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著瞧!無人機航拍惠州最美的13座大橋

2021-02-08 泡泡網
飛著瞧!無人機航拍惠州最美的13座大橋
2015年08月16日 13:02作者:牛曉彤編輯:牛曉彤

  惠州,要看山,要看海,要看湖,要看江,但是,往往忽略了要看橋。你見,或者不見,它都在那裡,不悲不喜。都說惠州小,卻容下了1873座橋,吃驚吧,別介,數字不是全部,還有讓你更羨慕的,那一抹美景,橋。惠州人上下班都得過橋,這可就應了那句話,「老子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這話雖然很糙,橋卻無比秀麗。不談歷史,那很枯燥,別談歷史,容易讓人上當,也可談歷史,踏上這些美麗的橋面,你、我、他、這座小城和滿眼的風花雪月都是歷史。

  不說了,再說下去,地球都放不下小編了,還是看橋吧,可以走著瞧,也可以飛著瞧,還可以遊著瞧。

  大景惠州,建在橋上的小城。

  任何人類聚集的地方,都是因地因建,惠州也不例外。惠州市區到處是江、湖、海,下埔、麥地和橋東,河道縱橫交錯。改革開放後,惠州填湖造城,搭建了眾多橋梁。

  底特律是一座架在車輪上的城市,惠州,一座建在橋上的小城。有時候都我都在揣測,徐志摩要是來回惠州,《再別康橋》還會不會有,我勒個去,地球真的要放不下小編了。

  ▲從地圖看惠州。

  我們的攝影記者陳偉斌,用無人機,(那可是高科技啊,飛起來嗡嗡的響,到了填上能看見地上,地上卻看不到天上,你說怪不怪。)他用了三周的時間,起早貪黑,拋家舍業,精益求精,摒棄小編的俗鬧,用詩人的眼光,把惠州市區美麗的橋拍了一個遍。

  就憑這一點,小編帶個頭,讚一個。話又說回來了,這些橋我們幾乎每天都要經過,但不一定每個人正眼看過它們的容貌,很遺憾。從今天開始,看過了這些風貌,別人要是再問你,你必定能嘀嘀吧嘀嘀吧,脫口而出,要是再說不知道這些橋,那可真就稱不上惠州人了。

  13座美中致極的橋。

  1 東江大橋南接東平,北聯江北,是廣汕公路惠州段的公路橋,1978年7月15日,省交通廳投資1080萬元興建,該橋建成後來往車輛無須經渡口所汽船渡江,減輕了惠州市內交通壓力,縮短行程,提高了運輸效率,1981年1月建成通車,長805.73米,後來政府進行改造,現在成為惠州市區最繁忙的一座橋梁,也是一個治堵的難題。

  2 東江鐵路橋鐵路橋橫跨東江,西接惠州西郊梅湖,東連江北烏石,橋長648米,寬8米,1992年7月建成通車,屬鋼筋混凝土金屬結構,是廣梅汕鐵路惠州段單軌鐵路橋,進出惠州的客列貨列大多要經過此橋。

  3 東新橋建於北宋紹聖三年(1096),道士鄧守安以舟為浮橋,相傳蘇軾捐犀帶助之而成,結束了兩岸百姓擺渡的歷史。之後歷代修葺不廢,除非戰亂,始終保持通暢。直至1953年,惠陽專區和惠州市建委重建東新橋,東新橋才徹底結束了浮橋的歷史。2006年,惠州政府再次重建東新橋,如今已是雙向四車道的寬闊大橋。

  4 合生大橋位於惠州大橋下遊,橫跨東江,是惠州市首座斜拉橋,2005年3月奠基,2008年9月通車。原名下角東江大橋,經市政府常務會議批准由合生創展集團冠名為合生大橋,冠名費為1200萬元。合生大橋是惠州市首座實行有償冠名的城市橋梁,總長約2100米,其中主線橋梁總長1328米,設計日通車能力為6萬輛次。主橋為獨塔雙索麵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塔高121米,其中橋面以上塔高約100米。大橋設計構思新穎,鵝塔天歌的曲線造型流暢美觀,夜晚大橋絢爛多姿的燈光夜景更是讓整座橋顯得美輪美奐。

  5 惠州大橋上世紀80年代末惠州大橋建成通車,橋長1103米,寬20米,原設計為2個機動車道加2個非機動車道。隨著交通量的增長,主橋已變為雙向4車道通行。該橋建成後,江南江北聯成一體,交通極為方便,對開發江北新區,加速經濟建設起到重要作用。

  6 金山大橋位於惠州市區東部西枝江與新開河交匯處,是連接東平、金山湖和文頭嶺三大片區的交通樞紐工程。大橋於2007年4月開工建設,2009年9月30日通車。金山大橋橫跨新開河和西枝江,是惠州市區東面快速通道建設的關鍵工程,也是惠州首座採用三層跨江立交結構的橋梁。大橋以文頭嶺為界分南橋和北橋兩段,南橋主線雙向8車道,寬45.5米;北橋主線雙向6車道,寬31.5米。橋梁總長2840米,全線建三個立交。

  7 隆生大橋一座被歷史和民意催生的大橋,全長約1300米,設計為雙向八車道,日通車能力進一步增強,堪稱東江江面上最寬敞的橋梁,橋的兩側人性化地設計了兩條寬度各為1.5米的非機動車道。為實現大橋與周圍路面的有效連接,同期建設的還有一座立交橋及兩條城市主幹路。可以預見,該橋建成之後,東江大橋的過江交通壓力將得到有效緩解,並將直接帶動水口、東江新城一帶的發展,城市骨架進一步拉伸。目前,該橋已被正式命名為「隆生大橋」,成為惠州繼合生大橋、中信大橋之後,又一座以企業命名的橋梁。

  8 水門橋水門橋橫跨西枝江,西接橋西水門路,東連橋東下板塘,橋長150米,寬13米,其中兩邊行人道各2米,1989年動工,1991年建成使用,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市區交通橋。水門大橋建成後,緩和了當年東新橋擠塞狀況,促進了橋東區的經濟發展,大大改變了城區老舊面貌。

  9 西湖九曲橋根據《惠州西湖新志》記載,惠州西湖始創於五代,經劃於北宋治平二年,發展於明清時代。歷史上,惠州西湖素有「五湖六橋八景」之勝,但「六橋」,並不包括九曲橋。據考究,九曲橋是西湖孤山通往點翠洲的第一座橋,1957年左右修建,當時只是一座木架長橋,1959年才改為木結構九曲橋。1964年,木構九曲橋被當時的西湖管理部門改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橋長依舊,長有112米,寬2.2米,橋面離水面在通常水位時有0.6米高,可以通過小船。

  10 西枝江大橋早在1957年省交通廳投資50萬元,興建單車道木結構橋梁,橋長220米,1958建成通車。1971年,該橋由木結構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雙曲橋,1973年,建成5孔橫跨40米的雙曲拱橋,橋長236米。大橋改造工程於2011年竣工通車,主橋寬39米,雙向8車道,是惠州市中心重要橋梁之一,承擔著城區二環路跨江交通功能,是連接江北、東平等片區的重要通道,交通流量比較密集。

  11 新開河大橋新開河大橋據了解,新開河大橋始建於上世紀70年代,全長334.4米,是惠州市區重要的東出口通道。2003年左右惠州市對新開河大橋進行改造,這次改造左右分別加寬10米和9.4米,加寬後橋梁寬為36米,工程按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標準設計。這次改造是惠州市繼改造市區北出口路、南出口路之後,改善東出口路交通狀況的重大舉措。

  12 圓通橋圓通橋是西湖著名六橋之一,據史料記載,由明正德中惠州知府甘公亮始建。往橋北望,堤橋如帶,亭榭掩映,洲渚縱橫。圓通橋位於惠城中心區,該橋連接環城西路和鵝嶺北路,是市區交通要道,西湖中的南湖與豐湖以此為界域。

  13 中信大橋原稱第四東江大橋,這是一條為解決國道G324、G205和各條省縣鄉公路穿越惠州市區問題新建的過境公路。大橋南起於水口街道龍津村,北止於汝湖鎮蝦村,全長1178米。大橋於2002年11月19日動工,2005年竣工。2011年1月1日零時起,中信大橋的水口收費站撤銷,市民車輛通行不再繳費。

相關焦點

  • 「航拍中國」攝影圖片展亮相北航藝術館
    航拍作品《航母出海》用巨幅裸眼3D技術展現「最美」此次展覽由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光明網聯合主辦,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無人機攝影專業委員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宣傳部承辦,共精選了70一項工程 兩人拍出不同景象風雲突變的伶仃洋上,一座座橋墩整齊排列,正在建設中的港珠澳大橋蜿蜒向前,深入海天相接處;碧藍的海面上,港珠澳大橋江海直達船航道橋「海豚」鋼鐵塔伸出巨擘;巨型的沉管隧道抵達安裝地點,即將入海;東人工島主體工程完成,如同一艘海上巨輪……這組系列航拍作品分別由兩位作者拍攝,清晰刻畫了港珠澳大橋的建造歷程,分別呈現了這項超級工程2015年至2017年間的四幅不同景象
  • 航拍無人機新手推薦!!
    我本人當初買無人機的初衷,純粹是因為看了一些高大上的航拍視頻,覺得上帝視角很棒。事實上,買無人機後一直到現在,能吸引我的也是這種上帝視角。一個你熟悉的環境,天上看下來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那種體驗,就像突然發現新大陸。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全景航拍太震撼!
    港珠澳大橋通車先來看一段航拍↓↓↓港珠澳大橋珠海、香港、澳門三地口岸實行24小時通車、通關最精準深海之吻: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8米不等的深度進行海底無人對接,對接誤差控制在2釐米以內。最深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最深處在海底48米,而目前世界沉管隧道最深很少有超過45米的。
  • 新手如何入門無人機航拍?
    在很多人眼中,航拍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不一樣的視角、不一樣的體驗。
  • 成都有了無人機航拍組織 成都市攝影藝術家協會無人機航拍分會成立啦
    11月28日,成都市攝影藝術家協會無人機航拍分會在成都市SM廣場舉行揭牌儀式並正式成立。這是成都市攝影藝術家協會聯合高校力量,與四川音樂學院成都美術學院藝術與科技系共同組建的無人機航拍組織。「作為一種新型的高科技拍攝方式,無人機航拍是對傳統媒體的破局與重塑,未來將成為新媒體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 航拍濟南建邦黃河大橋,三塔飛跨黃河,煞是壯觀
    濟南建邦黃河大橋位於濟南市天橋區新徐莊附近,其主橋長820米,是一座中央索麵三塔混凝土斜拉橋,這也是我國黃河上首座中央索麵三塔斜拉橋。 建邦大橋的中塔高、邊塔矮,三塔形成了漢字「山」字的造型組合,象徵著橋梁位於經濟快速發展的山東省。
  • 《無人機航拍碼頭》活閃婆-協助拍攝
    無人機航拍碼頭【第1幅圖】此作品由廣安攝影愛好者鹹先生在著名的鄭州地區拍攝無人機航拍碼頭【第2幅圖】此作品由天津攝影愛好者高先生在著名的濟寧地區拍攝無人機航拍碼頭【第3幅圖】此作品由東營攝影愛好者危先生在著名的珠海地區拍攝
  • 無人機航拍入門技巧大盤點
    但現在隨著消費級無人機的普及,廣告宣傳、婚禮慶典用上航拍那簡直太正常了。經了解得知其實不少單位都採購了無人機,在拍攝宣傳片時、在記錄工程進度時都經常使用。只不過大家並沒有意識到那些令人驚奇的鏡頭是用無人機拍攝的。航拍的水平有高有低,航拍服務的價格也呈現出嚴重的兩級分化。
  • 無人機攝影視頻教程:傑諾瓦帶你零基礎學航拍C49
    預先計劃,節約電池: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無人機的飛行時間是20-30分鐘,比如GoPro家即將上市的Karma,滿電情況下支持20分鐘航拍;大疆精靈4,滿電情況下飛行時間為28分鐘。所以,一定要預先做好拍攝計劃,節約電池,並在電池允許的情況下返航。4. 遵守規定:提前確認無人機航拍規定,要確保所選的飛行區域沒有違反規定,包含:無人機飛行區域、航拍限高限距和無人機航拍操控人員資質等。
  • 無人機除了航拍,還可以校驗飛行
    無人機多是以航拍、偵查、軍事打擊、物流運輸等形象進入我們視野。殊不知,無人機還有我們日常不為所知的一項能力——飛行校驗。中國民航飛行校驗中心作為我國唯一的民用航空飛行校驗機構,被譽為「開闢天路的人」,在全國範圍內200多座民航機場開展至少半年一次的飛行校驗工作。然而,伴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旅客出行需求的不斷增加,機場變得越來越繁忙,與機場「約」一個合適的校驗時間成了難題。
  • 【特別關注】無人機航拍的產業「嬗變」
    據巴特推算,奧運會開幕式的航拍,飛機租用費至少在百萬元級別。航拍需要提前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準備,要制定航線、試飛等,這期間飛機也必須租借。但無人機的拍攝價格跟載人航拍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連1/10也不到。」「在無人機拍攝興起前,我試過幾乎所有的其他方式,但是都不理想。我們以前一直玩固定三角翼、動力滑翔傘、無動力滑翔傘等。
  • 無人機成電影新寵兒!《廢柴老爸》廈門開機, 揭秘幕後航拍隊伍!
    小編了解到,在《廢柴老爸》的拍攝中,無人機挑起了航拍重任,最美馬拉松賽道,最文藝漁村曾厝垵,以及刺激的追車戲和大氣的海上戲,無人機的加入讓劇情更加有看點。01使用無人機為劇情增色無論是電影情節抑或拍攝手段,無人機航拍畫面開始成為影視劇的標配。
  • 無人機航拍電影市場百花綻放
    對於探索未知的熱情,對攝影和航模的熱愛,對科學的敬意,促使了大批的無人機愛好者們加入到了「紐約市無人機電影拍攝節」中。這個新的節日完全是為了發掘和慶祝無人機拍攝在更多領域的運用而誕生的。  想要用單個無人機,或者是一群無人機所拍攝的內容,來完整地敘述一件事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航拍無人機甩尾鏡頭怎麼拍呢?
    航拍無人機甩尾鏡頭怎麼拍呢?前言:經常看到各位航拍大佬拍攝炫酷的甩尾鏡頭,一直苦惱自己有錢買無人機,在自己手裡沒法拍出這麼炫酷的航拍鏡頭,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三種甩尾航拍教程。教程一:延時甩尾像大疆無人機御 Mavic 2及御 Mavic air2,這兩種機型都帶有延時功能,用這兩種機型都可以輕鬆拍出甩尾視頻無人機飛到需要拍攝目標的正前方,調整好高度(注意飛行環境)打開延時功能
  • 無人機出馬!3分鐘給一座大橋做完全身「體檢」
    三湘都市報1月15日訊(記者 和婷婷 實習生 彭叢梅 通訊員 張俊壬 田野)嗡嗡嗡、嗡嗡嗡,伴隨著馬達聲,一艘無人機在漚江大橋周邊盤旋。「墩柱正常」「支座正常」「橋下空間無堆積物」,路管員一邊看著操作端屏幕,一邊發出指令……近日,這樣的場景慢慢在湖南高速郴州段成了常態。
  • 從「小白」變為操控能手 七旬攝影師玩無人機拍下500多座橋
    長江日報記者何曉剛 攝  長江日報訊(記者譚德磊)公路橋、鐵路橋、立交橋、石拱橋、亭廊橋……70歲的民間攝影師童漢芳,從去年8月至今,足跡遍布武漢三鎮、兩江四岸、河湖港渠,用鏡頭聚焦武漢500多座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橋,精選橋梁圖片2000多張。
  • 電影航拍 | 無人機視角演繹《影》的水墨殺場
    這部電影也是我們與張藝謀導演的首次合作,大疆傳媒參與了《影》的航拍畫面,大疆的仿真平臺研發團隊為此開發了無人機的三維航線規劃功能。《影》航拍幕後紀錄片與這樣一個頂級的電影製作團隊合作,對我們來說是一次令人興奮的挑戰。
  • 無人機航拍搭配AR和VR,到底哪個體驗更好?
    下面我們先來一起看看「AR+無人機」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吧!眾所周知,現在的航拍無人機一般都是用遙控器控制,通過數據鏈將航拍畫面傳輸到手機,只要打開相關APP就可以觀看無人機航拍畫面了。DJI的Mavic Pro產品說明中關於無人機控制和顯示終端的部分既然手機可以作為無人機航拍畫面的顯示終端,那麼AR智能眼鏡是不是也可以作為無人機航拍畫面的顯示終端呢?下面Trump為大家帶來EPSON關於AR智能眼鏡作為顯示終端並控制無人機解決方案的視頻。
  • 航拍飛手丨無人機、穿越機,將興趣「玩」成新事業
    放棄豐厚年薪、跳出舒適圈的餘遊,變身電影航拍達人。餘遊。吳聃攝餘遊:37歲 重慶人,在成都生活十餘年。從建築工程師轉型為穿越機航拍專業飛手。近幾年專注於電影航拍,參與過十餘部電影的航拍拍攝,包括戰爭題材電影《金剛川》、陸川電影《749局》、八一製片廠電影《十四天》等等。
  • 崇明小學生玩轉無人機航拍,快來聽聽他們的心得!
    崇明小學生玩轉無人機航拍,快來聽聽他們的心得!通過航拍,很多精彩瞬間都被捕捉繼而呈現在我們的眼前。那麼提到無人機航拍發燒友,您第一時間會想到什麼?這裡,給大家介紹兩位無人機航拍高手,但他們不是攝影專業人士,也不是玩轉自媒體平臺的「網紅」大咖,而是兩名小學生,同時也是崇明人民廣播電臺《校園星空》的小主播!本期《校園星空》就來聽他們聊聊無人機航拍心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