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專欄作者、《青年文摘》編輯鞏高峰老師蒞臨區二中講學,八年級300餘名師生聆聽了鞏老師的精彩講座。
勵志分享:人生的道路布滿了荊棘,唯有披荊斬棘、勇往直前者才能走向成功!
調皮是我少時的標籤,「父母雙打」是我的家常便飯;執著地嚮往著自由,甚至把「當一個要飯的」作為人生理想;年少意氣助推我不斷走向叛逆,出走故鄉、被騙傳銷、賣過饅頭、當過倉庫管理員……但無論如何,閱讀和寫作卻從未曾離開過我。我與這個世界一步一步和解,妥協也好,投降也罷,我必須教會自己珍惜、快樂。命運之神終於眷顧了我,幫我獲得了《青年文摘》編輯這份工作,我的人生,終於駛向了充滿溫馨的航道。
鞏老師的勵志故事猶如滴滴甘露潤進孩子們幼小的心田。
「魚叔」時光:《一種美味》選入浙江高考閱讀題,鞏老師迎來了「魚叔」的網紅時間。
一個六歲孩童,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將一條草魚捧到母親眼前時,母親的眼中現出一種「陌生的光」,哥哥們、父親看到這條魚後眼中流出的是同樣的眼神。為了將這條小魚烹出美味,母親狠心換來過年才會吃的豆腐。當魚的香氣瀰漫了整個屋子的時候,六歲的孩童第一次知道,魚的味道原來是這樣的,新鮮得讓人稍稍發暈。
這是一次愉快的晚餐,「美味」結束後,兩個哥哥回屋睡覺,明天還有農活要做;父親要燒制豬食,給牛餵草,讓羊進圈。就在燒制豬食的過程中,我在柴火堆碰到軟軟的東西,就是那條草魚。原來,那條魚從來不曾做成魚湯,一家人心中的美味也不過是主觀臆斷的「魚湯」。文章最後一句這樣寫道:「現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
這道詭異的光,早已遠離物質匱乏、精神貧瘠的那個時代的高考生們已經無法理解,時代的落差增加了閱讀的難度,「魚叔」被網紅了!
「魚叔」時光會否成就孩子們的作家夢,值得期待。
精彩互動:夢想成為走出困境的精神支柱;學好文化知識才能讓你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朱雯靜:鞏老師,您的人生充滿了坎坷,請問您這一路是怎麼走過來的?
鞏老師:我打小就勤於練筆,寫儘自己的酸甜苦辣,只是因為心中的「夢想」。唯有夢想,才能讓我在倉庫中的每一個日日夜夜,詩意為侶,遠方作伴。如果人生讓我再來一次,我也絕不後悔任何一個人生選擇,正是這些幻化成作品的詭異之光,照亮了我前進的方向!
蔣海冰:鞏老師,我能夠專注於我所喜愛的事情嗎?
鞏老師:我們的每一個專注與喜愛都是希望我們的將來生活得更加美好與幸福,而這一切取決於我們能否登上一個更好更高的平臺,努力學習提高成績才是最優的選擇,學好文化知識會讓你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如果人生註定是坎坷密布,那道浸透苦難和艱辛的詭異之光就一定能夠照亮所有的路,引領我們走向充滿詩意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