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營造「近悅遠來」城市環境打造山清水秀「公園城市」

2020-12-24 新華網重慶頻道

碚南大道狀元府第轉盤綠化帶經美化後煥然一新。新華網發(霍呂 攝)

  新華網重慶12月22日(霍呂)建成城市公園10個,完成13個社區公園建設,新增停車位近5000個,建立「雙長制」工作機制……「十三五」期間,北碚區不斷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健全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城市品質得到明顯提升,城市管理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為加快建設「近悅遠來」山清水秀美麗公園城市提供堅強保障。

  公園城市基礎日漸良好

  2016年以來,北碚區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要求,大力推進城市公園、社區公園建設,提高城市公園服務半徑覆蓋率,讓群眾推窗見綠、出門見景,有效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區城市管理局綠化科科長潘梅介紹,五年的時間裡,北碚區建成毛背沱濱江公園、五彩濱江公園、龍灘子水庫公園、水土思源郊野公園、璧北河慢行系統及園林景觀項目、竹溪河流域(巖石公園、草甸公園、觀瀑公園)、瓶蘭花公園、飛馬李子坡公園、梁灘河流域生態綜合治理(一期)、竹溪河流域(百花公園、溼地公園)等10個城市公園。

  同時,北碚區還完成韻動社區公園、茵夢湖社區公園、望山社區公園、萬壽山體公園、東風花苑、同棲體育文化公園、金科博翠山社區公園、同盛體育文化公園、水庫公園、蔡家廣場公共人防工程地面綠化工程、北碚區8號體育文化公園、北碚區9號體育文化公園、北碚區10號體育文化公園等13個社區公園和38個「郵票廣場」的建設。

  「通過『十三五』的努力,應該說為北碚區公園城市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潘梅說,五年來,全區新增綠地面積630萬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以城市公園為景觀區、以道路綠化為景觀帶、以沿街「郵票廣場」為景觀點的生態環境格局。

  城市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直接影響著群眾生活質量,更事關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區城市管理局設施科科長羅毅說。近年來,隨著廣大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大家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為此,北碚區高度重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據介紹,五年來,北碚區重點對人行道、雨汙水管網進行改造,並打造綠化小品和文化牆,規範停車秩序,新增垃圾桶、路燈、座椅、健身器材等便民設施。

  此外,北碚區還完成2.23萬米城市道路隔離設施整治,完成人、車行道整治60餘萬平方米,增設公共直飲水設備36套,新增公廁30座、美化提升公廁20餘座,彩繪美化環網櫃、光交箱等「城市家具」200餘處。

  值得一提的是,為解決停車難問題,北碚區在新城區新建小西湖、狀元小學等5個公共停車場,建成老城區濱江路、體育館、碚東大橋3個公共停車場,建成蔡同片區多個公共停車場,並在雙柏路、雙元大道、盧作孚路、馮時行路、碚南大道、康寧路、縉善路、縉祥路燈路段設置路內停車位,共計新增停車位近5000個。

  城市管理機制日趨健全

  近年來,北碚區按照「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有關要求,不斷完善實在管用的城市管理機制。

  據了解,北碚區在高解析度航空遙感影像地圖上,研發了「北碚區城市管理區域責任圖」。清晰界定街道、部門遠程管理區域和邊界,完成近百處爭議區域責任確權和問題整改;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重心下沉,夯實基礎;屬地管理,強化考核」的原則,深入貫徹落實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將城管執法力量下沉到17個街鎮、1個園城、1個商圈,著力破解城市問題「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

  同時,北碚區還在全市推行「五長制」和門前四包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創新建立「雙長制」工作機制,網格化、精細化、制度化推進日常問題解決,並探索「城管+N」聯合執法模式,整合公安、環保、交通、建設等各部門執法資源,以「大城管」引導各方力量參與城市管理,常態化開展部門聯動執法。

  此外,北碚區還深化落實「馬路辦公」,著眼小事深挖根源、找準癥結,從中發現城市管理中的大問題,強化系統治理、精準施策,助推一大批城市管理重難點問題的整改落實。

  加快建設「近悅遠來」公園城市

  「目前,北碚區正在編制城管領域『十四五』總體規劃。」潘梅說,「十四五」期間,北碚區將緊緊圍繞「乾淨整潔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業宜遊」治理目標,加快建設「近悅遠來」公園城市。

  潘梅告訴記者,未來五年,北碚區將充分利用好山體、水系等自然資源,學習借鑑全國公園城市建設先進經驗,合理布局兒童公園、健身公園、文化公園等不同主題公園,加快推進城市公園建設,力爭打造「百園之城」。

  在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北碚區將持續深化「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持續拓展「馬路辦公」「門前四包」「五長制」「雙長制」等工作機制,做實做強「公安+城管」「環保+城管」等常態化快速響應聯合執法機制,調動各類主體積極性,釋放每個細胞活力,形成共建共享、共管共治格局。

  此外,北碚區將積極構建「城市管理大腦」,力爭在2022年完成一期智慧渣土、智慧環衛、智慧執法3個子系統建設,在2024年完成二期智慧園林、智慧市政、智慧路燈等7個子系統建設,2025年完成三期智慧應用場景拓展建設,以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程度和精細化水平。

相關焦點

  • 不斷營造公園城市新場景 簡陽市大力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按照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領導小組工作安排,簡陽市正緊緊圍繞6種公園城市形態,積極進行《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簡陽市總體建設規劃》編制,認真踐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理念,加快打造「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活力文明城市。
  • 為公園城市開新建言 為中國營造繼往添彩
    特別是通過公園城市成都文化生態建設,大力彰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築城智慧,我相信一座生態與人文薈萃,歷史與現代相輝映的公園城市成都將展現在世人面前。(圖為張先進教授精彩講演)張教授從園林發展歷史角度對公園城市建設提出參考借鑑思路:對公園城市建設的有益借鑑縱觀中外城市與園林發展的歷史,可以從中發現和吸取成功的經驗,借鑑其科學的理念與做法,為公園城市建設助力。
  • 璧山:打造「近悅遠來」的公園之城
    謝捷 攝寓教於樂 兼具科普功能文化是城市的魂。不僅有特色、有「耍事」,璧山的各個公園也用各種方式留住了城市的文脈,向遊客科普了璧山歷史。在秀湖汽車露營公園中,13 張璧山老照片、10 張古城牆照片以實物原尺寸影像嵌入和二維半雕塑的方式,與仿古城牆巧妙搭配,營造出文化古城的獨特氛圍,再現「璧山城垣」昔日風貌,反映了璧山在抗戰期間街頭景象、群眾生活等方方面面。
  • 雙流區市民:期盼生活在「公園城市」裡
    大家紛紛表示,「兩會」描繪了雙流未來發展藍圖,讓大家對雙流的未來發展更加充滿信心,期待未來能生活在「公園城市」裡。  目前雙流已建成的生態綠地成了大家假日休閒的好去處。去年12月,雙流啟動空港中央公園之五湖四海未建區域一期工程建設,工程正緊鑼密鼓地建設。
  • 4大維度,6大新場景,簡陽公園城市要這樣建……
    目前,我市正緊緊圍繞6種公園城市形態,積極進行《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簡陽市總體建設規劃》編制,認真踐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理念,加快打造「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活力文明城市。
  • 公園社區怎麼建?看成都首個公園城市示範街區「和美」答案
    12月1日,由華西社區報、川觀新聞社區發布、封面新聞社區頻道聯合主辦的2020成都社治優秀案例展播系列報導正式啟動,我們將從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城鄉社區防疫抗疫、公園城市場景營造、「愛成都迎大運」辦賽營城、黨建引領社區共建等多個維度全面發掘標杆示範社區故事;共同探討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提升社區治理能力,持續推進品質社區、活力社區、美麗社區、人文社區、和諧社區建設。
  • 漫步城市濱海,探尋「明日公園」
    此次藝術計劃,由深圳華僑城深西集團\酒店集團、深圳歡樂港灣主辦,寶安區人民政府作為指導單位,寶安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華僑城策劃規劃聯盟作為支持單位,策展人楊勇與策展團隊上啟藝術傾力策劃呈現,聯合歡樂港灣海濱文化公園海洋與大陸、城市與自然交融的環境優勢,做出場地特定介入,策劃展覽國內外藝術家及建築師在地創作的13組公共藝術作品。
  • 北碚:把一朵蠟梅花打造成超級IP
    線上活動有美麗北碚·香約靜觀抖音短視頻大賽,獲獎者可獲得指定獎勵;微博隨手拍活動,以本屆蠟梅節活動主題作為微博話題,發起微博話題有獎互動活動,獲獎者可獲得指定獎品一份等。三是連點成線,打造北碚江東鄉村休閒一日遊。看完靜觀的蠟梅,遊客還可以去偏巖古鎮品嘗體驗古鎮文化,殺年豬、品嘗刨豬湯,或者到金刀峽景區穿越峽谷等。
  • 如何把滑板公園打造成城市熱門打卡地?看國外這些滑板公園是怎麼做...
    ,是一個優秀的城市公共空間設計。 該項目力求建立與周邊環境的聯繫,在保證滑板公園良好功能性的同時,推進城市的環境的建設。較高的滑板區域作為公園舞臺,是滑板者每年舉辦偶爾的城市活動和 Rock』n』Board 滑板節的場所。
  • 大有可為 東麗愛琴海購物公園打造城市潮流新體驗場
    愛琴海在做的,正是用自身探索與創造的獨有商業模式,為城市商業發展帶來新的動能,屬於「愛琴海購物公園」的生活方式標籤,正在津城的沃土不斷深化,引領著城市消費升級與家庭需求的潮流方向。   天津河東愛琴海購物公園的成功運營,讓商業市場和天津市民對愛琴海項目有了極佳的「第一印象」。因此當愛琴海項目來到東麗區,自然吸引了更多的關注與期待。
  • 看國外是如何把這些滑板公園打造成城市熱門打卡地的!
    從遊客的角度來說,這是城市標誌性的旅遊景點之一,而不是一個單純的運動場所。巴塞隆納 NAVARCLES 滑板場巴塞隆納Navarcles滑板廣場是由舊的體育場改造成的新公園,這個公園實現了一個城市街道和廣場兼容的效果,是一個優秀的城市公共空間設計。
  • 「公園裡的深圳」展現城市新樣態
    近年來,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以建設世界著名花城為目標,積極推進全域公園規劃建設,打造高品質公園服務與文化品牌,努力構建一個覆蓋全市立體空間的綠色生態網絡,「公園裡的深圳」讓宜居環境越來越好。△鮮花盛開的深南大道是深圳花景大道的典範。
  • 織密「綠道網」打造生態道、健康道、經濟道——自然生態公園城市...
    全市森林覆蓋率52.53%,建成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17個、森林公園9個、溼地公園9個;先後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最適宜人居的城市」等殊榮,被評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二是區位優勢明顯。
  • 公園城市建設交出新答捲成都連續12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中,成都立足呈現更多可閱讀可感知可參與的場景業態,營造多元化體驗生活場景和詩意棲居生態場景,加快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天府綠道體系、錦城公園、錦江公園、全域公園體系等重大生態項目建設,通過各級綠道串聯全市1100多個各種類型公園,「綠網千園」的生態格局對城市形態和市民生活方式都帶了巨大改變。
  • 簡陽以人為本 加快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
    以示範區建設帶動全域公園城市打造,綠道、公園和林盤項目的建設多點成線、連片成網,正成為公園城市簡陽表達的濃墨重彩之筆。 「我們要堅持增綠惠民、營城聚人、築景成勢、引商興業營城路徑,按照『可進入、可參與、景區化、景觀化』的公園城市要求,實施打造山水生態公園場景、天府綠道公園場景、鄉村田園公園場景;將公園建設融入社區和產業功能區建設,打造城市街區公園場景、天府人文公園場景、產業社區公園場景,構建公園城市新經濟、新消費場景體系。」簡陽市相關負責人表示。
  • 迎十四運•創文明城|改善生活環境質量 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為了打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西安城管迅速做出反應,力圖給市民打造一個乾淨、空氣清新的生活環境。美化城市環境,清理衛生死角,給寒冷的冬季帶來了生機盎然的景象。
  • 區縣故事薈·北碚篇|巴山夜雨 溫泉故裡 自在北碚
    縉雲山下,嘉陵江心,一塊古名白魚石的地方,浪花點點如串串音符跳躍——渝州之北,水石盟約——《新華字典》獨為一個地方留下一個字「碚」,這塊會唱歌的石頭,唱出的歌名叫「北碚」。北碚,一座山水相依的城市,生態是最亮眼的底色。千裡嘉陵江逶迤而來,在這裡,明眸秋波似的一道美麗拐彎,山環水繞的城市詩意油然而生。
  • 美的與眾不同 四川雙流用場景營造重新定義城市生活
    作為成都門戶城區雙流,在加速打造「中國航空經濟之都」的過程中,樹立「經營城市」理念,深入落實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要求,定位全球坐標重構城市規劃、建設、運營、治理,打造出眾多城市場景新產品、城市美譽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整體呈現中國航空經濟之都。
  • 東莞中堂舊玩具廠華麗變身城市公園
    曾經,這裡是中堂開達玩具廠,如今,它是中堂「拓空間」優質生活圈的一個試點項目,已經變身為一個美麗的城市公園。打造全市「拓空間」示範性和標杆性項目中堂覺華公園位於東莞市中堂鎮覺華路旁,北接規劃建設的文化藝術中心,規劃面積約48畝,按照城市公園定位,打造成為中堂市民社交、健身、樂活、休閒的重要場所。
  • 城市公園-臺北士林官邸生態公園
    此行,主要了解臺灣的智慧城市建設及信息化運用,我們選擇了教育、醫療、企業、對外軟體合作開發等行業進行觀摩。這次深度的交流與學習,感受頗多,我將這次考察整理成10集分別介紹,同時也給自己留下一份臺灣之行的寶貴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