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班瑜一開口,整個影棚都安靜了下來。對於這個和周星馳的名字怎麼也分不開的老牌配音演員來說,想引起大家的注意,真的太容易了點兒……
石班瑜這名兒是怎麼來的?
石班瑜:我本來的工作是電臺錄音師,那是公家的電臺,所以不能在外頭兼差。1990年我配了《賭俠》,然後我被發現在外面做事,就被警告了。我就想著得給自己取個化名,大家也彼此互相尊重。
其實他們也知道石班瑜就是我。但是沒有用本名,而且我接受採訪的時候,都是戴帽子或者側臉,要不然燈打得很暗。我尊重公家,公家給我一個生存空間。跟你說,我姓石,本來想取名叫十塊錢……又想著想取十分鐘,但感覺好像時間太短了,男人就怕時間短。
所以呢,後來就想了,因為臺灣四面靠海,吃飯都會點個清蒸石斑魚,那我就取這個諧音嘛。我媽在懷我的時候做夢,夢到班超和周瑜打架,打架的時候,班超把周瑜踹了一腳,我就生出來了。
幕後工作者很吃虧?
石班瑜:把自己的心態放平。前輩們始終強調一句話,沒有哪個角色是非你不可的,早年間,很多時候電影都演完了,可我配的那幾句呢?剪沒了。你每配的一部電影,你都要把自己的情緒放空,如果你還留戀在之前的戲裡,你不可能配好。有些讚美的話,聽聽就好。
當你覺得你能把興趣融入到工作中,你就會樂此不疲。但如果你不是用這種心態面對工作,而只是去應付它,那你肯定心累,而且堅持不下去。很多人做一行怨一行,這個也是我們的通病。
怎麼走上配音之路的?
石班瑜:我1982年開始學電影配音,1985年才算正式入行。這源於一次不服氣,1978年的時候我在廣播電臺做錄音師,看到播音員和主持人就覺得很羨慕,人家靠一張嘴就可以了,不像我們還要搞機器弄半天,總想自己早晚也有那一天。剛好機緣巧合,我師父陳明陽有一個錄室在招考播音員,我就去那邊學配音了。
聲音工作者的基本功一定要有的,繞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啊,最難背的是「且南邊來了個喇嘛,手裡提拉著五斤鰨目。」那時候臺灣有一對相聲演員叫吳兆南、魏龍豪,我們就跟著他出的黑膠碟練,聽那個唱片,把相聲一個字一個字的抄下來開始學。
我有一個老師說過,在進錄音棚之前,就要設想那個門口有一排鉤子,你要把你的情緒拿掉,鉤在那鉤子上,就像掛衣服一樣掛在上面。進去了就沒有你的情緒了,進去你就是那個角色,你所有的話,一舉一動就是要跟著他走,他怎麼演你就跟著怎麼走,用聲音去表演。這話我一直記到現在,很多時候你沒有辦法入戲的原因是你本身的情緒沒有拿掉。
和周星馳合作的緣起?
石班瑜:1990年的時候,永盛電影公司找劉德華來幫襯周星馳,兩人合演《賭俠》。當時他們就是想找一個能讓周星馳的聲音和劉德華的聲音距離遠一點的配音演員,於是就挑到我了,可能是覺得我聲音比較怪吧。
現在回過頭來看,我並不認為第一次為周星馳配音堪稱完美,但是可能就是那種「怪怪」的感覺,讓我接下來又接手了下一部周星馳的電影《整蠱專家》,一路下來直至今日。老實說,我到現在也聽不懂粵語,我們的工作程序是這樣的,他先把粵語版配好交給我,我一邊拿著普通話的臺本,一邊看他的表演同時揣摩語氣完成國語配音。
石班瑜—知名配音演員
點 擊 綠 色 按 鈕 即 可 收 聽 音 頻
石老師配音生涯裡的一些小片段:
1.苦學3年,專注口舌訓練,
原來石老師並不是天生的好舌頭;
2.遇到「周星馳」之前的日子,
從一個技術人員變成了靠聲音走天下的王者;
3.苦練發聲的數段記憶,
從20多歲開始重新學習發音咬字;
4.當「周星馳御用配音」遇到「吳孟達御用配音」,
原來他們是師徒關係;
5.反串演員下苦功;
6.周星星最後一配,《長江七號》留下的思考。
(文字僅引子,故事還在音頻中)
附石班瑜主要作品簡表:
九方名座願與您共同感受聲音的魅力!
部分節選:北青藝評、說音樂說黑膠、男人裝
音頻採訪:Aaron Zhao
新浪微博:九方名座
喜馬拉雅FM:9頻道
投稿郵箱:bj@jiufangmz.com
配音合作:993145786(製片)
培訓諮詢:xutao870814(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