材作品或關注事業,或關注感情,而是從細密的生活細節中將事業和情感很好的結合到一起。雖說是以三位女主創業歷程貫穿全劇,但本意還是通過生活化與尋常性探討女性創業的艱辛,三位女主代表著社會中典型的三類普通女性,埋頭苦幹的夏芷、獨斷專治的公冶小鳥、人脈圓融的林美季,不同性格的女生因緣際會在一起創業,從歷經誤解、爭執,到創業道路上相互扶持,將普通人會面臨的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真實體驗折射到戲劇中,通過成長過程帶出人生的意味深長,獲得觀眾的共鳴。

黃金製作團隊保駕護航,為高品質劇集提供了保障

無論是《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還是《我們不能是朋友》《想見你》,縱觀這些高品質臺劇,最終能夠成功都離不開優秀團隊的保駕護航,而《她們創業的那些事兒》也不例外。該劇由《我們與惡的距離》編劇呂蒔媛執筆,網劇《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導演許肇以及「臺灣偶像劇之父」馮家瑞聯合執導,前後共花了5年時間籌備,並斥資近2億臺幣打造,可以說是近幾年臺劇最大手筆投入,不僅如此,該劇還請到了林心如擔任製片人以及主演。光看這些,也難怪大眾將其視為下一個爆款。

在演員陣容上,該劇可以說是近幾年來臺劇陣容最大的一次,除了陳意涵、林心如、邱澤、簡嫚書等一線大牌外,實力老戲骨李立群、藍心湄也在加入其中,扮演陳意涵的離婚爸媽,一家三口在戲中擦出不少火花。實力派雲集,為精彩的劇集提供了保障。

除此之外,為了讓觀眾擁有高品質視覺享受,該劇在美術置景上還採用了電影級別的4K拍攝技術,由擔綱過電影《催眠大師》《重返20歲》《101次求婚》的美術指導羅順福操刀,力求每一個細節都讓觀眾擁有高品質體驗。

也正是通過這樣的精細打磨,才能讓如今臺劇既有高口碑又有高關注度,在類型化的道路上,既保留了自己的獨特氣質,又有獨屬自身劇集的內容風味與辨識度,臺劇的革新方向也在這一部部高口碑劇中也逐步清晰,走出自己新風格,源源不斷給觀眾創造出驚喜。

相關焦點

  • 高光臺劇《想見你》照亮「題材隱痛」
    除了令人「上頭」的男主角之外,這部劇最令觀眾稱讚的就在其「新」。相比傳統的偶像愛情劇,這部劇的故事設定比較複雜:女主角黃雨萱的男友王詮勝在大學時就開始追求她,兩人幸福地走在了一起。然而,王詮勝卻不幸在事故中喪生,兩年後,黃雨萱意外開始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探秘之旅——她穿越到了1998年一個叫陳韻如的女高中生身上,並經歷了一系列奇怪的事情。
  • 《想見你》完結:高光臺劇照亮「題材隱痛」
    所謂的「臺劇復興」熱議現象,到底源自於製作水平的自愧弗如,還是華語影視劇題材貧瘠的隱痛?在《想見你》的豆瓣評論區首頁,有網友說:「從它開始,臺劇有了超越韓劇的可能」。《想見你》是臺灣製作公司與HBO聯手打造的偶像臺劇。首播於臺灣電視臺中視,播出5集後,由於在大陸市場引發劇烈反響,被愛奇藝、騰訊買下版權,在大陸和臺灣開始同步播出。
  • 《月是故鄉明》樹立一個善良無私全能的主角,就是農村創業劇了?
    但我們也要知道,一部好的電視劇光有好的主體思想,顯然是夠的,如果劇情沒有把這種思想,通過劇情,通過演員,真實、準確、精彩地呈現出來,那主體再好可能也是白瞎。很遺憾,《月是故鄉明》這部農村創業劇,似乎就是這樣,它有好的主體思想,但在劇情表現上,卻脫離了現實,十分假大空,沒能勾起觀眾的興趣和共鳴,最終沒能讓觀眾對劇中所傳達的思想產生信服。
  • 臺劇崛起大陸忙翻拍!新版《放羊的星星》將襲,還能成為爆款嗎?
    直到摸索到新的道路,才有像《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 茶蘼》等劇集的出現,社會類型劇集瞄準道德與法律,拋出引發觀眾思考的辯題;女性類型劇聚焦當代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焦慮與自我救贖;愛情劇不單只是講述愛情,更圍繞著愛情講述當代年輕人的苦楚與隱痛。
  • 用詭異的光,照亮所有的路
    命運之神終於眷顧了我,幫我獲得了《青年文摘》編輯這份工作,我的人生,終於駛向了充滿溫馨的航道。鞏老師的勵志故事猶如滴滴甘露潤進孩子們幼小的心田。一個六歲孩童,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將一條草魚捧到母親眼前時,母親的眼中現出一種「陌生的光」,哥哥們、父親看到這條魚後眼中流出的是同樣的眼神。為了將這條小魚烹出美味,母親狠心換來過年才會吃的豆腐。當魚的香氣瀰漫了整個屋子的時候,六歲的孩童第一次知道,魚的味道原來是這樣的,新鮮得讓人稍稍發暈。
  • 結婚生子,就是女性的未來?臺劇《未來媽媽》叩問病態現實
    霎時間,關於女性及媽媽的社會議題甚囂塵上:洗衣服帶孩子,難道女性成為媽媽後,在生活中只能扮演這樣的角色嗎?《未來媽媽》官方劇照臺劇《未來媽媽》,聚焦女性未來,由真實案例改編而成,透過真實故事,展現每個女人在不同階段遇到的困境和疑惑。無論你是女性還是男性,都可以從這部劇中受到啟發和力量。
  • 照亮黑暗的光
    」(太2:9-10)曠野露宿的牧羊人被突然出現的炫目大光驚醒:「在伯利恆之野地裡有牧羊的人,夜間按著更次看守羊群。有主的使者站在他們旁邊,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牧羊的人就甚懼怕。」(路 2:8-9) 閃爍著奇異光芒的星光、那照亮曠野的極大榮光,隨著耶穌基督的降生,照亮世界。因為耶穌就是那照亮塵世黑暗的大光、萬光之源的真光。
  • 2019高口碑臺劇頻出,能否創造現實劇「黃金十年」?
    2019年伊始,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引發火熱討論,播出近半年後,豆瓣評分依然保持在極高水準的9.5分。在第54屆臺灣電視金鐘獎中,《我們與惡的距離》橫掃「戲劇節目」六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該劇改編自真實社會事件,圍繞一位精神病患者的殺人案展開,講述悲劇發生後加害者家屬、受害者家屬、辯護律師及公共媒體的不同態度。
  • 臺劇推薦《她們創業的那些事兒》 | 臺劇崛起,如何讓「她時代」持續閃光?全集免費看
    在帶魚直接看評分是這樣的
  • 三月新上檔臺劇!你期待哪一部?
    何潤東睽違六年再投入臺劇,在《翻牆的記憶》裡,他飾演凡事得過且過的華英中學班導高毅,和臥底在華英中學當老師的少年隊女警姜雨欣(楊晴 飾)有不少精彩對手戲,身兼演員、導演、製作人與編劇的何潤東為這部戲推掉三十幾場工作邀約,前陣子在官方臉書率先曝光的三分鐘精彩片花
  • 《乘風破浪的姐姐》能否成為下一個現象級綜藝?
    大眾的關注所及之地,即財富之源。從楊蓉、王媛可、斕曦在《演員的誕生》中的哭訴,到姚晨在騰訊「星空演講」發表的《一個中年女演員的尬與惑》,再到海清在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式上的一襲發言,「中年女演員無戲可演」的話題屢屢在社交網絡上掀起討論。
  • 這部韓劇口碑爆了,能否成為下一個《隱秘的角落》嗎?
    李準基和文彩元主演的韓劇《惡之花》開播半個月來,豆瓣評分從來沒有低於9分,到底這部劇的口碑為什麼這麼抗打,我們來幫你測一下。首先這部劇的劇情還挺帶感的:看似為妻子和女兒無私付出的居家型男,但實際上不帶感情去欺騙妻子而得到現有的一切,甚至背負著一起殘酷命案。
  • 《被光抓走的人》影評: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這樣《被光抓走的人》用這個「異象」開啟了一次對愛的審判,在上帝的見證下,拷問人心,拷問愛情,拷問人性。 這不就是這句經文「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約翰福音 1:9)」最直接了當的闡釋嗎? 千百年來人類就是如此大而化之的對付了自己,這也許就是這部電影票房撲街的硬傷,假大空的說教怎麼可能說服身陷泥潭中的人呢?王珞丹飾演的李楠,和丈夫結婚進入七年之癢,因為小三的介入,感情走到盡頭,卻因為這道光的出現,開啟了她對愛情的探秘。
  • 從《當家的女人》到《月是故鄉明》:為何農村創業劇越拍越離譜
    其中不乏知名一線演員靳東、李乃文,知名導演郭靖宇以及團隊拍攝的多部電視劇,從已經播完的《最美的鄉村》、《綠水青山帶笑顏》到正播的《月是故鄉明》,每一部農村題材創業劇反而走向了一個怪圈——「傳奇女性」逆襲的故事,故事依然感人、演技依然精湛,可是卻讓觀眾很難信服。
  • 以專注與深愛照亮孤獨 電影《光》引發廣泛共情
    在她看來,觀眾觀看這部影片時,也許反倒會產生比以往更多的共情和感觸。「新世相有1000萬左右的讀者用戶,我們每一年都會做一個徵集活動叫『人生大問題』」,姜曼介紹道,「2017年徵集到兩萬八千多的讀者留言,出現頻率最高的詞第一個是迷茫,第二個是錢第三個是愛情,第四個就是孤獨」。
  • 當代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女性劇?——臺劇《俗女養成記》中看女性劇創作新空間
    本文是要通過梳理近年國內外出現的一些女性題材影視劇(本文簡稱「女性劇」)的創作,結合熱播好評的臺劇《俗女養成記》,這是一部採用雙敘事空間單一視點的敘事方式的劇,它將創作眼光放在了平凡女性身上,探討的是平凡女性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依靠自身力量獲得幸福的有益話題。我們就《俗女養成記》這部臺劇的一些品格,探討該類題材影視劇在創作上可發揮的新空間。
  • 《吉他兄弟》好好的創業劇,很可能會敗在主角光環上
    但接收工廠只招收未婚的女性,林美心根本不符合條件,她上火車之後,用行動和決心打動了南下帶隊領導老陳,老陳最終以隱瞞林美心婚姻家庭的辦法把她安排進工廠。,一個放棄了高考。《大江大河》那樣優秀的勵志創業劇!
  • 下腹部隱痛的原因 常見下腹隱痛怎麼回事
    下腹部隱痛一般我們都遇到過,但是比較常見的是女性,很多女性都會有這類的症狀,那麼這種情況的具體原因有哪些呢?腹部疼痛怎麼回事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下腹部隱痛的原因有哪些吧!下腹部隱痛的情況有很多,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判斷不同的原因,根據我們的症狀對症治療,這樣治療起來是最高效的。所以總的來說找到具體原因很重要。
  • 扛夜美白霜,照亮黑夜的國貨之光
    一時間網上這個也是國貨之光,那個也是國貨之光,到底誰才是真的國貨之光呢?  在我心中,國貨之光的桂冠一定要頒給片仔癀無暇潤白雪融霜。首先,源自1980年的片仔癀化妝品絕對是國貨化妝品中一張閃亮的名片,不但是老一輩的青春記憶,而且是網際網路時代國貨化妝品中的頂流之一。論資格,絕對夠了。
  • 陳飛宇將拍創業劇?另一男主實力不俗,見了陣容觀眾徹底放心了
    這部劇是一部創業劇,主要講述的是在九十年代,兩個計算機系的青年躋身電腦銷售大潮,在政策支持下成為網際網路創業大神的故事。之前大家他的電視劇一般就是仙俠劇,現在看到他的創業劇,想必會很有新鮮感了。而這次在劇中講述的是兩個男青年的創業故事,那麼其中一個男主是陳飛宇,另一個男主是誰來演繹呢?大家肯定也都想知道吧!其實呢,這次陳飛宇搭檔的男演員也是個很厲害的小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