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園》改編自王爾德的童話《自私的巨人》,講述了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裡玩耍,很生氣,就把她們趕了出去,從此花園總是被冬天佔領。一天孩子們從城洞爬進來,春天竟然就跟來了,但在花園裡最遠的角落裡,一個小男孩爬不上桃樹,巨人的心軟了,他把小男孩抱起來,放在樹枝上,整個春天跟著都來了。從此巨人拆除圍牆,和孩子們一起在花園裡快樂地玩耍,生活。
本課主要透過童話作品中豐富的想像,生動的語言,離奇的情節,感受主人公鮮明的形象,明白文中揭示的道理。
一、導入課題,簡介作者
根據提示,猜童話主人公。如提示1:他是一個小男孩;提示2:他的爸爸是木匠;提示3:他說謊時,鼻子會變得很長很長。 讀題觀圖,初識巨人。這個課題很有意思,一讀就知道這是一篇童話,從哪知道的?你想像中的巨人是什麼樣子?結合課文插圖,認識巨人,體會童話中人物的奇妙。簡介作者。
二、學習生詞,把握內容
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走進花園去瞧瞧吧。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碩」是翹舌音,是「大」的意思;「頰」和形近字「峽、狹、俠」比較識記,「臉頰」指臉的兩邊;「砌」讀「qì」,不要讀成「qiè」。分類學詞:
描寫孩子:蹤跡 摟住 親吻 玩耍
描寫巨人:斥責 不允許 自私 拆除 欣賞
描寫花園:可愛的花園 柔嫩的青草
豐碩的果子 悅耳的歌
不肯歌唱 忘了開花
北風呼嘯 冰雪覆蓋
運用想像畫面的方法,讀出詞語的味道。藉助描寫花園、巨人、孩子的詞語,試著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指導寫字:「牌」字注意右邊的「卑」中間短撇往左撇;「嘯」右邊的「肅」要先寫兩邊的「撇、豎」,再寫中間的「撇」和「點」。「拆」不要寫成「折」。
三、想像情境,感受奇妙
巨人的花園發生了哪些變化?請找到相關描寫花園景物的段落,讀一讀。
1.學習第3自然段:巨人回來前,這是一個怎樣的花園?
這是一個很可愛的大花園。
作者寫了哪些景物表現了花園的可愛?(青草、花朵、桃樹、小鳥、孩子們)
自由讀,邊讀邊想像畫面,感受到這是一個洋溢著生機、快樂、自由的樂園。 師生合作讀,感受「可愛」:
園裡長滿了柔嫩的青草,草叢中到處露出星星似的美麗花朵——這是一個很可愛的大花園
還有十二棵桃樹,春天開出淡紅色和珍珠色的鮮花,秋天結出豐碩的果子——這是一個很可愛的大花園
小鳥們在樹上唱著悅耳的,歌聲是那麼動聽—— 這是一個很可愛的大花園
孩子們歡叫著——這是一個很可愛的大花園
2.學習第7自然段:巨人回來後趕走了孩子們,花園又是什麼情景?
單單在巨人的花園裡,仍舊是冬天的景象。
自由讀第7自然段,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花園的變化?
小鳥不肯在他的花園裡唱歌……就馬上縮回到地裡睡覺去了。
從小鳥「不肯唱歌」,桃樹「忘了開花」,美麗的花「縮回到地裡睡覺去了」等擬人化的手法寫出花園裡沒有孩子後的變化。
創設情境,師生互動:(生分別做「小鳥、桃樹、小花」)小鳥,你為什麼不唱歌?桃樹桃樹,你為什麼忘了開花呀?小花小花,你為什麼還在睡覺呀?指導朗讀,用低沉的語調表現這些景象。
高興的只有雪和霜兩位……他每天總要在屋頂上鬧兩三個鐘頭,然後又在花園裡繞著圈子用力跑。
展開想像,假如你是雪、霜、北風、冰雹,你會怎麼想,又會怎麼說呢?感受到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借雪和霜的話和北風、雹的言行,寫出了花園裡,春天沒有來臨。分角色朗讀,讀出寒冬來臨時雪、霜、北風、雹的橫行霸道、肆虐張狂。
3.學習第11自然段:巨人的花園還發生了怎樣奇特的變化?
孩子們從牆上一個小洞爬進花園裡來了,他們都坐在桃樹上面……這的確是很可愛的景象。
從桃樹「用花朵把自己裝飾起來」,小鳥們「快樂地飛舞歌唱」,花兒們「也從綠草叢中伸出頭來。」擬人的手法,生動地寫出了花園景物的奇特變化。
只有一個角落還是冬天。這是花園裡最遠的角落……北風還在樹頂上吼叫。
孩子們看見他,非常害怕,立刻逃走了,花園裡又出現了冬天的景象。
別的孩子看見巨人不再像先前那樣兇狠了……春天也跟著一起回來了。
孩子去,花園荒;孩子來,花園美。對比的手法形象地寫出花園裡奇特的景象。 從花園的這些變化中你體會到什麼道理?(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
四、品讀語句,感悟形象
1.默讀課文,找出描寫巨人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巨人的轉變。
你們在這做什麼?他叱責道。
「叱責」的意思是大聲呵斥。想像巨人大聲呵斥孩子的樣子,讀一讀,體會他的驕傲、自大。
我自己的花園就是我自己的花園……拉出一塊布告牌:禁止入內 違者嚴懲
從巨人的話,以及砌牆的行為,可以體會到他的蠻橫,自以為是和內心深處的孤獨。
我不懂為什麼春天來得這樣遲,」我盼望天氣快點變好。」
從巨人面對寒冷、悽涼的花園時說的話,體會到他的疑惑不解和盼望春天到來的急切心情。
他對自己說:我是多麼自私啊,現在我明白為什麼春天不肯到這來了。」他十分後悔自己先前的舉動。
從巨人的話和「後悔」一詞,體會巨人內心的善良,柔軟。
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後面,輕輕抱起他,放到樹枝上。
抓住「悄悄地」「輕輕地」體會巨人對孩子的愛。
巨人對他們說:「孩子們,花園現在是你們的了。」他拿出一把大斧子,拆除了圍牆。
巨人的語言和「拆除圍牆」的舉動,和前面的「叱責孩子」「砌高牆」「掛布告牌」對比,體會到巨人發生的轉變,懂得了分享。
2.探討:巨人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大的轉變?
聚焦第11、12、13自然段:
奇特的景象觸動巨人:孩子們都坐在桃樹上面,桃樹就「紛紛用花朵把自己裝飾起來」……
小男孩喚醒了巨人的善良:「只有一個角落還是冬天,一個小男孩兒站在那裡。……然而孩子還是太小了。」
小男孩的愛融化了巨人心中的堅冰:「小男孩伸手摟住巨人,親吻著他的臉頰。」
五、讀練結合,升華主題
從那以後,巨人的花園又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孩子們站在巨人的腳下爬上巨人的肩膀,盡情的玩耍。
小練筆:發揮想像,把孩子們在巨人的花園裡盡情玩耍的情景寫下來。(提示:進行大膽合理的想像,例如可以按照四季的順序想像巨人和孩子們在花園裡玩了什麼,他們是怎麼玩的?也可以抓住一個玩耍的場景進行生動、細緻的描寫。)交流小練筆,簡單點評。
多麼快樂的場景啊!所以巨人在文中最後說——「我有許多美麗的花,可孩子們卻是最美麗的花。」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讀最後兩個自然段感受巨人花園的美好,體會他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