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釉上彩山水畫是陶瓷山水畫的重要類型之一,自改革開放以來,當代陶瓷釉上彩山水畫進入了空前繁榮的多元化發展新時期,在創新和改革的趨勢下,各種表現技術層出不窮,其中包括潑彩技術。潑彩技法在陶瓷釉上山水畫中的應用,是指釉上彩顏料在釉面上自然形成多種山水形態,紋理變化豐富,但經過修改、完善和補充,使之成為一幅完整的山水畫。潑彩技法在陶瓷釉上山水畫中的應用與其他技法有著顯著的不同,其獨特的表現形成了獨特的魅力,對當代陶瓷釉上山水畫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潑彩技法是中國畫表現技法之一,一般認為創造是張大千在20世紀代發展起來的,實際上,潑彩技術不僅在中國傳統繪畫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且在陶瓷繪畫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潑彩技術在唐代長沙窯時期已經萌芽,但在當代,尤其是在陶瓷山水畫中,他的應用更為廣泛。
陶瓷釉上彩山水畫是陶瓷山水畫的主要類型之一,由於其色彩豐富,色彩豔麗,使用方便,流動性強,非常適合潑彩技法的應用。當代潑彩技法在陶瓷釉上山水畫中的廣泛應用始於改革開放之後,他是陶瓷釉上彩山水畫藝術家在自由開放的創作環境中不斷進步和創新的結果。
在新時代背景下,陶瓷釉上山水畫藝術家不再滿足於表現的創作,利用釉上彩的材料特性,借鑑中國畫潑彩技法和西方現代油畫水彩畫技法,陶瓷釉上彩山水畫藝術家不再滿足於表現的創作。
由於陶瓷釉色山水畫是畫在光滑的釉面上,採用潑彩技法時容易流淌,控制困難,因此陶瓷釉上彩山水畫藝術家經過反覆的實踐中逐漸掌握了應用技巧,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雖然難度很大,但由於潑彩技法能產生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效果,仍有許多陶瓷釉上山水畫藝術家並創作了大量的名作。
當代陶瓷藝術家在陶瓷釉上彩山水畫創作中運用潑彩技法的主要是「學院派」,其中代表性的有賴德全、徐子印、李林洪、黃水泉等李林洪則的傳統審美境界注重氣勢的營造在這幅圖畫中,他是宏偉而富有啟發性的;而黃水在噴濺的色彩和層次感形成的厚重感上是獨一無二的。
在傳統陶瓷藝術家中,也有許多藝術家使用潑彩技法製作陶瓷釉上山水畫,例如王錫良在創作中經常運用潑彩手法,以獲得良好的藝術效果,體現了老一輩藝術家旺盛的藝術生命力。除了著名的藝術家,還有一些年輕的陶瓷藝術家剛剛開始用許多來創作陶瓷釉上山水畫,這說明潑彩技法已經成為陶瓷釉上山水畫方向的重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