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雷的舞臺活力—從《歪唱太平歌詞》看相聲表演的互動藝術(下)
知乎ID:書生大人
二、互動是張雲雷舞臺掌控力的體現
互動,是演員和觀眾相互作用的一個過程。相互作用,有積極的過程,也有消極的過程。如何把握,靠得就是演員對舞臺的掌控力。
演員對舞臺的掌控力,不僅體現在對演出節奏的把控上,還體現在對觀眾情緒的把握上。
張雲雷就是一個舞臺掌控力非常強的演員。他從上臺,一步步走向觀眾開始,就能憑藉極其獨特的個人魅力吸引臺下觀眾的所有目光和注意力。不僅能讓臺下觀眾快速地進入他所營造的表演狀態和舞臺氛圍中,還能使觀眾全身心地投入到節目的觀看中來。
舞臺掌控力,不僅是演員個人魅力的體現,也是演員在舞臺表演上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素養的體現。
從張雲雷的很多相聲演出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舞臺的嚮往和珍惜,對觀眾的喜愛和感謝,都深深地融入到他的骨髓中。17年的身體羸弱,18年的大病初癒,19年的坎坷崎嶇,都不能磨滅他的意志。他在舞臺上隱藏了傷痛,灑下一地堅強。他從一點點的彎腰開始到能九十度鞠躬,從不用人扶到能搬桌子、能跪、能跳,他的每一次傾盡全力的表演和演唱,都在擲地有聲的告訴我們,他的舞臺不允許有脆弱。所以,他這樣一個擁有鋼鐵意志的人,不需要人設,也不需要賣慘。雖然他在短短的二十多年裡,經歷了別人半生的磨難。但他並不糾結和徘徊於那些困難和無奈之中,生活給予他的苦,他卻當成甜去分享。以風輕雲淡,來詮釋坎坷人生。這才是他站上舞臺時,能夠熠熠生輝的品質。
從張雲雷的舞臺表演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對粉絲有一種超乎尋常的自信心。這種自信心讓他對舞臺的掌控力更加鬆弛有度。當我們進入他所營造的舞臺氛圍中,可以很熱鬧,也可以很安靜。比如張雲雷在表演《歪唱太平歌詞》這個節目時,有需要互動的地方,也有不需要互動的地方。如何使臺下的互動呈現出良好的,積極的過程,這需要張雲雷強大的個人魅力和舞臺經驗。有時,他只需要御子板一響,臺下幾千人便能寂靜無聲地聽他唱;有時,他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便能讓臺下幾千人整齊劃一的一起高聲合唱。這種點燃全場熱情的互動,宛如事先彩排過一般,而事實卻只是臺上臺下默契、信任的意會。意會,這種互相看透都不說透的感覺,更加加深了張雲雷與粉絲之間的情感交互。
當然,在互動中演員要時刻掌握主動權,把控住互動的節奏,才能讓互動的氛圍鬆弛有度,與觀眾完成的互動才能呈現出積極的過程。積極的互動過程,會使演出達到高潮,而消極的互動過程,則會使演出變成一團糟。
我們有時候會看到一些舞臺掌控力弱的演員,就很難把握觀眾的情緒,想要互動,卻使得臺上臺下一片混亂,這個演員與觀眾互動的消極的過程,看似觀眾在影響演員的舞臺節奏,實則是演員打亂了觀眾觀看的舞臺氛圍。互動,是走進觀眾,而不是取悅觀眾,或愚弄觀眾。兩者是平等的關係。
演員對舞臺的掌控力,不僅體現在能夠與觀眾鬆弛有度的互動上,也體現在能時刻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上。
在一個三十至一小時的節目演出中,如何吸引觀眾注意力,是每個相聲演員都要煞費苦心去琢磨的。一方桌臺,兩個人,相聲這種單調的舞臺布置,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在抓住觀眾注意力這方面是弱於其他藝術形式的。在舞臺上,只能是純靠演員的個人魅力和表演才華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在相聲舞臺的表演中,張雲雷就以他過硬的專業素養,牢牢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不管是他在《歪唱太平歌詞》這個節目中,演唱的《層層見喜》、《太公賣面》等太平歌詞,《秦香蓮》、《花為媒》等評劇選段,還是他在《洪洋洞》這個節目中,用花臉和青衣演唱的「偵探北國走一程」,都開嗓即醉,難掩風華。還有他只在相聲舞臺表演過兩次的京韻大鼓《百山圖》,其颯爽的身姿,婉轉的唱腔,都給觀眾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而在2020年的第一場相聲舞臺上,他的蓮花落《王二姐思夫》,又以銀鈴脆響的演唱,再一次驚豔了觀眾。
只有驚豔觀眾的舞臺表現力,才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把觀眾帶入他作品的情感表達中去。在張雲雷的演出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演出結束之後,臺下觀眾的流連忘返和依依不捨。通常情況下,張雲雷都會在這時加唱一首歌曲,給予觀眾最後的情感溫馨。心若相知,無言也默契,情若相眷,不語也憐惜。這份雙向的情感傳遞,帶著溫度,帶著細膩,一直溫暖著他的粉絲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