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寒道暖,人之常。還道初春回暖春耕忙,誰料節後天忽變,乍暖還寒,太陽老兄閉關修煉,潛難見,雨神常惦念,道路溼連連,俗話還道:十五月亮十六圓,可看來望去,天空還是雨綿綿……
春耕,源於原始人刀耕火種。
古人便以此作為春天到來,春耕播種的標誌,開始點火燒荒,並逐步形成:一年農事始於春天,燒荒,春天野火是秋天豐收前奏。
眼下是正值三月,春光正好,正是春耕的好時節。
那麼,你有多久沒有去農田間地頭走一走了?有多久沒有揮起工具,大幹一場,出一身汗,將一顆顆
一顆顆種子埋下,又有多久沒有拎起一桶水,澆灌新播下去的種子,歡喜等它發芽長大?
實際上,如今的春耕已經不同於往日了,資訊時代,電氣化的普及,更多的農機器具投入,更多智慧設備的使用,讓農業生產更簡單,更高效。
你,曬黑了溝壑縱橫的臉,但笑容依舊!
厚重的黃土地如你沉穩的脾性!
貧瘠的土地卻擋不住你對「她」的依戀!
山外,高樓大廈,柏油路,你卻無動於衷!
因為,大山深處有你夢的希冀!
有人問你,你的聲音鏗鏘﹌﹌我是農民!
沒腳的黃土路留下你堅實的腳印!
你用粗糙的大手,播下希望的種子!
你用執著的精神,收穫民以食為天簡單的信念!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勞作中,你期盼一個風調雨順的年景,但……
悠悠的!你說,你生於黃土,歸於黃土後,讓它變成沃野!
農耕型文化講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要求人們事事腳踏實地,不違農時,循序漸進,切忌好高騖遠,脫離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