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雲雷的《歪唱太平歌詞》看相聲表演的互動藝術(中〉

2020-08-28 張雲雷法律後援會

張雲雷的舞臺活力—從《歪唱太平歌詞》看相聲表演的互動藝術(中〉

知乎ID:書生大人

(2)張雲雷與粉絲之間的情感交互,已成為其舞臺互動中的默契和信任

舞臺互動需要默契,也需要信任。在相聲舞臺上,把一個由演員表演的節目,變成一個由演員與觀眾互動完成的節目,這樣的創新,也只有張雲雷和他的粉絲能默契且信任的完成。

這種默契和信任,就是我們所說的情感交互。而情感交互,是一個雙向的情感交流互動過程。而這個過程卻是很多優秀演員都想要追求和達到的舞臺理想氛圍。

在《歪唱太平歌詞》這個節目的表演中,我們既看到了演員與觀眾的互動,也看到了觀眾給予演員的反饋。

反饋不僅能幫助演員了解觀眾的審美喜好,也能幫助演員把握觀眾的心理狀態。演出的成功與否,節目的好與壞,全都能從現場觀眾的反饋中體察到。

比如,演員上臺時觀眾給予的掌聲,就有熱烈和平淡之分。掌聲越熱烈,表示觀眾越期待,反饋給演員的自信心就越足。反之,掌聲越平淡,表示觀眾對於演員或節目沒有太強的期待心理,反饋給演員的自信心就會不足。

雖然會有人說,掌聲伴著鮮花的道路不一定是成功之路,但沒有掌聲與鮮花的舞臺一定是充滿苦情和可憐的。

傳統藝術之所以能夠在舞臺上熠熠生輝,並不是靠賣情懷博同情,或悲天憫人地唱衰著的悲哀,而是它所散發的魅力和風採。當有一天傳統藝術需要人們帶著可憐的眼光來接濟時,那才是傳統藝術真正死亡的時候。

而張雲雷的代表節目《歪唱太平歌詞》,就讓我們就看到了傳統藝術是怎樣在現代年輕人中重新煥發光彩的。

「杭州美景蓋世無雙,西湖岸奇花異草四季清香...」第一次看到幾千人合唱太平歌詞,確實震驚非常。不管是《白蛇傳》、《韓信算卦》,還是《鷸蚌相爭》,粉絲們都能夠像唱流行歌曲一般張口就能唱出。甚至在一些短視頻中能夠聽到粉絲邊唱邊哭的動情時刻。這種以張雲雷個人魅力帶動起來的傳統文化的流行,也正是我們當下社會提倡的正能量偶像所具有的榜樣力量。

當張雲雷走出相聲的小圈子,成為了擁有強大號召力的偶像,更需要他通過自身對傳統藝術的熱愛、宣傳和表演,給粉絲帶來一種榜樣力量。當偶像與粉絲之間產生了情感交互,粉絲也會以愛之名來詮釋偶像的力量,做一些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文化和公益活動。

互動,不僅會帶起現場觀眾的亢奮和激動情緒,也會讓觀眾對於節目的完成有一種參與感和使命感。

張雲雷與粉絲之間心照不宣的默契和信任,在《歪唱太平歌詞》這個節目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一個敢拋,一個敢接,不管是節目中的「音兒」、「聲兒」等一系列梗,還是《勸人方》裡「莊公閒遊」時的眾多地名、美食的互動,都讓這個節目時刻活躍在觀眾的注意力上。而這種互動又會隨著場次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可以說是場場不同,場場新。而這裡所說的「新」,不是節目,而是元素。雖然節目的架構不變,但每次填充的新元素,也會給人以期待。至於有人說的會不會聽膩,我想,對於現場觀眾來說,能和喜愛的演員進行情感交互不才是這個節目的最大期待嗎。更別說,這個節目的最大亮點就是聽張雲雷在現場演唱的傳統曲藝。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在與觀眾的互動中,觀眾給於演員的反饋,不僅讓演員對舞臺的把控更加熟練,也對節目的表演更加運用自如。由這種默契和信任的情感交互所呈現出來的,獨具個人魅力的舞臺氛圍和節目效果,也恰恰證明了張雲雷在舞臺上的不可或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反觀,如果沒有了與觀眾的互動,就會缺少觀眾的反饋,演員就會活在故步自封的籠罩裡,沉迷於自我感動式的理想化藝術中,對自己的作品自視甚高,不求思變卻悲嘆於觀眾不懂欣賞。

相聲能發展到今天,就是一個不斷求變的過程。在多元文化交融的今天,更能看出反饋對於相聲發展的重要意義。而作為相聲演員,更需要觀眾對他們在舞臺上的表演給予關注和反饋,只有發掘自己的優秀特點,證明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才能在舞臺上繼續生存。​​​

相關焦點

  • 從張雲雷的《歪唱太平歌詞》看相聲表演的互動藝術(下)
    張雲雷的舞臺活力—從《歪唱太平歌詞》看相聲表演的互動藝術(下)知乎ID:書生大人 二、互動是張雲雷舞臺掌控力的體現 互動,是演員和觀眾相互作用的一個過程。當我們進入他所營造的舞臺氛圍中,可以很熱鬧,也可以很安靜。比如張雲雷在表演《歪唱太平歌詞》這個節目時,有需要互動的地方,也有不需要互動的地方。如何使臺下的互動呈現出良好的,積極的過程,這需要張雲雷強大的個人魅力和舞臺經驗。
  • 太平歌詞與張雲雷
    詞背下來張雲雷就去找郭德綱老師,當面唱上一遍,哪裡不對郭德綱老師馬上給出指點。」按照當時老觀眾的話說,「小辮兒的太平歌詞是老郭一口一口餵出來的。」「在劇場裡演出時,張雲雷正式開始了太平歌詞和蓮花落的表演。……那時候郭德綱老師攢底,他就準是倒二的位置。」攢底是指一場演出最後一個出場,壓軸原本是戲劇術語,指倒數第二個出場。
  • 張雲雷的太平歌詞,一副御子板兒,唱出屬於自己的故事(下)
    今天是張雲雷系列第四天,昨天更新的是張雲雷和太平歌詞的御子板兒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太平歌詞吧。明天會是什麼樣的故事呢?關注我,每天都有不一樣的驚喜哦喜歡聽相聲的朋友都知道,相聲演員四門基本功課是說學逗唱(不要想歪了呀)。本工的唱就是太平歌詞。
  • 張雲雷把相聲開成了演唱會,郭德綱:從沒見過聽相聲還帶螢光棒的
    在演完相聲返場之後,小辮兒楊九郎為觀眾演唱了一首歌,沒有耳返,沒有修音,沒有音效卡,但依然好聽到耳朵懷孕,同時也上了熱搜。德雲社班主郭德綱做夢都不會想到,德雲社竟然會出了個偶像派。別的演出說相聲,下面是嗑瓜子,而張雲雷同樣說相聲,臺下卻坐著清一色的女粉,拿著螢光棒,跟著一起唱太平歌詞,民間小調。這真真切切是把相聲表演變成了演唱會現場,不得不感嘆小辮兒張雲雷的實力。郭德綱說:我死都沒想到你們聽相聲還帶了螢光棒。也有網友說:看了小辮兒,終於知道為什麼古代那麼多大戶小姐都跟唱戲的私奔了。
  • 郭德綱張雲雷動不動就提太平歌詞,那麼相聲泰鬥馬三立會唱這個嗎
    一種是相聲本門的太平歌歌詞,主要是當年相聲撂地演出時,藝人唱上幾句吸引來往行人駐足欣賞,把人吸引過來之後再正式表演相聲,後來太平歌詞也成為相聲四門功課中「唱」的主要部分。還有一種情況是,到1920年左右經藝人發揚發展,太平歌詞開始脫離相聲,成為一種專門的曲藝門類,這就與相聲成為兄弟藝術了。
  • 辮兒哥哥張雲雷大褂盤點(後續)
    張雲雷給我們說過,大褂用相聲界的行話講叫做「挑兒」,是相聲演員吃飯的傢伙,他熱愛相聲,所以也十分愛護他的「挑兒」。今天小編繼續大家盤點一下張雲雷各色大褂,簡單的一件大褂勾勒出「百變」的辮兒哥哥。那一場因為過敏,他打了厚厚的粉,那一場使的活是《歪唱太平歌詞》,很簡短的一個節目,他卻展示了一個相聲演員現掛能力。
  • 傳統相聲雜談:為什麼只有郭德綱強調「唱」是唱太平歌詞
    因為別的歌啊、曲啊、劇啊都有他們專門的演員,相聲演員是學他們唱,只有太平歌詞才是相聲的本門唱。但在前面幾十年,很少有人這麼講,大家理解的說學逗唱的唱都是唱歌唱戲,早期是因為舊時代藝人轉到新時代,覺得不需要了,到了後面尤其新世紀以來,郭德綱強調唱是太平歌詞的時候,可以說和主流的相聲界嘴仗不斷,這個時候大部分相聲演員,不承認太平歌詞的原因就比較簡單了,因為不會!
  • 張雲雷|憑什麼成為「偶像相聲」第一人
    此時他已經能登臺「自若」的演出——臺上賣力表演,返場時也全程面帶笑容積極的和臺下觀眾互動,只有從飯拍視頻中仔細看才能偶爾臉上會流露出兩分勉強的神色,但人們只是覺得他可能累了,並未多想。若非後來其師弟董九力在一次表演中說到,張雲雷那晚表演完後,整個鞋子都已經被血浸透,誰又能想到總是微笑的張雲雷當時承受著多大的痛苦。
  • 嶽雲鵬和張雲雷誰實力更強?
    說起德雲社,喜愛相聲的小夥伴自然不用多說,那些對相聲不是很感興趣的人應該也都或多或少地聽說過吧。德雲社作為一個國內知名相聲團體,不僅影響力大,造星能力也是極強的,目前已經捧紅了嶽雲鵬、張雲雷、楊九郎、孟鶴堂等一眾相聲明星演員。
  • 2019年張雲雷的演出,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段?為什麼?
    2019年張雲雷的演出很多,他的相聲有幾十個,他的表演幕幕場面精彩,他的戲曲近50種,看張雲雷的演出,本人更想看他表演的氣氛,和在他表演中與粉絲們的互動交流,這是一個最喜歡看他的原因。就是在九月份的鄭州商演,估計張雲雷已經知道一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而他看到熱情的尚不知情的觀眾們異常熱烈的歡迎,看到很多買不到票的粉絲站在劇場外面痴情等候他,他是百感交集潸然淚下,對著觀眾,委屈的哭了!他不明白為什麼那些媒體要強行給他加上種種罪名,他想不通這些媒體記者為什麼用非常惡毒的語言來攻擊他褻瀆他!
  • 郭德綱再收新徒,繼張雲雷太平歌詞之後,又一絕技找到了繼承人
    而就在前不久,周培巖還因參演電影《相聲有江湖》而在社交平臺大吐苦水,並與衡小珍的那個聲明一樣,表達了自己的苦衷,而且還隱晦的指出因為電影中有某相聲博士夫妻的戲份,讓自己惴惴不安,認為這次選擇接拍《相聲有江湖》有些大意了。至於有關電影《相聲有江湖》引發的一系列事件,這裡不再累述,想知道的觀眾可以翻看我寫的兩篇文章就一目了然了。
  • 被郭德綱神化的太平歌詞,只是相聲的普通技藝,並沒有那麼神秘
    隨著張雲雷的走紅,太平歌詞也更多地傳入了大家的腦海中,大家對於太平歌詞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但其中不乏一些錯誤認知,最奇怪的,就是大家都神話了太平歌詞,其實它並沒有那麼神秘,只是相聲的一種普通技藝。自然,太平歌詞被神話成如此離不開德雲社的宣傳,但凡是過猶不及,宣傳宣傳是好事,但也不能一直把觀眾蒙在鼓裡,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被神話了的太平歌詞它的廬山真面目到底是什麼?其實所謂的太平歌詞,是一種不太貼切的稱呼,其實他本身是屬於相聲本門唱裡的,當時相聲大師侯寶林曾說過相聲必須掌握的十二門技藝其中就包括太平歌詞。
  • 七夕赴約,張雲雷粉絲最後的倔強,感嘆粉你可真不容易
    演員一般都是在表演相聲或者二人轉時,才會用到它。太平歌詞的時候才會用到。要麼是純唱太平歌詞,要麼就是《歪唱太平歌詞》這個段子。現在的相聲演員基本都是一手打兩塊御子板兒,會打雙手御子的很少(張雲雷就會打)。
  • 誰說我不喜歡張雲雷的:相思賦予誰,小辮張雲雷
    「什麼演唱會,這是張雲雷的相聲現場...」 我有些意外,又探頭過來看,鏡頭轉向臺上穿著長大褂的男孩,肩寬腰細,偏瘦,跟我以往印象中的相聲演員的裝扮是一樣的,又有些不一樣,這個一眼讓人見到就感覺溫潤如玉的大男孩,大褂穿在他身上服服帖帖,好像就是為了這件大褂而生。
  • 郭德綱老師憶當年,郭麒麟痛哭吃菜,張雲雷流淚唱太平歌詞
    和郭麒麟兩個人,早上起床收拾完去小劇場說相聲,演完出,找地方吃夜宵,然後再一起回家,有規律又自由自在,按部就班日子快活,張雲雷覺得好開心。>,比如會八段,把這八段太平歌詞都唱一遍,唱完了才能吃飯,不唱完中午不能吃飯。
  • 張雲雷就調侃老藝術家道歉:學好德、做好藝能得到原諒麼
    北京12月3日晚間18時許,德雲社相聲演員張雲雷通過個人微博就此前表演中惡意砸掛京劇名家一事發表公開道歉信。針對德雲社相聲演員張雲雷、楊九郎在表演中調侃侮辱京劇名家一事,一直被保持高度關注。雖說演員之間彼此砸掛取笑,本是常用的表演形式,但砸掛並非沒有底線,逗笑也不是什麼話都能說!行內約定俗成的規矩要遵守!對他人最起碼的尊重更是不能丟!從藝先修德。「躺槍」的藝術家和「吃瓜」的網友都在等,公怒之下,留給張雲雷道歉甚至上臺表演的時間,可能真的不多了。聽其言,更要觀其行!這是重點,尤其是相聲作為一門長於民間、植根大眾的藝術,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口口相傳。
  • 因為聽張雲雷的太平歌詞白蛇傳,所以去看晉劇《白蛇傳》
    因為喜歡相聲,喜歡德雲社,所以一直以來都還挺喜歡戲曲的。但是之前聽京劇,黃梅戲,越劇,滬劇比較多,雖然在山西,但是真正聽晉劇還是第一次。偶然的機會知道最近山西在舉行第二屆藝術節和山西省第十六屆杏花獎評比展演,恰好看到參展節目有白蛇傳,那麼就去看一次吧。聽過太平歌詞白蛇傳的,一定對故事情節很熟悉了,所以看的時候看到那些片段特別親切呢。
  • 新生相聲勢力張雲雷:成名之路
    張雲雷的舞台風格活潑而嚮往的生活,他創造的人物就像卡通裡面的角色可愛生動。相聲作為傳統民間行業與時代流行偶像派相結合的「相聲小生」顛覆我對相聲的認知,張雲雷既有紮實的表演技巧,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又有受歡迎的人氣。張雲雷比較善於太平詞,何花開,戲曲評價等,被授予「太平歌詞青年老藝術家」稱號 !
  • 德雲社風雲系列五:「張雲雷燉貓湯」是什麼梗?幫李九春揚名立萬
    相聲同行舉報張雲雷邪教始末》《德雲社風雲系列三:84024次解密團綜?郭德綱力挺張雲雷復出》《德雲社風雲系列四:張雲雷為啥走紅?郭德綱說他吃麵條都有人愛看》,歡迎關注閱讀!連環畫《箭杆河邊》後來「德雲社」相聲演員李九春在相聲劇《探清水河》裡有一段曲劇借用了:「喲!是誰這麼壞呀,將我來造謠,信口胡亂扯,爛把舌頭嚼,你死不了的值一刀,下輩子託生貓,損人缺德,我可不饒。」
  • 相聲演員張雲雷粉絲出現飯圈現象?有利於傳統文化傳承發揚嗎?
    張雲雷自稱不是偶像演員,可是他的《超話》閱讀量累計達到驚人的180億,只能在「飯圈」看到的粉絲團、集資應援、打榜、控評、開設資源博、網宣組等操作方式一應俱全,顯然已經不能用傳統的相聲藝人來定位!相聲作為傳統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張雲雷自小就展現出優於常人的戲曲天賦,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的改變著年輕人對傳統曲藝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