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復仇,以色列是如何跨越20年追殺慕尼黑慘案恐怖分子的

2020-12-23 飛花逐月大帝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無間道》的這句臺詞,放在製造1972年慕尼黑慘案的恐怖分子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

1972年08月26日開始的第20屆慕尼黑奧運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令人震驚的以色列運動員被殺慘案

誰也沒有想到,在這個以「更高更快更強」為宗旨的體育盛會上,即將發生一件令世人震驚、讓奧運會蒙塵的恐怖事件!這就是導致11名以色列運動員被害的慕尼黑慘案。

1972年9月5日凌晨約4時,慕尼黑還籠罩在黑暗之中。這個時候的奧運村裡,除了那些晚回和徹夜狂歡的人們,公寓樓裡比賽了一天的以色列運動員們,則正處於酣睡的狀態。

他們不知道,恐怖的死神正在一步步地向他們逼近。乘著夜幕的掩護,只見8名來自巴勒斯坦「黑九月」的恐怖分子,躲過安保人員的監視,靜悄悄地潛入了以色列運動員所在公寓,用配製好的萬能鑰匙打開了房間的門。

被其它公寓樓運動員拍下來的「黑九月」暗殺成員

血腥的殺戮開始了,這些恐怖分子沒有想到的是,暗殺行動居然遭到了以色列運動員的激烈反抗,經過一番搏鬥,有3名恐怖分子被反抗的運動員打傷,兩名反抗的運動員當場遇害。

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三名反抗的以色列人,他們是摔跤裁判約瑟夫·古特弗羅英德、摔跤教練摩西·溫伯格和舉重運動員約瑟夫·魯馬努。

在恐怖分子破門入室的時候,是摔跤裁判約瑟夫·古特弗羅英德率先發現了問題,及時用希伯來語示警並用力扛著房門阻止恐怖分子,這讓另一位舉重教練成功地破窗逃走,躲過一劫。

摔跤教練溫伯格先是重拳出擊,打傷了一名恐怖分子後,被子彈打中面頰,負傷倒地他又頑強地站了起來,與恐怖分子拼死搏鬥。他的頑強嚇壞了一名恐怖分子,連開槍都忘記了,溫伯格先是乘機擊倒一名恐怖分子,然後又抓起一把菜刀砍傷了另一名恐怖分子。不幸的是,溫伯格還是被反應過來的恐怖分子開槍擊中頭部身亡。

舉重運動員約瑟夫·魯馬努在恐怖分子試圖捆綁他的時候,抓起旁邊的一把菜刀,砍傷了這個恐怖分子,不幸的是他也被另外一名襲擊者打死。

輕量級摔跤運動員賈德·祖巴理,瞅準機會,藉助自己矮小的身段,靈活地急速騰挪彈跳,成功避開了恐怖分子的子彈脫險!

在殺了兩名以色列教練和運動員以後,恐怖分子挾持了其餘9名以色列運動員,嚮慕尼黑警方發信,以人質要挾釋放數百名被關押的囚犯。

同時提出,讓西德政府提供3架飛機把他們和人質轉送到埃及,否則就將人質處決。

經過短暫的談判,恐怖分子表示不達到目的,就沒有任何妥協的可能性。對此,以色列總理梅厄夫人表示:不能妥協,我們當然也不能讓步。並派遣摩薩德局長茲維·扎米爾去現場處理。

在慕尼黑機場,這些恐怖分子開始登上飛機時,與西德反恐部隊發生了激烈的槍戰,5名恐怖分子被當場擊斃,3名被抓。

但非常不幸的是,這9名被抓為人質的以色列運動員,也被恐怖分子在交戰過程中全部打死,也有1名西德警官死亡。

讓以色列更感覺恥辱的是,9名以色列人在機場被殺的場景,就發生在摩薩德局長茲維·扎米爾的眼皮子底下,他那時的痛苦可想而知。

一時間,「光芒四射的慕尼黑」的被極端分子的恐怖襲擊籠罩在黑暗之中。

製造恐怖襲擊的「黑九月」是何方神聖?

製造這麼大的動靜,殺害這麼多的以色列運動員,這個神秘的「黑九月」是什麼來歷呢?

「黑九月」組織,源於1970年9月,以約旦為據點的巴勒斯坦人,由於連續策劃了數起劫機事件,與約旦國王海珊發生了劇烈的軍事衝突,近半巴勒斯坦人被殺,損失慘重的法塔赫隨即建立了這個名為「黑九月」的秘密恐怖組織。他們的目標就是攻擊以色列人、美國人和到以色列旅遊的人等與以色列友好或同情以色列的人。

該組織自成立起到慕尼黑慘案,製造了一系列恐怖暗殺活動,比較有名的是暗殺了在開羅訪問的約旦首相瓦希菲,劫持571航班事件等等。

慕尼黑慘案,則是這個「黑九月」實施的最駭人聽聞的恐怖事件,使其名聲達到了巔峰,但這導致以色列下定決心要將其從地球上抹除。

上帝的復仇」,摩薩德精心策劃報復行動

對於西德處理人質事件的慘重失敗,憤怒的以色列人決定單獨採取行動,對所有涉及襲擊案的恐怖分子進行追殺。

慕尼黑慘案的第二天,也就是1972年9月6日,以色列成立由總理梅厄夫人為首、由摩薩德等相關部門組成的行動委員會。

對於這個委員會要達到的目標,總理梅厄夫人是這樣說的:我們現在將開始與恐怖分子戰鬥,無論他們在哪裡,我們的任務就是消滅他們。你們只需要記住這句話「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即可,其它的,我來承擔。

摩薩德為此制定了一個代號為「上帝的復仇」的行動計劃,並由摩薩德駐歐洲負責人米迦勒·哈拉爾具體指揮。

慘案發生兩周後,摩薩德制定了一份要被清除的11人名單,並將他們編了號,他們都是組織慕尼黑慘案的關鍵人物。

排在黑名單第一位的,是阿里·哈桑·薩利邁,他既是慕尼黑慘案的主角,也是「黑九月」的一把手。

之所以選定11人的追殺名單,自然也與以色列被害人數也是11人有關。而實際上,在行動中,被幹掉的遠不止這11人,只是這11人是必殺之人。

阿夫納

然後,組建了一個15人的行動小組,其中6人專職負責暗殺行動,由退役天才阿夫納特工領導這個行動小組。小組成員都來自經驗豐富的摩薩德與辛貝特的精英特工。更為重要的是,在開始行動之前,他們不但解除了與以色列全部國家機關的法律關係,甚至連個人檔案都被抹去,成了一個個「不存在」的人,可見以色列的決心之大,對恐怖分子的復仇,那是志在必得。

行動開始前,針對有人提出是不是等事情平靜下來以後再行動,以免讓外界知道是以色列幹,並引用英國詩人拜倫那句「復仇好比吃一道菜,最好涼了再吃」來勸誡,但扎米爾卻並不認同,這種事情就是要「趁熱打鐵」才能成功!

摩薩德局長扎米爾

20年刀光劍影裡,恐怖分子一個個倒在血泊中

說幹就幹,高速運轉起來的摩薩德,把這些被列入暗殺目標的人物,按照身份分為「硬目標」和「軟目標」兩大類。所謂「硬目標」,就是身邊配有保鏢和武器的「黑九月」的頭頭,這類人暗殺起來比較麻煩;「軟目標」就是那些有公開的社會身份,平時從不隱藏自己的行蹤,公開參加各類活動的人物。

自然,「軟目標」被列入優先幹掉的對象,因為搞起來相對容易,見效快。

為了達到震懾恐怖分子的目的,以色列行動小組還想了一個特別的招數,設計了一組信物:一束插著一張卡片的鮮花卡片上面寫著:我們從未忘記,我們從未原諒。

行動小組計劃每幹掉一名恐怖分子,就把這組信物放在他的身上,但在幹掉第一名名單上人以後,就改為提前1到2個小時將信物放在被追殺對象的親屬門口。

這給了那些恐怖分子極大的心理壓力,讓他們時刻生活在恐懼之中,因為他們不知道哪一天,收到信物的就是自己。

第1被信物放在身上的是瓦埃勒·茲懷伊特,黑名單第4位。

瓦埃勒是「黑九月」的頭目之一,以大使館翻譯的身份活躍在義大利羅馬,1968年7月23日發生的以色列航空426號航班劫機案就是他策劃的。

1972年10月16日晚上22點,這位風流倜儻、愛好寫詩的瓦埃勒,在女友家裡快活完回家的路上,被兩名化裝為情侶的以色列特工阿夫納與羅伯特堵在家門口的小巷裡。隨著92F手槍消聲器的噗噗聲,1秒內連中14槍的瓦埃勒倒在羅馬街頭。

40歲的帥小夥瓦埃勒也成為慕尼黑慘案死難以色列運動員的第一個祭品。

誰能想到,擁有這樣一個笑容的人哈姆沙裡博士,居然是可怕的恐怖分子

2祭品,「黑九月」在法國的負責人,馬赫穆德·哈姆沙裡博士。

哈姆沙裡是經濟學博士,別看是學經濟的,在搞恐怖方面也有著特殊的天分,在此之前已經策劃了數次針對以色列的恐怖襲擊,被列入必殺黑名單的第3名就不足為奇了。

以色列行動小組在摸清了他和家人的出行規律以後,設局借維修電話之機,將遙控微型炸彈安裝在電話機的底座。

1972年12月8日上午8點25分,特工們目睹他的法國妻子和女兒出門上學以後,馬赫穆德·哈姆沙裡博士接到了由特工冒充的義大利記者的電話採訪要求,當確定接電話的就是馬赫穆德·哈姆沙裡博士後,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就發生了。

不過,暗殺對象並沒有當場被炸死,在醫院待了一個月後才不治身亡,這有可能是炸彈爆炸時沒有炸到立即致命的要害處,但也受了一個月的活罪。

第3個死難者祭品是海珊·阿巴德·希爾,暗殺名單第十位。

希爾也是「黑九月」領導人,是「黑九月」和克格勃的聯繫人,以東方語言教師的身份和假名開展恐怖活動。但他這樣一個人,卻從不隨身攜帶武器,也沒有保鏢,相當令人奇怪,或許是自信心超強吧。

1973年1月23日晚上,持敘利亞旅遊護照的希爾化名海珊·巴沙裡,住進了賽普勒斯首都尼科西亞的奧林匹克飯店。

1月24日,暗殺小組的特工利用希爾外出之機,將內含6個小型炸藥包的壓力炸彈安放在了希爾的彈簧床下面,當希爾上床休息的時候,依靠他的體重就可以讓壓力炸彈的觸點相接,然後特工引爆即可爆炸。

當晚10點20分,回來休息的希爾關閉了房間的燈光,認定希爾已經躺在床上的特工按下了爆炸按鈕,誰知道什麼也沒有發生,原來希爾只是關了燈,但並沒有上床躺下。

10分鐘後,不能確定希爾是否已經躺下的特工,利用接線員把電話打到了希爾房間床頭的座機上,當希爾接通電話以後,特工狠狠地按下了按鈕,壓力彈簧炸彈瞬間把希爾的房間炸了個稀巴爛,希爾也被炸為碎片。

摩薩德女特工西爾維婭·拉菲爾參與了此次行動,以美色引誘阿巴德放鬆警惕。

以色列特工這次為什麼非要用壓力炸彈呢?那是因為希爾的隔壁住進了一對度蜜月的以色列新婚夫婦,他們當然不希望把自己人也炸了。這個壓力炸彈很是神奇,只把希爾的房間炸毀,周邊其它的房間皆安然無恙,很牛皮吧?

接替希爾的賽義德·穆查西,1973年4月13日凌晨4點半左右,在希臘雅典阿里斯迪茲飯店遭燃燒彈襲擊斃命。

第四個死難者祭品,暗殺名單5號目標巴西爾·庫拜西

庫拜西是一名法學教授,是「黑九月」組織在歐洲的軍需官,為恐怖襲擊提供武器炸藥。

庫拜西死亡現場

1974年4月6日晚,正在巴黎悠閒度假的庫拜西,在大街上散步時,被暗殺小組的特工擊斃在人行道上。

說起來這個庫拜西那天也真該死,本來他已經發現有人跟蹤,他在路過好幾個本有機會逃跑的環境時,他卻並沒有跑,而僅僅是加快了腳步,也沒有脫離以前慣常的散步路線,這就給了以色列特工暗殺的機會,大路不走你走小路,你不送命誰送命。

另外,他也可以說是自己送上門的,他在機場詢問旅館的時候,被問到的清潔工恰好是摩薩德的眼線,真是閻王不請自己來。

第5個死難者祭品,暗殺名單9號目標穆罕默德·布迪亞

穆罕默德·布迪亞是「黑九月」的外交大使,1973年6月28日上午11點左右,布迪亞在巴黎街頭被安裝在汽車底座的遙控炸彈炸死。

炸彈安裝在座椅底部,靠體重壓力解開保險,再由遙控器引爆,和炸死希爾的手法如出一轍。

一次幹掉3個暗殺對象的「青春之泉」行動

摩薩德反恐突擊隊於1973年4月9日夜在貝魯特進行的突襲行動中,黑名單上的第6、7和8號目標卡馬勒·納賽爾、凱馬勒·阿德萬和穆罕默德· 尤素福· 納傑爾被殺。

參加這次突襲行動的還有後來的以色列總理埃胡德·巴拉克,他時任以色列特種部隊偵察營營長,在行動中化裝成女人迷惑敵人。

參加青春之泉行動的以色列士兵

實際上,好幾任以色列總理都是從戰場上打出來的戰將,如被暗殺的以色列總理拉賓、貝京、沙米爾、沙龍,還有現在的內塔尼亞胡等等。

至此,黑名單上11個人,已經被清除了8個,還有3個依然逍遙法外。

再狡猾老練的獵人,也有失手的時候,這次,在除掉暗殺名單第一位的阿里·哈桑·薩利邁時,不幸錯殺了無辜之人,差一點導致整個暗殺行動失敗。

1973年7月21日10點42分,在挪威利勒哈梅爾,長得和薩利邁很像的人摩洛哥籍飯店服務員阿赫邁德·布希基被錯認為1號目標,在公共汽車站被槍殺。

實際上,那天薩利邁的確在利勒哈梅爾,但由於那個倒黴的服務員和他長得太像了做了他的替死鬼,讓狡猾的薩利邁暫時逃過一劫。

更為失敗的是,負責這次暗殺行動的6人小組的特工,居然全部被挪威警方逮捕並以謀殺罪入獄服刑!

1973年10月6日,贖罪日戰爭爆發,而專心致志於暗殺「黑九月」的摩薩德居然錯失了埃及發動戰爭的情報,丟了個大臉,總理梅厄夫人和國防部長摩西·達揚也不得不引咎辭職。

被搞得天怒人怨的扎米爾也在1974年初被解除了摩薩德局長職務,「上帝的復仇」行動幾乎處於停滯狀態。

但十月戰爭過去後沒幾年,1977年,貝京擔任以色列總理,「上帝的復仇」計劃重啟,摩薩德又把暗殺行動繼續了下去。

1977年,摩薩德的內線用毒巧克力殺死了第十一號目標瓦迪· 哈達德。

曾經從1973年挪威、1974年在瑞士和1976年在貝魯特三次暗殺行動中脫身的1號暗殺對象薩利邁,終於在1979年1月22日死於美女特工的汽車炸彈下。

1978年11月,摩薩德在貝魯特鎖定了1號暗殺對象薩利邁,摩薩德美女特工埃麗卡·錢伯斯持英國護照進入黎巴嫩,在薩利邁經常出入的街道上租了一套公寓和一輛大眾汽車。1979年1月22日,薩利邁和他的4名保鏢乘坐一輛雪佛蘭轎車經過停在路邊的大眾汽車時,埃麗卡及時引爆了藏在大眾車裡的塑膠炸彈。這位「死亡名單」上的頭號人物「紅色王子」,當場被炸死。

「紅色王子」薩利邁

黑名單上最後一個被暗殺的人,也是最幸運的人,第2號目標阿布·達烏德

本來,摩薩德還沒有找到這傢伙的蹤跡,但好死不死的是,1981年8月1日那天,他正在波蘭一家咖啡館喝咖啡時,被一名路過的摩薩德特工認出,當即對他開了兩槍,阿布·達烏德應聲倒地,以為他已經被打死的以色列特工急速撤退。

但阿布·達烏德只是負了重傷,在被轉移到東德治癒以後,便生活在黎巴嫩。直到巴以雙方籤訂了《奧斯陸協議》和平協議後,阿布·達烏德被以色列允許在居住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2010年7月在大馬士革死於腎衰竭,終年73歲。

唯一主動承認自己是慕尼黑慘案的策劃者之一的就是達烏德,但此時的以色列已經失去了暗殺他的興趣。

人生贏家,阿布·達烏德

1992年,阿提夫·比塞索在巴黎被摩薩德殺死,事實證明他也是慕尼黑慘案的幕後黑手。

至此,與慕尼黑慘案有關的人員全部被摩薩德清除掉,時間長達20年!

一位薩摩德負責人曾經這樣說:「我們不一定能夠保證每個猶太人的安全,但是每個猶太人受到的傷害,我們會10倍償還。」

他們,確實做到了。

但也需要指出的是,摩薩德的暗殺行動,也使許多無辜的人被波及,甚至丟掉了性命,也有4名摩薩德特工在行動中死亡。

相關焦點

  • 上帝的復仇:以色列全球追殺「黑九月」
    ,一次是1938年9月,希特勒、墨索裡尼、張伯倫、達拉第在慕尼黑籤署《慕尼黑協定》,另一次是1972年9月發生的慕尼黑慘案。組織精幹小分隊,全球追殺「黑九月」成員——這個組織策劃並實施了慕尼黑慘案。它聲稱:任何以色列人都是絕對的仇敵,任何到以色列的遊客都是敵人,任何搭乘以色列和美國客機的人,都是可以打擊的目標。 在慕尼黑慘案之前,黑九月就已經做了九次較大規模的恐怖襲擊事件,迅速躥升成了國際恐怖圈內的狠人。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是繼1936年柏林奧運會之後,德國又一次舉辦奧運會,以色列派出了25人組成的奧運代表團。
  • 「慕尼黑慘案」之後以色列特工的復仇之路,曾頻頻失手屢殺屢錯
    1972年9月5日凌晨,在西德慕尼黑夏季奧運會舉辦期間,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恐怖事件。8名恐怖分子手持衝鋒鎗、攜帶手雷悄悄潛入安保措施非常鬆散的奧運村,闖入以色列運動員的駐地,撬開了他們居住的公寓房門。隨後,有兩名以色列運動員在與恐怖分子的搏鬥中被當場槍殺,另外9人被劫為人質。
  • 上帝的復仇:以色列全球追殺「黑九月」,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雨果 歷史上,德國慕尼黑有兩次直衝全球熱點榜首的時刻,一次是1938年9月,希特勒、墨索裡尼、張伯倫、達拉第在慕尼黑籤署《慕尼黑協定》,另一次是1972年9月發生的慕尼黑慘案。 慕尼黑慘案是一起著名的恐怖襲擊事件,它之所以很有名,不是因為傷亡數,而是因為發生在慕尼黑奧運會期間。
  • 慕尼黑慘案11名猶太運動員被殺,以色列復仇數年將兇手趕盡殺絕
    黑九月組織他們屬於巴勒斯坦的進擊派組織,曾經策划過多起恐怖襲擊,其中就包括這次震驚世界的慕尼黑慘案。他們的起源是因為在1960年代後半段的時候,以約旦為據點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因為試圖刺殺約旦國王而遭到了武力驅逐,由此引發了約旦的內戰,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成員多被殺死,剩餘成員被迫轉移據點到黎巴嫩貝魯特。
  • 72年以色列遭恐怖分子襲擊後發動怎樣殘酷報復
    人們迫不及待地想通過它了解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11名以色列運動員被殺慘劇真相如何。但電影畢竟是電影,關於此案的真實情況以及對當今世界造成的影響,知名作家西蒙·裡夫在《九月的一天》這部書中的描述更為精準。1月22日出版的英國《獨立報》對此進行了詳細描述。
  • 以色列的復仇——摩薩德7年追殺11名恐怖份子
    慕尼黑慘案1972年9月5-6日慕尼黑奧運會上,11名以色列國家級運動員遭到「黑色九月」(巴基斯坦激進派組織)綁架並罹難。這一行為觸怒了當時的以色列總理梅厄夫人。在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未被稱為「鐵娘子」之前,梅厄被外界認為是一位以色列的「鐵娘子」。
  • 《慕尼黑》電影——展現一個真實的復仇事件
    慕尼黑慘案【慕尼黑慘案】真實故事「1972年在原聯邦du德國城市慕尼黑舉行的第20屆奧運zhi會過程中,一dao夥來自巴勒斯坦極端恐怖組織「黑色九月」的恐怖分子闖入保安系統漏洞百出的奧運村,將11名參加奧運會的以色列運動員劫持為人質,要求以色列官方釋放此前被拘押的巴勒斯坦人。
  • 慕尼黑慘案
    1972年9月5日天亮之前,八名來自隸屬於巴基斯坦解放陣線(下面簡稱巴解)的黑九月組織的恐怖分子,衝進了以色列運動員所在的公寓。開槍打死兩名企圖反抗的猶太運動員後,恐怖分子成功挾持了九名人質。該團夥要求5日上午12點前釋放關押在以色列監獄的234名巴勒斯坦囚犯,以及德國恐怖分子巴德(Andreas Baader)和梅因霍夫(Ulrike Meinhof),此後他們將每小時公開槍殺一名人質。
  • 血腥的殺戮,9名運動員喋血慕尼黑,以色列千裡追兇以眼還眼
    1972年9月5日,第20屆奧運會正在西德的慕尼黑舉行,凌晨四點,一場突如其來的慘案打破了奧運村的寧靜,8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劫持了11名以色列運動員,製造了奧運歷史上最血腥的一起慘案。一:體育盛會1972年8月26日,第20屆夏季奧運會在西德首都慕尼黑開幕,這是當時奧運史上規模最大耗資最多的盛會,參加的國家和運動員總數超過以往,人們從媒體上看到很多熱烈的評論,都說這是一次「和平歡樂的盛會」。
  • 慕尼黑慘案丨真實事件改編電影
    《慕尼黑慘案》根據1972年9月5日(第二十屆夏季奧運會舉辦期間)發生在西德慕尼黑的一次恐怖事件改編的電影,講述慘案發生之後的故事。影片的故事便發生在這場慘案結束之後。對此事件,以色列「摩薩德」的高層們自然不會置之不理,很快一組訓練有素的以色列殺手便出現在世界各地巴勒斯坦要人以及與「慕尼黑慘案」有關聯的巴勒斯坦人周圍,手持黑名單欲依次除掉上面的人。
  • 歷史背後的歷史系列24—美國電影《慕尼黑》背後的歷史
    1972年9月5號凌晨在聯邦德國舉辦的第20屆奧運會上8名巴勒斯坦「黑九月」組織成員,闖入慕尼黑奧運村的以色列代表團駐地,綁架了11名以色列運動員,以此要挾以色列釋放被關押的該組織成員。兩名以色列運動員當場被打死,其餘9人被劫為人質。最終,營救人質行動失敗,11名以色列運動員死亡。
  • 歷史背後的歷史系列24—美國電影《慕尼黑》背後的歷史
    1972年9月5號凌晨在聯邦德國舉辦的第20屆奧運會上8名巴勒斯坦「黑九月」組織成員,闖入慕尼黑奧運村的以色列代表團駐地,綁架了11名以色列運動員,以此要挾以色列釋放被關押的該組織成員。兩名以色列運動員當場被打死,其餘9人被劫為人質。最終,營救人質行動失敗,11名以色列運動員死亡。
  • 電影:《決戰中途島》、《慕尼黑慘案》.(高清)
    、曼迪·摩爾、艾德·斯克林、淺野忠信等主演的劇情,該片於2019年11月8日北美、中國內地同步上映。[3]影片改編自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是整個太平洋戰爭的關鍵轉折點,扭轉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後反法西斯盟軍節節敗退的局面。同時,這也是世界歷史上著名「以小搏大」的戰役之一,在海空軍力大幅弱於日本的情況下,美軍以沉沒一艘航空母艦為代價,一舉擊沉日本主力航空母艦四艘、巡洋艦一艘。此次戰役的勝利,徹底改變了反法西斯戰爭的格局,為二戰勝利打下堅實的基礎。
  • 1972年奧運會,11名猶太運動員被殺,以色列對兇手發動上帝之怒
    在慕尼黑慘案發生前,這個「黑九月」組織就已經策划過多起襲擊事件,慕尼黑慘案因為發生在奧運會舉辦期間,對世界輿論的影響更是巨大。但是這個組織背後有著某個大國的暗中支持,所以他們張狂,甚至他們的一個頭目對以色列整個國家叫囂道:「我就住在家裡,有本事過來抓我呀」,然而這一次他們惹錯了人。
  • 最大規模的復仇行動—天譴行動,以色列摩薩德全球追殺「黑九月」
    1972年9月5日,德國慕尼黑奧運會進行期間,一群巴勒斯坦恐怖分子乘著夜色鑽入奧運村,8名全副武裝的黑九月組織成員,衝進以色列運動員的居住地。西德警方營救失敗,孤注一擲的武裝分子一怒之下殺掉了所有的人質,造成了11名以色列運動員死亡的驚天巨案—慕尼黑慘案。
  • 知恥而後勇的德國警方:慕尼黑慘案與初代高精度大狙(上)
    1972年8月26日,第20屆奧運會在西德慕尼黑召開,西德政府為了擺脫德國在納粹黨執政時期給世界多國所留下的負面印象,竭盡全力地將這屆奧運會營造成一個代表和平的盛會,此舉是為了讓國際社會相信西德已經恢復成一個正常而文明的國家。
  •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恐襲慘案,遭以色列特工隊,9年亡命報復
    然而上個世紀的慕尼黑奧運,卻不是一場運動盛宴,而成為了一場可怕的慘案。 慘案的開始 上個世紀後半時期,慕尼黑獲得了舉辦奧運賽事的機會,而為了能夠將國家最好的一面帶給世界各國人民、為了能夠給自己的國家帶來榮耀,整個西德都十分注重這屆奧運的舉辦
  • 【優評】:關於電影《慕尼黑》
    儘管《慕尼黑》並沒有達到《辛德勒的名單》那樣的藝術成就,它卻以政治驚悚片的形式碰觸到了恐怖主義,並提出了道德觀的複雜問題。史匹柏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和爸爸在電視上看到慕尼黑奧運會中,以色列運動員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屠殺的報導時,心裡有多害怕(電影中的電視報導及現場模擬,是從阿瑟·科恩與凱文·麥當勞於1999年獲奧斯卡獎的紀錄片《九月的一天》中取材)。
  • 《絕殺慕尼黑》電影的背後,是奧運史上最黑暗的24小時
    1972年,布拉特擔任了奧運籃球比賽的計時員因此,以上這些人都不是本篇故事的主角,我們今天真正要回顧的,是1972年在慕尼黑髮生的奧運會歷史上最血腥的事件——慕尼黑慘案!奧運會的悼念儀式上的以色列代表團但故事還沒有結束,在「慕尼黑慘案」發生的45天以後,一家德國客機被恐怖分子劫持,德國將關押的三名恐怖分子送到了利比亞,換回了14名機組成員。
  • 摩薩德的憤怒:11名以色列運動員被殺,看摩薩德是如何報復的?
    摩薩德的憤怒:11名以色列運動員被殺,看摩薩德是如何報復的?摩薩德標誌說到摩薩德的行動,最著名的要屬1972年慕尼黑慘案發生後,為了報復「黑色九月」殺害以色列遠動員,摩薩德不惜一切代價,千裡追殺「黑色九月」11名首領的傳奇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