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港交所之前點了一份最貴的外賣「美團」之後,今天又點了一份火鍋。沒錯,就是那家會為你美甲、送你零食還會為你擦皮鞋的海底撈,於9月26日在港交所上市了,截止敲鐘的那一刻,海底撈市值已衝破1000億元。
海底撈由張勇夫婦、施永宏夫婦聯合創辦,目前張勇夫婦已入新加坡國籍,兩人合共擁有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的約62%權益。按上漲10%計算,持有海底撈62.7%股份的創始人張勇、舒萍夫婦身價650億港元(約合570億元人民幣)。
海底撈有多賺錢?來看看它的招股書就知道。
◆ 你的每100元消費,海底撈的股東賺走大概14元(這個沒扣利息和所得稅),食材成本大概40元左右,員工薪酬分攤大概29元左右,房租及裝修折舊、水電分攤大概12元左右,行政、差旅、管理分攤大概5元左右;
◆ 海底撈平均一家店一天要接待1400名客戶,這些客戶帶來的收入流水在10-13萬元之間(人均消費70-100元),一個店一年收入4000萬元左右;
◆ 如果按照14.5%的息稅前淨利率計算,那麼海底撈平均一家店一年利潤600萬左右;
◆ 截止2017年底,海底撈擁有273家店,這些店的營收加總在一起是110個億,利潤加總在一起是16個億(沒扣利息和所得稅);
◆ 呷哺呷哺一個店一年的收入是485萬,海底撈單店收入是它的8倍。
由上面一組運營數據看,海底撈幾乎創造了中式餐飲的經營效率奇蹟:在維持令人羨慕的營業利潤率的同時,創造出極高的單店收入能力,兩者相乘,利潤規模無敵。海底撈「封神」毫不為過。
再來看看幾組好看的數據。
據招股書披露海底撈年服務顧客超過1億人次。目前海底撈共有363家餐廳,收入截止今年上半年達到73.43億元,增長54.4%。
從營收情況來看,2017年海底撈營收總額是106.37億,日單店1500人就餐,是中國國內首家營收超百億的餐飲企業。
抖音真是一個神奇的所在,就連一個傳統行業都可以在上邊火一把。海底撈選了年輕人云集的媒體,各種好玩有趣的網紅吃法賺足了眼球,DIY調料、自製鍋底、DIY涮菜,腦洞大開的海鮮粥,無不顛覆了傳統的餐飲行業,成為餐飲界的一股時尚清流。人人說起海底撈都有自己的一套奇特見聞。
在火鍋店裡做海鮮粥,如此任性的吃法都可以被允許。客人在這裡可以按自己的想法隨意吃飯,就如在自己家裡一般。
DIY蝦滑雞蛋油麵筋,這是被模仿次數最多的吃法,連海底撈工作人員都說,十桌裡八桌都這麼吃,味道棒棒滴,關鍵是展現了廣大吃貨的動手能力。
顧客在海底撈可以如此任性還是因為他們逆天的服務。送手機保護袋,送眼鏡布這些都是小意思,如果一個人來吃飯服務員怕你孤單還會送抱抱熊放在座椅上陪你,餐桌上有女生會送來爆米花,走的時候還可以打包帶走,這些意象不到的驚喜才是真正打動客人之處。
有客人反映,吃完火鍋總是一身油膩味道,如果吃完還能一身清新回家,那簡直完美。於是,海底撈升級了服務,攜手百年全球家電領導品牌惠而浦推出衣物去異味服務,還可以免費給客人的手機、包包等不能水洗的物品提供除菌除蟎的服務。
吃一次火鍋還可以把隨身攜帶的毛絨玩具、外套免費乾洗,簡直上帝般的服務。
甚至有顧客和朋友一起去吃火鍋過生日,吃到結尾的時候,服務員猛然推著生日蛋糕餐車出現 ,想嫁給送祝福的小哥哥的心都有了。
好的服務源自服務員的用心,在海底撈,服務員擁有最大的權力,他可以選擇給任何一桌免單。服務員的每一個有益於公司的想法都會被尊重,被諸多火鍋店抄襲的眼鏡布、頭繩 、塑料手機套,這樣的一個個想法,竟然都是出自一些沒有文化的服務員,這一個個想法最後複製到每一家店面。
在海底撈有個說法,叫「嫁妝」。一個店長離職,只要任職超過一年以上,給8萬塊的嫁妝,就算是這個人被小肥羊挖走了,也給。
張勇解釋:因為在海底撈工作太累,能幹到店長以上,都對海底撈有貢獻,應該補償。
他說,如果是小區經理(大概管5家分店左右)走,給20萬;大區經理走,送一家火鍋店,大概800萬。
每一個公司都有績效考核指標(KPI),餐飲公司的考核指標無外乎門店利潤、利潤率、單客消費額、營業率 、翻臺率,在海底撈,這些都不考核。
張勇說,我不想因為考核利潤導致給客人吃的西瓜不甜、擦手的毛巾有破洞、衛生間的拖把沒毛了還繼續用。
那他們考核什麼?考核客戶滿意度、員工積極性、幹部培養。這些軟實力納入考核,智讀君真是大寫地服。
再來說說員工的待遇。除去工資獎金這些拿到手的錢,員工的工作生活環境也是考慮得很周到。海底撈的宿舍一定是有物管的小區,雖然擠一點,但是檔次高。房間還有電腦,有WiFi。海底撈的服務員不用自己洗衣服 ,有阿姨洗。吃飯有阿姨做菜。這種待遇,還有哪個員工願意走?
不管怎樣,海底撈已經在香港敲鐘上市,它構造的海系商業帝國已經成為新餐飲行業的一個神話。而面對如今85後 、90後甚至00後,新型的商業模式正在迎合「新人類」,腦洞大開的創意都會讓他們追趕,只要能給他們帶來舒適、新穎和時尚。
智讀匯名師書苑籤約作者童思南著作《新零售革命》,以「新人類」的名義,重構零售模式,帶我們轉變思維,自我革新,以新產品、新服務、新渠道、新營銷等諸多視角為我們解讀一個全新的商業時代。
閱讀一本好書,你我共同成長。智讀匯全媒體出版中心向書友們誠徵讀書讀後感,寫出您的讀書感悟,我們共同分享!諮詢:13816981508(兼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