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石子影像生活」每晚推送
數位化時代,走進影像生活!
旅行,就是你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發現一種久違的感動.
前言:2013年6月,隨團赴臺灣進行為期一周左右的學習參觀活動。此行,主要了解臺灣的智慧城市建設及信息化運用,我們選擇了教育、醫療、企業、對外軟體合作開發等行業進行觀摩。這次深度的交流與學習,感受頗多,我將這次考察整理成10集分別介紹,同時也給自己留下一份臺灣之行的寶貴留念。
臺灣之行(六):走進臺北士林官邸生態公園
在臺灣參訪工作期間,我和同事抽空前往這座城市公園,士林官邸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福林路,早期為蔣介石與宋美齡在臺灣26年的寓所,那是一座二層樓洋房的建築,在林木參天、綠樹幽深中,顯得甚為神秘。現在的士林官邸是臺北市的第一座生態公園。官邸由外而內共分為外花園、內花園、正房幾個區域;外花園中有溫室盆栽區及玫瑰園,據說是蔣夫人最喜愛的花園;內花園是中式庭園和西式庭園的合稱,西式庭園裡的苗圃、花藝、雕塑、水池都洋溢著濃濃的西方風情;中式庭園裡的拱橋、曲池、流水等東方庭園造景,則令人彷佛置身古代中國。
影像故事-《城市公園-臺北士林官邸公園》
(上圖:城市公園-臺北士林官邸公園)中西兩種風格同時聚合在一個地方,並沒有顯得突兀和怪異,卻有種別樣的美。從這裡可以看出蔣介石和宋美齡各自的喜好和風格。花園大門外有棵十分繁茂高大的連理樹,據說象徵著蔣宋的愛情。來臺北觀光,許多人都會來士林官邸看看,感受這不一樣的花園景觀和風景。
(上圖:寓所外牆上的合影)官邸的花園中栽種著許多蔣介石與宋美齡喜愛的花草樹木,每當花草盛開時,這裡便散發著玫瑰的花香。在這裡除了西式建築、生態園區外,更有古典中國庭園和紅磚藍窗欞,中西合併的庭園建築風格,也反映出了當時主人的喜好。
上圖:蔣介石與宋美齡喜愛的花草樹木在日據時代這裡是總督園藝所用地,臺灣光復後由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農業試驗所接收,並成立士林園藝試驗分所,臺灣省政府還在此興建了外賓招待所。因此地環境清幽,三面環山,山清水秀且交通便利,1949年由陳誠選定作為蔣介石的總統官邸。
上圖:螃蟹造型的花草樣式1975年,承受著蔣介石去世的悲痛,宋美齡黯然離臺。從此,士林官邸這座蔣宋顛沛一生中住得最久、情感最深,也給後人以深刻感觸的住所,便人去樓空。但蔣介石與宋美齡居住的小樓仍舊門戶緊鎖,原為蔣宋一家使用的園子已開闢為公園,熱帶植物綠蔭繁茂,有歐式花園、梅園等,供遊人遊玩、休閒。
士林官邸仍保留著一棟二層樓西式住宅,這也就是官邸的「正館」,為故蔣中正與宋美齡的公館,是不對外開放的,遊人僅能隔著牆面看到灰綠色外觀,這也是全官邸顏色較為淡雅的建築,充滿神秘的色彩。我來到士林官邸時,只能在士林官邸的公園內尋找蔣介石夫婦曾經生活過的痕跡。
凱歌堂為蔣介石先生與夫人禮拜的會所,張學良與何應欽夫婦、美國前總統艾森豪等外賓曾光臨並參加禮拜。
士林官邸雖已不是過去意義上的官邸,但是,它的精巧布局,它的生態理念,它的悠逸情致,都令人流連忘返,烙下了深刻印象。士林官邸,其實就是一處有樹有花的美麗大花園,導遊告訴我們即使臺北的冬天寒冷,但園內仍不乏花卉可賞。
在官邸入口處的車庫裡擺設著一部豪華的凱地拉克轎車,它是宋美齡的專用座車,這是我在士林官邸遊覽中看到的一件與蔣宋有直接關係的物件。想想當時在世時的風光,看看眼前的一番景象,不知九泉之下的蔣宋作何感想。士林官邸能為眾多遊人所青睞,所喜愛,該是一件美事樂事吧,蔣宋也該頷首微笑了。士林官邸雖已物似人非,但卻會長盛不衰,作為一種歷史陳跡,士林官邸將在遊人的腳步聲中繼續綻放它的光彩。
備註:本文2013年發布在《廈門日報》旗下門戶網《廈門網.海峽博客》
即將推出:為直播電商的企業、個人提供主打電商類的產品拍攝、海報宣傳、美食、珠寶首飾、精品類等培訓,付費閱讀頻道會增加此內容講解。一個人去流浪,去旅行,那是傳奇;
兩個人攜手同遊天下,是故事;
一家人走四方,那是生活;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歡迎留言跟小編分享一下
您在旅行途中的收穫
腳步到不了的地方
文字可以
文字了解自己的內心
影像接近人生的真相
⊙文章版權歸《石子影像生活》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頁面底部留言。
編輯/美編:石子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抖音號:cpeijian2020
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受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甚至其可以視為一種信仰。身心舒暢一杯搞定。
歡迎閱讀了解-雄記健康常養茶
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購買,官方旗艦店直接發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