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廣州國際車展上,關注度最高的車型莫過於豐田的兩款全新的緊湊型轎車——一汽豐田傲瀾以及廣汽豐田凌尚。
在兩款新車亮相前夕,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都不約而同的進行了大量的預熱,甚至為了兩款新車的轟動效應,連新一代漢蘭達都無緣本次廣州國際車展。由此可見,豐田在這兩款新車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當然了,一汽豐田傲瀾和廣汽豐田凌尚也確實對得起豐田的這種投入,自廣州國際車展首日亮相以來,這兩款全新的緊湊型轎車就一直話題不斷,大有延續卡羅拉和雷凌熱銷的趨勢。單純的從產品力的角度來看,這兩款全新的緊湊型轎車也確實做的很不錯。
不過,在新車發布不久,一汽豐田傲瀾就因為名字引發了消費者激烈的討論。如果說廣汽豐田"凌尚"之名還是在對標廣本凌派的話,那麼全新本土化命名的"傲瀾"就因為方言的發音邏輯直接冒犯了福粵兩地的語言文化,以潮汕話為主的閩南話支系中,"ao lan"的發音是相當惡俗的形容詞,而很多車友在得知一汽豐田新車命名後直言"在廣東潮汕一臺也不可能賣出去"。
事實上,合資產品本土化命名一直都是一件非常嚴謹的事情,好的命名能夠讓本土消費者很容易記住新品,但一汽豐田這一命名顯然沒有進行有效的市場調查,鬧出烏龍也就避免不了了。
相信一汽豐田接下來或許會對該命名做出解釋或者修改,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還是把關注點放在產品本身上。
從尺寸上來看,全新的一汽豐田傲瀾和廣汽豐田凌尚相比於各自對應的新一代卡羅拉和雷凌,在軸距方面都增加了50毫米,增加的50毫米軸距被悉數運用到後排腿部空間的提升上。這一細節的變化,使得此前存在於卡羅拉和雷凌上的後排空間相較於上一代車型而言有所減少的短板被全面的抹平。這於是也使得傲瀾以及凌尚這兩款車型在空間的基礎產品力層面上,正式看齊了當下緊湊型轎車市場的平均水平——沒辦法,所有的競品車型都在增加軸距。
而在補齊了卡羅拉和雷凌在尺寸上的短板之後,一汽豐田傲瀾和廣汽豐田凌尚的動力直接上到了一個比市場平均水平更高一個級別的層面。
據悉,傲瀾和凌尚兩款新車在動力方面將會直接搭載豐田目前的2.0L Dynamic Force自然吸氣發動機作為起步動力,另外混合動力也一定會大規模的出現在這兩款車型上,只是目前還不確定搭載的會不會是和凱美瑞相同的2.5L混合動力。
嗯,搭載2.0L排量發動機的緊湊型轎車,已經有年頭沒見過了。尤其是在這個連奔馳E級都裝1.5T發動機的時代,傲瀾和凌尚的動力配置,不得不說還真是有點香的。大排量自然吸氣和緊湊型的轎車車身,能夠碰撞出來的一定是那種極具老派日系車質感的行駛風格——平順、細膩、從容。於是在無形之間,傲瀾和凌尚又一次的拉開了和主流緊湊型轎車市場的差異化布局。
不過說到差異,實事求是的講,要在傲瀾和凌尚這兩款新車的造型上去尋找到一些和卡羅拉以及雷凌的不同,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相比於之下,傲瀾可能會容易一些,畢竟重新設計了前保險槓面罩和進氣格柵的部分細節,但是凌尚相比於雷凌,變化就真的很小了。
雖然兩款車型都增加了軸距,但是在上裝以及外飾系統的設計上,傲瀾和凌尚是保持了與卡羅拉和雷凌的高度一致的。50毫米的軸距提升在反應到車身的整體輪廓上的時候,也僅僅是提升了那麼一點點後門的比例。
而出於成本的考慮,傲瀾和凌尚的燈組等細節則完全與卡羅拉與雷凌一致,而凌尚甚至連英文車名都保持了與雷凌的一致——"LEVIN"。所以其實這種差別還真就是國內的速騰L和海外版速騰的區別。
更大的車身尺寸,更高級別的動力系統,以及一個更貼近於緊湊型轎車的車身造型,也不知道為什麼,此時我的腦海裡冒出的竟然是豐田的另一部老車——光冠。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光冠還真就是起到了一個和現在的傲瀾以及凌尚相同的市場定位,將凱美瑞和花冠承接了起來。
現在,光冠已經停產了十幾年,而傲瀾和凌尚的登場在我看來也不僅僅是為了銜接卡羅拉雷凌和凱美瑞那麼簡單,而是豐田正計劃以傲瀾和凌尚,作為即將在卡羅拉和雷凌上試水三缸動力的備份——一向謹慎的豐田這次依舊是穩紮穩打。
根據目前所掌握的情況來看,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基本上都已經完成了三缸版卡羅拉和雷凌的動力匹配,按計劃,這兩款新車將會在明年的某個時候伴隨著一次小改款而完成切換。這很符合豐田的動力換代策略,一般來講,豐田都會在上一代車型的中期改款上,切換下一代車型需要搭載的動力系統,既作為新一代動力的市場試水,也作為檢驗新動力技術的一種方式。從過往的情況來看,這種方式相當把穩,包括大規模鋪開的混合動力系統,全新的3.5L V6自然吸氣發動機,現在的1.2T動力,都經過了這樣的過程。
所以,當豐田的新一代三缸發動機行將登場的時候,這種切換也一定是必然。只不過,這一次的風險會有點大——畢竟,這是一臺三缸機。
小排量的三缸渦輪增壓動力是最近幾年來各大汽車企業都在努力的一個傳統內燃機發展方向,倒不是說三缸動力有多麼的先進,而是單純的因為在減少了一個氣缸之後,能夠給傳統的內燃機動力降低超過20%以上的成本。再加上最近幾年來平衡軸技術、輕量化技術、直噴渦輪增壓技術等等的運用,抹平了一部分三缸動力抖動的短板,所以三缸動力才在最近幾年裡被汽車企業推動著成為了熱捧——資本總是逐利的。
不過,市場對於三缸車的認可顯然還存在著一定的教育空間,現實的情況是,眼下在國內市場投放的三缸動力車型,無一例外的都沉了。甚至一部分押寶三缸車的企業現在又迫不得已換回了四缸動力。如果說三缸動力的低成本是汽車企業的理想,那麼市場不買單就是三缸動力的現實。
理想和現實總是存在著一條鴻溝一樣的差距,豐田也不例外。雖然最近幾年豐田的市場口碑一路向好,但誰也說不好會不會因為卡羅拉和雷凌換裝了三缸動力而徹底坍塌。
而碰巧的是,卡羅拉和雷凌目前在緊湊型轎車市場裡傲人的銷量又容不得半點閃失。畢竟,這種前車之鑑並不少。開發出來的全新三缸動力又不能不用,更何況按照豐田的說話,這臺全新的三缸動力還真是個好東西,嗯,前面倒下的所有三缸動力都這麼說。
所以,傲瀾和凌尚的亮相,尤其是強調高配四缸動力的亮相,毫無疑問的就是為卡羅拉和雷凌換裝三缸動力做的一個備份方案。尺寸更大,動力更強,那麼卡羅拉和雷凌換了三缸動力徹底涼了,還有傲瀾和凌尚還在。如果卡羅拉和雷凌一鳴驚人,這就是一次完美的差異化布局。
嗯,薑還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