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慘案
1972年9月5-6日慕尼黑奧運會上,11名以色列國家級運動員遭到「黑色九月」(巴基斯坦激進派組織)綁架並罹難。
這一行為觸怒了當時的以色列總理梅厄夫人。在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未被稱為「鐵娘子」之前,梅厄被外界認為是一位以色列的「鐵娘子」。她宣布,以色列將進行一場消滅恐怖份子的戰鬥,籤署了對「黑色九月」的「必殺令」,史稱「上帝的復仇」(又名「天譴行動」),由間諜機構摩薩德(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執行。這位鐵娘子對國會說:「我已作出這項決定,全部責任,由我承擔。」
其實最初梅厄不情願地授權展開暗殺任務,但慘案一個月後,恐怖份子在慕尼黑劫挾了漢莎航空班機,要求釋放三名慕尼黑奧運事件的倖存恐怖份子。恐怖份子的囂張使梅厄的態度轉變,她把復仇任務最高目標設置為把所有與慕尼黑慘案有關的人員全部消滅,並避免傷及無辜。她成立了「X委員會」,該委員會由少數官員組成,負責制定復仇計劃,負責人為國防部長摩西·達揚,阿哈龍·亞裡夫將軍為其顧問,而摩薩德最高負責人茲維·扎米爾為行動負責人。
摩薩德是如何開展復仇?
以色列人在這次行動上體現了驚人的創意。摩薩德緊急召集特工,進行多輪測試,遴選出合適的人,成立了一支訓練有素的暗殺隊伍——「死神突擊隊」。然後,根據特長把他們分進不同的小組,每組有兩小隊,一隊負責跟蹤、辨認及刺殺行動,另一隊負擔任後勤作業。小組和小組之間並不知道對方存在,只有看新聞才能猜測是不是自己人在行動。
在派遣至歐洲之前,摩薩德把這批特工全部開除,清理他們所有和以色列有關的信息。最後也是最絕的一點:行動小組和摩薩德中斷一切聯繫,摩薩德只負責往小組成員的銀行戶頭打款,不下達任何指令。小組完全脫離摩薩德指揮,自行在歐洲建立情報網,收買線人,置辦武器裝備,部署和執行暗殺任務。簡單說,行動小組本身按照恐怖組織的方式行事,摩薩德事先也不可能知道他們要做什麼。
摩薩德行動小組的暗殺流程:潛入歐洲——偽造身份——購買情報——執行暗殺——更換目標。
經過長達七年的秘密行動,11名恐怖份子被清除,他們是:
1.阿里·哈桑·薩拉梅,慕尼黑慘案的主謀者、「黑色九月」首腦。1979年1月,死於美女特工的汽車炸彈下。
2.瓦埃勒·澤維特爾,「黑色九月」駐義大利的負責人。1972年10月16日在義大利羅馬,他在回家等電梯時,被兩名男子以貝瑞塔手槍所殺,身中11槍,沒有人聽到槍聲。
3.馬赫穆德·哈姆沙裡,「黑色九月」駐巴黎的外交官,也是巴解組織的發言人。1972年12月8日在法國巴黎,他在寓所中被炸傷,一個月後傷重不治。
4.海珊·阿巴德·希爾,巴解組織與克格勃之間的聯絡官。1973年1月24日在賽普勒斯尼科西亞,奧林匹亞飯店發生爆炸,他被當場炸死。
5.扎伊德·穆夏希,慕尼黑慘案的同謀者。1973年4月11日,他在雅典的酒店被炸死。
6.法學教授巴西爾·庫拜西博士,參與了為「黑色九月」提供武器的活動。1973年4月6日巴黎,他在回家途中被特工槍殺。
7.卡馬勒·納塞爾,「法塔赫」組織公共關係的負責人,同時也是巴解組織的發言人,死於青春之泉行動。1973年4月9日黎巴嫩貝魯特,摩薩德展開青春之泉行動,身穿便服的以色列國防軍部隊以水路抵達貝魯特海岸,然後由早已部署好的特工載他們到目的地,攻打巴解總部,整個行動僅耗費29分鐘就完成。
8.凱馬勒·阿德萬,負責「法塔赫」在以色列佔領區搞破壞活動,死於青春之泉行動。
9.馬赫穆德·尤素福·納傑爾,又名叫阿布·尤素福,巴解組織的高級官員之一,專門負責「法塔赫」和「黑色九月」之間的聯絡工作,死於青春之泉行動。
10.穆罕默德·布迪亞,「黑色九月」的外交部長。1973年6月28日巴黎,他在自己的車內被炸死。當他坐在座位時,重力解除了炸彈的保險,特工遙控引爆炸彈。
11.瓦迪·哈達德博士,「黑色九月」的高級謀士。1977年,摩薩德的內線用毒巧克力殺死了他。
摩薩德兩次失手
摩薩德的暗殺行動並非一帆風順,其中一個就是對阿布達·烏德(「黑色九月」的爆破專家、慕尼黑慘案的同謀者)的暗殺。1981年8月1日,阿布·達烏德在波蘭一家咖啡館喝咖啡時,被一名正好路過的摩薩德特工認出,隨後達烏德便被該特工打了兩槍。不過,他並沒有被打死,而是被轉到了民主德國(東德)的陸軍醫院進行治療,當時的東德為他布置了嚴密的警衛人員,等他痊癒後,便去了黎巴嫩,在巴以籤訂象徵和平的《奧斯陸協議》後,以色列政府甚至允許他去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居住。阿布·達烏德可以說是「死亡名單」上最「幸運」的人,他於2010年由於腎衰竭去世,得到了民族英雄般的待遇。
暗殺「黑色九月」首領阿里·哈桑·薩拉梅的過程則十分漫長,甚至傷及無辜。1973年7月21日,摩薩德特工跟蹤目標人物,當時目標人物與一名金髮女子離開電影院。他們兩人正在回家的路上,埋伏已久的特工立即跳出車外,向目標人物開槍,但才發現目標人物並非薩拉梅,而是一名摩洛哥籍侍應阿瑪德·布戚基,他當場倒臥在懷孕的妻子旁,特工迅速逃離現場。事後六名特工被挪威警方拘捕,其中一人因證據不足獲釋,其餘五人被判監一年至五年半。
1979年摩薩德招攬了一名英國籍女特工,化名艾麗卡·錢伯斯接近薩拉梅。錢伯斯到達中東參加巴勒斯坦難民的慈善活動,查探薩拉梅的每日行程,並成功與他會面。1979年1月22日,薩拉梅坐在兩架雪佛蘭旅行車前往參加裡茲克母親的生日派對,而錢伯斯則在旅途路上的一輛汽車安放炸彈,當薩拉梅的座駕經過時便遙控引爆。下午15時35分,錢伯斯引爆車內的炸彈,薩拉梅的四名保鏢和四名行人當場炸死,薩拉梅本人亦身受重傷後身亡。此次行動導致另外18名無辜人士受傷,錢伯斯亦消聲匿跡。
「天譴行動」的是與非
摩薩德的特工在歐洲行動,需要情報上的支持。那麼,誰擁有這些恐怖份子行蹤的情報呢?答案是:恐怖份子本身。恐怖份子山頭林立,背後有不同的金主支持。摩薩德特工孑然一身空降歐洲,不能使用摩薩德的任何資源,唯一的選擇就是聯繫遍布歐洲的恐怖份子情報網。而所有的情報都有價格,所有的後援都需要現金,於是一個奇怪的悖論出現了:摩薩德在打擊恐怖份子的過程中,不斷向恐怖份子情報網輸入金錢。而這些金錢,又不斷壯大著各種恐怖組織。
報復與反報復:摩薩德的暗殺行動還引起了巴勒斯坦「黑色九月」恐怖組織的一連串反報復行為。1972年10月,數以十計的郵包炸彈從阿姆斯特丹寄到世界各地,其中一封是到以色列駐英國大使館,參事阿米·沙紹裡被炸死。1973年1月23日馬德裡,一名摩薩德探員在街上行走時被黑色九月成員所殺,以報復希爾的死。3月1日喀土穆,8名巴勒斯坦民兵闖入沙烏地阿拉伯駐蘇丹領事館,釋放了大部分人後,只留下人質——美國領使克利奧·諾埃爾、領使團副團長喬治·科提斯·摩爾和比利時代理領事居伊·艾德,然後開槍射殺。8月5日,兩名巴勒斯坦民兵在雅典機場漫無目的地開槍,導致3名旅客死亡及55人受傷。
「黑色九月」發現以色列總理梅厄會在1973年月1日與教宗保祿六世在羅馬會面,認為是暗殺她的好機會。薩拉馬計劃用飛彈攻擊梅厄飛往羅馬的專機,不但能清除總理梅厄,同時亦可暗殺一些以色列內閣成員。為了分散摩薩德視線,他們在1972年12月28日劫持了以色列駐泰國大使館,要求以色列釋放36名巴勒斯坦囚犯。以方曾打算進行攻緊行動,但因位處東南亞而放棄,最終答應恐怖份子的要求,釋放囚犯及讓劫持者安全離開。「黑色九月」欲暗殺總理梅厄的計劃被發現,茲維·扎米爾破解了他們的暗號,摩薩德特工及義大利警方包圍了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大肆搜查,其中一名特工發現一輛貨車停泊在航路附近,最終警方在車內發現了六枚飛彈。
可以說,這場耗費數百萬美元的暗殺行動雖然報了一箭之仇,但並沒有從根本上結束曠日持久的巴以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