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信用卡提示:提高風險識別能力,遠離非法集資陷阱

2020-12-24 騰訊網

您身邊有人被非法集資坑害嗎?您知道非法集資的套路嗎?如何才能讓自己和身邊人遠離陷阱?民生信用卡整理了幾種非法集資的常見手法和防範措施,幫助您擦亮眼睛識破騙術,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

一、非法集資的常見手法

一是承諾高額回報。不法分子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許諾投資者高額回報。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人在集資初期往往按時足額兌現承諾本息,待集資達到一定規模後,便秘密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使集資參與人遭受經濟損失。

二是編造虛假項目。不法分子大多通過註冊合法的公司或企業,打著響應國家產業政策、開展創業創新等幌子,編造各種虛假項目,有的甚至組織免費旅遊、考察等,騙取社會公眾信任。

三是以虛假宣傳造勢。不法分子在宣傳上往往一擲千金,聘請明星代言、名人站臺,在各大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發布廣告、在著名報刊上刊登專訪文章、僱人廣為散發宣傳單、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製造虛假聲勢。

四是利用親情誘騙。有些非法集資參與人,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業績,有時採取類傳銷的手法,不惜利用親情、地緣關係,編造自己獲得高額回報的謊言,拉攏親朋、同學或鄰居加入,使參與人員迅速蔓延,集資規模不斷擴大。

二、識別、防範非法集資的小技巧

一是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高息"保險"、高息"理財",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

二是不被小禮品打動,不接收"先返息"之類的誘餌,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

三是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金融產品。不與銀行、保險從業人員個人籤訂投資理財協議,不接收從業人員個人出具的任何收據、欠條;購買保險過程中要儘量做到"三查、兩配合",即通過保險公司網站、客戶熱線或監管部門、行業協會網站查人員、查產品、查單證,配合做好轉帳繳費、配合做好回訪。

四是注意保護個人信息,關注政府部門發布的非法集資風險提示,遇到涉嫌非法集資行為及時舉報投訴。

(圖片來源:中國人民銀行、處非聯辦)

相關焦點

  • 關於防範以「區塊鏈」、「虛擬貨幣」名義 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
    關於防範以「區塊鏈」、「虛擬貨幣」名義 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 2020-12-25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馬上消費@所有人:警惕「預付消費」掩蓋下的非法集資陷阱
    近期,又有一些以「預付消費」為名進行集資的詐騙陷阱相繼被曝光,不法分子多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非法吸收公眾資金,馬上消費金融(以下簡稱「馬上消費」)提示消費者需要提高警惕,切勿捲入非法集資的陷阱。張某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未經有關部門批准,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且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8萬元。近年,在百貨零售、美容美髮、休閒健身等服務領域,「預付消費」已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消費模式。此種模式,消費周期較長,存在一定風險,而且國家法律法規尚未規範,消費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 江蘇易租網、中投全球遭地方監管風險提示:涉嫌非法集資!
    金融虎訊 12月10日消息,今日,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風險提示函」指出,近日,縣處非辦收到關於「江蘇易租網」和「中投全球(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為提高社會公眾金融風險防範意識,不給非法金融活動以可乘之機,向市民進行金融風險提示
  • 北銀消費金融公司非法集資宣傳月 為大眾帶來非法集資知識
    為提高廣大社會群眾對非法集資的辨別能力和防範意識,切實做好新形勢下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工作,北銀消費金融公司值此非法集資宣傳月期間,特地為大家開展非法集資的相關知識。
  • 尚誠消費金融:防範非法集資 警惕欺詐風險
    作為中國銀保監會批准設立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尚誠消費金融於6月開展「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集中宣傳活動,向更多人普及金融知識,提示消費者警惕欺詐風險,助力消費者金融風險防範意識提升。尚誠消費金融開展「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 防範非法集資 加強宣傳普及 除了以正規機構的名義進行詐騙,一些不法分子也常以「穩賺不賠」「無風險高收益」等口號進行金融產品宣傳。
  • 非法集資套路深,千萬別「入坑」!這份提示教你慧眼識套路
    福鼎市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關於防範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 廣大市民朋友們: 近年來,投資理財信息諮詢類中介機構非法集資風險逐步暴露,問題平臺增多
  • 郵儲銀行裕華東路支行開展社區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加大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力度,切實提升人民群眾風險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郵儲銀行裕華東路支行黨支部在恆大御景半島小區開展了以「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為主題的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活動。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通過懸掛橫幅、擺放宣傳展板、現場廣播、發放宣傳彩頁等方式,向市民詳細講解非法集資的特徵要件、常見手段、典型案例及辨別技巧等相關知識。
  • 懷來縣公安局經偵大隊積極開展非法集資風險排查聯合行動
    為全面掌握轄區內非法集資風險情況,提高防範、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主動性和前瞻性,有效防範和化解風險,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和我縣金融秩序,8月4日上午,懷來縣公安局經偵大隊與縣工商局對我縣進行了聯合行動。
  • 陷入中安民生「以房養老」陷阱 多名老人面臨失房風險
    4月9日,北京市公安局海澱分局發微博稱,針對群眾舉報其轄區北京中安民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安民生資管)及中安民生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以下通稱中安民生養老)從事非法集資一事,經海澱警方偵查,對涉事公司實際控制人李某某等88名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目前,公安機關仍在對該案開展工作。
  • 提高市民金融風險意識 南通防非漫畫大賽獲獎作品巡展今天啟動
    今天上午,全市防範非法集資漫畫大賽獲獎作品展巡展活動,在市行政中心正式啟動。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姜永華出席啟動儀式。真假電話、狼外婆、帽子戲法......一幅幅既詼諧幽默,又富有感染力和衝擊力的漫畫,生動展現了非法集資的危害,提醒廣大市民自覺抵制和遠離非法集資。
  • 銀保監會:要樹立理性消費觀 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
    對此,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0年第六期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合理使用借貸產品,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二是過度包裝營銷,陷入盲目無節制消費陷阱。一些機構在各種消費場景中過度宣揚借貸消費、超前享受觀念。這種對貸款產品過度營銷、過度包裝的行為容易誘導無節制消費,尤其易對金融知識薄弱人群、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青少年等產生誤導。有的未成年人、青少年在網絡平臺借錢後,給明星打榜、集資、包場、送「粉絲應援禮」,「借貸追星」現象蔓延。盲目借貸、盲目消費終會侵害金融消費者自身權益。
  • 「守好錢袋子 護好幸福家」| 5個案例教您精準識別非法集資騙局
    為維護金融管理秩序,震懾不法犯罪分子,市中級人民法院刑庭梳理了全市法院審結的部分非法集資案例,幫助廣大市民精準準確識別5類騙局,遠離「高收益」陷阱。多名被告人在無任何造紙設備及技術人員等生產條件下,依託軍融公司,以發展秸稈造紙項目的名義對社會公眾公開發售軍融公司股權,對外宣稱為軍融公司「原始股認購」,聲稱該股份上市後可獲取大量股權收益回報,其後向不特定多數人進行非法集資,軍融公司所有團隊共計向王某軍等10餘萬名集資參與人非法集資3000餘萬元,其後大部分款項被用於其它犯罪活動,至案發時帳戶內僅剩餘非法集資款165萬元。
  • 畫餅、造勢、吸金、跑路……看清非法集資「套路四部曲」!
    引人上鉤的陷阱層出不窮,但非法集資的套路有跡可循。畫餅、造勢、吸金、跑路。以編織的「高大上」項目,描繪「報酬豐厚」的藍圖,舉辦各類活動造勢,輔以「領導」「明星」合影等「小料」,「吊」起集資參與人的胃口,讓人產生「機不可失」的錯覺,再通過返點、分紅,讓人初嘗「甜頭」,「吸金」一段時間後留下「人去樓空」的一地狼藉。
  • 防範非法集資,威海環翠樓街道仨社區邀請銀行理財經理說「風險」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記者 崔萌華為增強社區居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風險防範意識,提升防範非法集資的能力,10月27日上午,環翠樓街道東北村、東南村、大眾社區聯合邀請到建設銀行威海分行金融理財部鄒總經理在社區會議室開展了一次「理財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 【清風廣播】打擊非法集資篇:《警察叔叔手把手教你遠離非法集資》
    歡迎收聽寧鄉市紀委監委與寧鄉市融媒體中心聯合開辦的「清風廣播」特別節目去年寧鄉市公安局打掉了一個30多人的非法集資團夥涉及寧鄉、長沙縣、益陽、安徽蕪湖四地涉案金額高達數千萬元這個非法集資團夥成員是有三頭六臂還是會讀心術
  • 春節期間全國將開展防範非法集資宣傳,區塊鏈等領域是重點
    1月3日,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簡稱「打非局」)消息顯示,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簡稱「處非聯辦」)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春節期間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稱,為進一步推動做好常態化宣傳,加強非法集資源頭治理,處非聯辦定於2020年春節期間在全國範圍集中開展一次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活動
  • 【陷阱】「你好,我是警察,你的帳戶涉嫌非法集資洗黑錢…」
    【陷阱】「你好,我是警察,你的帳戶涉嫌非法集資洗黑錢…」 2021-01-03 12: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涉眾型非法集資犯罪疑難問題研究
    這種補充賠償責任僅僅是對出借人損失的有限賠償,賠償範圍也僅僅局限於風險備用金的範圍,而並非替代借款人的還款義務。在實踐中,需要審查的是風險備付金制度在宣傳和執行過程中有沒有被異化,如果嚴格按照合同本義執行並且進行了風險提示,則不能僅以存在風險備付金即認定具備「利誘性」要件。
  • WEMONEY日報:快刷非法套現23億元被判刑;網絡非法集資刑期擬由10年...
    【詳情點擊標題】「無證駕駛」參與信用卡非法套現23億 快刷支付及實控人獲非法經營罪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江蘇省豐縣人民法院關於《快刷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楊毅非法經營罪一審刑事判決書》。公開資料顯示,楊毅是快刷支付法定代表人,也是實際控制人。
  • 2020年出現的非法集資新套路
    近年來國內非法集資活動受到嚴格查處及追查,以往各種套路已為我們所耳熟能詳。如謊稱民營銀行、擔保企業,虛構借貸平臺、養老項目、教育機構等吸收資金或售賣原始股。但隨著媒體的曝光與大眾的熟悉,許多非法集資開始進行了幾個方向的轉變:一是以投資新型項目名義非法集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