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8 月,張雲雷登上了全國收視率前三的節目。
不久後,他卻意外從南京火車站墜落,2017 年 1 月,他帶著 108 塊鋼板復出,師父郭德綱說他會火得「不要不要」的。一個月後,張雲雷用吉他伴奏唱了一曲《探清水河》,果真一炮而紅。
桃葉兒尖上尖,
柳葉兒就遮滿了天,
在其位的這個明哎公,
細聽我來言吶。
張雲雷手撥吉他,擊節而歌,將發生在清末民初的這段悲慘愛情故事向聽眾娓娓道來。仿若一夕之間,這段視頻被傳閱遍了每一個角落。
街道、影樓、學校,到處有人在聽,有人在唱。於是大家都說張雲雷「一夜成名」。
可是郭德綱卻說:「有些人說他一夜成名?你是在那一夜認識的他,可是他不是在那一夜才活過來的。」
或許用「活過來」這個詞,外人看起來會有些許嚴重,可這個詞用在張雲雷身上就顯得半點不虛了。
2016年8月,張雲雷在南京車站意外從十米高的地方墜落,左臂、左胯骨、左右腿、右腳全部粉碎性骨折,肋骨骨折,肺部、胃部、後腦出血,心臟一度停跳。被送往醫院後,經過了十個小時的搶救仍然沒有脫離危險,醫生一晚上給他下了30多張病危通知書。
開胸的時候,甚至已經宣布張雲雷死亡了。是一個主任不忍心,他說,「孩子還這麼小,再試最後一次,不行的話再把家屬叫來籤字再宣布死亡,再試試吧。」這最後一試,張雲雷碎骨重塑,帶著108塊鋼板,活了。
傷筋動骨一百天。
可張雲雷從受傷到出院,前前後後不過幾十天。
沒辦法,他對舞臺的渴望太深了。
出院後他在在床上偷偷訓練,從只能僵硬地躺在床上到可以艱難的跪立,再到可以緩緩的站起。一個半月後,他在搭檔楊九郎的攙扶下走向舞臺。那天,師兄弟、師叔、師大爺站在兩側,列隊鼓掌,臺下的觀眾打出橫幅:「張雲雷,歡迎回家!」
其實以張雲雷當時的情況,醫生說的是讓他以後好好的做幕後,不要再臺前出現了,畢竟說相聲就是要一直的站著,身體肯定受不了。
師父郭德綱也表示:如果站不起來,我從頭教你學評書,咱們坐舞臺上表演。
可是他不認命,他不服氣。
他幾乎是奇蹟般的活了,又幾乎是奇蹟般的能上臺表演了。
周九良也曾在演出中說過「你想他死,天垂憐。可惜不能如你所願,他活的好著呢!」
2017年7月31日——此時距離張雲雷墜樓手術還不足一年,距離他墜樓首次表演唱《探清水河》已有6個多月。
此時他已經能登臺「自若」的演出——臺上賣力表演,返場時也全程面帶笑容積極的和臺下觀眾互動,只有從飯拍視頻中仔細看才能偶爾臉上會流露出兩分勉強的神色,但人們只是覺得他可能累了,並未多想。
若非後來其師弟董九力在一次表演中說到,張雲雷那晚表演完後,整個鞋子都已經被血浸透,誰又能想到總是微笑的張雲雷當時承受著多大的痛苦。
對此,張雲雷曾在《國風美少年》節目採訪中,輕描淡寫的表達過他的想法:「我是一個演員,我站在舞臺上就是要給大夥帶來快樂的,如果因為受傷就賣慘,那你回去休息啊,幹嘛上臺表演。站在臺上就要對得起每一位觀眾的票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樣有鋼鐵般意志的人,憑什麼不火呢?
於是他碎骨重塑,浴火重生,「重生」即火。
在一些問答平臺上,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個和張雲雷相關的問題:你真的能磕的下張雲雷的顏嗎?
於是有一些偏愛張雲雷的博主便開始分解拆析,例數起他五官的「看點」來;自然也有一些不喜歡張雲雷這個類型的博主,看圖說話,抨擊的他「體無完膚」。
客觀來說,雖說張雲雷的五官算不上多驚豔,可他五官端正,身姿挺拔,乾乾淨淨——單這三點就中國對傳統男性審美上來講已經是及格分了,還沒算他穿起大褂,長身玉立的氣質加成分數。
更何況,作為一位相聲演員,顏值不過是張雲雷最「不值一提」的一點罷了。
要知道據統計張雲雷擁有大量70、60、50後的粉絲,其中35歲以上的粉絲佔總數比40%左右,男性粉絲總佔總數比超過30%。
這些人都是他的「顏粉」嗎?不是的;那這些都是他的「相聲粉」嗎?也不是;那這些都是他的「太平歌詞粉」嗎?也不是;那這些都是他的「意志粉」嗎?也不是;那這些都是他的「氣質粉」嗎?仍然不是。
是一點顏值+一點相聲才氣+一點太平歌詞的功底+獨特的經歷和堅強的意志+翩翩少年、溫文爾雅的氣質構成了今天獨一無二,不可複製的張雲雷。
也構成了他龐大的,分布在各行各業、各個年齡段的黏度極高的粉絲群體。
郭德綱曾經說過:張雲雷唱的太平歌詞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肯定是最講究的。
相聲講究說學逗唱四門功課,前三樣兒不提,這唱——張雲雷可算得上德雲社的佼佼者了。
張雲雷9歲時就到北京正式學習曲藝,11歲時便拜現代相聲名人郭德綱為師,學習太平歌詞、蓮花落、評戲等傳統唱段。
如今92年出生的張雲雷已有「太平歌詞老藝術家」的美譽了,而他太平歌詞的演唱視頻也已成為德雲社學員的教材——這恰恰說明了全社上下對其「唱」的認可。
拋開太平歌詞不提,張雲雷在京劇方面也小有天賦,雖然他總謙虛的說自己不過是個「票友」,但師父郭德綱卻評價他是「已經可以在專業舞臺上彩唱」的水平了;還有京韻大鼓、流行歌曲……他也都能「手到擒來」,聲動梁塵,洋洋盈耳。
18年之前,相聲其實可以算是「小眾文化」了。但18年之後,隨著張雲雷的「出圈」,相聲也逐漸進入了從「小眾文化」到「大眾文化」的過渡。
張雲雷最火的時候有多火呢?
——在由超級星飯糰舉辦的(第四屆)粉絲世界盃上,張雲雷獲得全國四強。
2018 年 10 月,張雲雷在北京展覽館演出,2700 多人跟著他合唱評戲,一直到現在,凡是演出張雲雷有時興致一來唱上一段,臺下的從「00後」到「50後」粉絲全能接上,跟著唱評戲、唱京劇、唱太平歌詞。
凡其專場所到之處,一片綠海。
2020年第1周中國粉絲應援指數出爐,根據愛豆娛樂指數(IDOL ENT. INDEX)的數據顯示,2019年12月30日-2020年1月5日共有141位華語藝人、58位韓流藝人、1位歐美藝人進入粉絲應援指數TOP200。
其中,張雲雷在2019年12月30日-2020年1月5日的排名位於總榜第15名,綜合得分79.85,佔據90後藝人榜單第八名。
2020年第24期由你音樂榜榜單,張雲雷 《探清水河》斬獲付費指數TOP1。
甚至一度有很多博主說:娛樂圈最火的四位相聲演員,張雲雷排第二,無人敢排第一。
很多人火了以後就「容易飄」,但張雲雷並沒有。
他依然兢兢業業、溫文爾雅。
張雲雷現在是郭德綱的大徒弟了,按理,雲鶴九霄都要喊他一聲師哥。但是他卻沒有擺師哥的架子——他叫馮照鏡洋「大哥」;叫孔雲龍「三哥」;叫李雲傑「雲傑哥哥」;叫李鶴彪「哥哥」……
他把手機屏保設為師父;他提攜師兄弟,替九春「揚名立萬」;他痛罵毒唯,怪其挑撥師徒同門關係……
他清醒著、堅定的尊師重教,友愛同門。
2019年5月12日,汶川地震11周年,張雲雷18年底的一段相聲被網友給扒出,內容涉及對汶川地震的調侃,於是遭到舉報,引起了青島文化局的高度重視,決定徹查此次事件。
後針對張雲雷事件的調查結果與處理方案為:認定張雲雷確有違反社會公德規定,對此青島文化局做出了對張雲雷背後的華娛天橙公司吊銷演出許可證的處罰,並對張雲雷罰款五萬元。還責令德雲社公開道歉,對張雲雷、楊九郎進行批評教育。
隨後張雲雷方對此做出回應:
不可否認,雖然舉報人有「舊事重提,惡意舉報」的嫌疑,但此事,張雲雷確實做錯了。
當相聲開始逐漸進入主流市場,登上主流舞臺,就勢必要去除三俗等糟粕內容,在斟酌每一個包袱是否好笑的同時還要斟酌是否合適。
——要是這個事情能在這個時候給張雲雷、德雲社一個警醒,然後越來越注意細節,也不妨是一件好事。
只是這場風波原來只是一個「引子」。
隨之而來的是一場又一場毫無緣由的詆毀、謾罵。
——網曝張雲雷深夜和黑衣男子街頭貼臉吻別、網曝張雲雷和師兄弟不和、網曝張雲雷疑似自立門戶……
娛樂圈總是容易收到各種各樣的莫名其妙的陌生人的好感和惡意。
確實,作為藝人,有被觀眾任意評說的義務——但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作為觀眾,你可以說他醜,說他相聲說的不好,說他唱的不好,說他名不副實,可以發表任意主觀的贊同或反對看法,但不該去惡意的拿跳樓一事揣測、詛咒。
學會敬畏生命是做人起碼應有的基本原則。
而不止張雲雷,所有曾經和正在經歷惡意詆毀的藝人們都要相信:「這就是個小障礙,克服之後就一馬平川了~」
畢竟啊,磨礪以須,否極泰來。
本文由@娛資訊 原創首發 於今日頭條,已和維權騎士籤約,版權所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