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和中國科學院聯合成立網絡空間地理學實驗室

2021-01-10 哈爾濱網警巡查執法

強強聯合 協同攻關

網絡空間地理學實驗室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網絡空間安全強強聯合、協同攻關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公安部和中國科學院相關工作部署,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經溝通協商,並報經公安部和中國科學院主要領導同意,決定共建網絡空間地理學實驗室。

揭牌儀式

9月5日,網絡空間地理學實驗室揭牌和共建籤約儀式在公安部舉行。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局長王瑛瑋,一級巡視員、副局長郭啟全,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局長於英傑、副局長孫德剛,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葛全勝、副所長封志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所長仇保利、副所長於銳,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副局長高春東以及相關科研人員代表出席活動。

(網絡空間地理學實驗室揭牌)

王瑛瑋、於英傑、葛全勝、仇保利共同為網絡空間地理學實驗室揭牌,郭啟全、孫德剛、封志明、於銳作為各方代表籤署共建協議。

(四方代表籤署實驗室共建協議)

重大意義

網絡空間地理學是我國學者創新提出的網絡空間安全與地理學的交叉學科,以「人-地-網」紐帶關係理論為主要理論基礎,研究內容包括構建網絡空間和地理空間的映射關係、繪製網絡空間地圖、探究網絡空間結構和行為的演變規律等。

網絡空間地理學實驗室旨在面向我國網絡空間安全防護的實戰需求,充分整合多方資源,發展網絡空間地理學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培育網絡空間地理學骨幹人才,為國家網絡安全綜合防控體系建設和公安機關網絡安全保衛提供科技支撐。

網絡空間地理學實驗室掛靠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接受其他各方的業務指導;網絡空間地理學實驗室主任由郭啟全、高春東共同擔任。

下一步,公安部、中國科學院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組織產學研用等相關部門,以網絡空間地理學實驗室成立為契機,全面加強網絡空間地理學的理論研究、技術研發和實戰應用,全力保障國家網絡空間安全。

來源:公安部網安局

相關焦點

  • 地理學專業大學排行榜,你選擇哪一個?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綜合體空間分布規律、時間演變過程和區域特徵的一門學科,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交叉,具有綜合性、交叉性和區域性的特點。
  •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2020年「資環有我」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通知 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2020年「資環有我」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通知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簡稱資環學院)成立於2004
  • 地理學專業排行榜(大學名單大全2020版)
    ,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綜合體空間分布規律、時間演變過程和區域特徵的一門學科,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交叉,具有綜合性、交叉性和區域性的特點。主要包括地理學(含土壤學與遙感)、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和空間物理學以及新的交叉學科(地球系統科學、地球信息科學)等分支學科。隨著移動互聯時代到來,尤其是衛星定位系統、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不斷發展,地理學迎來新的不可限量的發展空間、機遇。教育部四輪學科評估中,地理學一級學科共有43所高校的學科上榜。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於2001年10月26日正式成立。
  • 地理學核心期刊大全及介紹
    地理學(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層空間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綜合體空間分布規律、時間演變過程和區域特徵的一門學科,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交叉,具有綜合性、交叉性和區域性的特點。隨著地理信息技術發展與研究方法變革,新時期的地理學正在向地理科學進行轉身,研究主題更加強調陸地表層系統的綜合研究,研究範式經歷著從地理學知識描述、格局與過程耦合,向複雜人地系統的模擬和預測轉變。地理學核心期刊大全(簡介)1、地理學報簡介:《地理學報》是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地理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
  •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許昌)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
    10月20日,記者從許昌市政府獲悉,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許昌)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日前揭牌,致力於提升許昌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技術研發創新能力,推動黃河鯤鵬產業發展。據悉,該聯合實驗室採取院地合作共建模式,發揮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人工智慧團隊在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視覺等領域的人才技術優勢,以黃河鯤鵬伺服器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為主要方向,並對許昌黃河鯤鵬產業在適配開發中的關鍵環節提供技術諮詢服務和外部資源對接,打造國內領先的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新型研發機構,推動技術成果在許昌轉化和應用,促進許昌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高端化、產業化、規模化集聚發展。
  • 智源研究院重磅發布智源學者計劃,攜手曠視成立聯合實驗室
    該研究院是在科技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由北京市科委和海澱區政府推動成立,依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百度、小米、字節跳動、美團點評、曠視科技等北京人工智慧領域優勢單位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研究院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原微軟亞太研發集團首席技術官、源碼資本投資合伙人張宏江擔任首屆理事長,北京大學計算機系主任黃鐵軍擔任首任院長。
  • 中國科大攜手三維家成立聯合實驗室,改變民族軟體產業「被卡脖子...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包信和(左)與三維家創始人兼CEO蔡志森(右)共同為聯合實驗室揭牌  三維家與中國科大攜手 打造「中國製造」產業與教育合作典範此次三維家與中國科大共同建立「先進位造聯合實驗室」,將會為家居行業帶來怎樣的嶄新前景呢?  首先,此次合作將會結合雙方優勢,主要針對家居這一細分產業的工業軟體落地應用,圍繞三維CAD建模軟體、先進位造控制軟體CAM、材料開料優化算法等前沿技術開展,解決家居設計建模和算法上的難題,提高軟體的數據處理和算法能力。
  • 新華三集團聯合國泰君安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
    中證網訊(記者 張軍)日前,國泰君安和新華三集團成立了聯合創新實驗室,並聯合發布了國產超低延時交換機S1048,雙方攜手打造證券行業數位化創新合作範例。  國泰君安首席信息官俞楓表示,近年來國泰君安一直在研究和規劃後續的戰略發展路線,積極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技術獲取渠道。
  • 光大銀行與亞信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籤約建設網絡安全聯合創新實驗室
    近日,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光大銀行)與亞信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信)正式籤約,成立「光大銀行-亞信網絡安全聯合創新實驗室」。中國光大銀行副行長楊兵兵,亞信聯合創始人、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等出席並見證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
  • 中國網絡安全產業25年暨天融信成立25周年發展峰會成功舉行
    峰會現場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副巡視員黃小蘇、中國工程院倪光南院士、中國工程院沈昌祥院士、中國工程院方濱興院士、中國工程院費愛國院士、中國工程院何友院士、中國工程院樊邦奎院士、中國科學院王永良院士、電子工業出版社總編輯兼華信研究院院長劉九如應邀出席峰會
  • 亞信安全與光大銀行達成戰略合作,共建網絡安全聯合實驗室
    【亞信安全】-【2020年11月10日】近日,亞信安全與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銀行)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聯合成立「光大銀行-亞信安全網絡安全聯合創新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
  • 江幹分局與海鑫科金成立「涉網犯罪偵防聯合實驗室」
    江幹分局與海鑫科金成立「涉網犯罪偵防聯合實驗室」 來源:財訊網 • 2020-10-19 15:32:38 10月15日
  • 廣州電子數據取證實驗室揭牌成立—新聞—科學網
    11月2日,廣州中國科學院軟體應用技術研究所電子數據取證實驗室揭牌成立。世界知名的刑事鑑識專家、美國紐海文大學鑑識科學終身教授李昌鈺受聘成為該實驗室的名譽主任。   電子數據作為一種獨立的證據早已經被我國法律認可,而電子數據取證作為一個計算機科學與法學的交叉學科,其相關的法律技術問題一直困擾著實際應用領域。
  • 地理學為什麼成了最奇葩的本科專業
    總之,由於經濟建設和環保的需要,地理學在中國日益受到關注,其分支如城市地理學、旅遊地理學、醫學地理學、資源地理學、人口地理學都有著較快的發展。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地理科學與人類的繁衍生存具有密切的關聯度,所以地理科學類專業一直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無論是從學科發展還是個人就業的角度看,都有著廣闊的伸展空間。
  • 成都航院聯合企業成立「無人機航空遙感數據處理聯合實驗室」
    12月11日,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成都航院)與成都睿鉑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睿鉑科技)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訂暨「成都航院-睿鉑科技無人機航空遙感數據處理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張蘊啟指出,學校的發展離不開廣大企業及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學校歷來重視與行業優勢企業的深度合作,希望通過與睿鉑科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籤訂以及無人機航空遙感數據處理聯合實驗室的啟用,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實現合作共贏。常勇從歷史、規模、業務與企業理念等方面簡要介紹了公司的基本情況。
  • 廣東首批粵港澳聯合實驗室三成在天河
    截至2019年12月,天河區擁有10家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佔廣州市55.6%;8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佔廣州市40%,並聚集了一大批省、市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據了解,在2019年12月19日舉行的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系列啟動會上,正式授牌了首批1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
  • 期刊簡介 | 地理學知名期刊介紹(二)
    主要報導全球熱帶亞熱帶地區地域特色明顯並具有知識增量意義的地理學原創性科研成果,包括地理學及其各分支學科、相鄰及交叉學科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論文、評論、綜述等;不拒絕全國尺度、國際尺度的高水平學術論文,但不接收在研究地域上具有明顯偏離的來稿。
  • 地理學:從未磨滅的價值
    且可以看作是地理學的源起吧,我曾在《歷史之外,地理之中》一文中寫道:我一直想,如若人類文明在千百年前不發生行走——如白蓮洞先人沉醉於洞府,如半坡先祖炊飲於山麓,如上古之部落各安其居,如老聃所言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如陶潛所繪桃花源「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直生活於自己的狹小空間,自給自足,對空間漠然,是否便會對地理無知,便不會產生如今日之龐大的地理科學?
  • TCL 華星與三安半導體成立聯合實驗室,註冊資本 3 億元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TCL最新資訊 > 正文 TCL 華星與三安半導體成立聯合實驗室,註冊資本 3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