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馬30mm f1.4鏡頭一月使用體驗

2021-02-08 Diger曰


雙十一還是沒忍住,入手了大法家的6300。沒有選擇套機,只是單買了一個機身,之所以在已經入手了全幅機之後還買了6300,完全是因為在逛B站的時候,看到了太多的6300拍的4K短片,心中的草在瘋狂的生長,不割實在是非常的難受。


而入手了機身之後當然是要選一顆不錯的鏡頭來搭配,E卡口鏡頭手上只有之前隨著a7一起購入的蔡司35mm f2.8,剛拿回來6300的時候確實也掛上去玩了一天,35mm乘上1.5的轉換係數,在6300上大概等效50mm左右的頭,實際拍下來感覺也還好,但是由於光圈不夠大,所以拍不出那種非常虛的焦外,不夠美美噠。


如果是再入手一隻蔡司全幅的鏡頭,那估計得掏空內臟,所以作罷。聽表弟的推薦,關注到適馬的30mm f1.4這隻頭,隨後也在B站上翻了一些用過的人的評測,覺得還不錯,接著發現某東剛好有有優惠,所以就毫不猶豫的剁入。


到貨之後隨手拍了一下,覺得真的很不錯,這個價位能有如此表現,說實話我是有點小驚訝的,說白了就是超出了我的預期,所以會覺得比較值。


後來又在適馬的官網看到了E卡口殘幅鏡頭還有三隻ART系列的,一隻是19mm f2.8、一隻是30mm f2.8、還有就是60mm f2.8。Art系列在適馬中一般是主打畫質的,看了雙十一的優惠價居然一千塊還不到,再加上有銀色這種騷氣的外觀,就一次性補全了廣角和中長焦的19mm f2.8和60mm f2.8兩隻鏡頭。這兩隻後面還會有一篇文字介紹,今天先來說說到手最早,用的最多的30mm f1.8。

整個包裝風格比較簡約,包裝盒上並沒有一次性標籤,所以如果糾結在京東買的東西是不是二手的朋友,這個真心是沒有辦法去判斷了,就當這東西是一手的吧。鏡頭產地是日本,拿在手裡也比較有分量。機身材質應該是金屬,質感不錯,變焦環是橡膠材質,阻尼說實話感覺一般,稍微滑了一些,因為之前買了一個尼康的50mm f1.8手動頭,那阻尼真是666,舒服到不行,所以對比下來這個就相對一般。而且適馬這個是支持自動對焦的鏡頭,變焦環也不是像手動鏡頭那樣是有刻度的。

鏡頭接到機身上,前後重量分布比較合理,重心也沒有太靠前,拿在手上很舒服。再加上6300本身就是金屬機身,手感真的是好的不要不要的。在這裡順便吐槽一下a7一代,塑料機身實在是,摸了6300後居然都不想摸a7了,這個以後在找個時間細說,反正大概就是玩了6300後我有點不太喜歡a7了。

鏡頭自帶了一個遮光罩,不用的時候我喜歡反過來扣上去,這樣感覺這隻鏡頭更加好看了,因為剛好可以把那個橡膠的對焦環遮住(我覺得那個對焦環有些降低這個鏡頭整體的美感)。沒有附贈裝鏡頭的袋子或者其他之類的東西,不像後面Art系列那兩隻還分別配了一個保護殼,不用的時候可以把鏡頭裝進去。所以這個鏡頭就是定位掛機頭麼,這麼說也可以,因為大部分時間我確實也是用這隻鏡頭掛機。

配合6300,這隻鏡頭的拍攝體驗不俗,當然已經入手的人噴的槽點確實存在,但是我覺得這個價位給了你1.4的光圈,做工還那麼不馬虎,我真不知道究竟大家想要的是什麼自行車。下面從我自身的使用角度來說說,每個人一談到這隻鏡頭,都要說的幾個問題。



這個是很多人噴過的,說什麼對焦慢,跑焦等等。我實際使用下來,並沒有覺得這個鏡頭在對焦方面影響到我的拍攝。當然我之前是一直用理光GR拍照的人,連那個對焦速度我都忍了差不多4年,這個還有什麼不能忍受的。雖然6300幾乎滿屏都是對焦點,但是我還是比較習慣使用中央對焦,沒有開啟什麼區域對焦或者廣域對焦。用中心對焦完成後再構圖,是我比較習慣的拍攝方式。


光圈開到最大的時候,是有時候會稍微不那麼迅速,不夠乾脆。當然偶爾也會拉風箱,但真的不影響。(這麼說我感覺自己是適馬花錢僱來的水手……)



紫邊超級嚴重!紫邊超級嚴重!紫邊超級嚴重!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光圈全開,在大光比場景下,紫邊簡直嚴重到一塌糊塗,紫的你甚至可以懷疑人生。我在一個烈日炎炎的正午,對著人行道邊的的樹葉往天空拍,得到的結果簡直讓我懷疑人生,簡直就是垃圾啊!!!

但是我想問大家,這樣的拍攝究竟是為了證明什麼?為了拍紫邊而拍紫邊麼?是的,光圈全開確實紫邊嚴重到沒朋友,但是我們不是應該發揚它的優點,儘量去避免揭它的短麼?


於是我又在同一個地點,光圈全開拍了下面這張照片,怎樣,f1.4的大光圈帶給你的,出了沒朋友的紫邊,還有這樣的虛化,是不是心裡舒服了一些呢。



雖然光圈有1.4,但是在殘幅機上的表現並沒有全幅鏡頭1.4在全幅機上的表現那麼出眾。實際拍攝了一些照片,這顆鏡頭的焦外已經可以達到一個比較不錯的效果。「焦外如奶油般散開,焦內如刀鋒般銳利」是大家用來形容一顆鏡頭在大光圈下表現超級好時愛用的一句話,適馬這顆頭,焦內算是比較銳,但沒有刀鋒那麼銳;焦外散是能散開,但卻沒有奶油一般的化。這種感覺說出來會比較玄學,可能還是實際用了,看了照片之後,才能有更加具體的感受。

最後放一些這個月用這隻鏡頭拍的照片給大家參考,無論如何,我個人覺得買這隻鏡頭是不虧的。

相關焦點

  • DxO公布適馬30mm f/1.4 DC DN C鏡頭測試結果
    DxO剛剛公布了適馬30mm f/1.4 DC DN C鏡頭的測試結果,並給予這款M4/3鏡頭24分的綜合得分。
  • E卡口副廠鏡頭適馬30mm F1.4 DC DN開箱
    終於到了重點,被硬紙皮包裹著滴適馬30mm f1.4 DC DN滴本體。 f1.4 DC DN鏡頭專用罩,  還有此罩滴型號,,30mm f1.4 dn表面有磨砂塗層,  握在手上分量十足,但不代表重哦。
  • 適馬(Sigma) 30mm F1.4 DC DN 體驗
    當然啦,大光圈鏡頭也是拍這種淺景深照片的利器。只可惜,我只有一個標準變焦鏡頭24-70,最大光圈也僅有F4,和那些動輒F1.4甚至F1.2的大光圈鏡頭的虛化能力相比還差得很遠。奈何囔著羞澀,至今也沒能體驗到大光圈的魅力...
  • 天生一對:與適馬30mm f/1.4 DC DN C最般配的竟是索尼A6000
    這款30mm f/1.4 DC DN C鏡頭的焦距接近50mm,不僅可以利用光圈全開時的淺景深拍攝,也可以縮小光圈利用超焦距實現街頭隨拍和風光攝影。性價高。當然,要問這樣如此可人的鏡頭究竟與哪款相機更配呢?蜚聲國際DxOMark 公司經過綜合測評表示:適馬 30mm f/1.4 DN的最好歸宿是索尼A6000。畢竟索尼家族的APS-C傳感器能提供1.5x裁切係數。
  • 非常值得入手 無忌泡菜實測適馬30mm F1.4
    【導語】30mm F1.4 DC DN是適馬專為APS-C畫幅無反相機準備的大光圈標準鏡頭,發布後就引起了很多用戶的主意。
  • 銀杏谷&適馬30mm f/1.4人像小試
    覺得自己一直是屬於幸運E那一類的,買到了最後兩個去銀杏谷的席位,更甚的是雙十一買的鏡頭竟然在啟程前往銀杏谷之前到了,可能是整個人都被新鏡頭的喜悅感籠罩著
  • 體驗 | 適馬16mm f/1.4 + 索尼α6500 視頻樣片
    原作者Dale Roossien▲ 適馬前不久發布的16mm f1.4 contemporary E-Mount
  • 適馬 Sigma 16mm F1.4 鏡頭開箱
    近期入了第二支適馬鏡頭16mm,帶一點廣角感屬於風景鏡頭,在家試拍了一下,還是很銳的,照片在最後。
  • 超乎你的想像——適馬85mm f/1.4 ART鏡頭測評
    Art系列的忠實粉絲等待已久的適馬85mm f/1.4 Art鏡頭終於發布,為適馬Art系列又添一員「大將」。適馬將用這款鏡頭來對抗尼康85mm f/1.4G和佳能85mm f/1.2L Ⅱ,甚至可能通過使用MC-11轉接環(佳能EF-索尼E),來與新的索尼FE 85mm f/1.4 GM較量一番(適馬已經開始為其他的Art鏡頭搭載這款轉接環)。
  • 佳能EF-M 32mm f/1.4STM鏡頭暴漲千元
    也有一些朋友諮詢,佳能EF-M 32mm f/1.4STM鏡頭現在還值得入手嗎?是否有其他的代替品?對此,耗子哥的觀點如下:1、耗子哥認為佳能EF-M 32mm f/1.4STM的合理價位應該在2500元以下。雖然耗子哥對手頭的佳能EF-M 32mm f/1.4STM鏡頭愛不釋手,而且自己也是花了差不多2900元才拿下的。
  • 適馬12-24mm f/4 Art PetaPixel試用
    優點·Art鏡頭一貫出眾的做工·和新85mm F1.4 Art一樣的新型對焦馬達,為高像素設計·相對緊湊·最近對焦距離24cm缺點·重(雖然和佳能1124、尼康1424差不了多少)·對焦環的位置需要適應(在遮光罩上)第一印象  新的12-24mm
  • 尼康Z14-30mmf/4測評——最好的廣角風光鏡頭?
    幸好,尼康已經出了20mm f/1.8 Z/S, a 24mm f/1.8 Z/S, and a 35mm f/1.8 Z/S這幾支鏡頭。在這裡查看我們對Nikon Z 35mm f/1.8 S的測評。它也是我們認為對Nikon Z 14-30mm f/4 S最好的彌補。
  • 「利刃」般全能鏡頭 適馬28mm f/1.4 DG Art評測
    將適馬這支鏡頭通過轉接環搭載在佳能EOS R上進行使用,這支鏡頭在EOS R機身上能實現正常的拍攝使用,兼容性沒有問題。這支鏡頭在抑制彗差方面的精彩表現,我們使用這支鏡頭的最大光圈和一支不願透露姓名和型號的光圈為f/4的EF卡口鏡頭分別進行對比拍攝。
  • 適馬105mm F1.4 Art和70mm f/2.8 MACRO Art鏡頭上手體驗
    特別是其中的105mm F1.4 Art鏡頭,在超強的光學素質外加1.6公斤的重量背後是適馬冠以的「焦外大師」稱號。下面就讓我們跟隨Dpreview一同前往CP+展會,來搶先體驗一下適馬的這兩款鏡頭。適馬105mm F1.4 Art鏡頭的碩大是顯而易見的,即便在不安裝鏡頭遮光罩的前提下,其外觀看上去也完全可以用「又短又粗」來形容。
  • Dpreview發布適馬85mm F1.4 Art鏡頭測評
    繼去年11月中旬發布上手體驗後,Dpreview近日又重新將目光聚焦到這支鏡頭上,為我們帶來了更加深度的測評。適馬85mm F1.4 Art鏡頭曾被Dpreview編輯評選為2016年的最佳定焦鏡頭,毫無疑問,不僅僅是對於Dpreview的編輯,即便是以全世界的人像攝影師的角度來看,適馬的這支鏡頭也會常常被拿來討論。
  • 適馬105mm F1.4 Art和70mm f/2.8 MACRO Art鏡頭上手初體驗
    【適馬105mm F1.4 Art和70mm f/2.8 MACRO Art鏡頭上手初體驗】適馬終於發FE鏡頭了!
  • 世界最廣f/1.4鏡頭?就是適馬20mm F1.4 ART
    適馬20mm f/1.4 Art這款鏡頭作為適馬的重量級的產品,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畢竟掛著世界最廣f/1.4鏡頭的頭銜還到處走動,氣魄十足啊。之前我一直覺得佳能24mm F1.4L 才是我在所有廣角鏡頭中的最愛。
  • 規格又逆天 適馬將發50-100mm f/1.8鏡頭
    QQ群:457661598我們知道適馬馬上就要發布兩枚新鏡頭了,現在兩枚鏡頭的參數信息都已經出來了。其中一枚是30mm f/1.4,而另外一款鏡頭非常逆天,是一枚APS-C畫幅下的50-100mm f/1.8鏡頭,等效焦距就是75-150mm f/1.8(佳能機身為80-160mm),而且配置非常豪華,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 人文視角看埃及 適馬35mm F1.4 Art體驗
    適馬Art 35mm F1.4 DG HSM是筆者擁有的唯一一支鏡頭,為什麼選這枚鏡頭,其實出發點很簡單,那就是為了35mm這個堪稱「萬金油」的經典人文焦段
  • 佳能50/1.8大戰適馬56/1.4鏡頭
    經過2個月的數次使用,今天打算與大家聊一聊我對適馬56mm f1.4 DC DN鏡頭的使用心得。但如果把這篇文章寫成適馬56mm f1.4 DC DN鏡頭的介紹說明與樣片展示,那估計將會非常乏味。而且從上面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到適馬56mm f1.4 DC DN鏡頭的尺寸要比佳能EF50mm f/1.8略大一些。但由於適馬56mm f1.4 DC DN鏡頭是原生的EF-M卡口,可以直接安裝在佳能EOS M50機身上。而佳能EF50mm f/1.8STM鏡頭則需要通過EF轉EOS M鏡頭轉接環進行轉接,才能使用。所以就實際體驗而言,兩款鏡頭的便攜性基本相當。